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21日 星期四

陳年往事紀實

(2010/10/27 補述)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過去台灣電子行業太紅了啊~還是真的有那麼一回事?

最近有越來越多一些過去曾經叱吒風雲的老電子人都會跑來跟我們吹噓說:

他以前啊,作的東西怎樣?怎樣風光...後來啊,就有認識什麼人物啊...諸如此類的...

今晚跟老同事D 吃晚飯時,他又跟我說:這兩天有個很奇怪的人跑來跟他說:

"有個什麼東西或產品啊...一個月有多少量?單價有多好?毛利又可以保證多少?

憑他的業界什麼人脈啊~這個生意有多好作啊...等等 "。好友D 就問他說:

"如果這麼好賺的話,那您為什麼幹嘛會選上我合作呢?!..."..."%$@*..."

還有更扯的是:竟然還有人跑來問他說:"您有沒有認識什麼某某人啊?!他說:

他以前在廈門時,跟那個誰...很熟啊,吃飯常碰到的啊.."。

好友D 就很不耐煩追問說:"您說的那個人到底誰啊?"...

"就是最近在兩岸的政治新聞很紅的那個啊..."...昏倒~...講得好像是兄弟似的!

(PS:習先生)

----

我們都知道,有時做生意嘛,還是需要一點關係的啦...尤其是一些我們所不熟悉的產業時,

但是把一件這樣的事情還講得煞有一回事的...到了一個年紀後,好像就很容易碰到。

這件事就讓我想起前幾天在高速公路開車時,在湖口工業區,無意間拍到的照片:

(圖)

---

基益企業:汽車引擎件及動力車輛專業廠...沒聽過吧?!

但如果說起他的關係企業您就應該不陌生了,沒錯!

太陽能概念股 : 益通光電其實他的集團母公司是做汽機車鋁鑄件起家的基益企業。

董事長吳世章先生也算是我的學長,他們在本業的傳統產業的這些汽機車零組件,

都已經是通過汽機車那些嚴苛的品質要求的認證廠商,也都算是一個很固本的行業了。

那是不是很賺錢?我不知道,我只知道以前當年有一、兩次去台南時,

吳先生總喜歡自己開著他所鍾愛的BMW 7 系列,帶我們去吃飯,都是他買單。

有一些店家一聽到基益要定餐廳位子或飯店,二話不說就會熱情的安排。

我想以他們在地名號來說:應該還可以吧。

那時我也算剛出社會...只知道他們是一家傳統機械產業廠家。做汽機車零組件的嘛!

然後呢...有一回吳先生說:他們會想跨行作一些不一樣的,但最好跟他們本業有點相關的...

那就是"車用..電子" ---又是他們所熟悉的車輛工業,又可以結合一些高科技電子。

那以他們一家零組件協力廠怎麼切這個市場呢?

除非有中心汽車組裝或汽機車原廠願意買單。

好了...有一次他就託人幫我安排差旅,也讓我請假跑一趟台南,說有一個會議請我列席,

也順便帶著我以前作的東西DEMO 一下...什麼會議?搞得很神秘也沒講!

後來,才知道是怎麼一回事了...因為也不是很正式會議,就幾個人隨便聊一下,

也沒有什麼結論,就算大家認識、認識一下吧...我也拿到一些名片如下:

----------------
至於是聊什麼?不重要吧。

主要是當年基益本來是要跟美國通用汽車公司合組一些合作關係,

後來就生變沒成行...才有了這一家:益通...基"益"與"通"用!---跟太陽能一點關係都沒有。

也就是這一件事,幾位業界大老的意見,也讓我確認了說:我還是得先放下作車用電子,

去園區上班吧! ...一晃眼就已經過了十幾年了...這中間還真的物換星移的!

有人還幹到行政院副院長的,益通還是一度成為千元股王耶。...以下這是最近的新聞。

----

再回頭聊這些老電子人...不知道是股票領了太多,舒服日子過慣了~又過膩了。

又想重出江湖了,卻好像找不到事情作的樣子...但也的確是啊:相較於過去搞電子,

現在要搞電子產品或技術,也不像以前那麼容易了。動不動都是要講究資源或市場的。

除非您搞的東西是像iPhone 或是iPad 賣相那麼好,否則啊。

您跟我說:有那個電子產品可以保證賺錢的~所以啊,大家就開始流行這一套:

拉拉人脈~搞一些小道消息,去資金市場運作,直接搞一些私募基金啊...或集資創投啊。

但看看許多身邊的故事,有時也不勝欷噓,當初號稱領股票領到手軟,

可以頤養天年的科技新貴,原來過了幾年是會變成舊的...找不到自己的生活圈子。

以前拿股票是不是跟中樂透一樣?跟本週新聞標題一樣: 英男子中4億樂透 無聊喝到掛

後來想想自己沒賺到股票,但可以做自己喜歡做的事,

還有一些志同道合的業界朋友情意相挺,這樣子的人生也總比那個說:

"下回啊...這件事啊,我有門路可以找那個老胡的身邊的人幫忙。"

"對不起?那個老胡啊?!..."....那個在北京的那個老胡啊!" ---又昏倒了!真是搞笑啊!

