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3日 星期日

千軍易得,一將難求---工程師創業經驗故事(三) 視野決定著你的格局

你說創業難不難?說簡單也簡單,說難也很難。簡單來說:以現在商業登記來說,

門檻真的蠻低的,弄個幾萬塊,路上找個記帳士事務所,他們就可以幫你一切搞定。

但從這第一點就是考驗著你的思維與判斷了,因為登記內容中,企業社與有限公司不同,

股份有限公司與一般有限公司也不同。所以呢?找個好的記帳士或會計師就變得很重要。

因為他們每個月幫你做帳,每年幫你報稅都是要費用的。然後這些費用中:有些是有

一定的固定有行情價的,但有些是很神秘的友情價的。但很重要的一點:找這種合作

關係就像醫病關係,你不要老是要跟醫生討價還價的,好的會計師,有時候幫你節稅的,

可能都比你辛苦的一張訂單還好賺的。所以不要輕易的得罪他們,之前朋友常開玩笑說:

出來跑江湖,有三師是很好用的:醫師、會計師與律師。但我的經驗覺得可以的話,

還可以加上建築師,因為搞房地產真的很好賺。而他與醫師是類似的,就是一群有錢卻

不是很懂得技術的東西。如果他們投資你,就比較不囉嗦一點。

當然啊,如果你公司的產品是與醫療食品、美容保養品或是他們行業裡相關產品的話,

那就又另當別論了。

工程師創業往往一開始都把自己所擁有的產品開發技術都看得很重,這也無可厚非,

因為有機會你跟這些三師聊天時,你自己就會發現自己的第一個毛病:有點自戀又宅。

所以這就很快可以給你一個非常重要的思考方式:到底要不要聽聽本職學能以外的人

給你一點點參考意見?多聽聽,要不要採用?當然還是由你決定,但會給你一個比較

務實的心理建設:那就是心態上,你是用甚麼態度來創業?你不要以為你獨資的創業

基金就是你自己的,不是的。那是你一家人的。至少你總也得聽聽或替這些的人想想吧。

他們或許完全不懂你的技術或產品,但他們就像一般公司股東們一樣:非常在意你的

獲利能力。這就是公司生存的基本條件與要求。

創業當然有其設定的長中短期的目標,而創業的策略與作法當然也會隨著目標而調整。

而我本身學校畢業後工作是在半公家的財團法人機構做研發工作,他們沒有企業獲利的

壓力,自然也沒有所謂的將本求利的經營策略規劃與想法。就是把自己份內的技術開發

工作做好就好。所以當然會讓我覺得:工作嘛!就是把技術搞好就對了。尤其是對於

新技術(機械轉電子電機領域),特別看得非常重,生怕人家覺得你的技術不行,而無法

獲得比較好的薪資待遇...這當然就會影響收入啊。

但我非常幸運的是:離開後,我加入一家新創IC 設計公司,公司小,大家感情比較好,

老闆出身園區大公司的高層經營階層,也都會分享他的經驗與所見所聞,自然也就會

慢慢地體會到技術以外的東西,其實,老闆也不是很懂技術,但他懂得經營上的所需要

拿捏的幾個公司績效與財報重點,像我們那時候:一般IC 設計公司的人均產值就是要抓

在1200 萬元左右,你覺得不可思議,但我跟你說:這是對的,也是應該的。因為這個行業

就是純技術、腦力密集的...所以像當初我們公司大概就是 10~20 人,他的產值就是要 1~2 

億元,你覺得多嗎?MTK (聯發科) 他現在一個月營業額超過 10 億美金。就是約3 百億。

員工人數約 1 ~2 萬人。他就是這個等級,我相信其他類似的公司也都是差不多這個級值。

所以你要老是拿技術來談創業或經營績效,這個就是一種標準或目標。

( 備註:坦白講,進入IC 設計,的確對我對於MCU 或相關系統應用的技術底子,真的

在對於我技術養成幫助真的很大,畢竟那是一個腦力密集,又是技術人才濟濟的大熔爐,

乃至於後來接觸MCU 基礎系統應用相關設計,其實都是在短短幾年內就在這個領域裡,

扎下很好的根基,有時候你在園區公司裡繞了一大圈也未必能夠有這樣子的技術鑽研

機會,只能說:天公疼好人,可以讓我從非電子本科系的門外漢,短短幾年內就還可以

從很專業的電子系統專業技術出發創業。這也是不可否認的。但機會是自己創造的啦。

底下影片一直強調的:要不要離開舒適圈,也是決定你的未來機會啊。)

