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3日 星期五

千軍易得,一將難求---工程師創業經驗故事(十) 財務報表

已經進入三月了,又到了公司結算去年營收與準備年度報稅的日子了。

上回我們有提到關於市場與產品企劃。 這回我們就來看看所謂的公司財務報表。

我們在許多控制技術上,都知道有所謂的回授控制觀念,這是為了讓我們在

控制系統上,可以達到一個精準又穩定的系統環境。一樣的道理:公司經營也是

要透過一些系統上回授資訊,來檢視我們公司經營與公司現在與未來狀態,

而最明顯與重要的回授資訊,就是公司年度財務報表了。創業弄公司不是光搞技術

就可以,還是要試著了解與解讀所謂的公司年度財務報表。

裡面有些數據分析會很明白清楚的告訴經營公司的你,該如何面對過去一年的績效,

並調整一下來年的經營方向與策略。

不管公司規模大小,在會計帳面上,這些會計準則所呈現財務狀況與道理均是一樣的。

所以不要以為創業弄公司,就可以忽略這些東西,每一年每到這個時候,你的公司

就是透過先結算這些財務報表,才有辦法交付年度的報稅資料的。

其實個人經驗覺得:創業弄公司,真的可以好好地去瞭解與體會這些財務資訊的。

這樣子你才能真正體會得到公司經營與資源如何運用,也才能讓你真正的體會到

創業精神與策略思考的。不要一股腦地天天做技術開發,也整天想著美好的未來,

卻都忽略掉公司經營的本質。公司的年度財務報表就是一面"照妖鏡",真的可以

真正用來檢視一家公司或一個老闆如何經營公司的。

所以你找人投資你公司、或是跟別人合夥開公司,年度財務報表就是一個經營績效,

每年財務報表公布之後,就是公司經營董監事們檢視你的經營績效了,投資股東們

也是透過財務報表來看待這一家公司的長期發展機會的。(包括自己家人-攸關家庭財務)



財務報表都是經由合格會計師簽署的,就算你只是找個坊間的記帳士事務所幫你整理

帳務,但最後要報稅提交整個報表時,還是要有會計師具名簽署的。這些記帳士事務所

也都有合作配合的合格會計師的。會計師具名簽署這個是要收費的,當然他們也是要

負責保證報表上的各項數據均查核無誤的。出了差錯,他們也是要負連帶責任的。

一般我們的財務報表的第一張有數據的報表就是:年度的資產負債表

不管你的技術多了得?也不管你的產品多優秀,在報表上所呈現都是一樣的項目名稱的。

而且也都會拿前一年的報表數據比對整理的。

第一張年度資產負債表所揭櫫的就整體公司年度財務狀況:

流動資產、非流動資產(固定資產)、負債情況與結算所謂的股東權利之一年來變化

再一次強調:這些項目非關你公司產業或產品等,他就是結算你公司經營上的財務狀態。

就算你獨資開公司,這些還是要明明白白地交代清楚,個人也覺得這是一個良好的

財務整理與帳務處理方式。很多人以為我創業開公司,就算是獨資弄個公司,就可以

"國庫通黨庫":個人(或家庭)與公司帳目不清不楚。搞到最後其實很容易招來家裡與

公司(客戶)的許多帳目雜亂不清,那就更不用說你想透過財務報表來檢視你辛苦創業

的績效在哪?還有就是你光要應付每個月記帳士幫你整理帳目分類時,你就頭大。

另外你老婆家人以為你開公司,你是董事長,老闆了,公司的財務就像家裡家用一般。

這些都是非常危險的經營觀念。也都不是理想的長期經營方式。只要你隨便去問個

記帳士事務所(不用到會計師那一級),他們都會跟你明白說:想創業,就弄個公司,

把帳弄得清清楚楚吧。(至於要透過公司如何節稅或做一些個人或家庭財務應用?