日子還是平凡踏實一點的好吧!...您說呢?.........
----

2010-10-21 
新日光EPS達8.95元 益通虧10.54元

〔記者李錦奇/台北報導〕太陽能族群第三季財報相繼出爐,新日光(3576)雖有海外可轉債(ECB)評價損失EPS約1.17元,但前三季稅後EPS仍高達8.95元;益通(3452)第三季也轉虧為盈,單季稅後EPS約2.1元,但累計前三季稅後EPS仍虧損10.54元。

新日光公布前三季營收133.7億元,稅後淨利19.6億元,前三季稅後EPS8.95元,其中,第三季營收58.8億元,季增率31%,若不計ECB造成業外評價損失,本業第三季EPS3.97元,平均每月EPS超過一元,表現亮眼。

至於市場關切的ECB影響,一如市場預料,新日光股價第三季走揚,需提列業外評價費用,影響約2.7億元,約影響EPS1.17元,但新日光表示,此項評價並無現金流出,即使提列此一評價費用,第三季稅後淨利仍達6.5億元,單季EPS2.8元。

新日光表示,4月份起連續六個月營收改寫新高,且受惠於產線效益提升及成本管理,第三季毛利率逐月攀升,平均毛利率躍升至22.8%。

展望第四季,新日光認為太陽能市場成長力道仍相當強勁,訂單需求仍超過產能,持續滿載,預計明年產能將擴充至1.2GW(相當於12億瓦)以上,明年市佔率及獲利可望再創高峰。

益通昨天也公布財報,第三季因收回應收帳款1.1億餘元,加上本業也獲利,毛利率提升至8%多,終於轉虧為盈,單季EPS約2.11元,上半年稅後虧損30.11億元減少至25.49億元,稅後EPS由負12.65元降至負10.54元。

另外,綠能(3519)南科高雄廠昨天動土,綠能董事長林蔚山表示,南科廠區預計明年第二季量產,貢獻長晶切片產能至少500MW(相當於5億瓦),加上今年底即將到位1GW(相當於10億瓦),明年第二季產能將達1.5GW(相當於15億瓦),雖然市場一直對太陽能產業景氣看法分歧,仍然不影響綠能一年半來持續產能滿載,客戶需求為產能1.5倍。

------

2010-10-21 
益通子公司停產矽晶圓

〔記者李錦奇/台北報導〕讓益通(3452)近年損失慘重的子公司Adema,因失去競爭力,益通昨天宣布Adema將停止單晶太陽能矽晶圓生產業務,轉型為太陽能系統整合服務商,另外,益通另一家子公司生耀光電,也決定結束佈局歐洲太陽能系統工程計畫,今後只以美國市場為主。

益通表示,今後的分工模式將是,益通繼續生產太陽能電池,生耀光電繼續生產太陽能電池模組,Adema負責爭取太陽能系統訂單。

益通表示,Adema8吋單晶太陽能矽晶棒的設備,產出6吋單晶圓;6吋單晶太陽能矽晶棒的設備,產出5吋單晶圓,都無法與業界6吋多晶太陽能矽晶圓產品競爭,不具生產效益,可以說是做一片虧一片,因此決議Adema停止單晶太陽能矽晶圓生產,將矽晶棒設備對外出售詢價。

益通是於2007年斥資1.6億美元併購Adema,沒想到結果不如預期,連續出現大幅虧損,拖累益通。

至於另一家子公司生耀光電,去年原本打算發展歐洲太陽能系統商機,但評估認為歐洲金融市場因債信緊縮,無法順利取得融資,營運資金籌資不順,並未產生預期收入,益通因此決定結束該計畫,今後將以美國系統工程業務開發為主。

---

今周刊/益通太陽能五十億豪賭兩年蒸發(2010/09/11 11:18)

  • 圖/今周刊提供

 

文/謝富旭

從身價百億元的「股王」企業董事長,到現在被轉投資龐大虧損壓得喘不氣來,益通光能董事長吳世章到底犯了什麼錯誤淪落至如此境地?這堂虧損五十億元的課,我們應該學到怎樣的教訓?