---

從那時候起,當我在那個行業裡待了十幾年,這個產業所帶給我的視野,絕對是一個

非常重要的耳濡目染環境,這並不是說:我們創業就是為了這個目標,但他卻真真實實的

告訴你一件事:那就是創業絕對不是矇著頭,一路只靠著吹捧著自己技術蠻幹,這其中

絕對隱含著經營策略與市場行銷等因素的。

當然這家小IC 設計公司後來也被另一家上市櫃IC 設計公司所合併,這當然也帶給我不同

公司經營的一些感想,進而讓我有機會探索這公司經營的一些眉眉角角的小細節。

有些人認為在大公司上班,專業分工很細,有時候學東西不夠專業細膩,也不容易給自己

創造出明顯的價值,但這個環境卻是可以讓你有機會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去看世界。

前一篇文章的留言中,我有提到一位這一個階段的老同事的故事。你說:你一個人創業

搞技術,愛怎麼做,就怎麼做。但當你有了像這樣子台清交高材生的同儕時,你就會發現

其實有時候搞技術對他們這些人來說:並不是他們追求人生的一個重點,因為他們一票

同學或同事搞技術絕對難不倒他們,只要他們聚集在一起,集思廣益的...很多東西,

三兩下就可以讓你看得嘆為觀止的啦。你還跟我一天到晚吹噓技術甚麼的?這個時候他們

寧願花一點時間研究一下投資理財的東西....

所以這些同事或朋友也都會在我創業過程中,給我許多技術以外,他們的觀察與所見給我

一些想法或建議。當然也不盡然可以提供給你甚麼實質的幫助,但絕對可以提供你一個

不同的思考方式:創業經營絕對不是一成不變的,尤其是當你碰到瓶頸或困境時,

這些都是你可以不斷拓展你的視野或開擴你胸襟的機會。

創業有時候不只是獨善其身而已,他有時候也是一種社會責任,還記得我之前提到我

父親早年創業的故事,也是搞技術出身,開個小工廠,也收學徒兼員工的。

我家巷子口的機車行老闆跟我很熟,每次我太太去保養或修機車時,都很擔心老闆

會不會亂報價之類,這老闆跟我太太說:妳老公對機車的東西這麼熟,我哪敢唬妳啊。

他機車行也是有學徒小師傅的...有一天我們發現:他有一位自己在附近租屋好幾年的

小師傅不做了,我就好奇問他:小師傅呢?...

老闆回答說:他出師了啦,有個在香山同行的朋友機車行不做了,我就問他有沒有

興趣頂下來,自己開業?

小師傅還有點擔心、一副狐疑地望著老闆。老闆說:你行的啦,萬一有甚麼問題,

你隨時可以回來找我幫忙的啦。

突然間,我對這位老闆豎起大拇指,真是一位心胸寬大的老闆啊,我們上班這麼久,

還真的不容易看到這種老闆,以前我常開玩笑說:在園區上班常常看到所謂的

一流人才隨時可以走...

只要是優秀人才,學技術又快又好...你公司老闆有時候是留不住他的啦。

人家說:小廟容不下大佛,就是這個道理。與其這樣子,你倒不如做個順水人情,

在業界拓展你的影響力,對你的生意與信譽是有正面幫助的。

同樣的道理:如果你跟著一位搞技術的師傅,搞個十年、二十年的...你還要倒茶、

掃地。每次老闆出門吹捧著他的技術有多好時,你卻又好像小跟班似的...

你就得要捫心自問了,既然人家都吹捧你師父這麼厲害,以名師出高徒的邏輯推理,

你甚麼時候可以讓大家看看所謂青出於藍、更勝於藍的機會啊?

所以從這樣子的一個角度思考,其實你也可以觀察與了解一個人在創業過程中,

他的胸襟範圍到哪?而這一切就是我們所說的:視野決定著你的格局。

有時候,我們可以自己自行創業,有時候,我們也可以用創業的角度來觀察你上班

公司或老闆的想法,也可以進一步的了解公司的格局與你未來發展的條件與機會。

有時候,你光只是私下評論你的公司或老闆,是沒有用的啦。

那同樣的:你自己的視野與格局又是到哪了呢?

最近我在網路上看到這兩位的 Youtube 頻道,進而去瞭解這兩位,

----

說真的啦,

我自己的小孩也都是這一種年紀了,萬一我的小孩也這麼跟我說時,我會怎麼回答?

甚至他想換甚麼工作時,我又該如何回答他們呢?

其實道理都是一樣的:視野決定著你的格局。

我只是清淡的一句跟他們說:

你自己的未來自己決定,只要做到不要把自己未來的路給越走越窄就好了。

或許,你也可以透過這樣子的檢視自己,是不是也是如此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