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24日 星期六

千軍易得,一將難求---工程師創業經驗故事(二十)---團隊與利益

部落格要講技術,真的說不完,而且每個人所從事的技術領域及產品開發特性也不同,

真的很難滿足所有人的需求,但幸好現在網路資源豐富,而且每個領域的大型原廠

也都會提供很不錯的技術參考應用資料,有時也輪不到我們,畢竟我們都是小人物,

單打獨鬥的個體戶,就算幾隻小貓也真的難以支持市場需求。但我想的是:有些技術

以外的東西,真的可以兼顧的拿出來交流一下經驗與看法,藉由技術與以外相關訊息,

可以提供給工程師們有個更全面的思維方向與不同策略規劃。

其實很多道理,你很早就多多少少懂一些道理了,只是不知道如何整理或內練轉換成

一個具體又有明確的思考模式而已。我們就提供一些經驗與看法讓大家也可以試試看。

就像今天的標題,你也不用創業,也都會自己想的啦,譬如:在學校念書時,你也

知道分組做科展或實驗報告,就得找好的團隊,建立彼此的利益關係,創造好成績。

畢業找工作:你也會想找好的公司或在比較好的單位部門,為自己創造未來有利的

利益(發展空間)啦。這個社會光靠單打獨鬥是不夠的啦,別人都會利用社群媒體來

知己知彼,許多資訊也都有一定的公開度,懂得利用資源,建立團隊才有機會的。

就連現在在社群媒體經營社團粉絲或當博主,也都要建立自己的團隊成員才行。

---

創業就更不用說了,創業的目的與初心是甚麼?當然希望為自己創造一個以自己為

中心思想與成功的機會啊。如果只是想玩玩技術,賺點生活費,那上班也是可以的啦。

只要你能找得到一流的公司,給自己磨練技術技能,趕得上公司團隊的進度,

其實也都有不錯的薪資待遇的,看看人家人力銀行公布的園區公司的平均年薪,

你自己創業的前幾年是不可能達得到的啦。只是你會想圓個夢,先蹲一下:做一點

自己想做的技術與產品,期望未來到老了,還有個簡單容易的長期被動收入的成果

 若是想單純地從事某個相關領域的技術,又想餓不死,又想圖個技術名聲?真的~

那就去學術單位吧。只不過還是會有相關的團體互動與利益關係的啦。畢竟這些

都是在社會生存所必須面對的,你不去想,你就不用面對嗎?你老婆家人跟你要

生活開支費用,小孩上學補習弄個課外教學或暑假玩個DIY夏令營的,不需要錢與

資源嗎?你可以關起門來做個技術宅男不需要社交圈,你希望你家人也是如此嗎?

尤其隨著年紀增長的小孩子們,他們未來也會出社會面對這些啊!

所以當我們要在務實的面對這些問題時,我們就得思考我所處的團隊與利益關係了,

不管你是上班領薪水的,或是自己創業當老闆的,你就得一直不斷的思考這些,

尤其當你隨著年紀增長,上班或創業給自己磨練職場技能到一定的能力與經驗值之後,

真的就得思考技術以外的問題了。所以為什麼我們這些上了年紀的工程師們就會開始

涉獵或閱讀技術以外的東西,當然我們也都會知道:到了一定年紀與年資之後,

職場上或商場上,你人生生存或能夠還能往下走的,往往就是少一點技術含量,

多一點技術以外的東西,不管是經營策略或處於公司團隊中待人處事與人脈資源的

維持與經營。這些才真的能夠為你維持你的生存之道。

所以我才要來講:團隊與利益。道理都很簡單,你自己只要在你的周遭仔細觀察

就可以知道與體會的。

---

以下照片中是我在這個月初( 8/5 ),全家外出吃飯逛書店,隨手買的書:


也是符合我個人風格的閱讀習慣,你猜:我會先看哪一本?當然就是"解鎖中國史"啊。

歷史這個東西,就是一個簡單的史實,但到了每個人的眼裡,都會有不同角度的解讀,

喜歡看熱鬧的,就看看宮廷劇,聽聽戲曲講八卦,喜歡看改朝換代的就看三國演義,

打打殺殺的爭英雄。反正大部分的人都是在歷史中去找屬於自己的同溫層吧。

其實,市面上的很多歷史書,大部分也都著重於上述情節內容,畢竟是較平易近人

淺顯易懂的內容,比較少從制度面或體制發展角度來分析,就像我們一般人一樣:

