最近實在是太忙了...
常常東奔西跑的...也沒什麼時間坐在電腦前面寫寫東西...
當然也有一些蠻好玩的USB DIY的同好,常常約版主打屁聊天的...
我們家附近的那個麥當勞的店長都快要跟我成為好友了...
關於未來的一些技術發表文章...可能要等一陣子了喔...
喔~還有台南的小謝...關於您問我機械人的應用軟體的問題...
最近被許多事情給耽擱了...不好意思...改天再去台南找您...
抱歉了囉...
學無止境--- 無論是電子技術或是以外的領域---溫故知新,精益求精。 還有賈老師的作品,可以讓我這個充滿科技,較生硬的部落格有一點人文的氣息! (2024 年加註 : 技術講不完,但想知道技術人生以外還有很多工程師感性內容,來這裡就對了!) ---- 賈老師的真老公!
最近實在是太忙了...
常常東奔西跑的...也沒什麼時間坐在電腦前面寫寫東西...
當然也有一些蠻好玩的USB DIY的同好,常常約版主打屁聊天的...
我們家附近的那個麥當勞的店長都快要跟我成為好友了...
關於未來的一些技術發表文章...可能要等一陣子了喔...
喔~還有台南的小謝...關於您問我機械人的應用軟體的問題...
最近被許多事情給耽擱了...不好意思...改天再去台南找您...
抱歉了囉...
USB Bus 分析儀--- 我想這是應該是所有想好好學會USB的人所渴望的一台機器吧.
不過, 很可惜...他的價格不斐...它可不是像示波器一樣普及...
版主在這裡所掲櫫的USB Bus 分析儀, 就是以USB Bus 分析儀起家聞名的 CATC 所出品的
第一台USB Bus 分析儀...(Of course...CATC也已經易手賣給另一家作儀器的LeCroy).
版主當年也是靠這台學會USB的, 當然還有用過CATC 另一台 USB Chief...(更貴的).
當然人家也有出所謂的PCMCIA 介面插卡式的 分析儀...
不過, 這些後來出的機器應該都沒有這一台"精采"吧!
何謂"精采" ?! --- 就是他的硬體設計, 令人驚歎老外的堅持與執著...
整台機器都是金屬包裝的...黑色大方... 很輕很簡潔...很難讓人想像他的價值不斐...
嘿~嘿~ 還是EPP 介面的呢...很諷刺吧...別意外...沒有這一台之前...
我想USB要做得好?可能會辛苦....那我很好奇了...像Intel/NEC 這些USB創始公司...
在開發USB 規格時, 用得是什麼分析儀的呢?!....
(我在猜CATC 這家公司的創始員工會不會就是這些公司內的離職員工呢?!)
----
另一塊原本所附的除錯版子是蠻好用的...尤其是他可以同步Trigger 一些I/O 訊號...
讓我們可以在分析的軟體上可以看到一些I/O 訊號的變化,這我們很容易看到一些軟體上的
中斷訊號...這對於學習USB Controller 是非常好用的...
只可惜...版主沒有這一片版子...上該公司網站也找不到相關電路圖或接線圖了...
當然, 聯繫原廠後...也買不到了....
(還有一件蠻好玩的是: 版主約在三年前有聯繫過CATC 原廠時, 該原廠在美國的聯絡窗口,
也是一位老中小姐....據說, 講國語也可以通的喔... )
打開機殼映進眼簾的...竟然是整整齊齊的邏輯電路板而已....
以現在電路設計來說: 真的很難想像...至少, 也要有一棵MCU 來控制個LED 吧 !
至少也要找個EPP 控制晶片 ...都沒有, 可以看出這位硬體設計工程師的邏輯電路的設計功力吧..
這塊電路板上幾乎都是 74 系列的邏輯電路IC....看到這一塊電路板,
版主就相信老美可以在沒有MCU的情況下, 設計出登陸月球的控制電路電路板...
喔~版主當初半路出家學電子時的師父也是搞硬體的...他也是一位可以在腦袋裡,
用邏輯IC電路構築一般基本的控制電路的...
(注意:版主師父也是唸機械的...研究所時才開始唸控工所的...),
但是我不能說他是一位電子原始人...人家現在也身居電子公司的高階主管與要職...
幸好, 版主還有拆過486 電腦的主機板, 有看過這些記憶體....
也難怪, 現在有錢也買不到機器了...因為光這幾棵記憶體就有可能買不到了...
USB 1.1 規格的 Bus 基頻是 48MHz ...所以也可以想到得到為何不用一般
MCU的原因了...畢竟那個時代要有能跑48MHz 的MCU也不多吧...
看到圖片中的注解應該也會讓您不禁莞爾一笑吧...或許這是一種全球分工的道理吧...
但各位有沒有想過...當一切許多Made in China 時, 還有多少東西還可以 Made in Taiwan 呢?!
------
結語: 版主也作過一些開發工具....古人說: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
但是很可惜, 這一些科技領域裡, 老中作的Tool 都不如老外...
據說日本算是也把我們古人的那句話發揮到淋漓盡致....
