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25日 星期六

千軍易得,一將難求---工程師創業經驗故事(二) 創業人生的開始與轉折

坦白說了,也談不上創業人生,其實以搞技術的人來說:隨著你的職場

歷練成長,找個大公司有個產品可以讓你從頭到尾搞到產品上市銷售,

再讓你可以用公司經費出差到處走走,拓展視野,這樣子只要讓你很認真地

搞個一、兩個產品,說真的薪水分紅,應該都有一定的報酬,也沒有說

有哪裡不好的。只是這樣子的過程:有可能你就已經來到中年或過了 35 歲。

運氣好的話,還可以位居主管,或公司也把你當"儲備幹部"了。

但當你爬到這個位置時,也是代表著你對公司要背負更重要的職務,也需要你

位公司付出更多時間與精力。但偏偏這時侯與年紀,你家裡正值父老子幼。

也是需要你同時付出較多的關懷與責任了。這時候可能就是你一個抉擇的時候。

這時候的你,肯定在專業領域上有一定的基礎與程度,換工作職務或公司,

絕對不是在技術上有甚麼重要困難抉擇的。只是只要領薪水的~他的職務、

工作性質與時間都是大同小異的啦。事情也永遠做不完的啦。

所以你就開始想想說:那我可不可以稍微給自己一個喘息的空間與時間,

甚至開始考慮"斜槓人生"?這都沒有錯,這也是水到渠成的想法。

而以做技術的人來說:你也終於可以好好的想想我想做怎樣的技術與產品?

因為公司上班領薪水做的東西,就算是你有你的想法,但從產品的規格或

市場定位來說:也都未必能完全符合你自己心中的理想目標。

甚至你自己也發現、也覺得這公司的產品或技術不是你所要看到、或理解的

未來明日之星。你也有自己想學的技術或產品,那可不可以讓自己在人生中

為自己選擇一次的機會呢?

如果你運氣夠好的話,你離開前一份工作時,有一點點"私房錢"與預算,可以

讓你試試看,所以你就可以放手一搏:這樣子的學習成長機會,當然是很好的,

因為您終於有股為自己人生而活、而努力的目標了。哪怕是在花一點錢或時間

再去上課進修或自修的方式,也都覺得未來人生又將是另一番局面了。

想到這裡: So far, So good ...

所以啦,原來搞系統韌體的,再學一點軟體、搞一點硬體、畫個PCB ,搞幾片

PCB layout ...也都覺得很有成就感。只要你挑對產品,技術你也可以自己全面

承接應付處理的。哪怕你沒領薪水,在允許時間內完成這些任務:你可以就為

自己扎扎實實的領一份自己發放給自己的薪水與紅利...

是的,我就是利用這樣子方式:做了 ROM 模擬器給自己創業的第一桶金

但這個並不是長久之計,這是協助你建立一套完全屬於你自己的設計開發環境

與標準流程。你終於可以真正掌握了一些產品開發的核心關鍵技術。

所以你就可以同時找尋下一個市場與產品目標:一個就是我自己以前所知道的

機車電裝品市場,但這個有時效性的風險;所以我同時也接了 LED 系統開發案。

那時候就是LED 相關系統應用相繼出現的時候,其實我也做了一個很有技術指標

的 DMX512 演示系統:


這個東西看似簡單,其實我背後是有幫他做了一個標準 DMX512 節目編輯平台:

----


(PS:沒想到,影片裡我的小孩也已經大學畢業,成為一位比我更專業的軟體工程師了)

使用者可以在APP 軟體上自行編輯LED 字數的點數及跑燈節目(包括速度調整等)。

這樣子努力:最後當初的確也有吸引一些搞LED 產品通路找我合作,但他們要的

東西不是這麼複雜的東西,只要更簡單上手的東西,所以我也就跟他們配合開發,

這樣子的演示,只是證明我們說在技術上是完全可以應付市場通路需求的。

因為能幫你把東西賣出去的是他們通路,不是你,而你也只能求溫飽。這沒有誰對?

