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29日 星期四

越做越小的市場

當然大家都會說:這樣子的IC 市場需求量會越來越大。但同樣的道理,
進來玩的公司也會越來越多,所以最後每一家公司所能爭食的餅就越來越小。
所以~以目前市場的市佔率分配來看:那肯定是越做越小的市場。
差別的只是價格的維持程度而已。以前:每一次有任何新規格的IC 出來,
爭食的情況不多~價格還可以維持緩慢下降的趨勢,但現在:隨隨便便一搞,
產品價格下降速率都快到令人不可思議:...以這一種幾乎都還是Firmware Base
的產品,還可以賣到0.5 以下,也算是另一種奇蹟吧!不過應該也都快變成常規了。
所以~大家都容易可以看到這些在搶食中低階市場的幾乎都是我們這些老中公司在玩...
國際大公司怎麼都不見報?就連新聞中這一種人家為什麼會把產品賣給您去做?
想當然爾...人家也知道不好做啊!...我記得蘋果的產品用的是TI 的方案。

2013年8月25日 星期日

USB3.0 會跟2.4GHz 的東西"打架"?

哇?!傷腦筋耶。...
要印證這件事聽說還蠻容易的:只要把無線滑鼠的接收器插在UBS 3.0 的插槽上就會了。
您就會發現您滑鼠游標怪怪的...
所以據說:羅技的無線滑鼠都會再附您一挑延長線。

2013年8月22日 星期四

沒有創業 哪來就業(轉載)

別的行業我不是很清楚啦。
但如果以我自己所在的電子行業(或您可以說是高科技行業)來說,這幾年來
大家有感於風光盛事已經大不如前了。工作壓力大,工作時間長,產品壽命短...
技術與市場變化大,甚至人家還常常講說:大者恆大的產業發展模式。
所以連我們自己做到都快要不如歸去兮~
試問:這樣的工作環境,您還會想讓您下一代做這一行嗎?.......
這個產業幾年發展下來,台面上還有幾家能像樣的維持下去?
所以就會點出這我對於這一篇評論的感觸。難道您還要您的小孩子學校畢業後,
還要排隊的進這一行嗎?因為整個國內的產業發展這幾年下來幾乎沒有明顯的
新興產業或公司發展趨勢成形...那會有哪些新的就業機會呢?您說:
這樣子的問題不去想,光討論去國外打工多少錢?或是為什麼國內是22K的問題呢?
有什麼意義嗎?

2013年8月21日 星期三

網路無國界--- 一個小經驗分享

這一陣子有一位朋友他開了一棵IC...別懷疑。他的確是自己一個人開了IC 。
當然啊~做IC設計的功力,我是絕對相信他的實力。台灣一流國立大學系所畢業,
又在相關行業打滾近二十年。待過一流大公司,幹過主管又當過上市櫃公司
IC 設計最高主管。...或許還有人會懷疑這一點,但我常開玩笑說:
如果這樣子的人,都還不知道如何做好IC 設計,那我還真的不知道在台灣要去哪裡
找到類似的人才了?!重點是:人家就是不喜歡當官出一張嘴,就是喜歡搞設計,
做工程設計...還有一點:他還是搞類比設計的!!更是難得。....

2013年8月13日 星期二

電動機車乎?

以下是我為了翻出我之前所搞的動畫時,也順便一起翻出來的圖檔。
他是用最原始的機械圖,再一路用繪圖軟體加工而成的...
做這樣子的圖檔是為了搞一個簡報動畫,那時我也沒碰Photoshop(那時沒聽過!)
當然當時那些什麼Powerpoint 也沒有,這些動畫或繪圖軟體都還大部分是Dos 版的,
就連顯示卡都還要挑那些什麼Tseng 4000 什麼的?!
就連要產生3D 動畫圖檔,都要讓PC 跑一陣子,都可以去喝幾杯咖啡再回來。
所以,當您看到這樣子的圖檔要很感動了啦!
就連那一張原始的機械圖還是從工作站轉下來的...而且您也可以看到已經省略掉
很多細節部分了。--- 只是那個傳動變速箱真的很重要,所以才額外保留的。

2013年8月11日 星期日

軟體與文創?!

最近我們有提到關於台灣念資訊科系或是軟體資訊業的問題。似乎大家對於

眼前的出路與發展都沒有多大的信心。

這讓我想起我自己本身的興趣及過去的一個小小經驗。

我曾經說過:我以前在學校念的是機械相關科系,後來因緣際會的接觸到工作站,

當初許多工作站電腦都是利用繪圖或動畫來凸顯其優異的演算或運算能力。

我想現在也算是吧...所以我剛開始接觸電腦這一種東西時,就對於電腦動畫就有一點興趣。

後來工作上還是脫離不了工作站或是電腦繪圖的範疇。反正啊~我的第一個工作也不能

說離職就離職,當然相對來說:也沒有像一般科技公司那般的工作壓力,工作環境對於

研發或是學習新知來說:也還算是蠻善意的...所以那時我也有接觸到電腦動畫的東西,

當然我也懂得把這樣子的興趣與一些學習心得就跟研發工作做一些相結合,譬如:

您如何將您產品的研發概念,用淺顯易懂的方式表達給別人知道?甚至要如何呈現

您的研發成果?!最好的方式無非就是類似Powerpoint 那一種電腦簡報方式...

