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30日 星期三

最平凡的人,卻有最不平凡的心思與行動力

那一天有全程看完這一段民視的台灣演義。陳樹菊的故事。

---

尤其是第四段裡的兩段話最令人感動:

09:50 ---

"有今天,沒有明天"... 您永遠無法瞭解您的未來。您根本不知道您的明天會發生什麼事!

---

11:47 ---

"不要想太多,要做就馬上做,不然再考慮您就做不下去了..." ...如此的行動力,

不是我們一般人可以容易做得到的,尤其是牽涉到許多人生道理。

---

真的...您說:那些企業家能捐個百萬,千萬...都只是彈指之間。

但是一位賣菜的~賺的是五元,十元的東西,更是一天付出的掙錢時間遠超過

我們這些園區高科技的工程師們...但是還能捐出這樣子的金額,

的確令人感動與敬佩!...............

只能說:最平凡的人,卻有最不平凡的心思與行動力。是人世間的人生導師啊!

---

 

 
----
 
---
---
 
 

2013年1月28日 星期一

22K芳名錄 ?!

網路時代,有很多東西都會被放大檢視...
您說:22K 到底算不算正義公平?!這就跟我最近在猛K 那一本"納粹德國史"的書的感覺
一樣,我們在討論這一種政治社會議題時,其實真的不要太以最終結果來下結論。
您說:希特勒的納粹黨,是一個恐怖,危害世界的惡魔。答案就是這麼簡單的一個結論嗎?
該書分成兩大部分:第一部份是:興起篇;第二部分就是敗亡篇。
我們在看一般歷史書或電影戲劇,大家好像都比較想看1940 年後的那一段戰史...
但有多少人真的有興趣去研究 1934 年前的因果篇呢
----

2013年1月25日 星期五

搶錢生意~時機財?!

即將快年了,到處與各縣市也都開始準備所謂年貨大街的生意了。

還記得剛過完跨年元旦嗎?!...如果您帶著家人與另一半去逛時,

都難免會想買一些應景的產品,甚至紀念品吧。所以相對就有一些有生意頭腦的人

就興起了搶錢一族,想賺這一種時機財吧!

但這就跟前一篇講的"當代人物傳記"的書一樣的,有許多背後的故事是您所不知的!

之前我搞LED 時,我有認識了一位在大陸開設LED 聖誕燈的廠商,

他們在台灣也是專門做大賣場的相關產品的批發生意。當然每一年這一種過年時節

也是他們最忙的時候。...

您知道為什麼在LED 市場中,聖誕燈的LED 是屬於最低階的應用市場嗎?!

很簡單~這個東西的保固:大概就從聖誕節一路到中國人過完元宵吧!多則三個月,

少則兩個月,甚至在國外只有一個月。...(當然還要包括運送時間啦!)

然後呢~一般人都是過完節,這些應景的東西大概就會往儲藏室,甚至直接丟了!

隔年呢?!再買。--- 所以啦~東西就不用太強調保固了。

(這就跟前兩天的文章:燈泡的預知死亡紀事的情節一樣:計畫性的商品淘汰!)

---

好了~那對於批發銷售端的來說呢?!要賺這一種時機財的最大風險是什麼?!

當然就是商品庫存了。因為人家工廠批給您就擺明沒有多長的商品保固了。

當時節一過,您就別想有好個買氣可以幫您消庫存。

所以,我就跑去問一些專門在跑夜市或年節批發的通路商,他說:如果有機會您去

這些賣場或一些譬如跨年晚會的會場,都會賣一些時下最夯的商品...

只要您仔細觀察一下就知道:這些商品在活動節目開始前,(約在傍晚之前)。

這些東西可能就是一個 200元。...但到了晚上八點,就可能只剩下100 元。

當時鐘一分一秒的過,過了10 點之後,您就會發現:這些商品就開始半買半相送。

因為當午夜十二點一過...這些東西就當場成為燙手山芋,不能退貨也賣不出去的

庫存!...如果您運氣好的話~您還可以賭一下明年還有沒有機會再賣。

但至少您還得等上一年啦。....他最後跟我說:最痛苦的商品就是跟中國人

生肖有關的商品,譬如我們每一年地方政府都喜歡搶辦的大型花燈活動...

這些應景商品,只要您一庫存...哈~哈~您就要等12 年.............

---

所以啦~當上班不景氣時,大家都會想想有沒有額外的外快可以賺,尤其又逢過年

時期,我想應該也有不少人也蠢蠢欲動...但有些表面看起來很好賺的生意,

其實他背後也是有不為人知的風險啦。

======

PS : 其實這跟我們搞高科技電子產品一樣,有許多這些商品背後也有一些

電子零件供應商...道理也是一樣的,萬一賭上庫存卻又沒多少生意可做時,

您就得要擔心您的庫存,尤其電子產品技術一日千里,不要說等上12 年啦,

有時光過一季,您的東西就跟上述的東西,既賣不掉,又不知哪裡退的...

