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4日 星期三

從科技業看年輕人的未來

這幾年關於 22 K 被吵得沸沸揚揚的,我一開始也會認為是不是年輕人的抗壓性

有問題?!但當最近發生幾件社會議題也的確令人擔心年輕人的未來性。

像食用油意外延伸出財團藉由TDR 集資炒房,更扯的是:銀行還落井下石的

提供高成數的貸款金額,不要說對小老百姓不公,對年輕一代的情何以堪?!

一銀助頂新魏家炒樓 帝寶頭款比合宜宅還便宜




---
再來就是節節高昇的物價波動,也的確造成許多生活壓力,我岳母算是既節儉

又是忠黨愛國...(就是那一種很傳統的軍公務員眷屬的心態!)...所以一開始也

非常相信政府的說法:"油電雙漲對一般老百姓沒多大影響的啦!"

結果調整電費後,收到第一筆電費單時,既然就趕緊打電話賈老師說:

"會不會算錯了?!...",我只能在旁苦笑說:怎麼可能沒有影響呢?還天真呢!

那就不用再講說因油電雙漲所帶動的其他物價波動,連我今天早上去劉姊姊飯糰

買早餐時,人家也貼出一張紅色大大的告示:本月一日起調整部分餐點價格:....

-----
當然啊~隨著社會與經濟發展,當我們國家社會要進入所謂已開發國家之列,

物價上漲是必然趨勢,如果大家相信這一種說法,那也沒關係。但重點是:

那如果說,有好的就業與賺錢機會,隨著國民年度所得增加,來接受物價上漲

也沒話說。....但問題是:我們國內的薪資所得也已經好幾年都不見得有好的改善。

那又以科技業來說:這一行也算是國家經濟產業的金雞母,就算您不認同,

但您也不可以否認,到目前為止,還是許多莘莘學子畢業後覺得比較值得去

的就業市場。....但說真的啦~您看我們高科技產業的產品的市場售價有明顯

增加嗎?就拿一般MCU 的單價或是任何一台 3C 產品,不管怎麼做,就是

越做越便宜,更慘的是,這幾年許多3C 產品的產業,產量都慢慢很難有像

過去有爆炸性的成長,但公司或從業人員卻還是一樣,甚至不減反增,

這也難怪在僧多粥少的情形下,當然薪資待遇也不會有太好的表現。

甚至講難聽一點啦~就算您能領高薪也不代表您年年有今朝啊!

----------------------------
所以對於年輕一代的工程師們,真的要有不同於以前那般的想法了。

什麼是以前那般的想法?!就是想一步登天,還想靠什麼分紅配股或是好的

公司待遇讓您可以穩定中求成長。

對年輕工程師來說:進入一個行業,當然一開始薪資待遇肯定也談不到什麼

好結果,但許多人還是都會安慰自己說:把吃苦當吃補,等待未來有更好的機會。

但我為什麼會說是安慰自己的話,因為您看我們這幾年在高科技業的接班問題,

我真的不覺得會有那麼好的未來發展機會。

最近我看了明成祖永樂皇帝的故事,他發動靖難之變,從他的姪子手中取得天下。

他算是老一輩的,搶了新一代的機會,他卻也懂得如何創造新局面...當年他也想

了很多理由,編了很多說法來掩飾他篡奪正統皇位,但他的確為明朝奠定了

百年基業。其中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他建立了一套很好的官僚體制--- 內閣制!

他想既不能違背祖訓--- 不得設立宰相,但又得需要幕僚協助政務,所以他創立了

內閣體制。您看明朝從他之後,還沒有幾個像樣的皇帝,但明朝卻延續了276年,

都比清朝的267 年長,甚至在清朝您還要從1840 年後,那個腐敗沒啥主權的政權。

您看光明神宗萬曆皇帝,幾十年不上朝,整個統治體制還是照樣運作。

所以說啊~開疆闢土固然能彰顯武功與成就,但如何建立制度延綿基業,

也是一樣重要,這不就是我們高科技產業一直很缺乏的精神嗎?

