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我個人平常也喜歡讀史,總是喜歡從歷史演繹中去找出生活上的一些思維脈絡。
或許這一種:"我思故我在"的一種思維。至少還不會枉費說,此生此世總是渾渾噩噩的。
但過去因為也經常出差大陸,除了工作之餘,也總是希望在往返之間,可以整理出
兩岸之間,或是從中國歷史演變過程中,去找出或推演出未來的一些趨勢,當然啊,
有時總在讀史與觀察之間,明明知道有些想法,但又不能很精確的點出主要的關鍵點在哪?
這回真的很高興的有熱心的讀者提供了這一本書讓我有了更深一層的認知。
其實,也很湊巧地最近一兩年來,經由中美貿易戰以及因大陸興起與習近平的強勢作為,
也可以從這本書中的可以些許的找到一些答案吧。
但首先要聲明一下:(因為我知道有些對岸的讀者,偶爾會翻牆出來看一下我的部落格。)
這篇文章純粹只是個人的讀書心得,而且這也只是一個個人興趣的歷史觀點的學術研究
探討,並沒有涉及甚麼敏感話題。其實這本書的作者,本身也是在中國受正統教育出身
而目前在美國大學執教,並常在美國各學術或智庫演講的一位學者。所以應該也沒有太過於
偏頗的見解吧。尤其是針對兩岸,其實這本書也都沒有多少地方提到兩岸,書本內容還是
主要著重在大陸本身的歷史與政治之間的演繹觀點。
書本的主要出版發行資訊如下:中華秩序:中原、世界帝國,與中國力量的本質
這本書原本是以英文版本發行的,後來才出版中文版本,依作者的計畫是想同時在兩岸
發行繁體版本及簡體版本,當然啊~簡體版本遲遲一直還沒有通過審核,所以台灣這邊
就先發行繁體版本,依我讀完的感覺是:這本書在大陸能發行的機會,應該是非常渺茫的。
甚至可以直接說:作者應該就死了這條心了吧。你可以在美國教這內容,寫這個書,
但書中這些觀點在大陸肯定是不行的啦。
這書的內容其實應該就是以中國人歷史研究觀點,闡述中國政治統治歷史給外國人看的。
這一點我就覺得這也是老美厲害的地方,他們可以以非常包容的心態來吸納世界各地的
專業人士在美國發展,並提供一定的生活水準,好讓這些學有專精的人才,可以貢獻
其專業知識,供美國社會或政府來進一步了解各國,並提供一定的參考意見與建議。
套一句我之前有提過的:你想想,自諾貝爾設立經濟學獎之後,有多少經濟學獎的得主
是出身在美國的?而且都是在美國學術界或是政府智庫工作的?你說:美國總統光靠
這些人所提供的趨勢分析與學術觀點,就非常清楚政策方向或風險在哪了。
我想這也是人家會成為全球強權國家,不是沒有道理的。
---
好吧,回到我過去一直在思索的兩岸趨勢的差異到底問題出在哪?明明可以說出一點感覺,
但就是沒辦法能很精準的表達,譬如我過去說:比人口,比土地資源,台灣肯定是比不過
大陸的,但大陸自己本身要面對的就是他們所繼承中國傳統五千年來的"包袱"。
但這個"包袱"到底是甚麼呢?結果在這本書內隱約已經可以找出一點端倪了。
