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12日 星期三

再漫談車用電子的故事---機車ABS 引言

不知道怎麼搞的?最近這一陣子好像碰到、聽到一些令人不幸的消息,

讓我想寫一些追悼文,好像也寫不完的樣子?就連昨天早上我們家退休的賈老師也

從他們退休老師群組裡收到一則訊息:他們學校的一位在職老師,才滿五十歲,

之前還在猶豫是否該辦理退休時,周一早上還正常上班,傍晚下班回到家裡,感到胸口

疼痛,送到醫院,不到一小時就因為主動脈剝離而猝逝。可能連一句話都來不及交代。

最近媒體報導也有類似的案例,也有幾位知名人士都是在五十幾歲就離世的。


尤其是跟我們在車界比較有關知名的裕隆集團嚴凱泰執行長。

我記得我在 2010 也有寫過很榮幸的與他一面之緣的故事:陳年往事紀實

或許人家是大人物,我只是一個很單純的"麵包師傅"(工程師) 而已。 (^_^ !)

所以他是肯定不會記得有這麼一件事的,不過呢,再也無從考證了。

我當年是從他那邊聽到關車用電子的看法而改變了我在職場上的生涯規劃的。

當然這件事也第一次讓我感受到以大老闆的心態是如何看待技術投資的態度。

這也算是我從技術以外,第一次接觸到的投資觀念:大老闆投資是看前(錢)景。

而我們搞技術的就只是看前景,而且還是技術前景,至於錢景呢?大概也就只能

從一份薪水來討論而已。畢竟出錢的永遠是老闆。這也是一個很公平的世界:

有技術的往往都沒啥甚麼錢,有錢的呢?往往就沒啥甚麼技術概念。

而這兩者要能成功結合,那就得有一定的對價關係,但說真的:你搞技術的真的就懂

甚麼是對價關係嗎?以前大家比較熟悉的就是技術股或股票分紅制度,但現在沒了。

所以就得各憑本事了。這一部分又是另一個大故事情節了。(Another story)
---
那話又轉回車用電子這檔子的事,你說人家嚴執行長或是林副董事長知不知道車用電子

的重要性?那肯定是知道的,因為他們從他們家的產品財務報表可以看到成本的。

老闆的第一個反應就是:有沒有機會談價格?有沒有機會有 Second Source ?

然後呢?好一點的老闆才會想到:我們的工程師難道不會嗎?

這下才是真正碰到我們的另一個主題:車用電子的定義。以我自己本身的經驗是:

車用電子的解讀是:是安裝在機械車輛上的一種電子電機與資訊產品。哈~

為什麼要解釋成這樣子呢?因為我是要告訴大家:這領域就是要包含機械、電子、

電機與資訊等專業領域,那又請注意一件很重要的是此產品的最終面相還是:機械車輛

所以呢?只要脫離了此機械車輛範疇之外,就不能稱為車用電子了。

但是呢,前兩天有個某政府技術幕僚機構主管跟我說了一段話:

資工的人談資工,機械的人談機械,各有所長,不必相輕。

對的~講得很好。但就光我自己再園區公司哩,一大堆都是寫程式,搞硬體的EE 團隊中,

開起會來,也沒啥看過甚麼叫做:各有所長,不必相輕。

每次跟車廠開會時,總是得到一段話:電子電機或寫程式,我們又不會。

(當然也不要以為他們公司沒有養這一種工程師,只是管理起來就不是我們在園區科技公司

裡的那一種常理了 。) 好吧。既然你們都說不懂電子電機或資工了。那就我們自己搞定好

了,然後呢,當你把一切搞定準備上車之後,這下人家又跳出來說:蛤?車輛測試?

你們懂車子嗎?那就更不用說要談價格或甚麼商業行為了。還想收甚麼NRE 費用?

管你是上市櫃或是年營收幾十億或幾百億的公司,你要搞清楚耶:你的東西是裝在

我們家品牌的車子上耶。賣出去是我們要面對消費者的呢!很簡單:大家都知要每每

發生車輛 Recall 時,一般車廠也不太會跟市場客戶說明是哪一家供應商出問題的。

所以當你釐清這些合作的對價關係之後,你大概就得要知道:你要如何投資開發

車用電子產品與技術發展了。答案是:幾乎就是要燒錢,燒一陣子再說吧。

然後還未必有生意做的。大家可能不太清楚:在一般國際車廠在產品開發過程中,

如果在與車廠進行配合測試階段中,出現車廠不能接受的結果之下,一般都會叫你回家後,

三年後再來,因為他們會認為要解決所有問題,包含你自身產品的測試驗證,至少要花

兩~三年的時間。尤其是一些要求比較高的產品。(這是我從車界聽到德國廠商的經驗)

當然國內摩托車可能沒那麼嚴謹,但你還是擺脫不了必須與車廠配合的整車測試過程。

那你一定會說:那車廠應該要提供車輛啊。車廠的標準回答:"喔~車子喔?我們市面上

不是有很多嗎?你們可以自己去買一台回去測試啊。"~哈~哈~

買上市的車輛?那做完測試之後,那車廠肯定不會是以這台車來量產的。

對啊~電子電機與資工等我們都不懂啊。但要以機械角度玩你還是有一百零一招啊。
---
所以不要以為你會電子電機或會寫程式就會做車用電子。做USB 充電座或是搞個簡單的

