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25日 星期六

千軍易得,一將難求---工程師創業經驗故事(二十四)--- 好玩~But...

 這次用個本身的實例來講一下創業時,產品企劃的一個經驗分享。

工程師創業時,總是會以本身所具有現成的部分技術來看產品或市場。

所以往往在做產品企劃時,總是難免會以既成的觀念與想法來演繹。

就有了一種很直觀的認知:"嗯~這個好玩喔~"。就是以個人情感所好,

來做初步的判斷,當然也無可厚非,因為就是要覺得好玩,才有熱誠與衝勁。

然後呢,接下來就會稍微的考慮一下:"嗯~這個東西可能有些市場...",或是

也覺得這個東西從技術角度來說:"有一些門檻,肯定會有人願意花錢買我的技術。"

(但從技術如何成為一個標準可以順利生產銷售的產品?那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於是乎呢,就決定花時間與精神的給她用力地做好、做滿。然後就在一些網路

社群媒體中,弄點技術展示來嘗試可不可以吸引客人或發掘一些潛在客戶。

這樣的故事場景,是不是非常眼熟或常在網路社群媒體中所見?

一般我們在大公司裡,在部門職能分工上:產、銷、人、發、財。

其實在老闆花錢做決策前,也都會綜合評估這些因素,然後由他自己本身

或有專業的市場調查與評估的"產品企劃部門"去做一些事前作業,尤其是

老闆會先找這些"產品企劃"與"業務部門"人員先反覆開會...當然啊,

小公司創業時,也沒這麼多顧慮,往往就憑老闆直覺,但說真的啦~

你老闆有沒有經歷過這些流程資歷?有沒有從這些資歷中去了解箇中的道理?

就是人家常說的:阿里山神木之所以成為神木,就是當他幾千年前落地時就決定了。

所以創業挑選產品與市場,就成為非常重要的一個重要指標,當然一開始,

創業維艱,資源有限,有些短期生意(外包或委託案等),是不得不的苦衷。

但有些長期的理念與公司發展定位,就得要有明確的策略與目標。

然後在這些市場目標產品來回推技術資源的投入:有哪些要做?哪些就不要碰了

尤其是後者,就顯得更為重要了。對於產品如何包裝成標準出貨產品是很重要的。

你總不能說:我只要出技術就好,產品包裝的事,是客人的事,那你說:這個

產品算不算是你的產品呢?往後你如何讓你的生意模式長長久久的呢?這還是

要你好好想想吧。

---

我就拿我自己本身的經驗來分享一下,產品技術開發與市場發展契機的相互關係。

我在上一篇文章中:有提到關於點火控制器的市場產品比較。其實我在這產品

開發初期中,也嘗試用市場普遍的想法來做產品技術投入:

早在我開始接觸車用電子時,那時國內有很多玩單晶片的玩家,都會一直推崇

使用Microchip MCU 方案,哪怕我所接觸一些相關廠商時,也都有聽到類似的

經驗分享與產品概念。所以一開始我跟另一位負責硬體設計的夥伴開始創業

挑選 MCU 方案時,也有想到這個方案:


你看,我們真的有買相關的開發平台回來做做看。

坦白說啦,以我們的工程資歷想用甚麼MCU 方案,其實也不會是甚麼技術門檻啦。

就是得重新花時間投入資源去做相關產品應用開發與後續的驗證測試而已罷了

但問題來了:這個好玩~也看似有市場(上篇文章所述),我們就給他做好、做滿吧

但我個人想想:好像不對,這樣的東西,雖然有點技術門檻,但實際說,對一些

資深工程師們來說,也不會太難啦。二來,最後你要如何拿這樣的產品去找客人或

市場?你有,別人也會有。你說:你的技術是做好又做滿...然後呢?市場客人會懂嗎?

我常說的:很多人事物,只要時間軸一拉長,勝負就便知曉。(包括現實的毛利與C/P值)

所以,當完成產品第一代雛型之後,我就覺得這樣的產品應該會很快走入紅海市場。

但幸運的是:當我離開時,我已經將產品與目標市場客戶移交給我的夥伴,也因為

有車廠參與增資入股,所以這一代產品也實際有出貨給該車廠。我只不過拿回我原來

所投入的半年左右的資金與資源而已。當然最重要的是:我心中已經有著新產品輪廓。

那就是要有APP 平台的搭配才行:

(PS:我當初的夥伴後續也有持續的維護產品出貨給車廠(股東),但不到幾年公司也

就收了,有技術,有客戶出海口,又如何?這還是一個產品企劃嚴肅的議題啊。)


所以啦,那個 Microchip 單晶片的方案就從我的解決方案清單中給剔除了。

我記得當初我還拿到一片 PIC18F455x USB 方案原廠的評估版,但後來這片

板子真的太佔空間了,我連開箱跑個範例程式都沒有,就把它扔進回收箱了。


而上面這一片新版的 Microchip 開發版,是我一個朋友去年去參加該公司的研討會時,

拿到的贈品也轉贈給我。(Microchip 辦研討會,是很敢花錢的啦,從以前就是如此大方)

但我覺得:我用到的機會不多耶!倒也不是技術門檻或甚麼的?答案就是非常明確的

告訴我:有甚麼產品市場可以用得到?然後你採用這些解決方案之後,你的產品要用

甚麼面向去面對市場客戶的需求?你總不能老是一句話,安慰自己說:嗯~這個東西

新方案,好玩~就給他做好做滿~然後呢?But ~你要如何透過產品包裝與市場行銷來

說服市場與客戶?這也是許多做技術出身的工程師老闆很容易陷入的技術與產品之間

的迷失:到底是技術是該以市場中產品業務行銷為主呢?還是整天拿自己覺得好玩?

