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來補充說明一下這一兩個月,為什麼上個月文章會沒寫這麼勤了?
因為年紀大了,難免就是會有"身苦病痛"(台語),以前不會發生的事,
有年紀就容易發生的。--- 不過,不用緊張,就只是"板機指"而已。
對我們這種整天坐在螢幕鍵盤前的人來說:動動手指敲敲鍵盤在也非常稀鬆
平常的事啊,但怎麼會發生這種事呢?他就是會發生啊。那怎麼辦呢?
原本想就是簡單的手指使用過度產生的不適,就去找個中醫看看就好了吧。
中醫師也跟你說:喔,這個療程就兩三周就好...
學無止境--- 無論是電子技術或是以外的領域---溫故知新,精益求精。 還有賈老師的作品,可以讓我這個充滿科技,較生硬的部落格有一點人文的氣息! (2024 年加註 : 技術講不完,但想知道技術人生以外還有很多工程師感性內容,來這裡就對了!) ---- 賈老師的真老公!
現在來補充說明一下這一兩個月,為什麼上個月文章會沒寫這麼勤了?
因為年紀大了,難免就是會有"身苦病痛"(台語),以前不會發生的事,
有年紀就容易發生的。--- 不過,不用緊張,就只是"板機指"而已。
對我們這種整天坐在螢幕鍵盤前的人來說:動動手指敲敲鍵盤在也非常稀鬆
平常的事啊,但怎麼會發生這種事呢?他就是會發生啊。那怎麼辦呢?
原本想就是簡單的手指使用過度產生的不適,就去找個中醫看看就好了吧。
中醫師也跟你說:喔,這個療程就兩三周就好...
好像很久沒寫文章了喔?這就是經營社群媒體很辛苦的地方...
因為你還有工作、生活要過,除非你真的得靠社群媒體經營為生,
還是你真的把這些文字創造當作一些額外甜蜜的負擔。現在就算你要經營
社群媒體,你也得不斷的找尋題材與製作內容,創造話題,但是呢,搞技術
也不是一天兩天就可以累積出成果,那你一個人又怎麼能跟浩瀚的網路世界裡,
那些來自各地各路英雄好漢比呢?所以啦,我才一直強調:搞技術做產品,當老闆,
其實是沒有多少時間可以讓你還有那麼多美國時間來整天貼FB, 搞Instagram 等?
個人或小公司,資源時間是非常有限的,想從這些社群媒體去創造業績,也絕對
不是你所想像的那麼簡單的啦。公司為什麼除了研發部門外,還要業務財務等部門?
就是因為很多事情看起來不多,也不難,但它就是會花去您許多寶貴的時間與精神。
可能上一篇的故事內容太精彩了,也有可能有些地方也沒真的交代得很清楚,
也或許有些朋友沒有實際的創業經驗,所以可能在內容上沒有很深刻的體會。
剛好上周有個 Youtube 影片有個非常貼近我們生活,也非常適切的可以拿來譬喻
我所一直強調的:就業或創業有核心技術(這個應該稱為戰術吧),卻沒有經營
管理經驗或策略(這部分應該稱為戰略吧。)就會讓你的辛苦建立的核心技術後,
不管在就業或創業,都可能面臨市場的強烈挑戰與競爭。建立核心技術固然
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你真的得要認真嚴肅的探討與評估自己職涯中,除了
這些核心技術以外,你還缺乏那些在競爭市場中所該具備存活條件,不是說
你就得要努力學習這些技術以外的知識,而是你真的要有一定的思維判斷能力。
今天是今年度的端午節,也剛好是國曆五月最後一天,先在此祝各位端午佳節,
端午安康,好運接"粽"而來,好運一整年~
當然啊,既然是祝福的話, 也是代表其實人生不如意鳥事比其他順風順水的多很多。
尤其當你年紀越來越大時,能有個簡單輕鬆悠閒的日子都不容易求啊。
就先送上這個月帶著家裡毛小孩去游泳的照片吧;從照片中可以感受到那份
恬靜悠閒的氣氛吧,然後呢?就要進入今日文章的主題,因為故事會比較長一點,
我後面會陸續慢慢的以系列文章處理吧。
當一位稱職的系統工程師,公司可能只需要你會寫軟體,或寫韌體就夠了。
在好公司裡分工明確,只要你做好本分,薪水紅利獎金也不會少你一份的。
那到底我們還需要額外的研習硬體技術嗎?肯定會有人跟你說:多一份技能,
就多一份工作保障,在我過去的經驗裡,未必啦,有人真的只靠一個稱職的
軟體或韌體技術之後,升官至管理職,也都不需要太過於涉獵硬體設計技術,
照樣一路官運亨通,也都可以在職場裡安全下莊過個不錯的退休生活的。
那些一天到晚會跟你說:多學一點也是你職場的競爭力,可能是來自於自己對於
自己本職學能信心度不夠,當然也來自於一點的憂患意識吧。但多學一點硬體,
就真的能多保障你職場競爭力嗎?這真的就有點見仁見智了。我就來分享一下
這個月有個傳統產業廠商改選董監事,新聞還鬧得沸沸揚揚的。因為我過去
曾經從事相關產品開發。所以就我自己的眼光角度與觀察來說說一些故事吧。
首先我先說明一下,我當初開發相關產品時,我的目標就是希望能夠成為
這個行業的供應商,因為我很早就知道,這些廠商在某些產品(尤其是電控
產品方面),他們是不可能會投入研發或量產資源的。畢竟隔行如隔山啊。
所以只要你產品能夠具有一定的穩定性,且可以保證供貨正常,其實大家
都有機會做他們的供應商的。
這個主題我原本早在二月底就有在想來寫個心得與感想了。
只不過,現實生活與世界環境總是瞬息萬變,況且我們都是小人物,也總得為
三餐生活張羅啊,我也常說:做工程師如果只想做自己想做的,又有固定的
營收(薪資)可拿,誰不想就這樣過著精采又充實的一輩子工程師生活有何不可呢?