那又是另外一回事,真的不要把這兩個混成一團。)               

那你說:是弄個企業社?還是公司?(不一定要股份有限公司)。個人覺得還是公司

比較好,創業就是要有一條長遠的規劃與為將來創造機會,走在公司法保護下,

是比那個企業社好多了。第一張報表其實就是總結而已。大家都比較簡單易懂的。

然後第二張報表就比較有一些學問了:



這一張綜合損益表就真的可以透露出你公司經營的大方針了。公司賺不賺錢?

或是公司的錢到底都花在哪裡去?你公司到底是怎麼運用資金的?...

上張報表中:有括弧的是代表負數,也就是虧錢狀態。但報表上有虧錢並不一定

是不好的,有可能代表公司在新創或轉型過程中,只要持續觀察就可以了。

所以人家報表會拿前一年之資料做比照,就是讓你可以持續追蹤公司營運狀態的。

而這張報表中也有我們在財經新聞所常聽到的:公司營收及營收毛利(率)等等項目。

我之前提過所謂的:人是英雄,錢是膽。就是可以從這張報表察覺得出來的。

這張是大綱。每一項背後都有附註說明,所以這是要往下展開看是比較清楚的。

有些公司公開的資訊並不會往下很仔細地展開給所有細節給不相關人員查閱的。

除非你是公司董監事或股東才可以要求看的。那往下有哪些資訊可以供我們了解的?

那我們可以從公司申報的稅務資料也可以:

(當然這也是公司老闆與財務人員才會掌握的,所以之前開玩笑說,公司裡研發人員

離職,你不用太擔心,但如果是公司的財務人員離職了,你就要小心了

因為他們都知道老闆在幹嘛?或公司真實的財務狀況,還能待嗎?..會不會莫名其妙

地被老闆害了背黑鍋?新聞上公司出問題就是抓老闆跟會計財務人員啊,哈~😂😂😂)


這報表中有各項數據的換算公式給你看,我先直接點出一個重點:

營業收入淨額減去營業成本會得到我們的營業毛利 (也會得到一個所謂的毛利率)。

但你說這就是你公司營業最後的毛利嗎?不是的。因為這是直接從製造銷售買賣營業

與從事這些製造銷售的成本算出來的。簡單來說:就是實際的產品買賣銷售所得的帳目。

(如果你只是授課、接設計案的勞務收入等等,就是有實際的收入進帳的項目,

但付錢給你的客人或公司單位都會要求你開立發票,因為他們也是要拿這個收據回到

他們公司的財務報表上核銷的,那如果是個人不想開發票,不好意思,當講師、顧問還好,

但有可能會被額外扣個人所得或二代健保的,而且長期客人也不太願意用這種方式合作。

道理也是一樣的:大家到了年底都是要做財務報表的,財務會計人員不懂老闆跟你的關係

如何?他們只覺得這樣的核銷費用很麻煩,會計師們會問東問西的一一檢核的。

他們也怕把關出錯,要負刑事責任,也會被吊扣執照的....)

---

留意後面還有一項:營業費用。這才是許多公司經營成本中的重點。從上表的資料中

你可以發現像是水電瓦斯、租金、差旅費、公關交際費或甚至你的研發費用(薪資、

買電子零件或模組)等等。都是屬於這一項的,他們都不存在於你的營業成本中的~

很意外吧(因為公司不一定要研發才可以做生意啊)!我們來看所謂營業成本是哪些?


他就是只有買賣跟製造而已。記住喔~我一開始就說明:這樣的會計準則必須放諸

所有的公司型態、產業類別都適用的,所以人家才不管你是科技公司或是傳統產業的。

公司要賺錢存活,基本上最終就是能夠創造產品經由製造與銷售買賣才對的

那你說:我只搞研發或技術顧問的話呢?那就是你的營業項目是所謂的勞務成本或是

業務成本等等。但在台灣,就算你是腦力、智力與技術高度集中的IC 設計業,

他們也都還是屬於製造業的啦。所以你會發現:這些園區的公司的毛利都至少要抓

30% ,因為他們在後面這一項"營業項目"的成本費用很高的~會稀釋他們最後的

營業淨利的。當然你也知道:公司沒有研發,就可能沒有未來,但你也得必須承認:

沒有前面這些的營業收入與毛利,你公司的財務報表是很難看的啦。你總不能老是

找藉口說:我每年都大量投入研發,就等有朝一日可以創造營收與獲利。講了N 年

你的公司財務報表還是如此這般?這麼跟人家(股東、家人)交代呢?

