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3日 星期一

把客戶需求變鈔票?!(轉載)

資訊閱讀分享。

把客戶需求變鈔票 ?! --- 是啊!我們在上班所搞的產品也是啊,那結果怎麼差這麼多?

當然文中他有點出他的一些觀點,大公司他的生意模式跟小公司不同。

相對來說:小公司也有其開創新機的契機。只不過,這句話在美國或許可以說,

但在台灣高科技業越來越難...因為現在有太多年輕人只喜歡在大公司裡被壓抑創新

能力,也已經沒有多少勇氣去執行所謂的"破壞力"。

或許您在看這一類報導文章時,只是很簡單的接受與分享這樣子的資訊。

但您可能真的跳脫窠臼的去思考,所以有時大家只是想著眼所謂的勞保問題。

卻不知:若越來越大集團化的企業經營模式對於我們這一種小島經濟來說:

是一個風險很大的社會發展模式--- 韓國財團化的企業(全球也一樣!),

越是財團化的企業就只會更造就嚴重的貧富不均的現象。...當然,上班的您沒感覺。

但道理很簡單:公司這麼大,老闆是鐵定不會認識所有員工,對員工也只能用一般的

規格對待,他們看到的只有勞工,不會有人才,只有制度,沒有額外的呵護與珍惜。

您爭勞保權利與福利,但老闆只會想如何降低成本,增加獲利,您覺得您們之間的

爭奪~誰會是贏家?!所以:或許文章標題沒錯,把客戶需求變鈔票----但只是:

最後絕大多數的鈔票進了誰的口袋比較多吧。---

---

高通執行長賈可伯 把客戶需求變鈔票


圖/經濟日報提供

美國電信巨擘高通公司(Qualcomm)有個令同業豔羨不已的難題:他們最新系列的晶片似乎總是供不應求,在蘋果、Google、諾基亞、三星和微軟等公司出廠的智慧手機裡,有不可動搖的地位。例如,該公司強大的SnapDragon處理器,逾50家製造商採用,也出現在搭載Google Android作業平台的智慧手機上。

現年50歲的高通執行長賈可伯(Paul Jacobs)說:「我工作不久就學到一件事,我不是為自己、而是為客戶生產產品。我們大手筆投資研發,做好萬全準備,需求一出現就予以配合。」

這番話凸顯每位執行長每天都該思考的最關鍵問題:誰會買我的產品。

這個問題對自由市場裡的任何產業都很重要,高科技業尤然,這裡不管來自創新者和模仿者的競爭都十分激烈。

重點是,顧客才是每家公司的終極老闆,是他們在決定雇用或開除企業的執行長,以及執行長手底下的每個員工。

高通是全球最大晶片供應商,市值逾1,000億美元,資產負債表上坐擁256億美元現金;但賈可伯認為,每個人都必須隨時戒慎恐懼,即使在執行長的大位上也不例外。

他說,當公司在自己的產業裡過度成功,反而要心生警惕。他常告誡員工不可志得意滿,「別以為只要人到場就能贏。我們必須每天努力,每個方向都會有人從後追趕。」

高通業務分授權和晶片兩大塊。授權業務面臨的競爭並不多,但在晶片方面,低階產品有來自聯發科的威脅,中階有輝達(Nvidia)、博通(Broadcom)和STE虎視耽耽,英特爾也努力要在高階市場迎頭趕上。

賈可伯說:「你會志得意滿嗎?你相信凡事都將順心如意,隨便敷衍也能贏得勝利嗎?這並不是事實。」

他認為,商業模式的改變可能出乎意料。傳統的思考模式是,公司規模必須夠大才能贏,但具經銷、品牌、製造或其他優勢的小企業有時最具破壞力,可能稱霸小型利基市場。

賈可伯和父親一樣是工程師出身。他父親-高通創辦人爾溫賈可伯(Irwin Jacobs)-是麻省理工學院(MIT)電機工程和電腦科學博士,他則擁有加州柏克萊大學(UC Berkeley)電機工程和資訊科學的博士學位。

賈可伯很早就看好行動是未來潮流。他的公司計劃趁智慧手機和平板電腦大行其道時,掌握獲利機會。他以前在矽谷暢談手機會越來越厲害,常得到「手機無法撼動PC,WiFi將取代並封殺蜂巢式網路(Cell)」的回應,他告訴對方:「事情將改觀。」雖然等很久才等到智慧手機掀起風潮,但高通一直在布局備戰。

現在高通已獨霸智慧手機市場,未來幾年可望吃香喝辣。智慧手機產業目前占全球科技業銷售的近四分之一,這個比率3年後還可能增加1倍。分析師預估,2015年前,全球使用的手機將達10億支,遠高於去年的4.72億支。

智慧手機愈來愈普及,推升高通的獲利自1999年來,以年率26.9%的速度成長。該公司管理階層並預估,高通未來五年營收和每股盈餘(EPS)的年複合成長率(CAGR)至少可達10%。

高通如何可確保立於不敗之地?賈可伯指出,關鍵是產品差異化但不淪於大量商品化。

無線數據的消費需求強勁,甚至看不到終點,這帶來龐大商機。目前的問題是,消費者想要下載更多東西到他們的裝置上,而且速度要更快,但網路營運商無力提供能滿足需求的足夠數據,反而以價制量,迫使消費者節制需求。

高通正努力要解決這個問題,使營運商能滿足消費者需求。賈可伯說,高通已看到未來5到10年的科技走向。

(綜合外電)

【2012/12/03 經濟日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