但您知道嗎?明成祖第一任內閣制的成員有幾位?他們年紀有多大嗎?

一共只有七位。分別是:

楊士奇 :三十八歲。官七品。

楊榮(子榮):三十二歲。建文二年進士。

解縉:三十四歲。從九品。洪武二十一年進士。

胡廣:三十三歲。建文二年狀元

金幼孜 :三十七歲。建文二年進士。

黃淮:三十六歲。

胡儼:四十三歲。...不過,可能太老了腦袋不會轉,只幹一年就被明成祖外放去

幹國子監當祭酒,就是叫他去當學者,當國立大學校長。好像跟我們國內政治圈

生態相反。七位中官品最大六品,最小還竟然只有從九品...

好啦...您看:不要說國內政治圈不一定敢這麼用,就連講求日新月異的高科技圈

也敢這麼用嗎?...但明成祖這麼用是成功的。當然這背後跟明成祖本身的領導能力

也有關的啦。但我們看我們這些大老闆們,不也是認為自己領導能力很好的嗎?

所以啦~從明朝一開始這一段,我們就可以很快的看到處理接班問題的結果。

明太祖朱元璋想太多了,顧慮這個,顧慮那個,甚至還要幫繼任接班人搞什麼

清除荊棘的政治惡鬥,結果反而留下一大把荊棘的棒子給建文帝...殺了那麼多功臣

反而沒留啥武將名臣(一堆庸才)給建文帝用,不用三年就玩完了。這不就是我們說:

不管誰接班,結果都一樣!而明成祖卻是:不管誰接班,都一樣可以安穩坐大位。

----
所以啦~從歷史就可以讓我們從這些公司或政治圈就可以看到我們年輕一代的機會。

您也不要老是覺得年輕人不行啦~跟您說:當您老了~就算您不承認老,

有一天當您要放下時,就算年輕人不行,您也得放啊...明太祖不就是嘛!

與其老是數落年輕人,您倒不如像明成祖:趕快想想辦法吧。

===========
但相對來說:年輕一代的您,也不要認為當這些老賊老了不行了,您就可以

順理成章的接班。也沒這麼好康的事的啦...也是自己也要懂得如何積極進取的啦。

像上述七位內閣閣員中:有三位進士,一位狀元...而大部分也都是當時建文帝時

的官員,當明成祖奪位時,迎附得到任用的。更不用說:那些原本傻傻的

還想說想靠罵明成祖不仁不義的建文老臣。(當然我們也不得不承認成者為王啊!)

---

所以啦...越是世事渾沌不明的年代,年輕一代的年輕人就更應該懂得如何調整自己

想法與作法,而不應該還停留在過去承襲老一代的想法:只要我好好的努力的學習

與上班,我就可以等著領股票,賺紅利!您就看當初幫明太祖打天下的功臣,

有幾個能真正頤養天年的?更何況您都還不是那第一代的功臣呢!

說真的啦...就以我自己解讀歷史的經驗來看,以目前在我們科技業裡,

您跑來跟我說:我會寫ARM 或是什麼Embedded System 或是Android ,或是說:

我會寫FPGA ,設計一棵多厲害的 IC(也不知道是IC厲害,還是FAB 製程厲害?)

我都不覺得您會在目前這些您自己口中所謂的老賊所主導的國家社會與產業資源裡,

您能有多少機會表現與展現頭角?

就我自己在創業過程與許多您們口中這些所謂"老賊"對談經驗裡,真的~

不是您擁有什麼技術?或呆過什麼公司做過什麼產品?!而是您真的"想法" 與"作法"。

什麼是您的"想法"? ...什麼是您的"作法"?...不是那一種我會做USB 或寫程式的"作法"!