(你每個月月底的營業淨收入都是低水位(不成長),你自己不擔心才怪~毛利高沒有用的啦

就像一條河流,都沒有任何水流,你還可以稱為一條河流嗎?也像人類血管裡的血液

一樣,長期缺血是很可怕而且是對身體有害的。也就是為什麼有些公司在怎麼說,

至少也多少做一點買賣生意,讓這個帳面上好看一點啊,尤其是上市櫃公司。

所以我之前一直強調:東西開發完了,就得想辦法創造出穩定收入(Regular Order ...)

但要維持這個穩定收入,還是得要有一定的營業成本:備料,生產及進出貨繁縟工作,

你不喜歡也沒辦法,這就是公司財報最後呈現的現實問題啊!)

----

那你既然喜歡講這些高尚研發工作的話,我們就來看營業費用中的研究發展項目吧:


上圖下方29 項中的研究發展費。不好意思,你的薪資、研發設備折舊攤提與產品

打樣或是購買一些研發材料費就是一般大宗了。其中你所採購的研發設備是要納入

非流動資產管理計算的喔。而且他們是會依照一定的會計準則給你做一定的折舊攤提

認列的喔,像是一台示波器,高級一點的電源供應器或儀器設備的都算此項。

以我當初做機車動力系統開發時,買了一台機車:他就用約三~五年的時間

把這台機車的價值給分年攤提了。所以一般公司或工廠,想買生財機器沒有錯,只要

你能夠在設備分年攤提完畢前,把錢賺回來就可以了。那如果還可以持續接單生產,

那你就賺了。所以人家會找設備工程師也沒錯的。維持生財器具良好狀態就是一個好生意。

(不過,還有一種情況:之前有某家封測廠,賭了RAMBus 會起來,就算每台封測機台

都是上億元的,還是賭了,還拼命排班一天24 小時生產,拚的就是想趕快回收成本,

結果後來還沒攤提完,RAMBus 就掛了...願賭服輸吧。)

另外兩項帳目就是你的薪資,不好意思,他不屬於營業成本中,所以不要以為你賣東西

很好賺,你要打算領多少薪水才合理啊?(這個還涉及勞健保。老闆可不可以領勞保?

可以,只要老闆也是員工就可以,薪水給太高,公司補助額(交給政府的)就越高,太低,

以後你自己勞退後領的就很低,另外都已經是老闆了,領低會不會被老婆笑?領高了,

等明年一結算:乖乖不得了。可能會嚇死董監事或股東們。自己的年度所得稅也高!)

其他研發費用就是那些拉里拉雜隱形成本費用。

很多技術創業者的都覺得:有些材料、產品開發試作或是買一些人家的開發版、學習板

等等都覺得應該、也值得花的。但零零總總加一加也都在這一項裡面。

一年累積下來也很可觀的。這是許多人所沒有仔細盤算的地方,也都是值得留意的。

還有一種人更慘:自己認為還要跟人家要發票回來核銷,或弄發票很麻煩(譬如去網路

或淘寶、海外購買東西),就掏自己腰包購買,不列帳。你以為省事,結果都是花自己

的錢,還不能拿到財報上面核銷抵稅...久了隱形所虧損得都非常可觀的。

(海外網路購物,對方雖然會開 Invoice,但如果抬頭名稱不是公司,這發票也不能核銷,

那如果是要求用公司抬頭名稱的話,那不好意思,入關時,就得要依照公司機關報稅

程序,然後,你的付款機制又因為不是公司採購會計付款(譬如刷自己的信用卡),回來

個人與公司費用的轉換很麻煩的....所以有些工程師或老闆都覺得算了...小錢嘛...