首先作者先點出東西方國家之所以差異點在哪?一個是秦漢政體(因為中國自秦漢之後,
就是一直想維護這一種政體)。另一個就是西方世界的西發里亞政體(Westphalia System)。
西方國家不是沒有走過統一的局面,但自從羅馬帝國分裂之後,整個西方國家也是走入
混亂局面,但自從西發里亞和約之後,整個歐洲政體就慢慢走向穩定發展局面,
轉而專注於科技,文化、經濟乃至於移民(殖民)全球擴張的局勢。但中國卻是一直處於:
分裂、再統一。分裂再統一的長期循環的政治環境中。每一個在中國的中原執政者總有
一個迷思:就是我一定要稱皇帝,一定要完成中國統一大業,就跟秦漢時期一樣。
但是往往所付出的代價都很高,而且也無法維持長治久安的局面。--- 這樣子說起來,
有沒有跟兩岸新聞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再強調一點:這不是我說的,而是這位出身
大陸傳統教育出身的學者的看法的。作者還特別指出中國曾經有出現過一個類似西發里亞
契機的朝代:宋朝。
但宋朝卻是在中國歷史上,最被傳統的歷史學家所唱衰的,因為它的領土最小,外患條件
最差,所以我們以前的歷史老師也會常常嘲笑這個朝代。這就我們一般很傳統的觀念。
非常中國式的傳統觀念。宋朝的外交環境永遠會繞著"燕雲十六州"的故事走。
因為宋朝始終沒有收復"燕雲十六州"來完成中國傳統觀念裡的統一大業。所以這個朝代
在歷史上一直被中國人所鄙視。但讀歷史的人都知道:其實宋朝卻是中國商業活動,
科技文化發展最好的朝代。...但畢竟中國人就是被那個"秦漢政體"的包袱所困,就非得
完成所謂的中原統一大業才是帝王使命,畢竟宋朝還是為了這一個理想與目標終究最後
還是付出亡國消滅的命運。因為它一直想透過種種外交,那怕是金錢外交來買通:遼國、
金或西夏等鄰國,來完成這一個歷史使命,結果沒想到還是被另外的第三者"蒙古人的元"
所消滅。
所以書本很明顯的明示暗諷的指出:其實現在中國大陸也正走向這一種心態,雖然這本書
是在 2017 年前研究構思的,但後來所謂的中美貿易戰與中國目前所面對的局面其實都已經
在這本書中點出了。譬如:其實中國過去就是為了強調維護所謂的"秦漢政體"。在位者
可以犧牲人民、經濟發展,像過去明清時期的禁海令,明知打不過西方國家,寧願鎖國,
不鼓勵移民,也不歡迎國外勢力進入中國。所以在所謂的經濟發展的表面之下:其實都
沒有具有真正有核心的科技技術、文化與經濟實力的。...這也是作者有明確點出來的。
我想這應該不是作者想唱衰中國大陸,而是他認為中國如果真的要走上全球舞台的去與
西方國家平起平坐的話,它的政體本質就得要做適度的調整,這剛好就與近日美國副總統
所發表的意見內容不謀而合:批中國不守規矩 美副總統:美國不再視而不見
其實這個就是在指中國人那個"秦漢政體"概念又在作祟了。這些西方蠻夷們還不趕快,
拜我天朝,年年進貢,歲歲稱臣啊。我們天朝要再一次完成歷史上偉大的秦漢、唐朝盛世。
有沒有很像那一種感覺啊?