誰錯?或是誰比較好?誰比較不好?(其實他們也對我很好,不拖貨款,不讓我背

零件材料庫存等等...)。 但我總覺得這個也不是一個好的市場產品,尤其是對於

資金市場潛力來說。

講白一點:就是你做得再好,也不見得有人會拿錢投資你,雖然那時候:他們也都

幫我引薦那個億光啊、愛迪生等這些LED 新創公司...而我同時也在進行車用電子的

產品開發,相對來說:車用電子領域在資金市場的話題性真的比較好啊。

所以那些LED 通路商後來也請我在台北晶華酒店招待我吃一頓豐盛大餐之後,

祝福我:鵬程萬里。

---

以上這一段是我過去比較沒提過的創業故事,後來清華大學育成中心創業

大家可能就比較熟悉了吧。有順利的募到資金,公司產品也參展拿獎。

這樣子的機會與故事性肯定不是原來搞LED 應用系統可以接觸得到的啦。

----

最後還是要再一次的強調:越是經歷這麼多事,我們是越更懂得技術在你

的創業過程路上,也只不過是一個"手段"罷了。我剛剛也說了:當你歷練

大公司產品開發經驗,也自行獨立全程走過產品開發生產銷售,你就會很清楚:

創業如果沒有正確的事先產品或市場調查評估,也沒有後段的生產管銷、

業務通路行銷策略規劃等等。其實你所能做的事真的是很有限的。

在這些過程中,如果妳都沒有機會引進資源:不管是業務行銷通路提供市場

客群需求規格、後段的備料生產資源管理等等。其實都是很辛苦的。

這也是跟我們一般聽到的矽谷創業故事是兩碼子的事的。

這一部分我都還沒有提到關於產品、或公司認證問題,譬如產品要不要符合

一些相關產品技術認證?公司有沒有經過品管品質認證?這些其實最後都還是

多多少少會影響你產品銷售成功條件的啦,而這些都是需要砸錢去做的。

以後有機會我在跟各位介紹這一部分看似跟產品核心技術又有點關係、

又似乎沒怎麼關係的部分。

當你做完這些工作與事情之後,不管成功與否,你也大概又到了人生的

另一個階段了啦。人生在不同階段都有不同階段的任務與目標,甚至都有屬於

每一個階段的生活方式。也不太可能一直埋頭搞技術的啦。

就以大家多多少少都喜歡到各個社群媒體晃晃、逛逛。看看還有甚麼商機、

或是還有甚麼"斜槓人生"? 但像我們已經到了這種年紀,從以前的 BBS 、

技術論壇(Forum),再到今日的臉書粉絲專頁等等。你都可以看到每個階段

都有類似同樣的人事物的故事,說法用詞或所專注的技術開發產品有所不同,

但本質上都是一樣的,也都會隨著時代潮流慢慢的將這些曾經熱衷其中的人

洗盡鉛華,慢慢地消失在人群之中。而又會有另一世代的人事物出現。

---

至於對我這一種年紀,曾經歷練掌握某特殊專業系統應用技術、又有過募資

創業機會的人來說,這些過程又代表著甚麼意義?

那天機車廠研發主管的學長打電話給我聊了一下。(為什麼?因為有一位大我

不到十歲,後來也任職過ARTC (車測中心)的老同事,不幸過世了)。

他還比我這位車廠的學長還小兩、三歲,也令他不勝唏噓。他跟我分享說:

以他與我這種資歷的人來說:有甚麼技術產品可以做的?

他說:甚麼東西也嘛都可以做,但也是甚麼東西不要去做

因為技術是其次,你要看的是以你來說:你對這個產品技術以外的東西,

你到底掌握了多少?你又懂了多少關於這些技術以外的東西?

我記得前兩周國家地理頻道有播一個節目:Secret of Coca cola 。


相信對於可口可樂的配方機密,大家都津津樂道。也是有一大堆人都非常有

興趣研究,這就跟我們搞技術的人心態是一樣的。節目中甚至還找來食品化學

專家逆向工程分析、調配配方等等。但最後這些專家分析師,就很明白的告訴

你一件很殘酷的事實:就算讓你有這份神秘配方好了,你也不可能創造出

可口可樂今日的成就與規模。因為他這個品牌所累積的企業形象、商業品牌

價值,都已經完完全全的超越一般公司企業所無法超越的高門檻

也更不用說:人家工廠全球布局及生產自動化,以及銷售通路與廣告投放資源,

這些都不是一家公司,現在還能迎頭趕上的啦。

所以以同樣的故事回來說明個人的心得感想:我車廠學長說:

他最後最想做的人生大事,就是如何分享自己寶貴經驗,給下一代。

用很一般很親切白話的方式告訴新一代年輕人,該如何面對未來的

挑戰。不是搞技術,而是許多技術以外的東西。

我就很白目的加了一句:那也得看人家願不願意聽你說啊。

就像我自己本身的經歷:我就非常高興,有段時間我是願意放下技術,

而轉換心境去接受技術領域以外的東西來給自己一個不同的機會。

說真的:我是真的建議大家,真的不要從三、四十歲,就一路老是提

自己的核心技術有多好?這都讓我想到星爺在"九品芝麻官"電影中的一段

對話:

... 傳回春堂的朱二...

