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11日 星期一

二十年世界品牌變化(Youtube)

當初第一次看到此圖表時,是在一位日本人的FB 看到的。後來影片就下架了。

我想應該就是影片智權問題吧。所以就有點覺得可惜,因為這個動畫影片真的做得很好。

他只是引用一些基本市場調查數據,再藉由簡單的動畫圖表就可以讓我們一目了然。

說真的啦~甚麼世界前幾大品牌,是不是有同樣等值的市場價值?這倒也未必。

但是從數據與排名的變化來看,也可以讓大家看一下世界市場經濟的趨勢。

這是從 2000 年開始所作的世界品牌排名變化,大家也可以藉此想想:從 2000 年到今日,

我們自己做了哪些事情?從事了甚麼技術開發或是參與了甚麼產品研發?

那如果你還年輕,那也沒關係,也可以從十年前,甚至只要看這五年多的變化就好。



====

-----
====

2000 年當然就是有所謂的網路興起,緊接著就是網路泡沫了。

然後最令人驚奇的是約十年前,Google 的出現,沒多久就是蘋果迅速爬升...

最可怕的還是最近五年內,Amazon 的竄起。截至目前為止:前四大都是美國IT 產業所有。

更好笑的是:這四家裏面大概也只有Apple 有比較明確的硬體產品,其他的好像都是

以軟體相關為主。甚至有些公司根本都還沒甚麼硬體產品,卻就可以把品牌價值給做出來

了。這一點的確值得我們所深思的。(當然這種答案大家早就習慣了)。
---
之所以在此紀錄此一動畫資料,是因為他有提供資料來源的網頁連結。

Datasource: https://www.interbrand.com/

大家有興趣也可以點選進去瀏覽一下。

或許這些資料內容對我們每個人來說:沒有感受到息息相關的感覺,但倒也是給我們

一些世界潮流趨勢參考。

而對我來說呢?就是看著時間演進,回頭在思考一下:隨著這時間軸走動中,

那幾年我自己做了哪些?

PS :從資料連結可以查到:2018 年時,在一百名內,唯一的中國品牌就是華為。

然後他以只不過從2014 年取得參考數據,就爬升到一百名內了。這也難怪會得罪到

有些國家的敏感神經,我想這跟哪個黨執政?哪個總統有關?我不認為:總統也只不過

藉由幕僚提供參考數據,讓他站上舞台演出而已。

至於 Foxconn 是最大的EMS 代工廠,其實他的營業額也不小,但在品牌價值觀念裡,

他就不是一個"咖",或許這也可以讓大家思考:甚麼才是真正的品牌價值吧。

11 則留言:

  1. 百大品牌是人們心中想的。但百大企業則是實際上賺到的。很多百大企業都沒有上榜,且資產都很大。
    個人不覺得品牌是唯一的路,只看品牌也有誤導人家成功的原因。
    但研究這個很有趣,從歷史上可以看到一些軌跡。我一直在想,當時為何這些企業可以看到這是會成功的營運方式?
    目前可以追到比較清楚的只剩下半導體相關的歷史。但半導體不是前十大企業!現在有比半導體更有錢的方法!
    但有錢,真的有利潤? 還有得研究。

    回覆刪除
    回覆
    1. "百大品牌是人們心中想的。但百大企業則是實際上賺到的..."

      這一點我同意。所以我文中才提到說:"是不是有同樣等值的市場價值?..."

      這種圖表是拿來做為市場趨勢分析的。是用來看未來的...

      要不然你看圖表中的"可口可樂",其實他的品牌價值一直是維持一定的水準,

      但就是其他品牌衝得很快。代表著一股新興勢力。這背後同樣隱含著市場資金與人才流動方向。

      是啊~百年企業是很賺錢啊~但以西方人的眼光來說:那也不過是老人家或是沒有企圖心的年輕人

      想去的公司啊。就像我們自己在不斷的追求成長與吸收外來新資訊時,講坦白話:真的沒有多少

      年輕人會去研究可口可樂啊~因為的他的成功已經不單只是獨家秘方(技術開發問題)而已。

      所以啦~如果你是念食品營養或相關科系,你認為去可口可樂公司有多少新產品開發機會給你玩?

      (可口可樂雖然有推出不同口味的可樂,但喝來喝去,還是原來那個味道最能深得消費者的心啊)

      另外在半導體高科技業哩,的確是有很多是賺錢企業:像高通(QUALCOMM)、ARM 等...但這些

      在一般人心中是比較難親民的。況且這種東西也因為不親民,所以市場品牌維持或風險也較大。

      因為對消費者來說:隨時都有可能是有替代品的。沒辦法塑造高貴典雅或造成消費者不可取代之

      忠誠度的朝拜。

      結論:研究百大品牌,某種程度跟所謂的百大企業還是有所不同的。只不過:中國有很多企業主

      常常一下子想賺錢,一下子又想搞品牌。結果常常在這兩者之間,顧此失彼...

      最辛苦及最可憐的就是員工與投資者了。

      刪除
    2. http://finance.technews.tw/2018/05/25/netflix-market-value/
      影視業傳產面對新興。
      這圖很好,也代表二個世代差。
      一般人也許看不出來,這知道的人就知道這圖是經典!