之前我不是說過嗎?!當您賣的行車記錄器...您還在VGA...結果現在大家

不是搶  720 的HD 就是1080P 的 Full HD,那您的VGA 就等著跳樓大拍賣時,

有沒有人要跟著您一起跳樓的?!哈~哈~.........

 

 

現代傳記背後的故事

所以說...我個人是比較喜歡看時代久遠一點書,這也是我比較喜歡看歷史

的書,因為畢竟只要時間一久,很多結果就會蓋棺論定...而這一些曾經

富甲一方的名人也都會消失於歷史洪流中。而比較值得探討學習的是:

在不同的時代背景與環境變遷中,隱含著許多真正影響後代的思想或

變遷。在歷史上扮演有真正影響力的大部分都不是當代有錢人,往往

都是在思想上或是行動影響力上真正有作為的人...甚至有些人還都是

在困境中,找到了自我,並努力的實現自我,才達到真正其歷史定位上的

份量....那怕只是寫寫童話故事,或是努力的去尋找新大陸...

這才是人類史上比較備受尊崇的,也比較值得大家閱讀的內容吧。

---

中國的有錢人 

胡海峰:威視公司總裁,公司市值公司市值838億元 
溫雲松:北京優創科技有限公司總裁,公司市值433億元 
江綿恆:中國網通創辦人,公司市值1,666 億元 
朱燕來:中銀香港發展規劃部總經理,公司市值1,644億元 
李小鵬:EX華能電力董事長,公司市值176億元 
李小琳:中國電力副董事長,公司市值82億元 
榮智健:EX中信泰富主席,公司市值476億元 
王軍:中國中信集團董事長,公司市值7,014億元 
王京京:中科環保副主席,公司市值7.7億元 
孔丹:中信國際金融董事長,公司市值99億元。  

但你知道嗎?

胡海峰是胡錦濤之子
溫雲松是溫家寶之子 
江綿恆是江澤民之子 
朱燕來是朱鎔基之女 
李小鵬是李鵬之子 
李小琳是李鵬之女 
榮智健是榮毅仁之子 
王軍是王震之子 
王京京是王軍之子,王震之孫 
孔丹是孔原/許明之子 (孔原是中央調查部部長、總參顧問等職;母親則是國務院副秘書長 )

而這個你又有聽聞嗎?

據一份大陸研究報告披露,大陸的億萬富豪中,

九成以上都來自高幹子女。

其中2,900多名高幹子女合計擁有資產二萬多億人民幣 

/她們雖然是高幹子女,但是本著 為人民服務 

的精神,絕對不會借家庭背景來謀私奪利

So they say ... 
你有懷疑嗎? 

借用前中國鐵道部發言人王勇平的金句:

不管你們信不信,反正我信了!

 

給創業者提醒一下,不要癡迷於從閱讀成功人士的傳記

中需找經驗,這些書大部分經過了精致的包裝

很多重要的事實都不會告訴你。

如,比爾蓋茨Bill Gates的書不會告訴你他母親

是IBM董事,是她給兒子促成了第一筆單大生意。

巴菲特Warren Buffett的書只會告訴你他8歲就知道

去參觀紐交所,但不會告訴你是他國會議員的父親

帶他去的,而且是高盛的董事接待的。

 

這才是很多事情的真相 

一個小朋友問一位富翁說:「叔叔,你為什麼這麼有錢?」

富翁摸摸小朋友的頭道:「小時候,我爸給了我一個蘋果,

我賣它,再想方法用低價買了兩個蘋果,後來,

我又這樣賺了四個

 

小朋友若有所思地說:「哦 叔叔,我好像懂了。」

 

富翁說:「你懂個屁阿!後來我爸死了,

我繼承了他全部的財產。」

2013年1月24日 星期四

Wintel 時代?!(1/27 補述)

很好玩的新聞整理...這也只能說啊:對媒體來說都沒啥好正面消息。

二來也說明了高科技產品,尤其這一種偏消費性產品做起來還真辛苦啦。

您說蘋果賣得不好?!但人家的財報還是做 520幾億,獲利  170 幾億耶。(美金)

...