或是那一種簡簡單單的想做自己想做的事的那一種"想法"。而是一種您能真正

可以拿出來說服別人,也可以完整的描述一個願景的"想法"與"作法"。

這一部份,我會在另文詳細的說明。

----
最後,我也不得不承認,年輕一代工程師的機會不像我們以前那樣,只要說:

我只要好好的努力的上班寫程式,磨練自己,就會有好的未來與生活條件...

因為畢竟整個社會國家環境不比以前了。因為以前我們的社會環境是大家

都是埋頭苦幹,成功的條件是大致相差不遠的,但現在只所以人家老是在講

什麼公平正義,或是大是大非...

其實都是很明顯的:不公平不正義!也不是大是大非!(所以才有煽動性啊!)

那就更不用想您想靠國家社會給您公平正義與大是大非啊...您真正需要的

是有不同於現在環境與條件的作法與想法,唯有選擇不同於現在的作法與想法

您才能有真正屬於您自己璀璨年代的世代。

世代交替,在歷史迭替的巨輪裡,故事都是這樣子寫的。其實,當報紙寫著有

3成新鮮人找不到工作時,您們就更應該拿出不同的作法...否則的話...

您是 3 成找不到工作,到了您的小孩那一代是 5 成找不到工作...

您說:您還能不改變您的想法與作法嗎?!

---

畢業半年 3成新鮮人找不到工作

  • 2013-11-23 01:39
  •    
  • 工商時報
  •    
  • 【記者劉馥瑜/台北報導】
 國家的未來找不到未來 國內15~24歲青年失業率達13.89%,相當於100名青年中,就有14名正在失業。圖/本報資料照片
 國家的未來找不到未來 國內15~24歲青年失業率達13.89%,相當於100名青年中,就有14名正在失業。圖/本報資料照片

     青年失業情況嚴峻!主計處最新公布,10月國內15~24歲青年失業率達13.89%,相當於100名青年中,就有14名正在失業。應證到今年新鮮人就業情況,根據1111人力銀行最新調查,有3成今年畢業或退伍的社會新鮮人,至今約半年還未找到任何正職工作,該比例較去年增加一倍。
     此外,另外有3成新鮮人雖然曾經找到工作,但是因為「不滿薪資福利」、「低成就感」或是「不看好公司前景」等因素,已選擇另謀它職,其中,甚至有1成已換了2次以上的工作,新鮮人求職呈現兩極化現象。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新鮮人起薪方面,針對曾有正職工作的新鮮人調查,第一份正職工作平均月薪為24,991,與去年新鮮人領的24,982,只多了9塊錢。
     為了解社會新鮮人求職情況,1111人力銀行以問卷方式調查逾500位新鮮人,結果發現,今年預計進入職場的社會新鮮人,有3成畢業或退伍約半年,還未找到過任何正職工作。
     調查並顯示,目前已找到過工作的新鮮人,平均投出24封履歷(含網路與實體)、面試4.66次,才找到第一份工作;待業期平均為52天,是1111調查近6年以來第2高,僅比去年的64天少。
     此外,工作選擇上,今年新鮮人最重視的是工作地點(18.35%),其次是薪資(17.43%)和工作時間(15.83%),至於所學相關、興趣嗜好、職涯發展等卻落到4~6名之列,可看出新鮮人某種程度與現實妥協。
     1111人力銀行公關總監李大華表示,根據該人力銀行資料庫數據顯示,10月份正職工作機會與9月相當,較去年同期成長5%,其中,工作機會較多的產業依序為民生服務(19.97%)、「工商業服務(18.71%)和營建不動產(13.8%)。
     李大華說,預計在年底前,為了因應消費旺季而產生的人力需求,民生服務及工商業服務的工作機會將持續增加,兼職工作機會亦會同步上升,建議還在找工作的人可把握年前機會。
----
接班危機?科技業 轉型才有轉機