LED 燈,那就是車用電子。如果是這樣子,車廠門口肯定是有一缸子的供應商在排隊想

交貨。那你也不要以為這時候就像賣IC 或 3C 產品的找幾個漂亮美眉業務就行了。
---
好吧~就回來車廠比較欠缺技術的產品:像是引擎控制系統或標題的ABS 系統。

這些東西是肯定要搞電路板、寫程式的。你覺得這些東西就是純電子電機與資工嗎?

引擎控制器的程式你不懂得引擎燃燒或是氣體方程式等機械觀念;

ABS 系統的程式你不懂得車架懸吊設計、制動系統分析、甚至輪胎特性,你們怎麼

可以搞定接下來複雜的測試驗證階段呢?測試分析數據出來,你念資工寫程式的。

請問要怎麼改程式?

(偷偷的告訴大家一個小道消息:今年某知名電動車品牌,也找了人家國外大廠

想配個ABS,結果人家一評估車架穩定性、制動系統及相關機械結構,就被打槍退回,

還是老問題:搞電子電機與資工的,只要碰到機械問題還是得乖乖的繳學費吧!)

所以呢?以車廠來說:因應法規的需求,還找大公司大品牌的還是比較有保障吧。

因為之前還是沒有願意投資這個領域的技術鑽研。你不要以為天底下就沒有人搞這些

產品。以國內引擎控制器供應來說:有日系的京濱、MORIC (後來改稱為山葉電裝),

美系的德爾福 (Delphi) 及歐系的 BOSCH、Siemens (現在稱為 SynerJet) 等。當然還有

一些根本不想做台灣機車這麼小市場的供應商。

而ABS 呢?還是有日系的愛德克斯(Advics) 及歐系的 BOSCH,當然還是有一些不一定

要做台灣機車這麼小的市場。(譬如日系的日信(Nissin)、日清紡(Nisshibo) 、歐系contiental

及已經轉賣給大陸的美系GM 集團的BWI )。

所以呢,當昨天我早上從電視即時轉播看到這段記者會:


然後下午就馬上出現交通部新聞稿:

新機車加裝ABS將漲惹民怨 交部:2021年暫緩全面施行


你覺得這個問題很嚴重嗎?再給國內三年的時間,就能生出怎樣低價產品嗎?

當初我們一開始在與國外合作ECU 時,當時化油器好一點的單價約 兩千元。

所以當初認為整個噴油引擎控制系統應該在五千元附近。國外廠商認為我們在說夢話。

但這個東西在車廠現在取得的價格已經超出你的想像了,重點不是在於零組件的取得

成本價格,而是在於系統導入、測試驗證與生產組裝管理,的確都會造成一定的成本

因素。像這些東西在國外都是已經很成熟的技術與產品了。像現在人家這一種被動式

ABS 都已經是過時產品,就連新一代主動防護 ESP 也都是標準配備了。

所以這些問題根本來說:就只是大家奇檬子不爽在:錢給誰賺走而已吧。

說真的,車廠有差嗎?反正政府法規規定:大家為了生存,自然就會配合,羊毛出在

羊身上。可憐的大概就是小車廠而已。因為當外國人家有生意做時,就會挑客人做,

量小,品牌知名度不夠的,就不一定可以取得貨源,或是取得成本比人家高。

既然是產品就是有一定的成本,而車輛零組件的成本不能只光看取得成本,還是得看整個

系統測試匹配安裝及未來售後服務的管銷成本。新聞檯面上講的就是很膚淺的看法。

以我們來說:當然有不同的見解。

(講難聽一點:光從傳統化油器系統轉成電子控制系統之後,那一條主配線就差多少?

一大堆 Sensor ,安裝到車輛各角落,光線材與接頭差多少?這下又要增加一組ABS,

配線不同,還外加液壓剎車油路多一組轉接,這還要分單通道或是雙通道的ABS,

價格也不同,反正ABS 嘛!法規也沒規定是要單通道或前後輪雙通道。)

但真正的問題還是在於:事前不投資,等到世界潮流趨勢所逼,所有一切口水都是無義的。

這也不就是國內在各行各業所看到的情形嗎?

就個人的觀點:嚴凱泰執行長年輕,而且身為集團第一把交椅,勇於挑戰創新。

走別人所不敢走的路,的確令業界所推崇,但畢竟是人不是神,也會有"身苦病痛"(台語)

那就更不用說我們這一種只喜歡鑽研技術,對開發產品還存有一絲絲心願的工程師們。

只是很慶幸的是:我們還活著,偶而還可以跟一些廠商交流技術與資訊。手癢時,

還是可以看看規格書、寫寫幾個USB Tools 工具程式。覺得這樣子的日子也不錯啊。

不是嗎?

(待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