就整天拿著技術把玩為主?今天這個解決方案(MCU 或開發平台) 很好,就玩玩他。

改天又另一家方案公司拿著最新,新一代的MCU 解決方案給你玩玩,你又覺得好奇,

好玩的值得一試呢?我記得美國有個實境節目:Storage Hunters (台灣好像是翻成:

倉庫獵手)。他們就是專門透過搶拍賣公告廢棄的個人倉庫物品來做轉銷售的生意。

裡面有個生意玩家說過一句話:買這些倉庫不是要來找自己喜歡的東西;而是

要來找有賺錢生意的機會。如果把這句話套在我這篇文章內容來看,是非常貼切的。

我們工程師常常喜歡從技術的角度來看別人的產品亮點,每隔一陣子動不動就想

參加一些IC 設計公司(MCU) 或方案解決公司的產品發表會或研討會。看看有甚麼

先進的技術平台值得我們去玩的?或是看看別人做的東西,覺得自己的技術或

平台更好,自己也努力地做好做滿了,應該就有生意會自動上門了,是這樣子嗎?

---

我常常說:你一樣拿到市場上公開的技術開發平台,別人也會拿到啊,

你有別人也有,你會做好做滿,人家也會做好做滿啊,你搞了老半天,市場

沒找到技術產品的出海口,或出貨量少...你認為提供給妳的解決方案商會持續

支持你嗎?又既然有這麼好用成熟的開發平台,難道那些大公司就找不到工程師

來使用的做好做滿?人家公司是專業的系統應用公司,有自己市場出海口需求,

難道還要整天委託外包給你,在技術上聽你說教嗎?想一想吧:你做的東西

若已經在市場上滿街滿谷都有類似的產品方案時,你這時候做好做滿是要純

好玩的嗎?

---

但我要說的是:技術永遠是日新月異的,許多產品的演進也未必就是從很基礎的

技術觀點去提升,而是從許多因應市場演變所衍生的技術生成方法或應用方式

但不變的是技術用來將本求利獲利的還是永遠最重要的事

譬如我的引擎點火控制器,就是點火進角控制,但市場需要的是一個彈性簡易

上手的平台,客戶市場當然也可以當作不用更新系統一個標準產品銷售,

用MCU 寫韌體的方式與產品開發驗證方法基礎是一樣的。最終產品功能是一樣的。

但從這個產品應用方式來找到產品技術開發的所創造的差異化亮點。所以當初那些

只能 OTP (one-time Programming)的MCU 就全被我給淘汰了。(當然後來我那個多核心

MCU 的老闆問我可不可以拿他的多核心MCU 來做此一產品,道理是一樣的啦。)

我相信現在與未來的這種產品市場都會是如此的,那你說那些直接把規格定格的

產品有沒有市場?當然有啊,但你要如何凸顯你的產品技術亮點?那又是另一個

你要從產品生產銷售與市場服務的角度來思考了。

---

另一個例子就是工業控制,以前要搞工業控制,又要弄HMI 人機介面,有時候

還要搞個馬達控制之類的,但現在很多平台都越來越成熟,這些都只是基礎應用

而已,人家根本不需要還要花時間鑽研這些基礎技術開發,而著重在所謂的

系統整合或是雲端資料傳輸交換(EtherCAT 等),市場真正可以獲利賺錢的亮點

在哪?大家也都可以去問一下。那些基礎控制技術都已經不算有甚麼門檻了。

-----

我相信:AI 生成技術的成熟演進,也勢必會對產品技術開發平台帶來衝擊。

況且現在許多系統解決方案也越來越成熟穩定,個個都號稱無縫接軌的輕易

上手,你要從這些嶄新概念或五花八門的開發平台角度來評估好玩?

我倒覺得更應該從最終產品在客戶市場端的出海口來看,還比較客觀直接一點。

如果你能多從這些角度多思考一下:第一時間你就不覺得那有甚麼好玩的?

而是更應該想想:新鮮好玩歸新鮮好玩,但真的要好好思考:你要如何謹慎

的評估一個產品技術的核心重點,甚麼事你該努力做的,而那些真的不是你

這時候還要浪費時間去追那些看似好玩,卻也都不知道未來如何轉換成

長期穩定獲利的模式。這些才都是你創業開公司或幫老闆想產品企劃

該好好思考的地方。

1 則留言:

  1. 記得:有些市場趨勢與技術掌握,不管你怎麼努力,
    你都無法跟資源豐沛的原廠競爭的。
    當大家都說 STM32 的馬達控制方案平台做得很好。
    但還是會有另一家跳出來說他的方案更好的:

    Infineon 的解決方案:
    REF-22K-GPD-INV-EASY3B:
    Combining our technology of IGBT7, current sensor, gate driver and control in one system

    https://www.infineon.com/cms/en/product/evaluation-boards/ref-22k-gpd-inv-easy3b/?utm_campaign=CI08140002_202412_glob_en_gip.a.id&utm_medium=socialmediapaid&utm_source=meta_imagead&utm_content=designsupport_boards&utm_term=ref22kgpdinveasy3b&fbclid=IwY2xjawIFea5leHRuA2FlbQIxMQABHe1PYkZCfht9hwMKcKRVYjno-esugd4JBWmhsYBnomWSiyCQJo6Qm9iX5g_aem_msVzyySFJxEf5Ppz8NvfXg

    所以你該思考的是如何站在這些巨人肩膀上去看天下,
    與藉由這些大廠如何找到自己的生存之道。
    人家在講:大者恆大,不是開開玩笑說說而已。

    ----特地留下連結資訊的留言。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