宏碁創辦人施振榮重回第一線掌舵,台灣重要品牌acer能否在競爭激烈的國際市場上重新站起,值得觀察。
記者王騰毅/攝影
台灣科技業近來面臨重大挑戰,不僅科技產品供應鏈被大陸迎頭趕上、甚至取代,蘋果、谷歌更掀起「生態系統」革命,台灣似乎「軟硬兼失」,所有人都不禁要問同樣的問題,「誰是下一世代的接班人」?近來科技產業「接班人」話題再度浮上檯面,不光是代工龍頭台積電的接班話題備受關注,本土品牌宏碁十六天內,二度高層人事異動,最後由年屆七十的創辦人施振榮回鍋,留給外界驚嘆號。
有別上次金融風暴,許多「老將」回鍋穩住局面,但仍難以讓台灣科技業擺脫被過去成功模式「綁架」。
當蘋果、谷歌掀起「生態系統」革命,無論「由硬到軟」或「由軟到硬」,最終都整合軟、硬體,目的是能在自己的生態系統內,藉由加值服務,持續成長。
在舊PC時代,所謂的電腦品牌,說穿了,只是建立在微軟與英特爾身上的硬體裝置,就連代工也難擺脫低價接單的惡性循環。
不只是台灣的宏碁,包括微軟、戴爾其實都遭逢重大衝擊,連三星也想自創作業系統,來擺脫危機;台灣科技業下一代的接班人,找尋的就是能為突破危機提供解答的人。
台灣科技業還有一個困境:市場規模太小。即使鄰近中國大陸是全球最大市場,也號稱是台商最熟悉之處,但台灣科技業始終把市場當做工廠,如游牧民族般逐低工資而居。如何擺脫舊思維,才是台灣企業接班關鍵。
鴻海在亞洲取得巨大成功,但投資美國,轉向生物科技、做研發,沒打算要複製過去的成功模式,或許是台灣企業轉型、接班該有的創新。
當大陸網路產業崛起,阿里巴巴、騰訊得到外資奧援,連台灣民眾都熱烈參與網拍、甚至到大陸網站登錄台胞證買機票,但台灣科技業依舊在大陸市場缺席。
台灣科技業迫切需要創新模式,更需要新一代的年輕人發揮創意,不僅要結合軟硬,更要結合市場,建立屬於自己的生態系統,才能生存。
【2013/11/23 聯合報】

----
施振榮復出/不創新 誰當董座都一樣
宏碁因虧損連連,正式宣布施振榮復出全面掌舵。雖然老帥「重出江湖」,並不代表難題已解決;反而可能延誤整治時機,畢竟施振榮時代早過去,再度重掌經營權,能有效轉變頹勢嗎?
若是宏碁創新動能無法脫胎換骨,任何人擔任董事長都一樣,觀乎中國大陸的資通訊業,清一色由年輕人出頭打天下,正是所謂「英雄出少年」。
由施振榮回鍋,並不讓人看好宏碁未來的發展,畢竟科技產業日新月異,必須與時俱進。
相對於大陸的資通訊產業,對外進行攻城略地,其企業家的企圖心極強,令中國大陸的資通訊產業,呈現爆發性成長;台灣企業普遍欠缺如狼似虎特性,往往被動採取消極守成策略,在當前全球競爭的大時代,難以撐起一片天來。
當然,宏碁之所以萎靡不振,絕非宏碁本身單獨的個案,毋寧屬於國內產業的通病,在國際慘烈競爭下,我們顯得太「溫良恭儉讓」,也沒有特殊創新的想法與做法,難以在競技場上脫穎而出。
或許對於過去的宏碁來說,施振榮屬創業的先鋒,但是對於現在的宏碁,恐怕要有更嶄新的作為。廉頗老矣,尚能飯否?除了董事長換人之外,宏碁亟需一番全新的作為!

【2013/11/23 聯合報】

16 則留言:

  1. 年青人未來何在???
    如何立業?
    如何成家?
    如何樂道?
    情何以堪?

    回覆刪除
  2. 簡單講就是年青人要基於本身的優勢條件去創造具有優勢的差異性. 另外, 要獨立思考, 不要人云亦云 !!!