台南工業區內時常看到一位白髮老人繞著工業區跑步,一跑就是八圈。他二十七歲就被經營之神王永慶拔擢為全台塑最年輕的廠長,曾經是台灣太陽能產業最耀眼的英雄。曾經他承諾「要學王永慶,要讓我的股東都賺錢,員工都過好日子」,但是現在他的承諾不僅沒有兌現,還讓公司平白損失了五十億元,他就是益通董事長吳世章,他到底犯了什麼錯?

錯在誤判情勢GIH兩年賠掉兩個股本

二○一○年八月三十日,一個讓益通光能七千多名股東痛心的日子。上半年稅後淨損高達三十億元,每股稅後淨損十二.六五元的驚人虧損數字,導致益通股價連續多日跌停。三年半前,這家曾經以每股一二○五元榮登台股股王的公司,股價直直落至如今三十六元價位,令許多投資人受傷慘重,吳世章卻從未給投資人一個清楚的交代。

益通嚴重虧損的罪魁禍首, 是一家它持股五○.七%的控股公司——GIH(Gloria International Holding Inc.)。益通在○九年已經為GIH認列二十二億元的虧損,加上今年上半年又為GIH認列二十八億元的虧損,換言之,不到兩年的時間裡,GIH已經燒掉益通五十億元的資金。

五十億元新台幣,等於是益通目前股本(二十四.九八億元)的兩倍。然而,最讓人吃驚的是,在短短二年內「散光」益通兩個股本的最大「功臣」——趙伊尹,竟在今年三月被董事長吳世章拔擢為益通總經理。

錯在識人不明/拔擢績效最差者執掌兵符

趙伊尹,擁有美國德州大學材料工程碩士以及普渡大學企管碩士學位,在○八年一月,益通決定購併多晶矽製造廠Adema Technologies之際,經益通「小公主」——吳盈慧(吳世章的么女)向父親以及董事會大力推薦,讓趙出任Adema執行長,從此成為Adema營運的靈魂人物。

○八年,益通結合旗下生耀光電,以五十億元代價買下Adema百分百股權。這筆購併事後來看雖嫌太貴,但益通離職主管指出,○八年正值全球多晶矽大缺料,每公斤價格一度飆到五百美元以上,而當時的Adema握有數紙每公斤僅四十至五十美元的多晶矽原料長期合約,「就算Adema不開爐煉晶,光做原料的轉手買賣,數鈔票就會數到手痠!」益通離職主管透露。

因此,可以確定的是,益通剛購併Adema時,Adema是一家極為賺錢的公司。當時擔任益通總經理的蔡進耀曾指出:「Adema毛利率高達六○%,產能與中美晶相仿,○六年營收近新台幣十一億元!」「用不到五十億元,買下一家類似中美晶的公司(當時市值為三百億元),很划算!」

不過,趙伊尹接手Adema後,Adema營運卻急轉直下。隨著多晶矽晶圓價格暴跌,原本居市場主流的五吋矽晶圓競爭優勢急遽流失,全球多晶矽製造大廠開始更新設備,轉向以六吋或八吋為主。然而,資金豐沛的Adema卻罔顧潮流,固守五吋晶圓業務不思變通,種下日後龐大虧損的遠因。由於不堪虧損,Adema在今年遂宣布結束原本核心的長晶製造業務,等於正式在全球太陽能多晶矽競賽中被淘汰出局。

對此,益通表示,○七年評估Adema購併案時,並未能預知太陽能多晶矽價格崩盤以及六吋至八吋晶棒市場快速轉移。

照益通講法,趙伊尹或許不必為益通購併Adema的決策負責,但趙是益通購併Adema後主要的營運負責人。Adema在其領導之下,產業競爭力快速喪失,演變成嚴重虧損局面,趙也難辭其咎。「把Adema從原本獲利豐碩的公司變成虧損累累的局面,主要原因就是經營高層對產業趨勢的判斷錯誤,以及糟糕的執行力!」「最該為Adema虧損負責的人,不但沒有受到懲處,還被拔擢成總經理,吳世章的用人策略完全不合邏輯!」益通離職主管批評道...(精采完整內文請見《今周刊》716期,各大便利商店及連鎖書店均有銷售)

/小檔案/
吳世章
出生:1949年
現職:益通光能董事長
學歷:國立成功大學機械工業研究所碩士
經歷:台塑公司機械事業部擔任廠長

※本文由《今周刊》授權本報刊載,更多內容請見最新一期的《今周刊》。

1 則留言:

  1. 這種自從小弟出社會以來也聽過無數次,什麼認識某大金融公司的副總拉(後來才知道,一間公司的副總有很多位,根本不算什麼),日本某大商社的退休會長拉,中共某高官這種也聽過不少次... @-)

    重點是把這些掛在嘴上的老闆們公司經營的都不怎麼樣 :))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