      刪除
    3. 這件事剛好凸顯:所謂的百大品牌跟百大企業的差異。

      百大企業可能經歷N 年的經營成為百大企業,但也有可能也要面對新興百大品牌的競爭壓力。

      企業攻守本來就是一來一往,就跟我們在職場上在面對老鳥與菜鳥的環境一樣。

      同事有時看似合作,有時也好像是競爭...

      差別的是:這些企業的經爭勝敗是由市場或消費者決定。

      但在企業內的競爭,有時候是由老闆說了算。而且也不一定是由技術或某方面說了算。

      至於所說圖:指的應該是市場資金流動方向,這就跟我上一篇文章中所提到的那個傳統產業

      故事是一樣的:夫妻倆一年做一億多元,那又怎樣?不要說沒有創投資金想裡你,就連新一代的

      年輕人也不會想去你公司上班的~所以這背後的故事就是:新銳導演當然會從新興市場找尋出頭

      的機會啊。要不然就像你不是台清交畢業生,你想一下子就進一流公司?道理是一樣的。



      刪除
    4. 不只,成長曲線都不一樣。新興的是指數性成長,因為它用到"病毒式行銷"。 在傳產還不清楚人家是如何追上來的狀態下就被人家給超車了。現在各行業都有這種狀況,傳統完全不知要如何使用病毒式行銷,新興的早就用下去。造成二個代別成長型式以及面對的問題完全不同。

      刪除
    5. 因為動態排名圖是看不到成長曲線。但還是可以感覺到新興的以超級速度追上來。原始資料若以時間軸展開,就可以看到是使用指數曲線成長。這是這個排名圖上見不到的資訊。

      刪除
    6. 其實不是傳統不知道如何使用病毒式行銷;而是老企業都是有其包袱的。

      你說要在大公司、老企業裡搞創新?至少在老中或是一些家族企業是很難的啊。

      當然也就是如此基本生存法則,才代表著新創公司或產業的機會啊。否則就給這些大公司給

      壟斷了啊。這是歷史的不變法則:沒有永遠的紅花。就算是民主政體,也得每隔幾年輪替一下。

      只要是越傳統企業,肯定會有一些利益所造成的本位主義...你怎麼要人家從體制內搞創新呢?

      那也就更不用說:病毒式行銷。...

      以時代創新演進,我們當然樂見新創企業或產業。但我們也不必過分的苛責或批評傳統。

      這本來就是一種自然生態罷了。物競天擇嘛!... 就順其自然,每個人就去做自己認為對的~

      而應該去做的事吧。

      刪除
    7. 傳產要做不做我不管。新市場起來一定是環境上可以使用新招。我看了數年的資料,自己找出分析方法去看到人家用什麼招式。這個老闆不用,我就找另一個。
      一樣的圖,為何我可以看到如此多? 別人也許只有一閃而過!
      這只是有無慧眼可以看到"資料黃金"。
      這圖上有黃金,我只是秀出來它長在那裏。我想大部分都是看不到的。

      刪除
    8. 傳產的包袱我也不是不知。我研究nokia是如何從手機市場中失去江山。當年nokia堅持使用自家軟體,而不使用安卓,為何? 以軟體人的角度來看,只是改個軟體又為何如此難?
      問題不在研發,在生產! nokia之所以為手機之王,因為它的成本控制太好,很多產品共用料件很多,因為共用料大,成本低。但智慧手機和企業體現在製造不合調,變成內部反對。最後失掉整片江山。

      刪除
  2. 個人是寫MCU。算是電子+半個軟體。就算不是第一線科技業,但還是要跟緊時代變化。
    以前追雜誌,發現要追的太多。光是從電子轉FPGA就花了數年,但又發現軟體更有用,我該追嗎?
    也只能一邊追,一邊找答案。
    再來就是看偉人傳記,發現還是不行,那些企業主太聰明,我不是那塊料。
    中間又看了不少勵志書。
    再來就和版主一樣,想想追歷史看看有無用。
    所以先追半導體歷史,這個好玩,除了科技熟,還看到一些企業內部運作。
    發現除了intel外,還有更賺錢的公司=任天堂。
    任天堂沒有科技歷史,完全是企業策略史。這也是我開始對行銷有興趣的開始。
    然後買到了" 創新者們" 它有完整的電腦歷史。
    之後我要看的書就爆開了,因為這是很重要的參考點,我發現科技有一定的脈絡,它不是一下子生成。
    這也使得我有一個想法,是否可以終結追不完科技的這個狀況:若是可以知道下一個科技方向!
    要知道未來科技,就要知道過去的科技是如何長出來的。
    同時任天堂為何可以利用科技來賺錢? 它只利用已成熟的科技。
    然後就發現,原來我玩game根本是被設計的!!!不管是game內容,技術或是市場。這就是爆發的原因。

    回覆刪除
  3. 品牌跟企業 應該就像 Mercedes-Benz 跟 Bosch.
    這樣就可以兩者同時擁有.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