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發明了Apple電腦,他給iPhone打七十分
沃茲尼克,他是蘋果兩位創辦人之一,也是影響個人電腦歷史的關鍵人物,卻遠不如賈伯斯出風頭,他是一位天才,更是一位勇於「創造不同」的工程師……
文/鄭呈皇
談起蘋果(Apple)創辦人,你會想到誰?幾乎所有人都會異口同聲說:「史提夫‧賈伯斯(Steve Jobs)!」但這只答對一半。事實上,蘋果創辦人有兩位,另一位是史提夫‧沃茲尼克(Steve Wozniak)。
七月十九日,《商業周刊》獨家越洋專訪這位蘋果背後的隱形天才,撥到舊金山後第一句話是:「哈囉,我是沃茲尼克!」原來創辦人沒有專人轉接,毫無架子。
專訪中,談起賈伯斯主導、正當紅的iPhone他說:「是一個不錯的產品(product)。」但聊自己發明的蘋果二號,等不及記者問完立刻興奮說:「這真是一個好的發明(invention)!」
一九七六年,二十六歲的他與賈伯斯創立了蘋果,並發明當時全世界最暢銷的電腦:蘋果二號。超過一百萬台的業績,讓他三十歲就成了億萬富翁,媒體封他「電子奇才」。
然而,當年他頂著大鬍子、大鏡框眼鏡,外加一頭「飄逸」長髮,典型我行我素的「工程師」打扮外,加上不願曝光的個性,讓他對比愛出風頭的媒體寵兒賈伯斯,宛若太陽背後的影子般。
他與賈伯斯完美工程師碰上企業家工程師
當年「雙S」主政時,賈伯斯負責對外行銷業務,而沃茲尼克則負責對內研發工作。原本外界稱羨的絕佳拍檔,最後卻因為彼此理念不合,加上沃茲尼克打算發明「萬能遙控器」,創立新公司,於一九八五年人生顛峰之際離開蘋果。
如今,鉛華洗盡,他成為一位教電腦課超過十年的小學老師,並成立網頁,解決全世界任何關於電腦的問題。
這位「影子創辦人」,浮出檯面。全因一場排隊與一本自傳。
六月二十九日,正當蘋果迷湧至紐約市中心的蘋果專賣店,花了數日排成一圈圈、上千人的長龍搶購iPhone時,同時間位於加州,身穿白色T恤、戴鴨舌帽的沃茲尼克,凌晨四點半就到住家附近的專賣店,跟著人群排隊,終於在太陽露臉後買到手機,而這一幕恰好被媒體拍到。問他為何不直接打通「特權」電話,「我喜歡那種走入人群排隊的感覺。」他在電話中笑著回答。
另一方面,在八月推出的中文版自傳《科技頑童沃茲尼克》(遠流出版)裡,他自暴與賈伯斯的關係。兩個「史提夫」,雖是最好的朋友,卻也是最親密的敵人。「我們終究不是同一種人,從一開始就很不一樣。」
的確,和賈伯斯這位「企業家」相比,沃茲尼克就像一個要求完美、執著的工程師。他的第一任妻子形容他,是那種回家繼續研究電子到半夜的老公。然而,要求完美的工程師比比皆是,為何獨有他發明改變世界的個人電腦?「和絕大多數工程師比起來的最大差別,就是沃茲尼克有『夢想』,那種源自工程師的最單純渴望……,要『創造不同』(Make a difference)。」自傳的中文翻譯者、《環球商業評論》發行人王志仁如此評論他。
從蘋果創辦人到小學老師,沃茲尼克的人生同樣「創造不同」,與他發明蘋果電腦一樣的精彩。 最初,是從一間昏黃的木屋小房間,與一塊不過五十公分的小黑板,開始沃茲尼克的「夢想」。
他與電腦發明做到冒煙、爆炸仍不放棄
「我從小就想當一個改變全世界的工程師。」他說。一九五○年代,當別的小孩都在玩球、盪鞦韆時,不過小學二年級的沃茲尼克就會獨自窩在房間裡,研究電子學,並把家裡的電線拿來到處組合,遇到不懂,就會拉著在洛克希德(Lockheed)飛彈部門工作的父親問問題。而沃茲尼克的父親,利用每天下班後向他解釋什麼叫做電阻、電子。此外,更會把發電原理在他眼前實驗一遍。「我父親教我如何追根究柢,這個能力一直是我發明產品的動力。」沃茲尼克說。
這個階段持續到初中畢業,父親在木屋昏黃的燈光下,在小黑板上畫圖,替他開啟電子學的浩瀚探索。
直到他創立蘋果電腦前,他一直都沉浸在發明電腦的美夢中。當時電腦一台動輒數萬美元,一般家庭負擔不起,只有大企業會使用電腦。另外,電腦也相當不方便使用,必須要會各種程式語言,並且用打孔卡片輸進資料,再到旁邊的控制板上看結果。
「我每天滿腦子就是想做出一部『簡單』的電腦,改善人們的生活。」他說會想做蘋果一號,純粹是想改變現狀。
於是在高中、大學念書時,沃茲尼克只要有時間,就會拿著鉛筆在紙上畫電子線路圖,那時的沃茲尼克就想「有沒有辦法設計迷你電腦給一般人記帳?或者其他用途?」但當時光是處理器就要數百美元,等同一台車的價格,根本無法普及化。他心想,有無可能用最簡單、最少的零件,組好一台電腦呢?當他把這些想法跟同學講時,別人都當他「瘋子」。但他不在乎,在設計蘋果一號之前,他在車庫裡設計過不下十台個人電腦,幾乎都是一通電就冒煙、甚至小爆炸。