原因沒他:在一些大公司裡, 作這些Tools 的人也是最不受重視的....
作得好沒人感激, 作不好, 人人幹譙...就算作得好, 人家也會一大堆意見要您改這個, 改那個的 !
所以, 有些公司乾脆就外包或是以外購方式...
我們再回到 這台 CATC USB Inspector , 據版主的看法應該也是幾位原本在大公司裡的員工,
離職創業之作...許多設計在在都是顯示其創業艱辛之處...
但是畢竟人家也不僅把一個產品的觀念深植在世人, 還很順利的把公司成功的轉手他人...
又去尋找他們技術開發另一片天空吧...或許這就老外的工作另類模式吧!
謝謝各位的指教 !
沒想到這麼可怕的事情會發生在我的身上...
這兩天還用vc ++ 寫一些簡單的測試程式....
沒想到就這麼發生了....
不過,可以算蠻幸運的...不是什麼防毒軟體偵測到的...
竟然是我在寫vc++ 程式發現的...
症狀 :原來寫 vc++ 時都會利用他原本的debug 模式來作程式除錯...
原本一切都很正常...突然這個功能就失效了...
跑出一段程式來攔我的程式:
00F8797E pushad
00F8797F call 00F8798A
00F87984 mov esp,dword ptr [esp+8]
00F87988 jmp 00F87996
00F8798A xor esi,esi
00F8798C push dword ptr fs:[esi]
00F8798F mov dword ptr fs:[esi],esp
00F87992 int 3
00F87993 push es
00F87994 jmp 00F8797E
00F87996 rcr eax,0D1h
00F87999 xor edx,edx
00F8799B pop dword ptr fs:[edx]
00F8799E pop edx
00F8799F call 00F879A4
就是這一行 00F87992 int 3.....
.... 跳不出去.......
(int 3 這個軟體中斷是一個很有用的指令...但他卻出現在不應該出現的地方..)
..... 找了一天...終於找到病灶...
答案揭曉: 果然是中毒了 !
中什麼毒....就是網路上很有名的木馬毒....就是在system32\那一支 msdll.dll 在作怪...
(msdll.dll 這個檔案,別懷疑...他就是一支病毒程式...)
他就是會攔您 VC++ 的debug ....還真神奇...
這個病毒會影響到我們這些VC++的程式開發者...
不知病毒原始創造者是不是也是用VC++寫病毒的?!
至於解法?!我是在網路google 裡敲進"msdll.dll" 您就可以找到一堆解法....
解了就一切回復正常了.... 感謝網路上許多人的分享...
也把這個慘痛的經驗分享給各位!...
------
PS: 搞了很晚才解掉.... 才發現離好友兼同事 hsinhwa 的生日結束只剩27 分鐘...
就順便祝他生日快樂...也祝我的電腦重獲新生...
我想如果您是有在留意日本一些機械人產品的,
應該對於這一隻PLEN 不陌生才對。
個人是覺得KONDO 的機械人看起來有點像原型概念機...太粗糙及龐大了。
這一隻看來就精緻多了.... 所以,LEO 大大您作的那隻機械人算是很接近這個觀念了。
其實 LEO 大大那天您所提到那個機械人重量問題,個人是蠻贊同的。
我們不是要作一隻機械人來搬東西的....好玩嘛..就是要這樣子小巧可愛型的。
像LEO大大是比較偏機械機構部分,當然機械人這種東西絕對是高度的機電整合的東西。
缺一不可,但相對來說:要成功也不容易。不過像LEO大大或是台南的pcedison (小謝)
把這種東西當作一種正當的休閒活動,乃至投入研究實令人感動...
雖然版主也算是學機械的,以前家裡也開鐵工廠的...
也幹過學徒,車床鑽床或是冷作中的電弧銲都摸過....
但現在手邊實在都已經沒有任何『道具』可玩了...
所以,現在是比較專注於電子韌體部分...
(以前師傅老爸,也希望我能多從事往自動化方向發展 ...也算是沒有辜負師傅老爸...
只不過,您以前所留下的技術我都快忘光了,雖然我還留著您一把您所使用的
計算尺當永恆的紀念....)
而這一部份也比較少人會留意到,版主也特地把這一份資訊也分享給諸位 :
他18 動的伺服機外加電池的總重才 700 g --- LEO 大大跟您設定目標很接近喔。
不過,人家用的是 ARM 7 的CPU,就比您的8051強多了...
若對於此支機械人的動作細膩度有興趣的。可以上YouTube 隨便搜尋一下就可以了。
版主是對於他的無線裝置是比較有興趣,LEO 大大您還記得那天版主跟您提的想法嗎?!
或許我們可以努力的實驗看看喔?!
謝謝學長的回應留言:
http://chamberplus.blogspot.com/2007/05/usba.html#638
---這個"不得已",還說得有點無奈啊。相您如果您是學校的學生在作專題的,
應該感觸更深吧。
-------
昨天晚上因為佔地利之便,去拜訪了一家一樣有作 ROM Emulator 的公司:
應該也算是有著共同興趣的..... 還相談甚歡,雖然看起來是有點同行互忌。
不過,產品之間還是有所差異的。人家是主要以Serial (SPI) ERPOM 介面為主。
所以,所面對的是比較高速的應用領域。這一部份在介面的速度要求是蠻高的。
這一部份幾乎都得靠硬體功力,很不幸這個就是版主的罩門....