    回覆刪除
    回覆
    1. 最好的跑車,還得需要有跑道才可以呀!
      不是嗎???
      跑車=>年青人要基於本身的優勢條件去創造具有優勢的差異性
      跑道=>不就是整個大環境嗎???
      俗說的好: 又要馬兒好,又要馬兒壯,又要馬兒不吃草...可能嗎???

      我的業界前明白表示: 他們以前只要正常努力,就可以[安居樂業],但是我們這一輩至少2倍努以上成能[成家立業]

      實例:以前[單薪家庭]爸爸就可以養全家,但是現在大都會裡卻需要[雙薪家庭]爸媽同時工作賺錢才可以活得下去......

      刪除
    2. 當你有一台最好的跑車卻沒有跑道時你會怎麼做?
      悲觀的人只會坐在車內不斷唉嘆為何沒有人能給我一條跑道,
      樂觀的人會想說,我已經有了一台最好的跑車,我現在只要再建造一條跑道就可以實現夢想了 :D

      刪除
    3. 說真的啦...我同意樓上的說法。
      年輕人有時還是需要去找適當的跑道來發揮所長。
      但也不一定要從很大的環境來找,否則您會被大環境給"一下子掐死"。
      就如同很多人會說:台灣不行了,但您看大陸市場有多大,機會一定很多的!
      結果呢?!不要說您一個人去大陸啊,就算讓您一家公司去大陸,您就有把握有機會嗎?
      我想這也是我們現在台灣許多人的迷思,也包括政府!
      總以唯有大陸這麼大的市場就以為什麼事不用幹,就等著別人給您市場?
      ---
      真的~現在環境真的不比以前老一輩的就業與創業環境,但我們也要想一想:
      我們是不還保有原來當初先民渡海來台的那一股堅毅努力向上的積極。
      或許~當環境越來越惡劣之後,我們就自然就又會看到這一股力量吧!

      刪除
    4. 就事論是:

      跑車1千萬===>有可能,有機會自個買得起.(個人的責任)
      跑道10億====>請問如何自個買造得了呢???大環境本來不就是政府嗎??? (國家的責任)

      國家政府的責任到底是什麼呢???
      實例:
      在戰場上指揮官(政府)有著完全主導性的決定,士兵們(企業及民眾)也完全信賴指揮官,但是....如果指揮官指錯方向(政策錯誤),而叫士兵們衝鋒陷陣去殺敵,那後果會是如何呢?...玩電玩game over的時後,可以再玩無限次restart.但是國家的黃金時機及個人的有限生涯,請問可以game over幾次呢???

      刪除
    5. Ferrari F12 Berlinetta (純種超跑單一功能) 它只能在 pavement road 上跑,
      如果把它換成 Land Rover Range Rover or Porsche Cayenne Turbo
      (多功能SUV ,能上山下海 Off-Road,有空間有舒適性,又能全家出遊),
      開在路上還是很醒目的,各位覺得如何 ?

      刪除
  3. 明清之所以能延續兩百多年,有種說法是食物,在當時引進了玉米及洋芋,都是容易量產的食物,所以人人有飯吃,誰想造反呢?
    例如台灣錢淹腳目時代,人人有錢,安居樂業,到了現在物價一直漲,薪水不漲,快沒飯吃了,人民造反的日子也快到了,對岸也在走台灣的老路,只是現在是黃金時期,他們很多政策對長遠是好的,短線是不好的,但還是要硬著頭皮去做...反觀我們是反過來的施政...

    另一點是明朝有東西廠的組織,原意是讓人民可以檢舉貪官,後來變調,人人自危,也算是一種造反初期就可以壓下的機構。現在的台灣,NCC不就是這樣的組織嗎? 然後滿清入關結束了鬧劇,台灣也在等著某某入關,或許我們就可以結束這場鬧劇了...歷史就是不斷的重演而已

    年輕人,你都知道歷史要怎麼演了,還不趕快站對位置~~

    回覆刪除
    回覆
    1. 倒底是知易行難呢?還是知難行易?!...

