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月是我又過了一歲的生日,在這人生的下半場,我是不太可能為了
未來的生計還要拼命地去學甚麼新玩意兒了。目前能做的就是想辦法從過去
所累積的技術,包括:韌體撰寫,USB APP 軟體、PCB Layout 或是一般系統開發,
儘量的做一些人生變現工作。而這近一年來,被昔日IC 設計公司老同事找去幫忙做
類似以上的工作而完全"被包養",有點忙得不得開交...所以真的沒有多少時間坐下來
好好的寫幾篇技術文章可以供一些有需要的朋友參考。
學無止境--- 無論是電子技術或是以外的領域---溫故知新,精益求精。 還有賈老師的作品,可以讓我這個充滿科技,較生硬的部落格有一點人文的氣息! (2024 年加註 : 技術講不完,但想知道技術人生以外還有很多工程師感性內容,來這裡就對了!) ---- 賈老師的真老公!
這個月是我又過了一歲的生日,在這人生的下半場,我是不太可能為了
未來的生計還要拼命地去學甚麼新玩意兒了。目前能做的就是想辦法從過去
所累積的技術,包括:韌體撰寫,USB APP 軟體、PCB Layout 或是一般系統開發,
儘量的做一些人生變現工作。而這近一年來,被昔日IC 設計公司老同事找去幫忙做
類似以上的工作而完全"被包養",有點忙得不得開交...所以真的沒有多少時間坐下來
好好的寫幾篇技術文章可以供一些有需要的朋友參考。
這篇文章是從對岸轉載來的。
不過,這篇文章的原始也是來自於國外,而且是在Apple 工作的一個人描述的。
但是當你在讀這類文章時,一定要先有自己的一些基本認知與了解:
第一、我是不是像人家的條件那般的優秀(MIT 博士,聰明度就不用說了!)?
當然還有很多很現實的問題,可以讓你自己靜下來慢慢地推演一下的。
今天是 228 ,是二月的最後一天,當然也還在 228 連假期間。
今年半導體業的最熱門新聞,大概就是到處缺貨了。
在上一篇文章中的網友留言中:也有提到這個問題。我也有稍作發表感言。
剛好這幾天也有許多原本在園區認識老同事們陸續的回到工作崗位上,
當然也包括一些長年在大陸這個半導體通路代理產業中的業務。
他們在回大陸工作之前,禮貌上也都會跟園區這些昔日的老同事或
IC設計業原廠的合作夥伴們打個招呼,或是禮貌性的年度拜訪一下。
以下先聲明一下:標題就是表達純粹個人感想表達,也不代表所有人的觀點,
你也可以不贊同,也可嗤之以鼻...要噹我、噴我,悉聽尊便。這至少我個人走過
從門外漢、進入技術開發,從園區科技公司到個人,再到募資創業的經驗觀點。
這些有些是收穫滿滿,也有辛酸滿腹,但只是希望新一代的年輕人從我個人的
經驗中,去吸取一些經驗,也可以供年輕人好好思考一下,讓你能去為自己
選擇一條不同的人生道路。所有的經驗都是別人的,也沒有人可以保證所有
的努力也都可以為你帶來成功,只是機會都是為自己創造的,而最寶貴的就是
經驗與時間,有時候機會或時空背景所創造的機會就只有一霎那之間,你能做的
就是從別人的實務經驗或衡量本身諸多條件,為自己創造的。
當然,我們也由衷的希望,你今日的技術學習DIY 或Maker ,未來有一天也可以
像蘋果公司的 Steve Jobs 一樣的,由在家裡車庫出發,創造科技界的車庫傳奇。
好吧,這回我們再回頭來講講一些關於USB 技術的東西,也不要說一天到晚
在說教。我們講那些只是供大家在技術鑽研以外,也有一些工作或生涯發展
的感想吧。
但我現在也不是很想把技術講得很深奧,年紀一大把了,還賣弄學問反而覺得
很幼稚。以前我就觀察與發現:有些人不知道是可能覺得自己以前沒有唸個學位,
然後搞技術又怕別人瞧不起他似的,總是喜歡把自己的技術晾出來,年輕時,
還好,可能有職場或商場競爭形象問題,我們也就看看、聽聽就好。
但如果年紀一大把了,還搞這一套,我就覺得不必了。尤其除了晾技術之外,
還動不動就老是譏諷時下年輕人怎麼?又怎麼的?
我覺得這心理也只不過之前那個學歷問題的延伸而已。人生嘛!幹嘛那麼看不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