想一想一樣一顆MCU 只要跑個 4MHz 的話,
轉成Serial 來看,不就少說 32 MHz 或是40MHz 以上。
所以下回您若是需要Serial 介面(SPI) 的 EEPROM 的ROM Emulator 的話,
可以跟他們聯絡,當然價格就自己要拿捏一下吧。....
畢竟人家所定位的市場不是一般SOHO 族的。
-------
最後回答一下:別人問版主的問題:
>>>請問版大你用的USB Analyser 是那一家的ㄚ
>>>請版大推荐幾款好用的USB Analyser
>>>1.如果是實驗室要用的哪個比較好
>>>2.自己想買來玩的哪個比較好
版主的USB analyser 是 CATC 的 USB inspector .... 一台時代很古老的機器...
如果是別人出錢買的 ,當然還是以CATC 這家為首選 。過去有許多
公司為了不讓CATC 敲竹槓就買了別的品牌....結果,到頭來,還是回頭又買了一台 CATC 的 ....不要笑,版主真的遇過這種情況...
版主不是幫CATC 作廣告...他的真的太貴了.....這絕對是事實!!
----
若至於個人想買回來玩的話....個人的建議是:隨緣吧!不要太勉強自己的財務狀況。除非您真的可以靠作USB 產品賺到錢。
... ^_^....
這是一位朋友老婆開的瑜珈教室...
我怎麼交的朋友都是365 行都有呢?!奇怪了囉 ...
版主想學瑜珈應該對於雕塑身材有所幫助吧 ...看了課程還真有點心動呢...
重點是...一堂課才 100 元....比上那個健身房還便宜...還有教練...
XX:您老婆真的是交朋友的...還只是造福人群的呢?!您還真幸福呢!
地點就在新竹市區大遠百附近...大家就參考看看...
以下是朋友的廣告詞:
-------
>>>我老婆的瑜珈教室要開了, 她目前授課於旺宏, 奇景, 敦南, 中華大學, 實驗中學, 救國團 …
>>>學生的口碑都很好,
>>>她的風格是注重安全及個人化差異, 避免學生拉了一身傷回家
>>>另外也很重視功能性講解, 希望對學生確實有幫助
>>>報名專線5249379 0928054258
....
以下是我在USB LAB 論壇上所得到的回應:
http://www.usblab.idv.tw/phpbb2/viewtopic.php?t=1947
主要有一點是版主當初沒有留意到的:就是USB 帶電源這一點!
這的確是一點很重要的 issue ,在一般應用上....
只是很好玩的一件事:當版主開始接觸USB時,這時一般IC大多已經都跑在
3.3V 的工作環境...(一方面是製程都已經走到0.35 um 製程了,而且USB內部是跑 48 MHz...)
但在USB 的接線規格卻是停在 5.0VDC,雖然有時會造我們應用上還要一顆 5V-> 3.3V 的穩壓IC,
但卻在許多應用上也提供不錯的電源...
感謝 miller 大大的提醒與附加註解。 希望往後相關的議題討論可以獲得更多的迴響...
謝謝!
>
>
以下即是 miller 大大所提供的觀點: 我們給他拍拍手... ....
-------------------------------------------------------------------------------
小弟分享一些學習USB的看法
//--------------------------------------
使用USB就是有幾個特點1.USB供電 2.快速傳輸 3.使用者介面
1.USB供電
USB port可以提供 4.5~5.25V 500mA的電源, 在某些場合滿適用的...可以直接使用USB的電源就好,就不需要 再向 UART or Print port 偷那一些些小小的電源..
目前的電源轉換技術已經作的很成熟了, 5V已經可以轉換成大部分的正負電壓, 算是已經很好用囉...
2.USB快速傳輸..
PC UART的最快速度 921600bps / 10bit (n,8,1) =92,160 byte ,也就是說uart的最大速度就是92.16 kbyte, 如果傳輸資料遠小於這個數值, 那就使用 USB to UART bridge吧. 好處有
1. 僅需更改小部分電路 , 將hin232更改成 usb to uart bridge 就可以囉
2. usb供電...這是一定要的拉
3. 廠商提供 driver for any OS
4. pc的AP 僅需座小部分的更改
5. FW不用更改
3.使用者介面..
目前的nb幾乎都沒有 com port了, com port的裝置都需要透過 usb to uart bridge 來使用, 但是 原先的ap 或是 提供的driver 常常是無法控制該VCP
(虛擬com port). 所以 設計一個不用自行安裝的usb device是有必要的.最常用的就是 USB HID囉, driver不用寫.. AP很容易寫..所有的OS幾乎都能用..所以大家都只想設計USB HID device. 但是USB HID能多快呢? 64K byte/s....
以上供給學習USB的新手參考.不一定要將所有的裝置改成USB介面, 但是有共學習了解USB是有好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