但現實世界的確不可能如此這般的。所以你要我整天就拿技術的故事來講,
跟年輕人說那套:我們以前多堅持技術開發,秉持著一步一腳印苦幹實幹的
磨練技術,可以造就甚麼偉大的技術人生...這類勵志人生故事,講坦白話:
我現在也近六十歲了,我已經不會再講這些有點違背自己現實生活的話了。
這篇是臨時發生新聞事件後,補上的一篇文章。相關資訊我先整理在文章後面。
當然這件新聞事件在科技圈裡也引起很大的迴響與評論,有興趣的都可以從各方面
找到自己認同的觀點。但在我們這些比較資深工程界圈的老友中覺得:這篇離職信
還是不脫技術人用單純技術觀點角度來論述自己技術的投入與成就。
當然這樣子的觀點當然可以為自己辯白或爭取正義,但我也常說:當你證明別人錯時
,也並不代表你就是對的!當然砍人不是處理事情的方式。
所以我為什麼後來一直強調搞技術的人,真的不要老是用很狹隘的工程角度來
看待一切,雖然我們自己也是幹工程師的~也知道幹工程師的辛苦,也對得來不易的
成就,會有一點成就與自負。但是這些不是成功的所有因素啊。
個人希望每個工程師在職場上,隨著年紀增長,除了技術精進外,能夠也在
其他方面也有所提升,我相信只要是在職場上歷練一陣子之後,每個人都會想
突破自己的一些領域或極限的,藉以提升自己在職場上的競爭力或存活率吧。
所以,個人在文章中就儘量不要老是拿技術出來講,也可以分享一下在技術以外,
自己過去的所見所聞,或是一些在技術以外所培養出來的產品開發或市場觀點。
老是要拿技術出來講,當你都在職場上做那麼多技術的苦力活了,真的要拿出來講,
寫寫一些技術分享文,我保證你用盡餘生也寫不完的啦。我就隨便舉個例子吧:
這是農曆新年後的第一篇文章,隨著一年一年的過,也不禁感慨歲月如梭啊。
自從離開創業公司之後,在武漢待了一兩年,幸運地在疫情爆發前回台,
也非常感謝許多昔日園區老同事與老朋友的幫忙,安然度過這幾年,
想想:離開創業公司,何嘗不是一個很好的安排,想想市場瞬息萬變,更不用
說科技業的技術進展與趨勢方向,都已經與昔日自己所認知的情況相去甚遠,
所以啦,現在呢,就閒來沒事手癢就可以回顧的做作一些小玩意兒,也可以
綜合整理一下屬於我們這個世代的技術發展與經驗分享,或許,如果還可以
讓一些有心人士可以引用或參考,也算是一種時代眼淚的剩餘價值吧。
這次用個本身的實例來講一下創業時,產品企劃的一個經驗分享。
工程師創業時,總是會以本身所具有現成的部分技術來看產品或市場。
所以往往在做產品企劃時,總是難免會以既成的觀念與想法來演繹。
就有了一種很直觀的認知:"嗯~這個好玩喔~"。就是以個人情感所好,
來做初步的判斷,當然也無可厚非,因為就是要覺得好玩,才有熱誠與衝勁。
然後呢,接下來就會稍微的考慮一下:"嗯~這個東西可能有些市場...",或是
也覺得這個東西從技術角度來說:"有一些門檻,肯定會有人願意花錢買我的技術。"
(但從技術如何成為一個標準可以順利生產銷售的產品?那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於是乎呢,就決定花時間與精神的給她用力地做好、做滿。然後就在一些網路
社群媒體中,弄點技術展示來嘗試可不可以吸引客人或發掘一些潛在客戶。
這是一位熱心的讀者私底下告訴我的產品訊息,只要是市場有需求的產品,
也不可能只有一家公司在做,天下沒有那種只有你會做,別人就不能做的產品。
就算是有專利,人家也會想辦想避開專利,若有些是技術一時達不到的門檻,
那別人也會加快研發速度的趕上,只要有資金、資源的奧援,天下許多產品技術
也不會有壟斷獨享的東西,就拿科技尖端當紅的AI 技術,只要有未來市場機會的,
每一家有資源有能力的公司,也都想辦法跟上啊。你不要以為這些技術有多難?
難道你敢擔保這些公司的工程人員不會帶槍投靠的問題嗎?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啊。
在產品市場競爭上,靠的真的不光只是技術而已,它們更需要整體企業競爭力與
策略布局等因素啊。世上有很多腦筋轉得快的老闆,也有眼光精準的投資團隊,
大家別想歪了,這個標題其實是一個非常嚴肅的職場概念的。不管你是就業
或創業也都會碰到的議題,換個方式講,那就是當你所處職場的蜜月期之後...
大家從學校畢業後,總是有個憧憬:當我念了電子電機或某個自己理想的
科系之後,或是當你畢業找到你所想去的公司或是進入親朋好友眼中的好公司,
甚至當你換工作,或是當某個非常賞識你的老闆找你上班或想自行創業時...
一時間你都會有一股:千里馬找到了好伯樂的興奮感。你覺得你已經達到你
人生的職場巔峰了,譬如就業時,你可能就會覺得,這份工作就是我所要的
工作職位或機會,未來你會在這公司或職位上發光發熱的;或是當你一創業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