懂技術的就不太想講技術以外或分析了解別人的故事,一來沒興趣(覺得人生一切

就是要過著滿滿的技術人生),二來也可能害怕看了歷史,也不小心看到自己所不願意

面對的同樣悲慘的故事重演吧

而這本的作者是念財務出身的,後來對歷史著迷而轉換到歷史研究者。多多少少

還是有點歷史以外的專業角度吧。其實我都比較喜歡看這種角度的歷史分析與解讀。

若只是聽聽改朝換代,歷史脈絡的~我只要乖乖聽我們家賈老師跟我上課就好了。😂😂

這本歷史書是從五大角度來解析歷史:

皇權爭奪、用人選才、財政經濟、改革陣痛與內憂外患的帝國轉型

有沒有像我們一般在講企業經營的概念一樣?在前兩篇文章留言中有人提到 Intel 

歷代 CEO 的經營轉型故事,其實道理都是一樣的:都是可以在人類的歷史軌跡中

找到類似的故事情節的。有興趣的也可以去找這本書來看看。

但是我這篇文章只講書中一件事跟標題有關的而已:用人選才

我也是看了這一段故事之後,才又上網查了一下相關訊息,才又找到以下(文章尾)

所引述的企業經營(創業者)的文章。

書中:小節標題是:李世民背後的造浪者是誰?

我們都知道: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殺了自己的兄弟而繼承王位,當然也創造

唐朝盛世。他也建立中國官場制度:三省六部制的官場分工制度---分工更明確,

也可以培養出更多的優秀人才。這些都是企業永續經營的必備條件。

("相信人還是相信制度?唐太宗最具體的貢獻"--- 書中的標題,也有人會說:

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有些制度沒有與時俱進,最後也會被玩壞的~,所以

大唐盛世最終也是埋沒於歷史洪流之中啊!😀😁😀😁😄)

---

但回來闡述一個概念:李世民背後的造浪者是誰?。唐高祖李淵建立唐朝時,那時

他有三個兒子,大兒子也已經受封太子等著接班了。但很明顯的是:二兒子秦王

李世民王府裡的幕僚團隊是個像組個NBA明星隊去打奧運籃球的黃金陣容。

武將有:尉遲恭(尉遲敬德)、秦瓊(秦叔寶)及程咬金等。文人謀士:有魏徵、杜如晦

及房玄齡等。這簡直就是歷史上政治全明星陣容啊,你還真的以為這批明星陣容

會勸李世民遠離紅塵、遁入空門跟小弟一樣做個秦王王爺就好?然後我們這些

黃金陣容就解散回家靠自己過下半生?

這就跟你去上個班一樣,跟著老師傅學十八般技能之後,然後等著老師傅退休後,

你也就跟著回家窩著孵蛋就好?有可能嗎?

他書中是引用拿破崙的一句名言: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其實這句話是有點誤解原來法文翻譯本意的,所以我才上網查到文末的文章的。

所以不管是爭天下或創業開公司,無非就是要構成這些基本元素:團隊與利益

一個人肯定不行,那就得要有團隊,但只要有團隊,那也肯定會衍生利益問題。

大家如果上班上得夠久的,尤其在大公司裡,多多少少也會看到類似的場景。

不要意外,歷史也都是這樣演的:皇帝死了,傳位給小兒子,兒子不懂,只好

聽母后的,母后一個人在後宮也不會懂全部,所以就會找娘家的父親兄弟幫忙,

這是外戚,無可厚非。但小皇帝長大懂事了,看不慣那些外祖父、舅舅們進進

出出皇宮,就像在自己家裡一樣,從小又沒啥朋友、謀士的...(頂多就是老師)。

所以只好靠身邊從小陪自己長大的宦官來幫忙,這就是典型的外戚與宦官

(東宮內外臣)之間的維護既得利益與爭取原本屬於自己的利益爭奪的歷史戲碼啊。

---

不管你創業開公司或上班領薪水,除了技術以外,當然還有很多其他的事情會

繞著你發生啊。當老闆的就不用管嗎?你在公司可以跟老闆說:我只要乖乖地

領薪水,不想升主管掌權帶人,然後又要別人尊重你、乖乖聽你老鳥指揮與指導嗎?