"我沒有說謊呀,大人"

"沒有?..."

...

"可能是小人記錯了。大人"

"記錯了?"

"你幾個月前記錯了?你現在又記錯了。你老是記錯了?"

---

是啊~你到底有沒有從技術開發過程中,給自己一個不同的人生機會?

一輩子搞技術,以技術開發來說:你要拿技術嘴年輕人,這一點有甚麼難的呢?

一門技術讓你搞一輩子,當然不成仙也會成精啊,這有甚麼好嘴人家的呢?

那如果能讓你經歷這麼多人事物,如果還有機會很全面的輕鬆過日子,

那不是很好嗎?有甚麼好嘴人家的呢?

你找我把USB 系統搞好,不管硬體、韌體或APP 軟體...付我一個月費用,

堪比上班領薪水,何樂而不為呢?一個老人家:搞產品生產交貨,又是備料

生產,回來檢測驗證完檢出貨,再到客訴處理... 這樣子算好了啦。

毛利給你抓個純 50% (這還要扣掉你自己水電交通管銷、備料庫存、良率損失

等等),你至少得要每個月二、三十萬以上的營業額。要不然呢?

你還是乖乖的、默默的純領薪水就好了啊。年紀不小了,你還在想公司花個

十年、二十年成長嗎?人家早期創業成功的人這個年紀早就已經開始布局接班了,

而你創業公司的條件已經到了這個局面態勢了嗎?如果沒有的話,你要想的是:

要如何給自己人生一個漂亮的轉身,預備下台了啦。

最後問題就是:你搞了一輩子的技術,你到底可以很務實的做到這一點?

某一個技術領域:不管硬體、韌體或APP 軟體...你都要能全包喔。

因為只有如此,到了這個年紀你也才能獨善其身的輕鬆自在。

不用甚麼新理論、最新科技,也不用甚麼花俏的業務術語... 

就是一個簡單的自我檢視著"人生變現"的作法而已

而這一個條件與機會,就是過去這十幾年我離開大公司的保護傘之後,

所務實磨出來的。

募資開公司我可以,但也要我一個人全面搞定專業技術也可以。

就這麼簡單....

喔~接下來有機會我在各位分享一下:怎麼自己寫USB 驅動程式...哈~哈~

雖然不一定最新技術,也不是甚麼高人一等的專業技術,

但對一個缺乏這方面技術整合的公司或產品,他卻是最務實的需求啊。

你說:對不對啊? 時間到了,我要去公園散步遛狗了。

下回待續。

---

前一篇:

千軍易得,一將難求---工程師創業經驗故事(一) :前言與寫商業企畫書


11 則留言:

  1. 公司有二個循環,對外及對內
    對外:取得客戶訂單,收款,出貨
    對內:下單給原料公司,付款,進原料,加工成產品
    先除去人這個元素,抽象化的公司只有三個元素
    資訊流
    物流
    金流

    我之這樣分析的原因,是因為未來是數位時代,加速性競爭的時代。所以我預想若是全數位化的公司是什麼樣子。也就是資訊流這個部分可以數位化。我是沒有去分析前端,因為這部分已在進行,就是數位行銷。在這個疫情下已經完全加速進行中。正在進行的東西,就不用去分析了。

    回覆刪除
  2. 續...剛才有事
    再來是數位時代的老闆應該如何? 這個問題我沒有人可以問,因就目前台灣的老闆們,大部分也回不出來。
    所以我重新分析,以未來公司為原型分析可能的狀況。
    想了很久,看了"進階遊戲設計",找到可能性。因為遊戲設計師就是從事類似的工作,也可以說未來產品設計要含數位行銷的話,所做的工作和遊戲設計師差不了太多。
    設計師所需能力: 鑑賞能力, 系統性分析(含公司內外二個循環)。

    回覆刪除
  3. 在game設計師,要去了解user如何利用你的資訊系統做事(或玩),user如何完成他要的。再利用這個循環再設計符合user的需求。
    等於user有自己的系統,再外架game設計師想要的系統,變成大型循環性系統。
    一但複雜化,一堆人就不想去想各元件之間的關係,更不用說去分析,也不可能設計市場。

    回覆刪除
    回覆
    1. 感謝你的留言。

      我相信你之所以有這些體會與認知,肯定是下了一番功夫閱讀、理解與思考推演。

      這肯定是有一定的思維與脈絡可循的。

      但不好意思,我個人就比較沒有這方面的天賦與分析能力,所以也真的無法理解

      這箇中的道理與對於未來的看法如何?