不過,對於Wintel 來說:的確是像失去戰場的戰士,連現在最基層的工程師

也越來越多轉到移動平台的相關技術開發,或許大家可能不覺得,但我相信

也不用出多久,這一方面的人才或人力資源板塊也會隨之移動...所以要在這一塊

領域裡求成長應該誠屬不易了,可能連維持也難...甚至已經有人唱衰的看衰退了。

----

當然這些新聞也透露了一個訊息:高科技電子產品,能做的商品因為整合性的

產品一直出現,也更趨於集中化,所以,能做的電子產品可能會越來越少樣化了。

以前還有可能做作DSC,MP3...等等。我看以後應該也沒幾樣了,而且也都是這些

整合產品在玩,也算呼應「大者恆大」的定律吧。--- 其實我比較相信應該是兩極化。

一種就是往這一種平台大型集中化的移動平台產品;另一種就是完全講求個人化、

客製化產品。對兩者來說:經營道理應該都一樣,要求降低營運成本,提高產品毛利。

--

宏達電智慧機 摔出全球前五名

  • 2013-01-27 01:23 
  • 工商時報 
  • 【記者吳筱雯/台北報導】

     宏達電首度摔出全球智慧型手機5大品牌之列。根據IDC資料顯示,宏達電去年第4季已不是全球智慧型手機五哥,是宏達電自從2008年以來,首度摔出全球前5大品牌之列;而外界亦傳出,宏達電已兩度下修第1季對零組件業者的下單量,新一代旗艦機種M7能否扮演好振衰起敝的角色,備受關注。

     根據IDC資料顯示,宏達電在2008年第4季就已是全球智慧型手機第5大品牌,2011年攀上營運高峰,在IDC智慧型手機銷售量的排名,還一度上升至第4。

     不過,中國品牌華為在中國市場推出的千元人民幣智能機大賣,索尼在歐洲、日本智慧型手機市場翻身,IDC表示,宏達電去年第4季已經跌出前5大智慧型手機品牌之列。

     而就出貨量來看,第3名華為、第4名索尼、第5名中興通訊,去年第4季出貨量都超過950萬支;對比業界估計,宏達電去年第4季出貨量僅700多萬支,也可看出宏達電去年延至11月才上市新機種,導致營收與出貨量降低,對排名所造成的衝擊。

     而雖然外界多認為,代號為M7的2013年度旗艦機種將是宏達電今年能否翻身的關鍵,並認為宏達電將在全球最大電信展MWC期間正式亮相M7,不過外界傳出,宏達電可能會提前至2月19日在倫敦舉行發表會,不僅可以減少全球網友們把新機規格、功能在MWC開展前就在網路上曝光的可能性,更能趁著大展前夕新聞清淡之際,搶得更多曝光機會。

     不過,智慧型手機產業競爭太激烈,業界已傳出,宏達電日前已兩度修正第1季對零組件業者的下單量,先前在中國智慧型手機市場庫存高升下,從1,000萬支下修至約900萬支;日前又將第1季對零組件的下單量,進一步下修至比去年第4季還少,M7能否能扮演好振衰起敝的角色,備受關注。

----

蘋果風光時代 走到盡頭了?

  • 2013-01-25 02:05 
  • 中國時報 
  • 【蔡鵑如/綜合報導】

蘋果去年十到十二月的財報讓市場大失所望,廿三日盤後股價一度暴跌近一二%,自去年九月以來,市值累計蒸發一千七百五十億美元,截至廿四日僅剩四千八百廿七億美元。有分析師指出,蘋果推出iPhone後的風光時代已經走到盡頭。

     減持蘋果股票的莫里斯資本顧問公司(Morris Capital Advisors)投資長莫里斯表示,蘋果以外的智慧手機製造商紛紛投靠谷歌陣營的Android作業系統,加上蘋果自二○一○年推出平板電腦iPad後,缺乏突破性的新殺手產品,「這些徵象對蘋果來說都是危險信號。」

     莫里斯指出,雖然蘋果執行長庫克信誓旦旦掛保證,表示蘋果正在研發「很有意思的神奇玩意」,但分析師認為,蘋果的最新財報意味著,在前任舵手賈伯斯推出iPhone後,蘋果這六年來快速增長的好時光即將畫下句點。BMO私人銀行投資長艾柏林說,「財報驗證了部分投資人的憂慮,這是一家大型企業,要創造持續增長更形困難。」

     JP摩根(大摩)分析師群則在給客戶的建議中寫道,由蘋果的財報和展望可見,iPad概念股遠較iPhone概念股更夯,「迷你iPad大暢銷,代表未來兩季,iPad供應鏈的表現將大勝iPhone。」

     但大摩分析師群也表示,儘管蘋果當季(一到三月)的營收展望恐怕也不能振奮投資人信心,不過他們認為,蘋果很可能採取iPod系列模式,推出成本較低的iPhone以擴大市場版圖。巴克萊分析師則認為,蘋果概念股股價修正之時,反倒是進場的好時機。

     如果蘋果股價廿四日延續前日盤後跌勢、狂瀉超過一○%,就會擠入蘋果的史上單日最大跌幅排行榜。據研究機構Factset統計,過去廿年來,蘋果股價曾經十五度寫下了單日跌幅逾一○%的紀錄,其中跌最慘的是二○○○年九月廿九日,一口氣重挫五一.九%。

---

新聞分析-賈伯斯溢價幻滅...