所以啦,現在中國大陸有那一種心態,大家真的不要太意外,因為這個就是從秦漢時代
就一直流傳至今的"包袱"。中國人不是不夠聰明,而是把聰明用在不對的地方而已。
---
這本書的確帶給我:從我以前看許多斷代史來說,有著截然不同的觀點。當然作者的觀點
也不一定可以讓中國人信服,但你也別忘了,他是在美國教書,是用這一套觀點在教美國人
的。甚至還在許多美國政府機關或是智庫,用這一套觀點在傳達中國人的處事外交觀念的。
所以你說:美國人當然就用另一種觀點在看、研究中國大陸啊。
在最後一章總結內容中,這作者是更狠的表達,過去中國秦漢政體有一個很重要的傳承
觀點:就是所謂的帝王位置是透過所謂的天命來完成父傳子,子傳孫。因為中國人總是
相信:這是人家的命啊。人民百姓沒有甚麼好爭的。但作者認為自從毛澤東做不到這一點
時,就已經註定中共這樣子的"秦漢政體"會比中國歷史上的任何政體更加不穩定的。
所以中國就更需要加強人民監控來完成"維穩"。其實這所付出的代價是很大的,因為
就跟過去許多"秦漢政體",尤其越往後發展的元明清的秦漢政體一樣,就開始所謂的
東西廠、錦衣衛乃至於文字獄一般。你永遠無法長久的隻手遮天,因為當你透過這些
手段之後,其實你也開始從內部養虎為患了。...這些道理在歷史上都是顯而易見的。
但每一個執政者卻永遠相信他自己的這一套方法是對的...很好玩吧。
---
結論:其實外面許多報章雜誌,甚至許多政治人物也未必真的會用心地去鑽研這些
歷史學者的研究報告與其觀點意見。往往常常就會信口開河的大放闕詞。
畢竟人在螢光幕前總是意氣風發的,自以為是。但一般老百姓呢?那就更不用說了。
甚麼九二共識?一國兩制?最終呢?有誰能真正看透歷史定位的演進呢?
或許就如同這本書所一直表達的:當你如果整天就想著"秦漢政體"的思維,你就有可能
蒙蔽了你真正核心的科技、經濟或文化發展了。剩下的就只是很表面的東西而已。
或許,你也不一定相信我所說的觀點,但你也可以去多翻翻幾本書,看完之後,也把你的
觀點給寫下來,剩下的就留給時間去證明吧。不是嗎?
----------------
(1/24) 補述:
因為非常感謝兩位讀者的留言。剛好這兩天整理書櫃時,無意間也翻到一本以前的書:
這書也是對岸讀歷史的人寫的。
所以你應該就知道:你不管如何管制言論,但重點還是有人會從歷史軌跡中找到
現實生活中的一些蛛絲馬跡的。
書中寫序的這一段就也剛好點出之前"中華秩序"書中也有指出的問題點,
所以也剛好可以安慰一下我在2018 年十月讀書心得中提到的古蹟維護問題。
是啊~文史工作者跟搞政治的從政者想法當然是不一樣的啊。所以有甚麼好遺憾的呢?
中國人嘛,從政最喜歡甚麼?建設題字啊。然後呢?一朝天子一朝臣啊,
過去認為是對的,理所當然的~過了幾年也就未必還是對的。從歷史演進的觀點來說:
有時真的從比較寬廣的心態面對。剛好這兩天我們還在為中正紀念堂存廢問題吵,
再想想武則天只給自己留下一個無字碑,或許她也真的悟到一些中國政治學的道理吧。
而最後這一段還就更絕了,這也不只是中國官場文化,在許多中國人的公司裡,
也屢見不鮮啊。
不過呢,重點還是在於:到了目前這種東西交流頻繁,人民也不是笨蛋,他們自己也會
出國到處跑,跑了之後,肯定也會一定的想法的,有很多事情也不是妳政府三天兩頭講,
老百姓就完全信你那一套,往後還是真的有許多挑戰的啦:
要中國人文明「和氣待人」 官方急發春節出國事項
這則新聞野蠻諷刺的,國內外對宗教信仰是兩套標準?
