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個月來出差大陸一陣子,回來又很忙,本來一直想在更新一些部落格文章,
卻遲遲無法找出時間為自己留下一些生活註記。
其實這一趟去大陸做一些技術交流也學了不少技術觀念,也看了不少東西。
說真的,這一種年紀還是接受這一種挑戰與刺激,還真的有點受不了,
但是又能怎麼辦呢?我最大的感觸還是要於:我們這種年紀,能做真的也不多了,
唯一能夠做的就是趕快找機會讓年輕一代的可不可以趕快跳出來啦。
所以當我收到以下一個電子郵件時,我說甚麼也要趕快回覆,看能不能給個明確的方向,
----
大大你好,我是一個碩士研究生,我想請問一下現在開始寫MCU的話,會推薦哪一種晶片,還有那些書和現在趨勢如果繼續走這條路會不會吃虧,因為某個教授勸我不要再寫arduino轉寫類似ARM那種的晶片,可是我的指導教授應該是嫌麻煩想要我寫arduino,但我覺得沒有未來性,可又不知道自己的未來到底要走哪條路,所以想請教一下大大。
希望大大能夠回答我這個嫩咖的問題
<<<<<<<<<<<<<<<<<<<<<<
同學:您好。
首先承蒙你來信請問。
先說明一下,在學習路上沒有所謂的吃不吃虧的問題。學了總是一種經驗累積。
至於某教授的建議:"勸我不要再寫arduino轉寫類似ARM那種的晶片",某種程度來說是對的。
畢竟你已經是念到研究所的人了,在程度上肯定是有一定水準的人,Arduino 這個東西對你
來說真的有點簡單了。
沒辦法在所謂的單晶片應用領域裡可以鑽研一些基本概念,除非你不是EE 或相關本科系所
的學生。
我常開玩笑地說:如果連程度好的學生或工程師們還動不動拿這一種東西跟一般所謂技職
體系搶飯碗,那你的未來在哪呢?
至於指導教授作法,可能是覺得擔心你學新的單晶片平台可能會花你太多時間,
耽誤你的研究計畫行程,所以才簡化這些。
那就得看你的論文目標內容是甚麼?如果重點不是在單晶片平台上的話,
那指導教授的考量也是對的。
畢竟要把一個單晶片平台搞清楚,不是一個月兩個月的事,尤其對你們這些新手來說。
---
最後至於要學哪一種單晶片對於未來比較有"機會"?見仁見智啦。
如果你的老闆覺得用八位元MCU 就可以賺錢了,他也付得起你的薪水,那就學八位元。
至於 32 bits ARM ?那也得要看你要拿來做甚麼應用來有意義啊。
最後給你一個簡單的故事:我在部落格文章內提到我一位大學同學去念清大電機所。
我們念航空系的,根本沒多少EE 背景知識。
但我這位同學卻在清大電機所內,用類比電路兜出一個PID 控制迴路來完成磁浮系統控制,
碩士(一年)加博士(三年)就畢業了。
這是事實,你有機會也可以去查證:指導教授還是知名的國際學者:汪積昌教授(歿)。
所以你覺得學甚麼比較重要?還是畢業比較重要?那你的答案是甚麼?
供你參考一下。
最後祝福你。
>>>>>>>>>>>>>>>>>>>>>>>>>>>>>>>>>>>>>>>>>>>>>>>>>>>>>>>>>>>>>>>
喔~剛好昨天下午還抽空跟我博士同學聊了一下,他最近也很忙,前一陣子我們兩個還非常
有默契的交互去大陸出差,他先出門,然後我去,當我回來時,他又回台灣之後,又跑去
一趟,他跟我說:他這周還會再出門。哀~辛苦啊。其實他也算是務實又是技術底子的人,
滿腦子還有一些產品技術的想法,昨天他就跟找我談一個他的想法,問我可不可以幫他
弄個邏輯電路設計實驗,我開玩笑說:同學~我們年紀都有點大了,這種題目對我們來說:
不難,但是所有設計軟體工具,我們都有點老了,跟不上了。所以我還是請他把題目說
明一下,我再找一些年輕人看能不能幫忙?還好的是:我還可以聽得懂他的題目。
我回來也找個研究生問問,看來還是年輕人比較行,不管是Altera 或是Xilinx 新的應用
設計平台都應該可以。所以我說嘛!還幹嘛自己抱著不放呢?
----
所以說真的~有時真的與其老是要抱怨甚麼的?還真的倒不如比較正面積極一點去面對。
就像這一次去大陸出差作技術交流,連大陸公司的老總與技術長,都跟我說:"Chamber
真的~我們真的難得看到一個懂技術的人,還願意如此積極正向的從很細節的觀點,
討論與解決問題的人"。我想這才是我們面對大陸人才競爭還能夠保有一定的優勢。
其實我們都不應該小看我們自己的優勢,技術不是重點,而是心態與那個態度才是最重要,
我當然也希望我們也可以把這個精神傳承給年輕一代的工程師。自然就不用過度的擔心
那個 22K 的老問題了。因為唯有更寬廣的心,才有更寬廣的系統視野,自然就有更廣泛
的應用領域拓展,誰說:寫單晶片韌體,就只是那個八位元或 32 位元之爭?
搞系統應用就只有USB 或RF 而已?
大家努力加油吧。
PS:請記得看完文章後,也別忘了看看以下留言,斟酌考量其他說法,我說的也未必
正確。所以再一次驗證了:老師教授講的也未必都是百分之百適合每一個人或每一個
案例。
正確。所以再一次驗證了:老師教授講的也未必都是百分之百適合每一個人或每一個
案例。
您的寫法有點錯誤和誤導!!
回覆刪除請修正一下
PID用硬體來做遠比純軟體的迴圈要來的容易。
30年前的PID清一色是用HARDWARE做的,做磁浮也不是問題!!
許多工控的比例閥門或飛機的供油系統,都還是用硬體來做。
為什麼?
硬體的反應速度遠遠高於32bit MCU的處理速度
謝謝你的指正!
刪除不過,以現在許多系統應用來說:搞韌體或軟體的確比較容易讓新手進入。
因為畢竟在學習或應用成本比較簡單或低廉。
當然硬體有硬體的優勢,所以才會有一堆IC 設計公司現在都會跑來問你說:
你有甚麼應用我們可以幫你整合一顆SOC 的?我當然也知道搞硬體比韌體軟體簡單:
以一個應用來說,就是一翻兩瞪眼,也比較可靠。不用在那邊還要反覆修改(如果事先搞得定的話)
只是這一種硬體成本不是那麼親民的,所以才會用在那一種比較傳統工控或車輛航空等領域。
所以你也可以看到我同學還是那一種想用邏輯電路設計的方法。不過他也推薦我去看一下
TI 的 Motorware 系統。
----
無論如何,還是非常謝謝你提出的觀點與糾正我的看法。所以還要請各位看官要小心
版主的說法,自己還要小心的多方查證,當然最重要的是:如果自己能親自實驗執行一次
那就更好了。
謝謝各位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