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國內一直在吵年金或勞保問題...
您看新聞說:青年起薪不好,然後您又說:出口樂觀?!...很矛盾的數字?!
我們本身在跟許多中小企業主在聊這些問題時,大家其實都很擔心一直
提高保費,無形中都在增加中小企業主的經營成本壓力。
反過來,對於勞工未必有更好的勞保環境,主要原因還是要廣闢財源,
為國內創造比較好的投資,提高工商業生產與獲利能力...光只是頭痛醫頭,
腳痛醫腳的看問題是解決不了的問題。
想一想:我們國內經濟的產業政策如何?!
22K是鬼扯題?
國家經濟工業稅率政策是"劫貧濟富"...您一直提高低毛利的高科技業的免稅率,
(想一想:這些高科技業如果比照一般中小企業所繳的 25% 稅率,這些毛利遠於
10 % 以下的高科技業...那不是這些口口聲聲的高科技業不就全倒了?!...也難怪一直
擺脫不了全世界工業分工中最低一級的宿命,因為政府政策就是幕後最大推手...
也難怪企業還要以22K 來雇用員工!)...其實政府應該要更照顧中小企業,
因為中小企業用 25% 的稅率還要願意雇用員工,已經成屬不易了啦!
---
吵這些年金或福利政策也只不過是:在一塊餅裡,大家搶飯吃。
想想以前股市上萬點時,當初不也是一大堆軍公教人員,也搶著進民間企業嗎?!
當初政府不就因為想多留住人才才會祭出眼前這些福利政策,那曾幾何時,
為何會成如此場景?!當然是整個國內經濟政策的確有很大的問題...
不解決這一種根本問題,是無法從根本解決問題...吵也沒用。
---
我們再回頭看看國際經濟模範國:德國的歷史經驗故事:1701 年,第一代的腓特烈
(當初來說應該只能稱為公侯而已...)就想著如何讓普魯士可以真正稱為一個王國?
當1713 年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結束,由他兒子腓特烈‧威廉一世繼位後。
普魯士也還稱不上一個真正的國家,腓特烈‧威廉一世也不強求人民忠君愛國,
他的治國理念只有一個:義務,絕對的義務。...勵精圖治,深知經濟發展才是
國家能夠富強的根本,所以普魯士強大需要工業、商業及農業等均衡發展繁榮。
並藉由整治工商稅率制度提高經濟發展力,當然我們也從歷史知道腓特烈‧威廉一世
也算是一位重視軍事力量的國王,因為十七世紀歐洲還是普遍仍盛行僱傭軍制度,
腓特烈‧威廉一世藉由經濟改善國家財政,為普魯士強大的職業化軍隊準備足夠的軍費,
藉此許多諸項改革讓普魯士人慢慢養成遵守紀律的習慣,也許就是如此造就了德國人
嚴謹、自律的性格!...
---
然後接下來一段很好玩的歷史告訴我們一個好的歷史經驗法則,其實勵精圖治的
腓特烈‧威廉一世只活了53 歲(1688~1740) 而已...他還很擔心他那個喜愛文學、
藝術及音樂的腓特烈王儲無法承接如此重任...百般的訓斥、羞辱,還一度想離家出走。
沒想到的是:日後,就是在這個兒子的努力下,完成了腓特烈‧威廉一世讓普魯士
成為歐洲強國的心願!....所以,一個好的制度與國家思想觀念就能好好的帶領國家
走向富強。
所以,其實在位領導者,真的要有廣大的胸襟以及比較宏觀的大格局領導風範,
來為未來奠下良好的基礎,否則,我們也可以從歷史上看到那些汲汲於小細節,
甚至只想圖謀少數人個人利益的領導團隊...終究都會被歷史所唾棄。
(同樣的對比可以參考同一時期的俄羅斯的彼得一世,在遊走西歐國家之後,
累積許多考察,學習機會...也是造就俄羅斯近代發展重要里程碑。之後幾位不成器的
皇位繼承...(其中比較好一點的是彼得一世的私生女...伊麗莎白女皇,但也沒多好!)
之後的彼得三世...他的昏庸,反而也造就他老婆的成就---俄羅斯有名的女皇:
凱薩琳二世。很巧...她也是一位普魯士人!)
---
所以啦...我們從歷史上的許多經驗,幾乎都可以看到同樣的情景,我們也大概可以
預測得到結果了!
----
我們把餅做大當然是一作法,可是你去看德國的軍公教所得替代率還是遠低於台灣! 這問題應該是兩方面都要檢討才是,如果軍公教退休人員吃掉大部份政府預算(當然你可以說把餅做大,可是以台灣的情況我覺得應該很難,或是不樂觀....),那勢必會造成排擠效應,更別說要照顧年輕人,弱勢家庭,鼓勵生育,改善人口結構.............只能說台灣百病叢生,大家卻還是怕手上的餅被瓜分了!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