迷信「逢九必亂」? 習近平稱中國面臨「七大風險」
喔~這則新聞我不是要講逢九避亂的這檔子的事,而是習大大自己提到的事:"中共目前面臨「七大風險」:政治風險、意識形態風險、經濟風險、科技風險、社會風險、外部環境風險、黨的建設風險。"
所以如果你剛好有機會讀讀這篇文章中的這本書的話,你就對這樣子的發言,一點也
不意外了。你說習大大他自己不懂嗎?但他能做甚麼?擺在眼前的還是穩固他的政權啊,
然後呢?還是箝制言論等等... 能做的事也不多啦。
道理很多人都懂得啦。只是你是否能從歷史中比人家更早一點看出端倪的:
認同中國經濟應結構性改革 王岐山:靠發展解決問題
所以你有機會多讀一點歷史,其實有很多現實的新聞內容,你就有不同於一般層次的
想法與見解了。真的。
這篇觀點很有趣 的確這也是中國一直無法大幅進步的原因 他們不了解開放短期也許有所失 長久來看絕對是得到更多 不過也許上位者只在意私人利益 不在乎長遠整體利益
回覆刪除個人認為是大陸文化及海洋文化的差異。以現代經濟學來解釋,用賽局理論就可以解開。在環境受限的條件下(大陸環境)要去控制人民,故意去製造囚徒困境,可以為統治者帶來最大的利益。鎖國會常常發生。
回覆刪除但賽局理論又說了另一件事,競爭者若以更大的格局利益下是可以合作的,海洋文化就是有機會可以看到更大的環境,所以考量的格局就會更大。
一樣的心境反應在對科技的態度,中國只想到統治,西方想到的是發展。
現在有理論支持下,更要放開格局才是。
以前的文化是在限定資源下發展起來的,不是一定會這樣。所以我才會去找考古書,才可以理解為何心態會不同。
科技發展的問題是中國的基礎科學落後西方太多,西方科學能超越中國有兩個重要原因。
刪除1.貴族與政府的支持,很多基礎研究不會馬上產生經濟效應。
2.宗教放鬆控制,過去對自然現象的解釋被神學家控制在手中
3.科學家的地位在西方比在中國高
1.古代中國政府不支持,2.雖然沒有西方宗教法庭這種東西,但也是為掌權者服務(最明顯的就是天文學)
在"天朝墜落的瞬間"(作者是大陸學者,所以不要再說是西方在黑中國了),在康熙時就有打算成立中國版的法國科學院,蒙養齋算學館,可是這個算學館非常短命,康熙在世時就結束了。
據本書說康熙從傳教士學了幾何原本,還學的不錯。可是在算學館結束後,他不但禁止科舉考幾何學,也禁止他從傳教士上學到的知識流傳出去。相反的在西方這時候已經有論文期刊這類的東西了,專利法也差不多在這時候產生。
另外一個重點是西方給予科學家非常高的地位,牛頓葬在西敏寺大教堂(原來只葬政治家與軍事家),法拉第在西敏寺立碑(他本人要求的,不然也同樣有資格),相反的在中國皇帝是佔據山頭蓋個超級大陵墓。法拉第在世時舉辦過很多場面對大眾的科學講座,相反的在中國當時大部分還是文盲(這也成為後世推行簡體字的論點)。
在中國的隔壁被中國影響很深的日本,人口只有中國1/10,但諾貝爾獎得主是中國10倍,光這一點就很值得探討。有一點可能是關鍵,日本教育家福澤諭吉(就是印在日本萬元大鈔的人像,再看看中台兩地把什麼印在鈔票上...),就在他的名著「勸學篇」就抨擊論語要日本人放棄儒學,朝向全盤西化走。
到了清末還停留在中學為體西學為用,但西方已經慢慢上升到哲學層次的討論,如什麼是科學?什麼是不科學?為何物理法則能被人理解?上帝擲不擲骰子?
再往前看,又是另一個樣子。
刪除唐朝是當時科技最先進的朝代,卻沒有如此特性。
1. 政府看來沒有很支持科技發展,但也沒有去阻礙。為何後面越來越不行?
2. 宗教是很開放的,但看來也不見得有影響科技
3. 當時中國最大的問題在如何管理各民族,所以能管理已是科技很大的進展,個人將管理視為科技,其實當時也是科技一大突破。
問題是為何興盛? 為何衰退?
一樣的方法,唐朝可以,但清朝不行?
所以不是只看管理科技,自然學科技是現在主流,中國為何不發展自然學科技?
