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20日 星期四

USB DIY--自學計畫_USB新平台(五)--- Bootloader

有人常常跟我說: Chamber 你既然懂得這麼多非 3C 產業以外的事,那你應該要好好的

發揮你的專長啊。他們指的"專長"是比較偏技術以外的事,那些LDS (不懂?拉豬屎(台語)啦)

的事往往談到最後還是又扯到看產品、看市場或合作啦,資金啦等等。不是我不談,就看

怎麼談,我比起其他宅男工程師,我已經算是比較好溝通的啦,至少我們也曾經募資搞過

公司,也寫過BP (Business Plan,商業企畫書),提過 Proposal 等,深知那一套公司營運的

材鹽油米醬醋茶的事啊。現在各行各業的產品不好找,也不好做。這一點我們也知道,

但絕對不是完全沒希望,而要看您要用甚麼心態面對。

2018年12月12日 星期三

再漫談車用電子的故事---機車ABS 引言

不知道怎麼搞的?最近這一陣子好像碰到、聽到一些令人不幸的消息,

讓我想寫一些追悼文,好像也寫不完的樣子?就連昨天早上我們家退休的賈老師也

從他們退休老師群組裡收到一則訊息:他們學校的一位在職老師,才滿五十歲,

之前還在猶豫是否該辦理退休時,周一早上還正常上班,傍晚下班回到家裡,感到胸口

疼痛,送到醫院,不到一小時就因為主動脈剝離而猝逝。可能連一句話都來不及交代。

最近媒體報導也有類似的案例,也有幾位知名人士都是在五十幾歲就離世的。

2018年11月27日 星期二

玩電子技術的愛好者的一個榜樣:AdaFruit

我在 2005 ~2007 年參與了一顆多核心MCU 的開發工作,一開始公司只有三個人,

包括老闆在內,有兩個是負責IC 設計,其中一位是出身國內MCU IC 設計公司的人,

由他提出多核心架構,而老闆算是他學校畢業後的一位老長官,主要也是負責邏輯設計,

我玩的第一顆USB 產品就是由他操刀的。他是以前在非常早期聯電集團中,負責邏輯IC 的

設計,當然他是可以退休的人了。而我呢?就是唯一一位搞系統出身的,當然當初也是在

這位老闆的訓練下成長的。所以我們三個人大概有一年多的時間,就是兩個搞MCU 設計,

搞架構設計的,也會用PC 寫一點簡單的組譯器,就是很簡單的 DOS Prompt console 介面。

2018年11月24日 星期六

USB DIY--自學計畫_USB新平台(四)

話說外面選舉炒得沸沸揚揚的,但對我來說:還真的不如坐下來整理一下部落格。

政治這個東西,只要你歷史讀得多,你自然就會懂一些來龍去脈或是背後隱含的意義。

只謂是:世事紛紛一局棋,輸贏未定兩爭持;須臾局罷棋收去,畢竟誰贏誰是輸?

所以對我們這一種信仰技術為終身志業的工程師來說:倒不如真的謂之:

細推物理需行樂,何用浮名絆此身?(唐,杜甫,曲江二首之一)。

2018年11月15日 星期四

漫談車用電子之觀點---從核心價值投資說起

 其實這個題目真的要說得清楚也不容易,尤其以國內觀點來看。

但這個題目也是我在這個領域走了很多年的心得,當然也有很多公司或老闆們

也都常常信誓旦旦的說:他們要進軍車用電子。那車用電子就只是一個產品市場的口號嗎?

那有多少人曾經為了這一句口號付出了多少心血?又從中間得到甚麼寶貴的經驗呢?

而這一塊市場就如同許多人心存幻想的那麼容易達成嗎?

2018年11月6日 星期二

歸暝全頭路 天光無半步(台灣俗語)

"歸暝全頭路 天光無半步" 這是一句台灣俗語,當然他的說法有好多種。

但大致的意思是差不多,但我自己比較常用的是:想著全頭路,欲做無半步。

這樣子比較符合我們工程師界的說法。

以前我們在大公司上班,搞技術做產品開發,也會去外面接觸客戶、跑市場,

久了也都覺得會分析哪些產品或哪些趨勢應該就是下一波市場矚目的焦點。

然後大概就會出現這樣子的症狀了:嗯~我想如果怎樣?&*#$... 應該是有些機會的。

所以就難免會開始胡思亂想了。

2018年10月31日 星期三

USB DIY--自學計畫_USB新平台(三)

上篇文章之後,人總是還是要活下去,繼續過著日子,努力活著。

前兩篇關於USB DIY--自學計畫_USB新平台(二),我講的是走一遍原廠所提供的範例程式

說起弄這些原廠程式難不難?說起來不難,在原廠搞這些範例程式我以前也搞過,

講難聽一點:簡單到有點不是很負責啦。為什麼?反正一般 MCU 驗證之後,對許多

原廠工程師來說如釋重負,其他的就是寫寫一些技術文章之類的。交代一下這MCU 的

一些功能。頂多呢,就是寫寫我們所看到的這些範例程式了囉。告訴你:這些MCU 的

基本功能。那你覺得這些東西對你拿來開發系統產品就可以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