      或許真的需要更多人面對更多困境時,才會懂得自覺與付諸行動。

      這就人家講的時機吧。

      當然有很多人可以從歷史教訓中學到許多道理,但就不一定懂得套用在現實生活中吧。

      刪除
  4. 最近不怎麼買書,窩在這裡,親臨戰場,一線情報站。
    我喜歡你的文章觀點

    回覆刪除
  5. 身為年輕人的一份子
    想多學些技術 又怕撲空
    就像前輩所說 懂技術的比比皆是
    你也學會了 那又如何?
    但沒有技術 那我們的立足點又在哪呢?
    也許我們可以嗅到問題的所在
    也許我們分得清哪些只是短視的利益
    但就是沒把握囉
    在這甚麼也不確定的時刻
    還是乖乖來學單晶片了....

    回覆刪除
    回覆
    1. 我想學技術這件事,眼光視野要用不同的角度去檢視。

      尤其是在高科技產業這一塊。因為這幾年已經有很多技術都成了顯學。

      過去像我們曾經花很多時間去鑽MCU 架構,或是一些很基礎程式技巧等等...

      無非都是因為在這些小細微的地方可以讓許多人可以看到一些商機,也是有利可圖。

      但慢慢的~這些東西在現在都不是每一個新創公司或產品可以拿出來大書特書的。

      但在台灣還是有很多工程師們還是沈醉在這些觀念裡...天天想的就是在這些小細微的地方

      想Cost Down 賺錢...那是很辛苦的。而且對於未來發展也沒有多大的助益。

      我想:學生在學校學好基礎是應該的。但一旦您要為您長遠的生涯規劃來看,

      還是要看遠一點,真的要把自己的格局放大一點。真的不要侷限在一些人云亦云的

      觀念或技術裡。所謂產品所代表的:還有很多是技術面以外的東西。

      光講技術就會把自己給綁死了。

      刪除
    2. Philip有一句廣告詞我覺得很不錯: 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
      在技術過剩的今日, 我想cost-down的想法不再像過去,是台灣電子產業的唯一發展準則.
      如何把產品做得"好用"又"便宜"才是重點!
      台灣的產業已經把很多東西做得很廉價了, 但好不好用? 我想空間還很大!

      刪除
    3. "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這句話應該是Nokia 的廣告詞。

      至於Cost down 不是產品開發目的的第一要素...而真的是創意。

      但台灣對於產品都沒有多大的創意,所以才會一天到晚看別人做的東西在想Cost Down。

      想法的改變與調整,才是去做產品開發的第一要素。

      刪除
  6. 如果您要去充滿拳王的戰場上拼博,除非您有一等一的實力,不然被打成豬頭下來是可預見的,現在去學一些時髦技術要面臨的就是充滿拳王的戰場,什麼 Android啦、Web、iOS app 等等都差不多。

    但是如果您用做 IT、半導體的拳王精神去打其他領域,那結果可能就不一樣了

    回覆刪除
    回覆
    1. 但是還是有很多IT 產業的人轉不過來...還是有很多人寧願選擇在IT 、半導體產業裡LDS 。

      要不然就是這些人在做其他領域時,他還以為他還是在IT、半導體產業裡呼風喚雨的?

      最近不是又一個大老闆跳出來講:他要做機器人大軍或幫某電動車品牌做代工?

      我想他可以是在IT、半導體產業裡已經找不到可炒作或合併題材了吧!

      所以您覺得呢?他是用做 IT、半導體的拳王精神去打其他領域,那結果是什麼呢?

      現實的答案可能會讓他覺得...蛤?還要搞那麼久才可以貢獻營收喔?

      那我還是繼續在做IT產業裡當喇賽王吧。--- 之前說要做通路的嗎?怎麼不講了?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