這才是我想知道的。
唐朝嚴格講,他算是有點胡人政權。當然也不能這麼說了。說了又有點陷入漢人優越感毛病中了。
刪除其實唐與宋都有點承接了之前中國分裂混亂局面,(之前的魏晉南北朝,之後的五代十國),歷史
從政治角度來說都不喜歡講這兩段中原混亂歷史,但卻喜歡說是民族大融合,也凸顯這段混亂
歷史在文化與除了政治以外各方面的發展。其實中國(中原)在歷史上真的有點錯失幾次成為
邦聯制度國家,也就是本文書中所提的"西發里亞"政體。中國人當然喜歡單一強大的政體,
就喜歡說自己多強,"厲害我的國啊"。但你也別忘了:美國、德國其實都是聯邦制度。
就連英國也是以大英國協形式存在的。唐朝某種程度也是有類似的觀念:所謂的節度使。
但還是中國人那個"秦漢政體"在作祟。慢慢的,還是主要還是政治體系制度在干擾其他經濟、
科技、社會文化與宗教發展等。所以大家可以想:對啊,幹嘛去過度干擾與伸手管理各民族啊?
就由聯邦制度啊。種族文化、氣候條件與地理環境差那麼多。(誰叫你國家就這麼大)怎麼可能
用同一個管理制度來治理呢?
本文書中有提到:因為清朝已經開始有了東西文化交流,而且來自於西方文化已經不比中國
歷史上那些所謂的蒙古、塞外民族等那些只是想混口飯吃的人而已。在各方面的確是優於中國。
所以清朝搞不過人家,到最後乾脆來個閉關自守,禁海禁通關貿易...不准人家進來,
也不准人民出去(開放移民)等。
所以中國最大的問題還是在於政體穩固是優於各項發展的,從毛澤東的:只要核子不要褲子,
鄧小平說:開放是先讓少數人先富起來...其實種種觀念還是在於如何維持政權本體如何鞏固?
人民永遠是可以被犧牲的一群人。所以那些甚麼自然科學?科技發展等,背後有很多都是有政治
因素在裡面的。所以甚麼侵權?竊取西方國家科技等...這也就不足為奇了。
秦漢體系就是法家理念治國,漢朝是多包了一層儒家糖衣
刪除三國時代的孔明自比管樂(管仲、樂毅),管仲就是法家的老祖宗
到明朝時中國的科技實力還是領先全球的,據說鄭和下西洋的寶船設計領先全球,但任務結束其設計圖紙等全數銷毀。努爾哈赤據說是被明軍的紅夷大砲轟死,就算不是真的,當時中國的熱兵器也不會輸給歐美太多。
中國科學發展的一大問題是沒有好的符號系統,歐美13世紀就開始使用阿拉伯數字,中國幾乎拖到19世紀才普及,差了600年!中國的書寫工具也有很大的問題,毛筆的效率很顯然比鵝毛筆差,更不用說中文的筆劃也比英文多。
維持政體的穩固由一點可以看出來,就是科舉,革命元老胡漢民曾在酒醉後不小心說漏嘴:
「如果科舉不廢,誰還來革命!」
從日本人在科學上的成功可以看出中國的一個盲點,就是日本在發展科學時不會念念不忘祖宗的功績,日本人搞科學不會硬把現代科學跟古人的學說攀附,但中國就有這毛病,到現在還有人硬把易經八卦跟量子力學做關聯,日本明治天皇帶頭改髮型穿西裝,中國在清朝滅亡後還有一群人堅持留辮子大概就註定兩國的發展會不一樣了。
第一段你剛好呼應了本文書中作者的觀點:秦漢政體就是法家與儒家思想的交互作用,來做為
刪除維護政體的最高思想指導原則。講難聽一點就是玩權謀啦。
至於鄭和下西洋,當然有一種說法就是想找建文帝的下落,講白了:還是為了鞏固永樂皇帝
的政權穩定。當他發現當北方的威脅大於內部問題時,當然就不需要在西洋了,而且還要
遷都至北方為了防禦北方威脅。至於造船技術?當然就得封殺啊。否則人民藉由此一技術全移民
跑光了,怎麼辦?
