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知道這樣子的標題是否洽不洽當?或許你有更好的建議,也可以提供給我。
之所以會寫這一篇文章是因為最近在網路搜尋時,不小心找到這一個熟悉的名字:
"侯捷",不知道現在年輕一輩的工程師們有沒有聽過?如果你是有聽過,或是甚至讀
過他寫的技術書,那肯定你也有一定的年紀了。如果你還不是很清楚這位侯老師的話,
剛好有一篇大陸工程師在 Github 的網誌裡,也有略作簡介, 而這一篇網誌也有對於
C 語言也有一些感想心得及一些網路連結的相關大陸軟體工作者的微博(跟我這篇文章
也有點相輝映的內容)。或許也可以參考看看吧。
學無止境--- 無論是電子技術或是以外的領域---溫故知新,精益求精。 還有賈老師的作品,可以讓我這個充滿科技,較生硬的部落格有一點人文的氣息! (2024 年加註 : 技術講不完,但想知道技術人生以外還有很多工程師感性內容,來這裡就對了!) ---- 賈老師的真老公!
2019年11月21日 星期四
2019年10月31日 星期四
Hinet 網頁系列 --- USB DIY 系列(十四)---USB DIY 講座 (十二)實作範例 USB ISP
2019年10月28日 星期一
Hinet 網頁系列 --- USB DIY 系列(十三)---USB DIY 講座 (十一) 驅動程式
(補充說明:這篇文章坦白講沒啥技術含量,這些東西以現在 Google 強大的搜尋能力來說:
應該也輪不到我來寫吧。只是當初好玩,自己有興趣研究實驗一下,就把它紀錄下來了。
我記得這些方法或是這樣子思維,是我以前當出社會上班時,是幫單位管理"電腦工作站",
那時國內有這一種UNIX 作業系統的工作站,外面的技術資源都不足,就得要常常仰賴
原廠的技術支援工程師,而說實在的,他們也沒有比較厲害,但他們都學會一招就是類似的
摸索能力,常常在系統中,利用一些小技巧來Trace 這些東西,當初耳濡目染之下,也多多
少少的被訓練出這樣子的手感。後來發現也都蠻受用的~我想他們可能也是被國外原廠的
應該也輪不到我來寫吧。只是當初好玩,自己有興趣研究實驗一下,就把它紀錄下來了。
我記得這些方法或是這樣子思維,是我以前當出社會上班時,是幫單位管理"電腦工作站",
那時國內有這一種UNIX 作業系統的工作站,外面的技術資源都不足,就得要常常仰賴
原廠的技術支援工程師,而說實在的,他們也沒有比較厲害,但他們都學會一招就是類似的
摸索能力,常常在系統中,利用一些小技巧來Trace 這些東西,當初耳濡目染之下,也多多
少少的被訓練出這樣子的手感。後來發現也都蠻受用的~我想他們可能也是被國外原廠的
Hinet 網頁系列 --- USB DIY 系列(十二)---USB DIY 講座 (十)應用軟體簡介
(補充說明:如果你問我:比較喜歡寫軟體呢?還是寫韌體?其實我是比較喜歡搞"系統"。
因為沒有偏好軟體或韌體,其實都是工作的一部分,在寫韌體時,可以自己寫一點軟體,
是可以協助完成韌體的開發與除錯。畢竟USB 多少還是都跟PC 端的應用軟體有關,可以自己
寫軟體是可以很快的驗證自己所定義的通訊協定是否正常,而且現在搞韌體應該沒有人還在用
ICE 那一種一步一步 Trace 程式的方式吧~現在的單晶片常常劈哩啪啦,一下子就跑了一大堆
的東西出來了,除非你是像我以前在幫忙Debug 八核心MCU 開發過程中,還真的需要 Step
by Step 的看東西,否則,現在工程師真的很難有那麼多美國時間跟你這麼玩的。
因為沒有偏好軟體或韌體,其實都是工作的一部分,在寫韌體時,可以自己寫一點軟體,
是可以協助完成韌體的開發與除錯。畢竟USB 多少還是都跟PC 端的應用軟體有關,可以自己
寫軟體是可以很快的驗證自己所定義的通訊協定是否正常,而且現在搞韌體應該沒有人還在用
ICE 那一種一步一步 Trace 程式的方式吧~現在的單晶片常常劈哩啪啦,一下子就跑了一大堆
的東西出來了,除非你是像我以前在幫忙Debug 八核心MCU 開發過程中,還真的需要 Step
by Step 的看東西,否則,現在工程師真的很難有那麼多美國時間跟你這麼玩的。
Hinet 網頁系列 --- USB DIY 系列(十一)---USB DIY 講座 (九)基礎應用
(補充說明:當時我們在搞USB 系統時,PC 的作業系統主要就是 WIN98SE,而且有時
還會碰到還需要再加掛系統的USB 驅動程式,後來再來就是 Win2000 /NT 版本。當我自己