  • 2013-01-25 02:05 
  • 工商時報 
  • 【張志榮】

     蘋果靈魂人物賈伯斯逝世後,外資圈當時曾這麼形容:「蘋果過去所享有的賈伯斯溢價(Jobs Premium)優勢將暫告一段落!」

     這句話當時聽起來也許刺耳,但對照蘋果這陣子股價走勢,其實頗為靈驗,賈伯斯溢價似乎逐漸幻滅。

     所謂的「賈伯斯溢價」優勢,指的是蘋果在產品創新能力能夠領先群雄,iPhone4S與iPad3推出前蘋果確實有此霸氣,但之後的蘋果,似乎已從「領導者」退居為「跟隨者」。

     Google推出熱賣的Nexus7,由於螢幕僅7吋且價格超便宜,逼得蘋果推出iPad mini因應,但也因此分食既有9.7吋iPad市場;三星靠著4.8吋Galaxy S3與5.5吋Galaxy Note2,成功將智慧型手機螢幕的「理想尺寸」擴展到4.5吋以上,同樣也讓蘋果傷腦筋「該不該推4.5吋以上的iPhone?」

     外資圈擔憂其來有自,不然不會有花旗環球證券「蘋果今年恐錯失大尺寸智慧型手機產品周期」的結論。蘋果股價能否重拾「賈伯斯溢價」榮光,甚至重新定義出「庫克溢價(Cook Premium)」,端看如何因應3挑戰:

     一、iPhone如何因應大尺寸螢幕趨勢?不管蘋果願不願意跟進推出大尺寸iPhone,技術上必須克服螢幕尺寸變大後,數百萬個App該如何改變螢幕觀看模式,iPhone5S若是4吋螢幕,如何能扭轉iPhone5所遭遇的挑戰?

     二、如何防範低成本iPhone重蹈iPad mini瓜分自有9.7吋iPad市場覆轍?iPad mini利潤遠低於9.7吋iPad人盡皆知,低成本iPhone對獲利衝擊幅度勢必高於iPad mini,如何在切入新興市場與維持獲利拿捏,實屬兩難。

     三、如何在機海戰術與供應鏈間取得平衡?今年可能會是蘋果首次在1年內推出2款以上iPhone,隨著硬體規格與進入障礙要求越來越高、供應鏈合作夥伴可選擇對象越來越少,過去蘋果與供應鏈間的合作模式是否會產生新變化,值得觀察。

---

桌機主機板 英特爾不玩了

  • 2013-01-24 01:15 
  • 工商時報 
  • 【記者涂志豪/台北報導】

     英特爾在第2季推出新一代Haswell處理器之後,將退出桌上型電腦(DT)主機板市場,現在主機板部門預計在3年內解散。英特爾一年約400萬片的主機板市場,全球排名第5大,未來訂單將由台灣主機板廠接手。

     包括華擎(3515)、技嘉(2376)、華碩(2357)等主機板三雄均將受惠,其中,與英特爾市場重疊性高的華擎及技嘉,受惠程度將最大。

     英特爾推出自有品牌DT主機板已有20年歷史,當初投入主機板事業有其歷史因素與必要,但英特爾現在已是全球最大處理器供應商,加上第三方(third party)主機板廠已有獨立自主的設計能力,隨著電腦運算走向行動裝置市場,英特爾DT主機板事業也到了功成身退的時間

     業者指出,英特爾DT主機板的產品研發速度及成本,已無法與現有主機板廠如華碩、華擎、技嘉等業者相抗橫,所以一直處於虧損狀態,而英特爾今年第2季將推出的Haswell處理器,將投入更大資源支持多媒體筆電及Ultrabook等產品線,此時退出DT主機板市場,並將市場留給現有供應商,較能創造雙贏局面。

     英特爾一年DT主機板供貨量約400萬片,全球市占排名第5大,在北美及印度市場的市占率達第一,在歐洲及日本等地市占率約第3或第4大,在大陸、中南美等新興市場也有一定需求。

     在英特爾退出後,市場商機將留給現有業者,法人看好華碩、華擎、技嘉等前3大廠將直接受惠,其中,華擎及技嘉的市場佈局與英特爾重疊性高,可望直接搶下訂單,受惠程度將最大。不過,英特爾DT主機板代工廠精英可能就會受到衝擊。

     英特爾未來將會把DT主機板事業資源,移轉到研發NUC迷你電腦等市場,以及新一代Ultrabook、All-In-One電腦的主機板研發上,但仍會持續支援現有主機板廠或ODM/OEM廠,並提供必要的參考設計資料,如英特爾將會擴大對ODM/OEM廠的FFRD(Form Factor Reference Design)支援。

---

 

---

國內PC大廠酸︰微軟獨大時代已結束

自由時報 – 2013年1月24日 上午4:36

定位不明 盟友恐靠向Android平台

〔自由時報記者卓怡君/台北報導〕微軟繼撈過界推出自家平板電腦,與PC硬體盟友爭利後,外傳現在更有意資助全球第三大PC品牌戴爾。國內PC品牌大廠表示,微軟此舉將再加深與品牌業者間的裂痕,微軟Win8平台既不叫好又不叫座,拖累PC品牌反擊蘋果的戰力,微軟獨大時代已過,若微軟對自我定位不明確,只會加速PC業者被迫靠向Android平台的腳步。