所以從我們這些推論就很明顯地找出我一直在思考的那一個原本的問題癥結點:
中國大陸發展的包袱是甚麼?當然就是一種根深蒂固的傳統思想。
當我們要分析美中貿易戰禍未來世界局勢發展時,不妨就用此類似的思維來觀察一下是否
如本文書中內容與各位的觀察分析的觀點來瞧瞧吧。
有個說法是這樣的,中國古代若老百姓往海外跑,
刪除中國皇帝的想法是:「中國哪裡不好?你為什麼要往外跑!?拖出去砍了!」
但歐美的想法是自己的老百姓到別的國家做生意,要想辦法在國外維護這些老百姓的權益
就像萬國公法在清朝時被認為與中國體制不合,破壞朝貢體系,贊同的人會被認為是在討好歐美這些番邦,但日本的看法就不一樣,日本已經開始拿來公法進行仲裁,對近代日本有很大影響的坂本龍馬就說「欲讓世界認可日本,請自遵守《萬國公法》始」。
你講到這個萬國公法,就讓我想到"華為公主"問題了。
刪除當然這種事很難從單方面去想說:到底是誰在搞鬼?但很明顯的是:有些心態的確會令外國人
趕到不是那麼舒服,譬如一帶一路是以變相的金錢外交,一種變相的殖民思維。
沒錯啦~以前西方國家也是以殖民為手段,但有些事情就是這樣,先作先贏。
後面要做的~並不代表以前可以做的事,現在就可以做了。國際局勢不同了。
本文書中有提到:(這是中國大陸人寫的喔)以前美國會承認中國,與其邦交是因為當初冷戰,
美國又陷於越戰,為了拉攏中國大陸對付蘇聯,所採取的手段,甚至某些程度的協援助落後的中國。
書中提到:當初連毛澤東他們都覺得好像是天下掉下來的禮物,根本沒想到老美與西方國家
會突然這麼大方,所以那一股西方朝貢的心態又油然而生了。
結果演變至今,國際局勢不同了,老美與西方國家發現中國心態還是那個古老中國一樣時。
當然人家就有所因應對策了。這也就是現今我們所看到的現象...我說了:這些研究中國歷史
學者跑去美國念書,教書... 當然也會把自己的研究心得分析給老美知道的。
這也沒有錯,學術研究本來就有其一套理論與見解,而是看主其事者如何運用這些學術研究報告
來制定策略與執行...有人會信,也不一定有人會信。還是要看主其事者的心態。
所以還是回到所謂的"歷史包袱"會在主其事者身上可以造成甚麼影響吧。
以前很討厭歷史, 只求低空飛過, 導致現在看的有點霧煞煞,
回覆刪除也分不清"現代"東西文化差異, 可能都是生活在台灣上, 所以
不能分辨其中差異, 好像有差又好像沒差...
近來貿易戰習大大說多邊貿易, 狂人川普說保護主義
表面上看大陸是開放而美帝是封閉, 這是所謂嘴說不要身體挺誠實
大陸開放只是想生意買賣上來往的開放, 但實質金融運作還是關起門來?
秦漢政體與美帝政體不都是想當世界老大哥嗎? 以領土來說, 大陸
可能像文中提的將台灣, 西藏收復才不辱史命. 但美帝也是有印地安人,
夏威夷侵佔以擴大版圖.