      個人能力有限,所能涉及的公司或市場也真的很有限,年紀也真的有一點了風險了:

      我們家:我父母、我兄長... 都沒活過六十歲,對我來說:真的,

      現在只要能多活一天,多做一點自己覺得輕鬆自在的事,我都覺得是上蒼的恩賜了。

      或許,對你們來說:真的還有那個機會,可能真正把你的推演的理論或所認知的未來

      市場環境,努力地去驗證它。但至少也多多少少找幾個志同道合的同學、同事或朋友,

      坐下來腦力激盪一下,或許真的可以讓這些想法化做市場實現。

      搞不好真的,也可以為自己或是社會貢獻出更美好的機會與環境啊。

      加油。

      刪除
    2. 大佬您太謙虛了。小弟連個主管都沒當過,也沒有機會去外面見識。唯一的強項只有資料收集。後來轉看數位行銷,看得比較深入。想得太深沒人可以交流才會上來發表一點看法。
      文字上應是過度精簡且您的數位行銷認知還不如小弟才會看不懂。
      反而應是小弟有機會補更多的基本知識一併寫下去才是。

      我想一下看看前面有那些跳過了。

      刪除
    3. 是啊。所以我才建議你:找個知心的同學、同事或朋友聊聊與分享一下你的看法與見解。

      以前我就是如此,我有一位園區的老同事,在原公司的指派下,去了一家小型子公司

      擔任CEO,在許多公司經營、產品開發、市場行銷乃至於公司股東互動等實務上都有

      很多經驗與心得,又因為大家年紀相當,又是老同事,所以也交換了許多心得。

      沒有人說:就是誰聽誰的?這些東西都是計畫趕不上變化的環境挑戰。

      只有大家腦力激盪外加實務演練等過程來慢慢修正的。但這過程絕對

      是一個非常好的良性互動,而他本身也是台清交的資電學院出身,也是技術底的。

      所以在溝通上或相互討論上,都有很非常好的分析與見解。我個人覺得這一點

      在個人創業過程中,有著非常好的幫助。

      有些東西就是如此。盡信書,不如不讀書...因為當你真正面對挑戰時,

      你要靠的不是這些書,而是這些活生生的外在資源才能來幫你解惑的。

      不妨試試看吧。

      PS:我這位老同事,厲害的地方,就是看這公司未來前景不好之下,

      說服原來大股東們,放棄股權,然後轉手把公司脫手賣掉。有時候:

      有錢買公司好像很有成就,但有時候:怎麼幫老闆處理爛攤子,收掉公司才厲害。

      這些都是很真實、又很殘酷的市場現實面的東西。


      刪除
  4. 最近104統計創業年齡超過40歲的就大幅下降,除了體力的續航力不足,還有對金錢的承受度也因身處年齡會大不相同,年輕人創業賠了頂多再回去找工作領薪水,又是一條好漢,過了中年之後呢,科技業的現實就是不喜歡用老的肝,不能加班又專注力不持久。

    所以啦,技術在手,想做甚麼都不是問題的時候,倒是怎麼看待自己的退休金再拚一次,還是惦惦的吃老本,做開心就好。這是看到其他老同事工作不開心,卻還是一樣繼續領薪水下去。人生下半場真的要做自己開心的事情,即使可能過的沒有以前那種分紅費用化之前的風花雪月這麼好~

    回覆刪除
    回覆
    1. 嗯,說得很好。

      其實,以前在大公司,技術分工很細,我只要把自己手上的事情搞定,就可以

      高枕無憂了,但有一天會有新鮮的肝,也有最先進與符合時代潮流的年輕一代工程師

      進來之後,你就會開始有點危機感了,但偏偏在老公司裡,老闆不會派老人家去學新東西,

      而在大公司的分工制度下,你又很難涉足新領域或與本身職務或專業技術以外的東西。

      譬如:寫韌體的,你不能去學軟體跟年輕人搶工作。或是跑去重新學PCB Layout...

      慢慢的...公司裡的年輕一代就會用異樣的眼光看著你....那又能怎樣呢?

      就是我文章裡說的:你在人家公司裡,又不能盡情發揮得想學甚麼?就可以學甚麼?