電腦軟硬體由Wintel(微軟加上英特爾)兩大廠商把持逾二十年,進入行動裝置時代後,谷歌(Google)在軟體平台迅速竄起,提供價廉物美的Android作業平台新選擇,才不到三年的時間,微軟在智慧型手機與平板電腦市場已被谷歌及蘋果打趴,只好苦思如何絕地反攻,因此去年不惜惹毛硬體品牌業者,也要跨足推出平板電腦,現在又考慮與戴爾進一步合作,看在PC業者眼裡,只能猛搖頭。

Win8換機潮落空 僅Office獨撐大局

PC品牌業者直言,微軟目前優勢僅剩下Office,商務人士離不開Office,微軟去年推出的Win8,不僅價格貴,也沒有值得讓消費者花大錢的革命性功能,讓PC廠商推不動,期待已久的換機潮落空,PC產業怨聲載道。

PC品牌業者指出,市場對微軟的平板Surface反應冷淡,去年第四季可能只賣出一百萬台,在低價盛行的時代下,微軟堅持收取高價授權金,恐怕只會被自己逼到牆角,路越走越窄。

對於微軟與戴爾的合作,PC品牌業者認為,影響應不至於太大,目前谷歌正努力強化Chrome作業平台,一旦被消費者接受,將成為微軟最大的噩夢。

2013年1月23日 星期三

邊緣化?!

說真的啦...這樣子的結果應該大家都不意外。

您說麥當勞客服移到大陸又怎樣?!要不然台灣自己要有Guts 一點算了。

非要說台語不行?!我自己天天講,也沒辦法要求我小孩跟我一樣。

市場趨勢就是如此,要不然呢?!您還能怎樣?!再過個幾年啦,

搞不好人家還真的不想理您這個「鬼島」了...一天到晚在吵這一種問題。

只不過呢?!這一種是幾乎報章媒體三天兩頭吵,但又看不到比較建設性或比較

正面的建議或作法。搞得連政府機關、法令政策隨之起舞。

回頭看看歷史,最近我有空就在猛看這一本書...喔~國內有中譯本的啦。

是那一天在新竹舊書攤買的...7百多頁...看了快一半了。很厚一本書耶!

真的寫得不錯,作者本身是德裔美國人,寫這一本書看來也蠻客觀的。

此書不只只是從歷史來看一段歷史,其中前半段也分析許多客觀與歐洲歷史許多背景。

包括共產主義、社會國家主義還有那個年代諸多德國與周遭面臨的許多社會政治問題。

當然也有提到許多關於希特勒這個人的成長與成功之路。當然作者是有點不屑

希特勒這個人,但您也不得不承認,希特勒這個傢伙幾乎沒唸過什麼書,甚至在

當兵前窮困潦倒...但卻也有其成功之處。您說:這個傢伙有嚴重偏執狂,但您能相信:

難道他瘋?整個國家都跟著他瘋嗎?!他之所以恨猶太人,但單憑他一個人就可以

恣意的執行這麼多屠殺案嗎?!想必應該不只他而已吧!而是那個年代,那個環境,

的確也充斥著那一種氛圍吧!否則,講實在的...一個銅板也敲不嚮的吧!

(更何況我相信以他們自詡優異品種的亞利安人...也從目前歐洲局勢來看,

這個民族性的本性應該也是蠻厲害的...但難道那時大多數的人都笨著跟著他瘋?!

就是跟著瘋,也代表著他有其獨特的領導風格吧,現在台灣如果能夠跟著瘋,

而能夠類似的找到民族的自尊,而全國一致的擺脫困境...我想就算跟著瘋,

應該大多數的人也會贊同吧!)

---

讀歷史的確可以提供許多思考與想像空間。尤其是面對我們國內這一種嚴峻的經濟與

政治環境來說:的確也可以提供許多參考與借鏡。您想一想:自古以來,這些能夠

叱吒風雲,不管歷史定位功過如何。但畢竟這些領導者都是憑藉著其堅毅不拔,

努力不懈的積極態度,從困苦環境與逆境中奮發向上,才可以達到其人生重要目標。

包括我國近代史上的人物也是一樣:哪一個不是萬里長征,隻身監禁北方蘇聯...

所以,後來執政才有一番魄力。...但想一想:我們目前這一位好像不是耶?!

一路順遂,連就算在競選路上,也都是一路被"眾星拱月"的的"拱出來"...