如果照比例看,清宮劇的比例可能比其他朝代都高,我有一次看大陸論壇才知道為什麼。因為清朝時新疆、西藏、台灣都是清朝版圖,所以要拼命拍清宮劇塑造清朝=中國,製造政治正確。不然明朝時女真人、後金算異族,他們的所在地也不是明朝版圖。
刪除其實這些都是無形中的意識形態的思想教育觀念。
刪除但現在也不容易了,自從東西文化交流頻繁之後,人們會自己去各界各地走走。
有些東西開放之後,就不容易收回了。就像以前我們小時候也常常會被傳統教育的那一套給束縛。
但自從我們自己有機會出國走走看看,再加上網路訊息發達,許多東西已經跳脫我們以前
的那一種想法了。凡事最終還是回到所謂投資報酬率的資本主義:你為了統一中國,
所以你就得投入各項便利的交通與資訊傳播等,但相對來說:也會造成人民之間的思想交流。
老百姓當然就會走,會看,也會想啊。
前兩天一位朋友大陸出差回來說:那些認識的大陸人,他們過去幾年也都有出國走走看過了。
以前以為幹嘛要冒險偷渡到美國或西方國家啊?厲害我的國,中國強啊...但後來想想:
還真後悔?當初為什麼不也偷渡呢?如果是的話,現在也不用為小孩操心啊。
他們說:官二代是70% 擁有國外旅行證件,官三代呢?幾乎就應該超過90% 了。
還開玩笑說:
習大大的小孩,要不是老爸當國家主席,要給個面子,否則早就在國外逍遙不回去了。
哈~哈~還看清宮劇呢....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13421
回覆刪除這本" 王朝的家底" 比較像我想的世界觀。 朝代的興衰不是文化問題,而是經濟問題。經濟昰由地理資源及科技所影響。 所以的政治家,其實也是追著錢跑,文化及正義在歷史中的影響力其實不到20%,經濟才是主角。
只是教育只能用簡單的方式來指導,另外還有洗腦洗文化問題,才會將文化突顯。但文化只是一個理想的投影,用來統治的一種方法。過度探討反而看不到真象。
使用經濟學來解析歷史在外國早已出書多年,應用於現代世界也可以。只是中國歷史的經濟學解析現在才補齊。
這個作者的另外幾本書:"透過錢眼看大國興衰"、"透過錢眼看歷史.中國篇"...
刪除我都有讀過。的確給我有著不同的觀點。...
歷史本來就是一本歷經各代從政治、經濟、社會、民族及文化等各方面發展所衍生而出的。
當然有人願意從各個觀點去論述歷史,本來就無可厚非。
就像不是也有商業出版社也是從歷史帝王術去討論管理與治理公司理論嗎?
那這個算是政治?還是管理?其實在用你此書的目錄或摘要來看:
".關於中華邁入帝國以來第一個治世——【文景之治】,
政治學家說:這將歸功於戰亂平息後政治穩定、皇帝勤儉持家、農民賦稅減輕;
經濟學家說:那是因為此時小麥廣泛種植,民眾物質基礎增強,皇帝其實沒什麼政績,只是擺個POSE而已。"
那不就又被人家拿來說嘴了?
所以呢~ 歷史本無罪,合用者請取之,不宜者請戒之。之前我聽過投資大師羅傑斯說過:
他認為歷史與哲學是兩門很重要的課程:
歷史告訴你,凡是沒有絕對的對錯,但它可以提供許多事情演繹推論思考。
而哲學呢?就是從很難蓋棺論定的歷史中,協助你建立獨立思考與判斷能力。
我是贊同這種說法。
還是非常謝謝你所提供的書籍閱讀資訊,有機會我也會來拜讀一下這本書的。謝謝。
我只是想解答:自動化是現代亂源,這個問題。
刪除自動化毀掉整個工業以工人及工程師為主的時代。我為何要學自動化?工程師變成是罪人,它毀掉現代經濟。
從這本來看,科技無罪,問題在時代。
什麼樣的科技才是對的? 我一直猜想是經濟學才能解。
這本才證明了這個論點。 就像秦王建長城,短期不利,但長期有益,長城給了後面好幾個朝代對遊牧民族的軍費輸出減少很多。
同論,自動化真的有問題? 問題在於我們的經濟環境變了。
會變成什麼? 大部分人不會去理解。
從歷史中,我想找出變的方向。最後還是經濟問題,同時解決了一小部分政治問題: 皇朝合適農業時代,民主合適於工業時代,也是經濟問題。
身為工程師,唯一可以操作的是科技。可以影響的是經濟。如何加速經濟,這才是現在工程師可以做的。
我從自動化毀掉經濟後,一直找不到努力的目標。
找到後又一直無法和別人表達,因為中國人太相信科技是西方的。
東方的科技其實一直在農業上。也因為農業太發達才不想發展工業。其實有這樣的選擇也是經濟考量。
這本書補齊中國科技及經濟對於朝代興衰的問題。
現代,身為工程師的我,可以做什麼? 我想清楚了,出發!