如果再加上一些產品電腦動畫,那就更生動了...所以我就做了幾個有關我們研發計畫

成果的產品動畫,我說過了,一來我自己也蠻主動的投入這樣子的概念,而我的長官

老闆也蠻支持我的~甚至都覺得我用這樣子的方式來加強研發成果發表,讓我們的頂頭

上司--- 經濟部工業局都覺得與我榮焉的。這樣子的創意研發才叫做真正的研發嘛!

所以,我才說上班工作,如果能遇到一個能支持您的長官老闆是很重要的啦。

---

以下就是我當初所做的幾個電腦動畫之一,我當初所使用的軟體是3D Studio 。

而2D 的動畫是用 Animator Pro... 他們後來好像有公開這一繪圖工具的原始碼了:

Animator Pro: Classic Software in a Modern Age

---

 
----

(PS : 關於這一個動畫裡的產品概念有一個題外話,這一個產品概念是有一個專利的,

但是後來也有機車廠也有推出類似的產品概念,但卻規避了專利...因為很好笑的是:

當初我們申請專利時是申請2V (兩閥)的,後來機車廠就用4v 重新申請規避了專利...

哈~哈~...反正也沒差了~我們都是被要求不可"與民爭利"...所以吃了虧也都惦惦的!

----

好了...講完歷史之後,就讓我想到我們題目所討論的軟體工程相關議題了。

如果以當初這一套CG 動畫軟體發展到今日許多知名的好萊塢電影來看,

其實,電腦動畫或相關產值是一直成長,甚至幾乎是視聽娛樂的主流了。

那我們還在抱怨我們學資訊工程的相關科系這麼辛苦的呢?!

道理很簡單:因為不管國家政府政策或公司企業都沒有一個主流的軟體工業政策規劃

或投資...所以相關人才培育自然就跑到其他行業幫別人作價!譬如:去幫賣MCU IC的

人或公司寫工具軟體,幫IC 測試封裝廠寫測試程式...甚至幫國外軟體維護 MIS ...

一旦您在公司企業組織裡,不是主流人力或人才,您當然就拿不到好的待遇或

發展前景。不用說,也不用講...這樣子的職場發展模式是不會有好的發展前景的!

------

所以啦...如果國家政策不扶持,也沒有公司企業願意花錢搞,然後這些念資訊工程

相關科系自己也沒辦法如有些網友所提的能到國外一些公司上班的話...我看也只有

靠自己而已了吧。否則反正您已經註定只願意當個幫台灣高科技這些專門只想賺硬體

的業者抬轎...領薪水的就沒啥好抱怨的啦!--- 以前還有股票分紅配股...當然可以領

得很爽,但現在能分的數量有限...人家當然就會斤斤計較,搞硬體要分,搞業務的要分

...等到搞軟體時,還要分主管跟囉囉,好像就沒啥好爭的了。我記得以前我搞USB

Scanner 時,幫我們寫TWAIN Driver 的軟體工程師(主管),最後也寧願當

軟體的叛徒,藉由換公司工作,改作硬體去了!

----

所以啦,如果要以現在我們台灣高科技產業的現況來說:就沒啥好討論的啦,

您也不可能去改變這些老闆根深蒂固的思想了,您也更不用想奢望他們會在資金

上面會有多少偉大的夢想了。

----

但對我這個曾經碰過學過CG 的人來說:我還是蠻喜歡這樣子的產業,更何況

 現在我們一直在標榜所謂的文創產業,其實這其中是需要很多軟體資訊相關

人員與資源投入的,因為我自己搞過CG ,我也知道在CG 裡面需要很多很特殊的

軟體工具的開發...如果大家有興趣的話,可以到以下這一家公司網頁看看他們的產品

Demo ...

Stargate Studio

有不少都有我們所熟悉的影片片段,甚至現在電影不管是拍攝製作或是觀賞

環境塑造(iMAX, 4DX...)其實都應該越來越依賴軟體資訊人才的投入,如果用

這一種角度來解讀念相關科系或是未來前景,應該也還不錯的啦。

只是我前幾天也明白闡述了:夢想不同,目標不同;目標不同,策略就不同。

---

所以如果當您真的決定要走資訊軟體相關科系時,您還是真的要好好的設定

與思考自己的目標...真的不要只想靠學一點最新的發展平台,寫寫一些軟體套裝軟體

就想找個穩定的好工作?!如果是這樣子的話,我還是覺得您應該還是去念硬體的

相關科系。...以我自己研究所念數值分析題目,與搞過CG 軟體的經驗,如果您真的想

好好利用資訊軟體技術做好上述人家那一種令人眼睛為之驚豔的CG 的話...

還是要先好好學會許多很基礎的數學或繪圖基本理論的,也不是指要靠寫C 語言或

什麼Android 平台而已吧!至少像那個 Beizer 曲線啦...那個什麼B-spline...

這些東西要看得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