冒煙,爆炸,依舊阻止不了沃茲尼克的夢想。為了窮究答案,研發出個人電腦,一九七五年初開始,他白天在惠普(HP)上班,晚上畫設計圖,聽到哪裡有賣需要的零件,就請假開車去買。
終於在一九七五年六月二十九日,他累積上千張設計草圖後,成功組裝一台電腦,並能在螢幕上跑出程式結果。「這種感覺就像打高爾夫球時,在四十英尺外一竿進洞。」他在書上寫著。
而這也是他與賈伯斯一九七六年成立蘋果後的第一個產品:蘋果一號。一次成功已屬不易,但沃茲尼克卻不休息,依舊滿腦子想著如何用更少的零件,設計出「更簡單」的電腦,更符合人性。不到一年,蘋果二號的螢幕成了彩色,零件只有一號的一半,而且開機更快。這項產品也讓蘋果在一九八○年十二月,在美國那斯達克(Nasdaq)上市,並隨即躋身《財星》(Fortune)五百大企業。
「永遠要從人們的需求去瞭解、設計產品。」沃茲尼克說,這是蘋果創立時就存在的精神:「從人性出發。」但這精神隨著蘋果越來越大,開始轉以賈伯斯所重視的市場行銷為導向,而這也種下他們日後分道揚鑣的關鍵。
關鍵是一九八一年推出的蘋果三號。蘋果三號並非沃茲尼克所設計,「主要是上面的委員會與行銷部的想法開發出來。」沃茲尼克在書上表示,「這是一個極大的錯誤!」
他與蘋果公司反對行銷主導,終至出走
因為想要吸引所有消費者目光,於是蘋果三號將所有電腦的功能如印表機、試算表等各種軟體、記憶卡等所有附屬功能全都「內建」。如此的美意卻因為使用者不會開機,程式設計繁複,導致高維修率。「這個產品後來虧損至少十億美元。」沃茲尼克書上表示,當下他就明白這是一家「重行銷」的公司,與他創立之初那種創新精神背道而馳。
這也代表他和賈伯斯的立場不同,而開始出現爭吵。「我覺得賈伯斯最大的缺點就是脾氣很不好,常常對員工生氣。」沃茲尼克接受採訪時明白指出。最後在一九八五年二月,沃茲尼克離開蘋果,而當時的革命夥伴賈伯斯並沒有出面慰留。
之後他創立一家CL9公司,為的是發明一種「可以用一個遙控器操縱所有家電」的產品,這點子在二十年後的現在還是很先進。可惜三年後,因為沒有市場,與產品研發不順,其中,賈伯斯甚至要求自己合作的代工廠不准幫忙CL9,使這家公司關門大吉。這個改變電腦歷史的電腦奇才,並沒能繼續發明出「偉大」的電子產品。
「我發現自己以前可以很有生產力,但如今卻不一樣。」天才發現自己的極限,只好認輸。這時的沃茲尼克,轉而關心自己的小孩,開始教他的女兒電腦,並且開始在學校教書,一教就到現在。
問他會不會懷念以前創辦人呼風喚雨的日子,沃茲尼克想了想說:「我現在快樂多了!」但一談到現在當紅的iPhone,他不免又流露完美工程師性格,給它「七十分」的評價。「可以再做的更人性化一點!蘋果的精神就是要從人性出發。」他挑剔著賈伯斯引以為傲的產品的口吻,彷彿昔日那位創辦人又再度回來。
有能之士多如牛毛,多半只能改善歷史,極少能改變歷史。問他兩者的差別在哪?沃茲尼克沉思後說:「勇於思考不同,並能夢想。(think different and have a dream.)」
台灣有的是數不清的工程師,或者創業成功如賈伯斯般的「工程師企業家」,但是,「有夢想並敢不同」如同沃茲尼克的工程師,卻何在?
給年輕工程師的三個忠告
想要與蘋果創辦人沃茲尼克擁有同樣的發明熱情與成就嗎?在《科技頑童沃茲尼克》一書中,他給了以下幾個建議:
一、這個世界並不是黑白分明的。
首先你必須相信你自己,不要輕易動搖。大多數人看事情總認為他們是對的,其他人就是錯的。身為發明家,你必須用灰色的尺度來看事情,必須開放,不能隨波逐流。你必須絕對客觀,忘掉你曾經聽過的所有事情,把桌子清乾淨,像科學家一樣實事求是,探索真相。
二、成為工程師中的藝術家。
為什麼我說工程師很像藝術家呢?因為工程師通常都拚命想把事情做到盡善盡美,達到即使自己都認為不可能的完美境界。我們撰寫一段段電腦程式碼,就好像畫家以畫筆塗抹色彩,或音樂家編織音符一樣。追求完美並且用別人不曾嘗試過的方式,讓工程師成為真正的藝術家。
三、自己當家作主。
當你在組織嚴密的大公司上班時,比較沒有機會憑一己之力將聰明構想變成革命性的新產品。不幸的是,我們在這社會,資助你研發的都是些生意人,他們規定誰擁有什麼權利。因此要保護自己的心血,或應付一堆無聊企業文件,很不容易。如果你是個想要改變世界的年輕發明家,不要誤入企業的環境裡。一定要懂得獨自工作,而非只是團隊的一份子,才能設計出最好的革命性新產品。並利用公餘之暇,憑著有限的資金和資源進行自己的研究計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