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21日 星期二

冷暖的科技業

今天下午忙完到一個段落之後,回家陪賈老師去看醫生,

賈老師真的勞碌命,平常工作忙到都沒時間生病,結果一放寒假就感冒生病。

在診所陪賈老師看醫生時隨手翻到今日的報紙內容。

看到了我常接觸的科技業新聞...回家再上網讀了一下,然後比照一下

這兩天在Mobile01 網站所看到的這一篇留言:

農曆年前夕,我失業了

這篇留言算是在Mobile01 毒舌話題中,比較讓人感到溫暖的一篇。

但也不禁想起這兩件事情的關連性。想一想在這一個講求日新月異的產業中,

不是您有能力就能求生存,而更應該懂得如何調整自己。

所以,當您再看到今晚的聯合晚報的那一篇大M 的新聞時,您也就不用懷疑說:

在這一種公司上班為什麼還會有人想找更好的機會呢?

或許還是有很多人已經可以預見自己未來有可能在上班公司被榨乾之後...

還是會走到一個中年危機吧!...在Mobile01 的那一篇留言中,我們也透過許多

前輩的經驗交流中,發現也有很多人早早就選擇走另一條路。

或傳產、或早餐店...等等。

或許真的調整一下自己的心態,就可以活出不同的人生道路,最重要的是:

可以讓我們的下一代可以繼續活在希望之中吧。

PS: 果然老一輩的人,常常會跟我們說:不要老是喜歡吐嘈"老人家"...

因為有一天您也會老的。就像如果是您碰上這樣子的事時,您又該如何?

--------
至於人家說怎麼拼經濟?!您信不信?!我不知道!

但以我自己是搞技術出身的~我只知道說:我們的內閣閣員裡,應該還是要有一些

所謂的「技術官僚」。但當我發現說:原來搞不定eTag 時,原來我們的交通部長

也是學政治學的。那我真的不知道就這些學法律,學政治的一群人如何搞好經濟?

我是不太相信啦!因為比起以前像孫運璿先生、趙耀東先生等...至少都是學理工的~

至少也是從基層工程部門出身的~也真的掌握過公司營運的眉眉角角的!


----


外銷訂單創三高 頭路還是找不到




去年外銷訂單創新高紀錄
去年外銷訂單創新高紀錄

走出悶經濟,看到春燕?經濟部昨公布,去年12月外銷訂單為423.1億美元,創歷史單月新高,連續6個月正成長;累計去年第4季及全年外銷接單分達1229.5億美元、4429.3億美元,也都刷新歷史紀錄,呈現「三高」喜訊。
對媒體追問是否看到春燕?統計長林麗貞不願正面回應,僅低調表示今年1月是正向看待,第1季可望正成長,新的一年景氣相當樂觀。
值得注意的是,「三高」喜訊背後卻暗藏隱憂!去年12月與全年外銷訂單海外生產比54.1%、51.5%,均創歷史單月新高與歷年新高,透露出外銷訂單的高成長,對提振國內景氣增加就業機會效果,微乎其微。
外銷訂單連六成長
受惠於智慧型手機及平板電腦接單暢旺,經濟部昨公布,去年12月外銷訂單為423.1億美元,年增7.4%,連續6個月正成長;去年第4季外銷訂單1229.5億美元,年增10.9%;全年接單金額4429.3億美元,年增0.4%。
去年12月與全年資訊通信及電子產品接單,分別為120.1億美元、104.1億美元,以及1161.9億美元、1060.1億美元,也都締造歷史單月新高與歷年新高紀錄。
歐洲訂單暴增24.6%
林麗貞分析,由於手持裝置及電子消費品需求增加,帶動組裝代工、產業供應鏈接單暢旺。值得重視的是,去年12月國內部分電腦大廠積極調整產品結構,彌補電腦訂單下滑,其中來自歐洲訂單年增率暴增約24.6%、美國年增率9.2%較多。
產業接單穩定成長
展望今年,林麗貞指出,由於手持行動裝置推陳出新,全球對高階手機需求仍持續,再加中低價機種崛起,帶動發展中國家需求擴增,均有助於台灣產業供應鏈接單穩定成長。
她表示,世銀、環球透視,國際貨幣基金(IMF)等機構均預測,今年全球與台灣經濟成長率均逾3%,有助於今年接單成長。
今年景氣相當樂觀
她強調,最近國內大企業發布樂觀消息,如台塑化預估今年營收正成長5%、台積電預估第1季是谷底,第2季之後呈兩位數成長,顯示今年景氣相當樂觀,但國際競爭激烈,如面板業受中韓投產夾殺,再加美國QE退場等變數,在今年須加以注意。
----


海外投資逾5成 經濟會好才怪






民眾前往就業服務站諮詢,希望能夠找到足以餬口的穩定工作。(本報系資料照片 實習記者林彥君攝)
民眾前往就業服務站諮詢,希望能夠找到足以餬口的穩定工作。(本報系資料照片 實習記者林彥君攝)