所以也難怪有點"不知人間疾苦",常常看報紙才知道輕重。

所以您再回頭看看希特勒這個傢伙,雖然作者笑他沒水準,連那一本"我的奮鬥"

根本狗屁不通,連文法也錯誤百出...但竟然可以在美國銷售超過一千多萬本,

為希特勒賺進當時 八百萬金馬克的版稅。而且他還可以不斷的演說,與積極參與

各項政治活動演說,一而再,再而三的一直闡述他的理念...這一點就連作者也

不得不折服。--- 所以,讀歷史,我們不只不能光從歷史定位去認識一個猶太屠夫,

其實,可以細細的品味這個歷史背景所造就的一個在歷史時代上所被定位的領導者。

---- 或許,這也是常常喜歡把歷史定位掛在嘴邊的人要好好想一想,您花了多少時間,

有真正為您的裡想抱負,真正努力奮鬥,甚至一而再,再而三...不斷的去奔走遊說?

比起這些歷史上的風雲人物來說:想當個好的領導者,他的努力還是不夠的啦!

---

聯想轉單聯寶 廣達很受傷

  • 2013-01-24 01:15 
  • 工商時報 
  • 【記者詹子嫻/台北報導】

     聯想與仁寶(2324)合資的聯寶正式投產,市場傳出,聯想為填補聯寶廠產能,大砍廣達(2382)今年筆電訂單,導致聯想NB出貨量大縮水,加上惠普表現疲弱,恐重擊廣達今年筆電表現。

     聯寶廠去年底已開始投產,聯想更預計2013財年(2013年4月到2014年3月),該廠出貨量要達1,200至1,400萬台,為了讓聯寶產能快速拉高,也縮減對其他代工廠下單,預估廣達恐少掉約300萬台的訂單,緯創(3231)因負責ThinkPad產品,短期轉單衝擊較小,但長期仍有隱憂。

     另外,聯想月初在美國消費性電子展(CES)秀出一款「可拆卸與翻轉」(rip and flip)特殊設計的Ultrabook Helix,則由緯創代工。

     以聯想1年筆電約3,000萬台估算,扣除聯寶的1,200萬台,以及承諾給仁寶的一定比例訂單,法人估算有800萬台,以及緯創負責的商用機種700~800萬台,訂單量已所剩不多,以去年廣達約有500萬台聯想訂單來看,今年訂單大幅減少,約少掉300萬台,加上另一大客戶惠普今年筆電出貨也不樂觀,將對廣達今年筆電表現造成不小壓力。不過廣達自去年底華碩(2357)的訂單明顯成長,成為支撐出貨量的主要力道。

     受筆電訂單雜音影響,廣達股價自2012年10月70元左右一路下挫,昨日下跌1.6%,收在63元,以前波80元高點估算,跌幅超過2成。

     另外,先前市場傳出聯想有意在3~5年改為百分之百自製,對台供應鏈影響甚大,不過仁寶總經理陳瑞聰緩頰表示,「完全沒聽說」,認為應會在自製與委外之間取得平衡,才會有競爭力。

     不過,陳瑞聰也指出,聯寶合肥在部分零組件一定會導入大陸當地供應鏈,例如機殼、觸控等,但還是會有台廠。此策略對聯想來說,有助於成本下降,也能有效擴大零組件的取得數量,產能才會放大。

///----

台7成僱主憂 人才流向中國

2013年01月23日

【王立德╱台北報導】歐洲在台商會昨發布台灣「2013薪資與就業展望」報告,歐洲商會指出,過去20年台灣對中國投資過多,產業外移,導致國內中階管理階層、專業技術人才流失,其中又以高科技及零售業最多,除對台灣薪資水準造成壓力,並造成「人才空洞化」。
歐洲商會委託跨國招聘諮詢機構米高蒲志(Michael Page)對超過千家公司進行調查,Michael Page台灣總監Chris Preston指出,台灣人才持續外移到其他亞洲國家,有58%受訪僱主預期,未來12個月技術人才將不足,各行各業都會面臨缺乏專業技術人才問題。

加薪幅度太低

而69%僱主預期,台灣員工今年將尋找亞洲其他國家的工作機會,而「中國」將是專業人士離開台灣的首選,優於香港、新加坡等熱門工作地點。
調查結果也顯示,部分僱主認為員工之所以離開, 21%認為台灣血汗職場問題嚴重,往外追尋更好的工作與休閒平衡。歐洲商會指出,流失專業技術人才,會對薪資水準形成壓力,約有41%受訪僱主將提供台灣加薪幅度約3~4%,香港薪資增幅為4~5%,中國更高達7%,台灣僱主留才「誘因」不大。
台灣大學經濟系教授林向愷說,國內多數企業屬「國內接單、海外生產」,造成投資須往海外,人才外流也就愈嚴重,人才外流後,影響國內消費,也造成國內整體薪資水準逐漸下降,失去與他國的競爭優勢。 

-----

叫麥當勞外賣 台語聽嘸

專線移大陸「一直喂喂喂」浪費電話錢

2013年01月23日

 