這些都是糾結著團隊與利益在轉啊,開公司接案子,開發生產產品銷售等,

不用管公司團隊之間的互動?不用去斤斤計較彼此的利益分配合不合裡?

你坦白跟我說:天下有這種事?就談技術就是最厲害的了嗎?

---

我再一次強調:我買這本書,看到此篇文章內容時,是在八月初,還沒出現

國內最近炒得沸沸揚揚的政治上小草政黨所產生的爭議事件。

你再仔細回頭看看上面唐太宗李世民與他們團隊的故事,你就懂了~

你就靠你一個人,用技術、用形象就可以爭權奪利,想創業當老闆?就只有

技術與信仰就夠了?歷史上有哪一段歷史是這樣子教你的?

---

你不要以為:你創業開公司或上班幫老闆找員工部屬建立團隊,就只要靠你

技術高大上、名氣大,用信仰與愛就可以凝聚出偉大的團隊長期的向心力?

肯定還是需要非常現實的"利益"問題。(可以說是利益交換嗎?)

就算拜師學藝,上班磨練工作上與社交活動技能,無非也就是為未來著想啊。

你創業當老闆之前,不也是如此這般的一路走來嗎?為了甚麼?

整天搞技術,貼貼社群媒體,展現成果是幹甚麼?做好玩的?讓大家給你案個讚

你就可以三餐無虞,家人與有榮焉嗎?

以下這張截圖是我一位朋友最近幫他老闆找員工的心情故事:


其實。在我看來,我也不會覺得奇怪或怪人家獅子大開口,現在你跟我說:

在北部地區,沒有這樣子的年薪,怎麼在北部存活而且還要存錢買房結婚生子?

在南部你要不要開這麼高的行情價?那也是你自己要想想的。

一樣的技術與花一樣上班時間,人家可以在北部喊這個行情,你跟我說:

我可以接受,那也是你自己要承當的利益條件。這本來就是雙方 deal 的條件。

---

最後還是再一次強調:不管你是上班領薪水,要獨資或募資創業當老闆,

真的不要一直老想著技術,或是整天拿著自己技術在社群媒體上討拍拍或

是要幾個讚?社群媒體粉絲團的人氣與點讚數,不是重點。你真的要思考的

是如何去建立組織團隊,拿出該有的成績利潤績效,把利益拿出來分,

其他的你要講那些偉大的夢想與理想,就想靠自己的理念要別人信仰你,

拿來嘴其他企業或團體都是不懂技術的魯蛇,省省吧~

只要想想:我是不是要幫兒子買個房子讓他可以順利的找到老婆的

成家立業的。比較務實吧。人之常情啊。不是嗎?

----

"兒子啊~你老爸技術很好耶,在業界鼎鼎有名,是個響叮噹的專家業師耶~

我看你也不想跟我學,那你以後要靠自己努力的存錢買房喔~"......😂😅😂

---

----- 以下網路文章分享:

----

「管理思維」拿破崙式三階管理,突破自我天花板


玻璃天花板-升不了官?試試拿破崙三階段管理

--------------------------

一個人在層級上升時候的三次能力變換

先澄清一下,網路上常盛傳的「一個不想成為將軍的士兵,不會是一個好士兵」是錯誤

的翻譯與片段。原文是拿破崙這句話原句是“Every French soldier carries a marshal's

baton in his knapsack”,如果按照意思翻譯過來,那就是“每個士兵背包裡都應該裝有

元帥的權杖”是不是很不一樣了?



很顯然,那句“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是意譯過來的,而意譯的結果則曲解了

拿破崙的本意。如果把“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再反過來翻譯成英語,

專家認為應該是“He is a bad soldier who doesn't dream of becoming a general”。


這已經沒有拿破崙原話的內涵。正確理解拿破崙的這句格言,那是要求每一名士兵都

應該胸中有全局,盡可能想到統帥在特定戰場在想什麼,只有如此才可能在戰場上

下一盤棋,形成整體戰力與合力。


回到今天的主題


第一級:從管理自我到管理他人

在做最底層員工的時候,只要自己執行力強,想方設法完成任務就可以了。

說白了,只要你是領導的一件趁手的工具,就已經是很突出的表現了。

但是如果一旦開始帶團隊,需要的能力完全不一樣。


這是一個從自己完成工作,到通過他人完成工作的轉變。據我觀察,很多職場裡能幹的人

,都被擋在了這個台階上,再難有所突破,為什麼?