去年全年外銷訂單創新高,但民眾卻看得到、吃不到,超過50%的海外生產比,不但無助降低國內失業率與提高民眾薪資,更嚴重的是,海外生產等於海外投資,企業以海外投資取代國內投資,將對經濟成長產生負面效應。創新高的背後,透露的是警訊,不是喜訊。
外銷訂單是出口領先指標,外銷訂單成長,出口理應跟著上揚,但近年來外銷訂單海外生產比屢創新高,出口卻低迷不振,兩者已明顯脫鉤。
台大經濟系教授林向愷認為,南韓在中國大陸的投資金額不亞於台灣,但南韓的海外生產比低於4成,但台灣卻逾5成,而且一直壓不下來,造成投資(含政府與民間)占GDP比重不及20%,反觀南韓投資占GDP比重在30%左右。
雖然歐盟部分國家,在海外生產比逾7成,但因在歐美先進國家投資生產,可取得先進技術與行銷,有助於提昇產業升級,但台灣在海外生產,完全無助產業升級。
美國總統歐巴馬為降低失業率,希望蘋果公司的海外生產線能回流本土,引發美國再工業化,德國工業4.0發動計畫(第4次工業革命),為工具機產業帶來遠景;反觀台灣面對失業率居高不下,22K低薪惡夢揮之不去,如何引導企業回台投資,創造一個有感的外銷訂單,馬政府要加油啊。
---
內憂+外患 聯發科跌破400元
聯發科董事長蔡明介。
報系資料照
上市IC設計龍頭聯發科(2454)今日受到多重利空衝擊,外資對聯發科中國TD-LTE晶片發展進度過慢,及內部高層主管疑跳槽展訊事件越演越烈出現疑慮,今日巨量重挫超過5%,跌破400元大關。聯發科傳出前手機晶片事業部總經理袁帝文去年初離職後,透過職務之便帶走有關聯發科手機公板架構設計等機密文件,並傳去年上半年加盟展訊後,透過獵頭公司對聯發科關鍵專案研發人員進行挖角。據了解,聯發科已對袁帝文提告,並聲請對袁帝文執行假處分。
另外,外資雖肯定聯發科8核心晶片可望貢獻首季營收動能,不過對聯發科TD-LTE晶片拓展進度出現疑慮,預期聯發科恐面臨高通或Marvell競爭,下修聯發科投資評等。
聯發科今日宣布與國立交通大學合作,從去年底起規劃,以校級單位成立「聯發科技-交大創新研究中心」,透過成立校級創新研究中心,希望將學界研發能量導入企業,期望產學共同創造雙贏。
聯發科本月27日台股封關日將召開線上法說,外資對首季業績展望看法分歧,有外資看好聯發科在8核心手機晶片熱銷下,首季業績有望逆勢成長,但亦有分析師預估,首季淡季業績將下滑。聯發科今年以來外資由買轉賣,迄昨日出脫持股1.2萬餘張。
【2014/01/21 聯合晚報】

11 則留言:

  1. mtk 手上沒有太多的 3G/4G 專利, 不像Qualcom, 有專利的保護. MTK 強在整合,在 cost-down. 很多的cost-down 沒啥學問可言, 就是經驗, 說破不值錢. 對岸的展訊,其實技術不差. 但做IC的經驗不像MTK有那麼長的經驗. 挖人其實是最快,也是最省錢的方式來縮短自身的學習曲線. 大陸在這點做的很聰明.

    華為手 上的4G專利很多,再加上自己也有自己的IC設技公司, 長線對MTK而言,是不利的!

    回覆刪除
    回覆
    1. 昨天剛好跟一位專利事務所的人談事情,我才知道:MTK 對專利並不是很熱衷。
      他們只是一味地認為只要產品開發速度快,玩市場價格操控比較有用。
      這一種方法追人家很有用,但要防人家沒啥用...現在就4G 而言,人家都還沒跟他談專利。
      而據說之前人家願意花45億美元買下北電(Nortel Networks)在做什麼?
      難道人家是笨蛋?...

      那就更不用說:大陸的那些公司了...
      ---
      在台灣就算是一流的公司,用人的方法還是用費用估,而不是用投資角度看事情的啦。
      所以,像今天新聞中,人家大公司的高階主管幹嘛還想拿廠商回扣?
      我想換個從員工角度想...難道他在這種公司裡不知道他還可以待多久嗎?

      道理都是一樣的啦。

      刪除
    2. 兩位說得都沒錯, 不過現在mtk股價到500了(不過這也意味著, 有股票的差不多可以開始賣一賣了), 又要怎麼說呢? 專利多的不一定會贏, kodak/motorola/nokia專利有多少? Apple還被nokia告過, Apple倒了嗎? mtk的確很會costdown, 不過要說它只會costdown的話, 就太不了解它了, 只會costdown的公司能做到豬屎屋界第4名(去年, 今年應該穩坐第三), 其它公司不是要吃屎了? 不過話說回來, 這些都是靠著底下的工程師賣肝換來的, 相信大家都同意才是....