【戴安瑋╱台北報導】國內速食龍頭麥當勞本周起將外送專線外包由香港公司負責,接線中心改設在中國,不少網友反映外送專線改大陸人接,光確認地址就花很多時間,常雞同鴨講、浪費電話錢,且也聽不懂台語,批評業者為節省成本就「不顧服務品質」。業者回應,民眾有問題可投訴,會盡量改善。

麥當勞近年拓展外送服務,據了解平均每天可接四、五千通訂單。民眾史小姐向《蘋果》投訴,指麥當勞外送專線「歡樂送四○─六六六八八八」原外包給優勢客服負責,但因大陸工資低廉,本月和優勢解約,將接線中心轉到中國,因口音不同,常出現雞同鴨講。 

指南路聽成濟南路

有網友在網路貼文指,他打麥當勞外送專線問多少錢可外送?對方硬要顧客提供電話地址,電話斷線也不會回電,講什麼都聽不懂,「一直喂喂喂喂,是要浪費顧客多少電話費?就算工資便宜,難道基本服務態度就不用顧了嗎?」
《蘋果》陳姓記者昨試撥麥當勞外送專線,大陸口音女子一接線就問消費者的電話號碼和姓氏,以台語回說姓「陳」,客服重複說是「登」嗎?因無法溝通,客服只好說,「無法接受閩南語點餐,麻煩會講中文的人來點」。
麥當勞表示,考量大中華地區未來整體營運發展,將外送專線改由香港商電訊盈科負責,接線中心轉到中國,顧客訂餐時若不滿意可撥客服(○八○○─二一一三二一),另已和電訊盈科簽保密條款,顧客不需擔心個資外洩。
肯德基外送專線也曾設在中國,有網友貼文談不愉快點餐經驗。外送地址指南路,客服聽成濟南路,結果送了一個多小時也沒到。肯德基昨表示,因發現大陸客服口音和台灣不同,更不了解台灣路名,因此外送專線早已改回來台灣。漢堡王表示,外送專線沒外包,也不會外移到大陸。 

消基會:應移回台

消基會董事陳智義說,外商匯豐銀行來台,都懂得標榜在地服務,麥當勞怎麼反其道而行,讓服務品質倒退嚕,應將外送專線移回台灣。 

網友意見表

horain:說台語會通嗎??
Visual52:那我們就發起拒吃吧~
stlinman:至少也外包給印度才是愛台灣!
mliusim:我聽他的國語想哭,他聽我的英文想吐。
mnewti:跟統戰無關啦,因為美國很多速食店早已外包訂餐服務。
資料來源:台大批踢踢(telnet://ptt.cc) 

----

歐洲商會:台灣薪資低 人才續外移

  • 2013-01-23 01:14 
  • 中國時報 
  • 【蒼弘慈/台北報導】

 

繼美國商會指出台灣人力短缺後,歐洲商會昨日表示,台灣薪資相較其他亞洲地區較低,有六十九%的雇主預期今年台灣員工將尋找亞洲其他國家的工作機會。歐洲商會警示,台灣專業人士持續外移到其他亞洲國家,讓台灣今年人力市場更吃緊,雇主須重視吸引人才和留才策略。

     歐洲商會與歐洲招聘公司米高蒲志(Michael Page)昨發布二○一三年台灣薪酬與就業展望指出,在工作與生活均衡發展、薪資考量下,六十九%受訪雇主認為今年台灣專業人士很可能會離開台灣,轉赴其他亞洲國家尋找更好的就業機會。而有六十七%專業人士首選中國為工作地點,其餘是香港、新加坡、日本,比例分別為十九%、十%、四%。

     米高蒲志區域執行董事鄧卓華認為,雖有八十%受訪者願意在今年根據績效加薪,四十一%雇主平均加薪幅度約三%到四%,但相較其他亞洲國家言,香港薪資增幅四%到五%,中國則高達七%,台灣雇主留才的誘因不大。

     米高蒲志處長培瑞拓說,台灣人才外移「早就不是新聞」,過去廿年來,台灣往中國投資太多,造成產業空洞化,中階管理人才明顯不足。對台灣而言,中國距離台灣較近;對就業者而言,交通較便利,語言與文化也相近,加上中國市場仍會持續成長,讓中國成為台灣技術人才最想去工作的地點。

     歐洲商會出版品編輯鄧肯文強調,今年台灣技術人力問題面臨很大的挑戰,促使雇主更加重視吸引人才的議題。

     在人力越顯不足下,該報告指出,五十八%受訪者認為,其工作的部門在未來十二個月內可能面臨技能短缺;五十五%受訪者表示,他們將發展更有針對性的吸引策略,以吸引和保留人才。

     除薪資過低以外,台灣工作時數較高也是人才外移主因。該報告調查指出,大多數台灣人每周工時超過四十小時,四十%約四十至四十五小時,廿二%約四十五至五十小時,更有十%每周工時在五十個小時以上。