在搞USB DIY 時,就是WIN XP 了。那一陣子作業系統的確是比較複雜,但到了後來,
MiscroSoft 也就慢慢地穩定的開發出比較一致性的作業系統,當然整個作業系統也慢慢的
不再是市場主力了,否則以前在搞這些軟體工作的人員都很吃香,當時我們的軟體工程師還是
數學系畢業的,只要你肯幹,大致上都有一些機會的。不過,現在這種工作可能已經不太需要
了,一來USB 的東西已經很穩定了,就連我現在用的作業系統裡USB的東西,只要是 2007 年
以後,都還可以在 Win 10 底下運行的很穩定。況且現在USB Class Driver 也很完善了。
大概也不太需要客戶自己還要搞一些很奇怪的驅動程式來玩死自己了。
還會碰到還需要再加掛系統的USB 驅動程式,後來再來就是 Win2000 /NT 版本。當我自己
在搞USB DIY 時,就是WIN XP 了。那一陣子作業系統的確是比較複雜,但到了後來,
MiscroSoft 也就慢慢地穩定的開發出比較一致性的作業系統,當然整個作業系統也慢慢的
不再是市場主力了,否則以前在搞這些軟體工作的人員都很吃香,當時我們的軟體工程師還是
數學系畢業的,只要你肯幹,大致上都有一些機會的。不過,現在這種工作可能已經不太需要
了,一來USB 的東西已經很穩定了,就連我現在用的作業系統裡USB的東西,只要是 2007 年
以後,都還可以在 Win 10 底下運行的很穩定。況且現在USB Class Driver 也很完善了。
大概也不太需要客戶自己還要搞一些很奇怪的驅動程式來玩死自己了。
2019年10月25日 星期五
Hinet 網頁系列 --- USB DIY 系列(十)---USB DIY 講座 (八)Bulk Transfer 基礎
(補充說明:說真的,在我自己本身的USB 系統開發經驗裡,真的遇到 Bulk Transfer 的真的
不多,這一部分真的需要考驗著USB 控制IC 及系統功力的時刻,我想除非真的是有大案子或是
大公司的特殊應用,否則我認為一般系統應用者,用的機會真的不多。話雖這麼說,
但當時我這一篇文章還真的花了我一點功夫與心血才完成的,我想也不一定會有人會認真的
拜讀,除非真的很不幸的是:您真的遇到這樣子的應用場合了。那有可能你真的被逼到要把
USB 的傳輸效能給"搾出來",你哪就多少加減研究一下吧。其實在這篇文章中也是許多
USB 韌體的基本架構與觀念,真的也是值得有空研究一下吧。最後。祝各位好運吧。)
不多,這一部分真的需要考驗著USB 控制IC 及系統功力的時刻,我想除非真的是有大案子或是
大公司的特殊應用,否則我認為一般系統應用者,用的機會真的不多。話雖這麼說,
但當時我這一篇文章還真的花了我一點功夫與心血才完成的,我想也不一定會有人會認真的
拜讀,除非真的很不幸的是:您真的遇到這樣子的應用場合了。那有可能你真的被逼到要把
USB 的傳輸效能給"搾出來",你哪就多少加減研究一下吧。其實在這篇文章中也是許多
USB 韌體的基本架構與觀念,真的也是值得有空研究一下吧。最後。祝各位好運吧。)
Hinet 網頁系列 --- USB DIY 系列(九)---USB DIY 講座 (七)
(補充說明:在我的職場工作經驗裡,我應該至少參與了四顆SOC IC 的開發工作,
我指的都是最後都有量產銷售經驗的成果,而這篇文章是我參與的第一顆SOC IC,
而第二顆是USB 隨身碟SOC ,但這一顆我沒有完成就職務轉換了,接下來就是 MP3 SOC,
這一顆MP3 SOC 是大公司的資源投入,我只是算系統驗證與應用市場協助推廣,吃的是大鍋飯,
工作相對安定與簡單,專心搞份內的工作就好了,天塌下來,也有很多人幫你扛著。
接下來就是八核心的MCU,這一部分是牽涉到IC 最底層的架構設計,所以也包括了系統開發
工具的建置,這一部分是初期開發工作,有很多以前沒有的經驗,也可以算是另一個職涯的
我指的都是最後都有量產銷售經驗的成果,而這篇文章是我參與的第一顆SOC IC,
而第二顆是USB 隨身碟SOC ,但這一顆我沒有完成就職務轉換了,接下來就是 MP3 SOC,
這一顆MP3 SOC 是大公司的資源投入,我只是算系統驗證與應用市場協助推廣,吃的是大鍋飯,
工作相對安定與簡單,專心搞份內的工作就好了,天塌下來,也有很多人幫你扛著。
接下來就是八核心的MCU,這一部分是牽涉到IC 最底層的架構設計,所以也包括了系統開發
工具的建置,這一部分是初期開發工作,有很多以前沒有的經驗,也可以算是另一個職涯的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