      又當你有了年紀,又只有抱著那一個看似專業又有點跟不上時代潮流的技術時,

      真的會有點擔心害怕的...開會時也會開始自己幻想著:別人是不是用甚麼異樣評斷你?

      這樣就連想好好乖乖的、低調一點的穩穩地領薪水都很難啊。

      所以這是我這篇文章我最後點出的重點:其實當我經歷辛苦創業,初期扛下技術開發

      時,雖然未必都是最新時代技術、或是符合當代最新市場技術,但卻都是扎扎實實的

      很務實的全面技術底,韌體、硬體外加軟體等等...跟大家分享:這真的很有用。

      這些都是你真正可以拿來"惦惦吃"的老本,也可以做一些既開心,又有錢領的事情。

      或許這個就是當初創業之後,意想不到,或是說:一個老天爺眷戀一個曾經在技術領域裡

      盡心努力的一個報酬吧。

      所以有時候:真的很難用創業成敗來論斷一件事吧。

      分享給各位。

      刪除
    2. 另外,創業的基本概念:就是求生存。而不是一天到晚搞學術研究或技術發表會。

      雖然工程師都喜歡做自己喜歡的...但現實生活卻不是如此。

      而求生存,也不是好大喜功...

      初期對外就是找生存的機會,對內呢?就是想辦法用有限的資源全部扛下來。

      如果幾年內沒有因此擴張或是合縱連橫的引進資源(財務、業務、生產或相關公司營運所需)

      那就得要重新思考策略或改變作法...

      至於上班領薪水,如果不快樂,其實長期下來也會影響身心健康的。

      我看過很多例子:生活不快樂,都很容易生病的,不管是生理或心理層面。

      不只影響自己,也會影響周遭的人,甚至影響到下一代,小孩子會想:

      為什麼爸爸上班工作都不快樂...那我念書是為了什麼?是不是那個行業不好?

      或是還有其他因素,連帶的會影響他們對於未來的恐懼感。真的不太好啦...

      人生就是如此。雖然許多無奈,但還是有很多正面思考與做法可以去做的啦。

      刪除
    3. 創業真的是之前書上的一句話: 就像從懸崖跳下去,在落地前把飛機組裝好飛起來。之前存的資本就決定有多久才落地,如果不積極生存入帳,那遲早會燒光資金。

      工程師普遍的脾氣就那樣,所以常見的組合就是工程師加業務來創業。總要有人學點財務知識,處理財務問題才不會賺得快花得也快。

      至於上班不快樂,我常常想說,財散則人聚,財聚則人散,這話好像也是有道理,薪水高自然壓力大,不然哪有這麼好的事呢

      我們能做的就是找到適合自己的平衡,還是很多人選擇快樂優先,繼續領低薪抱怨這個世界,而沒去想想是否努力不夠,才變得沒有選擇的權利,不否認運氣也是一小部分。

      刪除
    4. 所以創業真的很難一開始就還在想邊走邊看,尤其是以搞技術為出發點的。

      一開始就要很快地鎖定一個目標產品與市場,就像我自己一開始搞那個ROM 模擬器,

      三個月,搞定一切開始出貨收錢...要不然就得真的要考慮:以關鍵技術換取投資機會。

      所以創業的產品與市場就已經決定你該如何往下走?

      前者可以短線操作,創造一些實質的績效。後者也是要設定一個時間目標點:

      就如同你所提到的:在落地前把飛機組好飛起來。至於,如果萬一是:搞成一直低空飛行呢?

      就是:餓也餓不死,但也無法展翅高飛時呢?我想這絕對是多數人的情況。

      當然也不能老是如此:因為低空飛行真的會碰到比較多的障礙物,風險太高,也辛苦了。

      所以還是得努力以飛高為目標,否則,就真的得找個平坦的地方,選擇平安落地。

      不過,這些還是跟年紀有密切關係,因為你還是得想一下:當你選擇要平安落地時,

      你是否還可以順順利利的往下走,可不要落地後,才發現包袱一堆,走起來步伐蹣跚。

      但我個人經驗是:其實如果你在創業過程中,真的有在努力地想這些問題時,

      你就已經練就了:如何看市場趨勢,也懂得因應環境生存,最重要的:你也應該

      具備了一定的人脈、資源或一些完整的市場服務底子,就像我自己:技術也不用太專精,

      但卻有一定的完備、全面性的技術服務功力。其實,一個人單飛也是可以很輕鬆愉快的啦。

      這些都是因為我們都只有一個簡單的信念:努力的活下去。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