----

歐洲商會:台灣人才荒嚴重

產業外移、薪資水平低、工時長,台灣人才荒情況在2013年將更嚴重。據歐洲商會完成的調查報告指出,近7成受訪者認為,中國大陸是台灣專業人士外移的首選目的,雖2013年多數雇主表達願意加薪的意願,仍低於中國大陸的7%。

歐洲商會是與跨國招聘諮詢機構米高蒲志(Michael Page),於昨(22)日共同提出「台灣薪酬與就業展望」調查報告,評估2013年國內人力市場前景。

米高蒲志台灣總監培瑞拓(Chris Preston)表示,20年來,隨著台灣產外移嚴重,專業人士持續移往外國,中國大陸由於經濟成長力道強、語言文化相近、與台灣距離近等優勢,是台灣技術人才最佳選擇。

報告也指出,人才短缺將對薪資有助漲效果,8成受訪者將於今年根據績效加薪,其中41%受訪者,可能提供3%至4的幅度。然而米高蒲志區域執行董事鄧卓華(Dan Chavasse)表示,香港薪資增幅為4%至5%,中國更高達7%,相比之下,台灣人才加薪幅度偏低。

【2013/01/23 經濟日報】

----

名家觀點/解決就業問題 不能只看數字

主計總處公布去年失業率為4.24%,創2009年金融海嘯後新低。就業狀況逐步好轉固然值得高興,但主計總處同步公布,去年1至11月平均經常性薪資為37,333元,去除通貨膨脹因素後,實質經常性薪資已倒退到1998年水準,此情況較人憂心。

台灣就業市場從2000年以來,共有5大因素,使我國就業市場產生質和量的轉變:首先,2000年以來,網路泡沫化、金融海嘯、歐債與美債問題等國際經濟危機,屢次衝擊我國經濟成長。

其二,2000年開始,政府推動縮減工時措施,部分台商因而出走海外,使國內就業市場萎縮。

其三,2000年後勞動法規、勞健保規定變更,使勞方成本增加,近而壓縮員工薪資或減少聘僱。

其四,因全球化程度日益增加,企業為保持勞動成本彈性,逐漸用變動薪資取代固定薪資制度,也就是企業寧可發獎金,也不願調薪。

最後,企業內部人力逐漸二元化,對少數高階管理職給予高薪和各種保障,但基層員工卻提高派遣比例,減低基層員工薪資。

上述5大因素,不只使國內職缺的量減少,更在質的方面產生變化,例如金融海嘯後,就業市場看似逐漸復甦,但實際增加的職缺,有大量為低薪或派遣性質,顯示政府在處理勞動市場問題時,不能再用傳統「衝量」的思維邏輯。

國際先進國家,處理員工低薪問題,經常採用調整基本工資和工會團體協商等政略,然而以我國現況,這些做法似乎不太受資方和政府支持。

我認為,政府可以從其他方面下手,例如加強企業社會責任落實,強制上市櫃公司揭露薪資結構,讓血汗工廠無所遁形等。此外,公司的薪酬管理委員會,也應有勞工代表,讓公司的分紅和薪資制度更顧及基層勞工權益。

另一方面,政府在景氣低迷時,更應加強社會住宅的推行、並且控制基礎教育學費、油電等生活基本開支漲幅,勿讓勞工成為工作貧窮的犧牲者。

近期政府大力招引台商回台投資,對就業的量確有正面影響,但品質上,需更費心把關。目前政府對台商回台投資條件包括創造自有品牌、投入關鍵零組件生產等,企圖透過這些條件,吸引高附加價值的台商回流。然而,即使廠商獲利,若不反映調薪上,政府也莫可奈何。因此,我建議政府對回台台商的薪資水準,也要有一定限制,透過這項限制,也可以確保真正具高附加價值的台商回台。

另一方面,由於目前許多青年面臨學貸壓力,低薪和失業造成的衝擊會相當明顯。青年失業率和整體失業率變動已逐漸脫鉤,反映青年的就業問題,已不是單純用循環性失業能夠解釋。

台灣的青年失業,顯示具大學學歷者在就業市場供過於求的警訊,以台灣目前的產業水準,並未需要這麼多大專管理人材,政府一面應加速大學退場機制,轉而加強技職教育;另一方面,可效仿韓國作法,讓大學生畢業後,接受1年職業訓練,透過政府媒合,引介到海外台商企業擔任管理職,一來解決台商的「台幹荒」,二來有效去化大專畢業求職需求,也不會讓學歷有貶值之感。

政府在此關鍵時期,不應只關心表面的失業率問題,更應該深入思考如何調整就業市場體質,改善勞工生活。

(本文由台大國發所辛炳隆教授口述)

【2013/01/23 經濟日報】


常見與常用的USB Class

之前我有介紹關於 NXP LPC11U14 EV Board 中,它是一棵 帶USB 的ARM Cortex M0。
在我進入實際驗證 8 bits 與32 bits MCU 在於 USB 系統應用端之前,
我們先整理一下我們在這一些原廠所提供的USB 範例程式中,
所常見到的USB Class 的種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