      刪除
    3. 我認識許多"曾經"待過MTK 優秀的工程師,我一點也不替MTK 擔心。

      以他們公司文化每一年要找一大堆台清交優秀學生來"洗"人才 ,當然沒啥問題。

      就跟當年VIA 對上Intel 一樣。他們都可以選擇一條他們要走的路。

      至於其他公司是不是都是吃屎的?!那也要看每一家公司對於自己的價值與定位。

      最擔心的是:這些公司如果沒有認清這一點,然後每天都自詡要成為MTK 第二啊?!

      或是還是用台灣過去那一種Costdown 心態在看市場趨勢或產品定位的話...

      那是很難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路的啦。

      PS : 沒錯~今年可以穩坐第三,我們還可以說:還可以坐三望二呢!!

      因為人家Broadcom 也快不想玩手機晶片了...這就跟當年主機板CPU 之爭一樣。

      除了Intel 之外,當然還可以有一家AMD ,然後呢?!人家會說您AMD 很厲害嗎?!

      最重要的都不是這些排名之爭,而是我們該如何真正找到市場定位與價值吧。

      刪除
  2. 看了01的大樓(沒看完)~ 一整個覺得電子業賺錢就是在35~40歲之前吧~
    40算之後~就各自保重了~別想說可以像傳產一樣做到55~60歲~

    我最見滿常建議我朋友~35歲了~還在領月薪35k的工作~
    不如給自己一次機會~創業吧~
    22K vs 35K ~感覺差異不大阿~

    回覆刪除
  3. 以前人家常說:[ 人在公門,好修行 ]
    當時年輕閱歷淺,不甚明白其中固理
    但是經過多人以後,現在的我,終於深刻瞭解這一句的底理了

    我工作技術背景與賈師之夫略同,兼顧[硬體介面]及[韌體驅動]的苦工人主

    1.日資汽車音響公司的soft house,即uCOM微控器的韌體設計及coding 約4年
    2.uCOM微控器的韌體設計及coding 之能力,轉戰至大型運動健身器材 約2年
    3.uCOM微控器的韌體設計及coding 之能力,再轉戰至通信之交換機PBX,節費器等等 約2年
    因為有一些獨門絶技,所以這一時間都可以有一份好薪水及得到眾老闆的器重

    4.最後我知道這一套能力一定會越來越不希奇及獨厚......所以我思變
    就在結婚前,我有幸考進入電信公司...漸漸地遠離了之前緊迫的工作環境(身一度不適),現在日子緩和很多(找回健康及顧好家裡)......錢够用就好,感覺上自己可以自主生活,不用再當老闆的狗奴才了.

    希望大家都可以在人生職業的道路上,找到屬於自己轉環的出路......任何的契機!!! 加油~

    ~~~~~~~~~ 以 上 ~~~~~~~~~

    回覆刪除
    回覆
    1. 補充說明:[ 人在公門,好修行 ] => [ 無後顧之憂 ]

      刪除
    2. 那就恭喜您了。

      有時我自己也會有一點懷疑說:過於安逸的生活,會不會讓自己慢慢的在人生道路上,

      找不到另一種奮鬥的目標?....那會不會又陷入另一種泥沼之中?

      刪除
    3. 或許短期內(5~10年), 台灣政府不會倒. 那20~30年後呢??
      聽到親戚剛上工科碩士的小孩,目前正在準備國考,準備當公務員.
      我祝福他,也替他擔心!
      因為未來等著他的一定不會跟他老爸安穩當3x年公務員的日子一樣,
      少子化,產業外移, 還有與對岸的互動 . . . . . . . .

      是否還像過去一樣,投身公門無後顧之憂?
      我想只對目前4x歲的公職人員試用,

      刪除
    4. 嗯~同意。

      就跟一般人看到高科技好,才想去做這一行...當您看到好去做。

      別人已經做了N 年了,也賺過一波了...您覺得還有多少油水留給您撈?

      還有多少人排隊等著撈?....更何況:幹公務人員您要至少要熬多久才算排上隊伍等著撈?

      我們家的賈老師已經領過25 年服務獎了,都還一天到晚擔心可能沒有好的退休福利。

      那就更不說用4X 以下的那些公職人員...未來幾年很難講,但您又得要熬得住跟別人

      排隊等....目前時下這一種社會與政治環境,您敢肯定的說一句:

      [ 人在公門,好修行 ] => [ 無後顧之憂 ] ?!

      更何況有可能是有點違背您原本一棵積極赤誠追求夢想冒險的心?

      當您在這漫漫二、三十年間...又聽到什麼傳奇故事時,是不是又有"驛動的心"?

      因為很實際的是:[ 人在公門,好修行 ]...怎麼修行?當您碰到的單位是怎樣的單位?

      是怎樣的人事與工作氛圍環境?

      您都還可能: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啊!--- 看多,聽多也不足為奇啊!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