我最近在看一本書:
刪除一件T恤的全球經濟之旅:從經濟學家觀點看世界貿易的市場、權力和政治(10週年增訂版)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00517
我還沒時間整理讀書心得。
先簡單說一下:作者是老美的一個學者,同樣的議題,他在十幾年前寫過一次。
舊版的我沒看過。但我看新版時,剛好遇上了中美貿易戰。從書中分析也頗能理解這個道理。
其實:一件T恤 也代表者人類從農業跨入工業的軌跡。從棉花栽種、織布再到紡織成衣市場。
它就是一個人類最基本與基礎的經濟活動。也剛好就是殖民、黑奴再到工業革命
再到今日全球貿易的脈動。一件T恤 真的有那麼簡單嗎?就只有簡單的經濟問題嗎?
當然不是!這其中還包括了農業改良技術、產銷模式再到關稅貿易,乃至於國會遊說政策等等。
講難聽一點:當然也就是牽涉到國家政體制度的大框架問題。
書看多了,其實也可以慢慢地判斷作者的寫作分析能力,當然也可以看出作者的原作動機出發點。
講難聽一點:有些書,尤其是類似商周或財訊等叢書,當然背後有一些是商業利益的。
就連為了選舉所寫的書,更是扯出著作權、版稅等鳥事(離題了!)
其實有些中國作者的心態可能在某些環境中,有些想法真的太過於偏激了,坦白講:
這本"中華秩序"也是有類似的情緒反應。可能以前在中國大陸不能寫,到了美國就突然大鳴大放。
老中寫書難免都帶有一點情緒反應,尤其是有些牽涉到民族文化與歷史問題。
所以當我在解讀一本書時,我都還是會思考一下:否該也保留一點自己的判斷力呢?
讀書可以透過作者讓我們的視野與觀點得以無限擴展。但是我們自己的人生卻只有一個。
我們總是在不斷的閱讀、思考及生活體驗中,不斷的修正與調整。所謂活到老、學到老。
如果你能從這裏面悟道這些道理,當然也替您感到快樂。也為你一起加油。
至少身為工程師的我們,人生也不是除了工程以外,就沒有任何東西了啊,是不是啊?
加油吧!
就是農業東方也輸給西方,世界上一半人口食用的糧食是靠德國化學家Fritz Haber發明的哈柏法產生的化學肥料種植出來的
刪除西方對於人口與糧食的問題也早有洞見,馬爾薩斯認為人口的增長速率是以幾何速率增長,糧食卻只能以線性速率增長,如果不是Fritz Haber破解了這個難題,現在很多國家搞不好要訂法律處死老年人,有一本書叫"昨日世界",算是西方人類學的名著之一,記載了世界上還是有蠻荒部落保有這種野蠻習俗
自動化取代工人,工程師是工業革命時代就有的問題,最近有一本書
"40%的工作沒意義,為什麼還搶著做?論狗屁工作的出現與勞動價值的再思"
裡面有個很好笑的故事,有個西班牙公務員曠職6年才被發現,這6年他都跑去研究哲學了,本書的意思是這世界真正有意義,有產值的工作是小於需要有工作才有收入的人口的,那與其讓這些人"假裝認真工作",幹嘛不直接給他們基本收入?讓他們去做想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