因為他當了團隊領導,仍然是凡事逞能,動不動就是“你不行,閃開看我的。

他沒法做到發自內心地成就他人。


這個轉變,包含了很多方面。比如,你的時間分配要改變:必須開始減少花在個人工作上

的時間,要把時間花在幫助、鼓勵下屬上;要設計崗位和分配任務;學會放手讓下級完成

任務,並定期考核;還要建立社會關係,包括縱向跟上下級、橫向跟其他部門的人

建立關係等等。


第二級:從管理者轉換到組織者

好,就算你成功地做出了這個轉變,那下一級難關又在等著你——是從一個“管理者”轉變

為一名“組織者”。管理者的任務,還是局限在工作本身,但是組織者就必須要有戰略思維了

。換句話說,眼前的事沒有那麼重要,你要把眼光放開,注意到更大範圍的事情。


眼光放開的兩個維度

第一個是時間維度。現在的工作也許順利,也許艱難,但更重要的是未來趨勢。

遠處有沒有還沒出現的潛在對手?順利發展,會不會正在積累危機?

艱難前進,前方會不會柳暗花明?有了這些判斷,再反過來做當下的決策,

才是一個組織者的任務。


第二個是空間維度。組織內的資源,是看得見的,但是組織外的資源那可就是汪洋大海了。

和誰協作,拉誰入夥?在體外儲備什麼樣的資源,預留什麼樣的可能?

樹什麼敵人,交什麼朋友?釋放什麼樣的信息?等等等等。


第三級:從組織者轉換到決策者

在你有了這樣的戰略思維之後,第三級台階又來了,同樣攔住了很多人——就是從“組織者”

變成“決策者”。組織者的重點仍然是行動,但是決策者只有一個重點,就是判斷。

這個層次的思維模式和認知水平,又跟之前的完全不一樣了。

你關注的,應該是揣摩人心、局勢和趨勢。


做一件事,在理論上是對的,但是時機對不對呢?是該馬上做,還是再等等?

做一個動作,效果是好的,但是間接效果是什麼呢?負面效果,能不能控制得住?

兩件事都該做,做哪個才是真正的重點?兩方面的意見都有道理,該怎麼表態,

才能讓各個方面都口服心服?


決策者、判斷者有一個天然的宿命,就是極其孤獨。別人都是在行動,在提意見,

只要做好自己該做的就行了。而決策者,要獨自承擔決策的後果和責任。

這份壓力,沒法分擔,也無處化解,必須一個人扛下來。這就是“領導梯隊模型”的三級台階。


我們再回到開頭的那句話,一個想當元帥的士兵,就不能只做一個好士兵了。

別人在打一份工,而你要打四份,甚至更多;別人過一輩子,你要過四輩子。

否則,在你看來,這就叫懷才不遇;而在外部看,其實你遇到了自己的“玻璃天花板”。


15 則留言:

  1. 管理思維:我沒有經過三階,但都可以看懂。因為類似的訓練在其他領域完成再移轉過來套用。
    有一半在軟體開發中訓練,另一半則是GAME的模型化。
    第一級自我管理到他人管理:這是溝通理解,在軟體上就是要了解需求以及如何產出別人好用的原始碼
    第二級管理到組織:大型軟體系統要如何管理,這個在MCU系統架構中訓練得到,它的重點就是效率,空間,可維護性。我沒有空去真的寫出一個完整的game,但也一直在看對應的書。
    第三級決策:這是軟體案子外部的問題,客戶要的是什麼,實作的方法很多並不限於軟體。客戶說不一定要的解決方式可以經由別的"東西"完成。如何在成本考量下完成客戶需求並接下案子。
    會有這樣的思維,主因是我想將現實game化,所以得到模型化分析。主要在各階層的資訊及需求到底是如何運行。
    另外一種思考方式,背景不同,但目的是相同的。

    回覆刪除
    回覆
    1. 我相信絕大多數的上班族工程師,多多少少也都會有類似的
      想法,因為工作會隨著歲月的累積而增長見聞的。
      再看看一年一年新人投入職場,肯定也會帶來衝擊的。
      不管是用Game 模型化分析,從歷史觀點,乃至於企業管理叢書等。
      都會想辦法去提升自己在職場(或商場)中,增加本身競爭力或
      存活率。
      我們在這裡所討論的或分享的,無非就是要告訴大家:
      大家上了年紀之後,真的比較不會再強調自己本身在職場
      的專業技能有多強?多厲害?
      (東西摸久了,自然每個人都會成為每個領域的專業職人。)
      而是要去分享除了技術以外,大家所能學習體會到,所能吸收到
      許多在職場上(商場),我們接下來所需要的是那些內練轉換來的
      思維模式與統合運用過去學習所得到的生存之道。
      ---
      沒有寫完一個完整的Game,沒關係,那只不過是一個時間的累積,
      就算你在技術上把它完成了,你也不可能單憑一個人就可以幫他
      拿到市場上做甚麼?充其量,也只不過也像目前一樣:從中體會到
      一些技術以外的經驗與觀點而已。至少你懂了甚麼事Game 模型化,
      這個就已經夠了啦,
      也非常感謝你的經驗分享。

      刪除
  2. 能夠趨動人的是利益, 並不是什麼偉大的夢想

    利益, 不外乎錢, 名聲, 權力,
    比如說,進行這件事, 能博得上頭對我的好印象, 方便後面交換更多資源(升官發財?),
    或這件事執行並不困難, 甚至是順水人情, 出點力, 讓人對我印象良好 (會做人?)
    以後要找對方幫忙, 對方也比較容易答應

    有些主事者偏向找聽話, 看上去乖巧, 好駕馭的求職者進來當員工,
    進來乖乖做事, 意見不要太多, 這種人, 專業能力不算突出, 算堪用,
    大多抱著 "主管要我做什麼就做什麼,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領多少錢做多少事" 心態
    長期下來, 團隊專業水平容易往下走, 但這並不是他們(主管與成員)關心的, 位置能不能坐穩比較重要
    對於 聰明, 有想法, 能力強的求職者, 往往敬謝不敏(怕壓不住)

    每個人都要對自己錯誤的認知買單(思考盲點),
    有的單可以一直買, 買不停,
    有的單,這一生只能買一次

    以上是個人淺見

    回覆刪除
    回覆
    1. 我打算用機器人驅動公司,都很聽話不會有你說的狀況。所以致力於現實軟體化。

      刪除
    2. 好的, 請問 "誰" 會驅動 "機器人" 進而驅動 "機器人" 去驅動公司?

      刪除
    3. 真正公司草創時的人口不到十人,每個人都要扮演好幾個部門的功能。
      上次我參與草創公司只有4人:
      老闆:技術評估,業務,行銷
      老闆娘:總務,財會
      電子:電路設計,電路實驗,生產
      我:所有軟體,MCU電路,MCU軟體,手機軟體,PC軟體,兼職MIS
      接案時最麻煩,因為老闆的行銷看過去市場可能在,但他對於成本抓不太到,所以除一般會議外,只會開行銷評估會議,需要電子及軟體提供料件成本以及軟體開發時程,老闆娘要評估時程下的人力花費。因為一但成案就沒有回頭路。但會議一開,我提出的行銷模型超過另外三人的認知。第一年沒有問題,對另外三人來說是新的行銷行為會有所期待。但第二年以後,我開始被冰凍。因為我這裏進度落後。
      其實我之所以進度落後,因為另外三人都沒有想到軟體的工作量如此大。我要提供MCU如何控週邊的電路,還要寫MCU實驗程式。然後洗板打件,回來焊件,然後我才能寫正式MCU功能,就算之前寫一點手機APP,正式寫好MCU程式,APP的進度仍落後。APP的功能到一定程度,還要開發生產用的PC量產測試程式。我一人工作分不了也無法轉給別人。老闆有力徵人力,但能同時做如此多軟體開發的人,到公司倒到前都沒有找到。
      我所提的行銷就是利用手機APP將產品的功能連接到網站上,同時也加上聊天機器人客服系統提供線上手冊以及引導操作。問題是老闆沒有想過軟體可以將產品合併到雲端服務,所以軟體人力只有一人,就開公司了。
      最後公司產品延遲上市,還被客戶唸,中間為了追進度,又找了網站外包,但做網站的公司對MCU又不熟,合作狀況百出。後期財務問題變嚴重就進入不良循環,最後金主抽銀根就收店了。
      草創公司的四人都要拿出錢來,每個人都要出力,做的事有一半都不是以前常做的,此時驅動人的希望,不是利益。若以利益來看,4人根本無法在一起。
      以現在科技,很多事都可以由軟體機器人來做,ERP整個為公司核心,人是做事,但分解事情主要是人,只有人知道要實現那個部門功能。我覺得可以分解成功,有一大半都可以用機器人做了。現在的AI真的可以實現,只是取代率是多少,有沒有人知道工作要如何分解後再放入不同的機器人或軟體去統合。

      刪除
    4. 在團體(或職場上) 要帶領團隊獲得最佳(最大)利益,真的不是光靠
      你長官的專業技術有多好?有多厲害?大家真的也不要老是以技術
      觀點來評斷一位領導者,你跟我說:張忠謀領導台積電是靠他
      半導體非常專業深入的技術觀點嗎?他真的還需要天天跟你一樣
      進實驗室開啟示波器量訊號。分析與講解上面訊號的道理嗎?

      以前我在園區IC 設計公司時,被拔擢擔任部門主管時,某種程度,
      長官當然就是覺得你的專業領域到了一個資深能力了。
      他們看到的,所需要你的是能否發揮另一項潛在的"非專業技能"。

      所以我們公司的人資部門就會安排專業管理課程與講師。
      給我們安排上一些團隊的領導統御的思維模式與管理技巧。

      道理是一樣的,沒有培養出我們新一代的基層管理團隊,
      難道還要老闆逐一部門盯著每個工程師做事嗎?
      當然不可能啊。
      所以你要獨立創業也沒關係,但終究你要發揮未來有良好的
      團隊競爭力,你就得朝這方面學習成長的啦。
      弄個小小公司或工作室,整天拿技術出來噴人,嘴別人的
      公司如何?你開公司到底只看到甚麼?或沒看到或學到甚麼?
      你還以為別人都是笨蛋,不跟你學技術就落伍了?
      這是甚麼團隊組織發展或永續經營的理念?
      花一輩子只靠你自己的能力與資源,苦苦地爬行。
      這到底有甚麼可以讓年輕人學習借鏡的地方呢?
      大家真的可以好好的想一想啊。

      刪除
    5. 關於機器人或AI 技術等,無非就是希望在工作上減少錯誤發生,
      造成不必要的時間與資源浪費,就像我們人類不斷的創造工具,
      使用工具的道理是一樣的。
      有的人運用與操作得很好,那就是一個好的專業職人。
      但最終還是要為團隊創造利益。
      至於你公司或團隊需要怎樣的"工具"來協助你們,
      那當然也是因人、因事或時機有所不同,但至少大家都會
      從別人的經驗中學習與記取教訓來提升自己在"工具"使用上
      的技巧。這都是很好的思維方式。

      這也是我一直強調:只要你在工作上,不光只把腦袋或有限
      的時間與資源整天花在技術鑽研上,都是很好的學習成長的
      概念。
      也非常各位所提供的意見與想法。也讓其他人可以從中
      借鏡的學習成長。謝謝!

      刪除
    6. @Bee 感謝你非常詳細地以本身在新創公司中的經驗分析。
      首先大家有沒有發現:這公司缺一個很好的PM (產品企劃經理)。
      沒有?也沒關係,但老闆自己要幹,也沒關係。
      但有沒有搞懂所謂的 PM 的職責與價值在哪?
      你是老闆兼PM,也沒問題,但PM 要負責起產品開發時程、
      資源管控與財務成本分析諸多職責。
      (一般公司就是由專職PM 提出跟老闆或董事會報告分析的)
      在計畫開始就得要統籌這些東西,然後組織公司各專業團隊,
      凝聚向心力,並在計畫進行中,隨時掌控計畫各項進度:
      產品開發資源夠不夠?時程掌握,財務成本控管更新。
      甚至還需要對外留意市場動態資訊或尋求合作資源共享機會等。

      如果這些都沒有做好,管控好,其實很多專案或產品開發最後
      就是一團亂,要不然就是產品做到最後,也沒啥市場競爭力,
      其他再來講誰對?誰錯?都是事後諸葛。
      以前我們在園區大公司裡:每個產品線的PM 都是老闆眼中的
      超級潛力股,老闆只要聽完你的產品市場簡報之後,
      就會把錢與公司資源撥給你,然後就看你好好發揮。
      你行,產品成功賺錢了,你就有資格升官發財,甚至未來
      老闆想分家獨立新創公司也會找你的。
      但事情搞砸了,
      不要說老闆對你如何評價,光底下那些團隊會如何"公幹"你?

      所以我才說:一般正常的老闆是不會笨到自己去兼PM的啦。
      但新創公司或小公司沒辦法,但PM 的職責與腳色並不會因此
      而有所打折的啦。所以我才說:哪有老闆開公司。開了一輩子
      還在整天只看著技術就好?這是我們一般待過大公司,
      操作運用過組織團隊資源有經驗的人,所觀察到的人事物。
      ---
      真的不要老是要笑人家大公司如何冗員,低效率...你到底有沒有
      經歷過大公司這些真實背後的運作機制,有沒有一些值得你所
      借鏡學習的?你小公司一輩子都靠著接案子搞技術,就真的比較
      厲害嗎?你真的有懂得學習到所謂的組織管理團隊與創造
      組織團隊的共同利益嗎?
      這是大家在社群媒體上看著那些所謂專業職人,整天講一些五四三
      的技術,或自己碰到、評論一些鳥事時,背後所需要去研究探討的。
      ---
      也非常感謝 @Bee 的案例分享,大家真的可以從中去吸取與學習
      經驗,至少也轉換成一個對新創公司的經驗與分析觀點吧。

      @Bee 真的辛苦你了,不容易啊。

      刪除
  3. 因為 "利益" 而成就 "偉大"
    https://finance.technews.tw/2024/08/27/nvidia-stock-employee/

    回覆刪除
    回覆
    1. 這種分紅或獎勵制度,在台灣園區公司很早也都是如此了。
      我當初離開園區時,身上也有1/3 未執行的利潤分配額。
      (因為接下。除了 1/3 之外,也會另外分未來三年的額度)
      但這個股票投資一樣:只要是前途看好的潛力績優股,
      大家都會死命撐著努力下去,但如果大家也都看到
      未來沒啥獲利能力與機會,就算老闆願力拿自己口袋的
      錢出來搞這套制度,大家還是紛紛跳船的啦。
      ---
      反正,媒體就是這樣:成功了,都會把你治理與制定的公司
      制度。吹捧得像神一般,翻翻以前曾經被吹捧過的,如今
      鳥獸散的公司...
      同{因為 "利益" 而成就 "偉大"}道理一樣,
      大家也會因"利益"頓失,樹倒猢猻散....不令唏噓啊。

      歡迎來到一個標準的資本現實主義世界!

      刪除
    2. 確實如此, 既然上了賊船, 就當個稱職的海盜吧

      刪除
    3. 其實還好啦。
      反正老闆是以公司前景與發展為主要考量。
      而我們員工如果無法跟著老闆或公司一起"利益"成長的話。
      那就得真的要考慮自己未來的機會。
      沒有人會逼你留在船上繼續當海盜的。
      ---
      而如果既然要留下來當海盜,那也還是要當個可以升官發財
      的海盜,就像亂世梟雄一樣:也要幹個轟轟烈烈的才行。
      要不然都已經賠身家進入賭了,哪有還要空手而返的呢?
      不是嗎?...
      人生學習,做事的道理簡單,但如何抉擇?才是難啊!

      刪除
    4. 那算是海盜! 我遇過任天堂金手指的開發員工,那公司連一般行號都不敢請,員工也沒勞健保,薪水很高,一下子員工都有房子還不只一間,大部分人不到40就可以退休了。獎金分紅是每個月算,因為大家都不知道公司可以做多久?

      刪除
    5. 看來這公司的員工都看得很開。
      如果是我,我當然也願意啊。
      只要有利益可分~我哪管公司或老闆要玩多久?

      反過來說:老闆就發一點薪資,餓不死也發不了財。
      整天就跟員工洗腦:我們搞技術都比外面那些公司厲害,
      我們必須要看長遠的蹲...終究有一天,我們會在技術上超越業界的。
      然後呢?好不容易接個案子賺一點錢,就拿來買設備,弄實驗室的~
      大家上班就一直是要大家共體時艱,勒緊褲帶...
      十年、二十年....三十年或四十年的~饒了員工,也饒了自己吧。

      千軍易得,一將難求啊。當將領的,無法為部屬謀取利益。
      千軍難得啊~
      唯有組織膨脹,增加底下部屬升遷管道,才能推升自己的成就啊。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