但就算幾千元,累積下來也很可怕的啦。這還不算在你拿出來壓在檯面上的資本額內的

這一種作法長期來說:我真的非常不建議啦。公司歸公司,為什麼要稱為有限公司,

就一本固定的資本額,拿出來運作,花完願賭服輸,最可怕的就是這一種反向的個人

財庫通公司財庫,把自己安家的家當一點一滴的付出給公司,還不會有任何財務追蹤

查核檢視機制...很可怕,很多開公司開到最後傾家蕩產都不知道為什麼?就是這一種。)

---

另外很多人認為:只要公司賺錢,好像家裡外出聚餐的就可以用公司報帳,不好意思,

財務報表裡的公關費或交際費是有一定的營收比例上限的,如果你公司營業額不夠,

你所能核銷的公關費或交際費也是有上限的。那其他的像交通工具加油、差旅費也都要

有統一發票憑證才能核銷的。每個月到了月底或是每兩個月你就得整理給你的記帳士,

由他們幫你整理分類歸檔。以前你純粹上班不用管這些鳥事,但自己創業就得自己花時間

或花錢請別人幫你忙,也是一種額外的費用(也是一種營業成本,不管有形或無形)。

----

當然這些公司財報上所揭櫫的是許許多多你以前上班所不了解或不清楚的地方,

要講或解說,也不是一天兩天或一篇兩篇文章就可以講清楚的。反正啊。

他所闡述的就是:公司運作的基本架構與機制,產、銷、人、發、財五大基本組織

你也別以為我自己獨資的小公司,不用搞得這麼複雜辛苦。但你也別忘了,既然要

自己運作一個營利單位,這些東西不會因你視而不見,它就不存在你的世界裡。

因為你有成本,你要有收入轉換成薪水領,東西賣給人家,人家要跟你要發票,

只要是發票,你就得給國家課你的稅,有時候你覺得既然都已經從自己口袋裡

掏錢出來用了,為什麼不也順便拿來抵稅?(可不可以跟別人買發票?可以,

一般公定價格是 5% 的發票稅以外,還要額外的"作業費用",一般也會再加 3%~5%。)

這時候當然就會讓你不得不全面思考"研發"以外的問題。

所以我為什麼一直強調:創業一開始這些都是可以自己來:自己跑銀行,自己整理帳務,

自己報稅等。創業維艱,辛苦一點也是應該的。但終究都不是長久之計啊。

創業弄公司。終究還是得走向公司財務健全的作法,只要你創業時,隨便找個合格、

有經驗的會計師(或只是記帳士)討教一下,他們就會跟你講這些道理了。

所以如果你想找會計師來投資你,很好、非常好。看你能不能過得了他這一關?

如果他願意,你也算得到不錯的外部資源,他們不但有許多合作關係良好的金主,

還會在公司財務、節稅各方面給你非常靈活的操作建議。也是不錯的選項之一。

(這個我當初創業時,也有透過朋友認識幾位會計師,也跟他們聊過,你可能覺得

他們怎麼都這麼市儈?對金錢財務這麼會斤斤計較?那你說呢?哈~ 😀😀😀)

---

我想藉由這一篇簡單扼要的幾個情況解讀一下創業時所會碰到的一些財務操作

問題。當然我也不是專業的會計財務人員,這門學問想學想懂的東西還有很多,

我也不敢說太多,若有錯誤之處,也請見諒與賜教。

講這些內容也希望透過一樣是學技術出身的工程師用技術以外的角度來檢視

創業或想斜槓創造機會的大家有些財務規劃上的基本認知。

年輕時,拿一點錢投資自己或做自己喜歡的人事物,沒有錯。

但長期默默付出之後,你還是得要建立正確的財務管理概念的。不管是於公或於私。

希望可以幫助大家有個參考案例吧。謝謝!

10 則留言:

  1. 感謝分享, 雖跟技術無關, 如果要創業開公司又不得不面對, 處理這些事情, 也會吃掉不少時間吧?

    回覆刪除
    回覆
    1. 謝謝你的留言。

      只是希望苦命的工程師們,不要太過於執著與相信:
      只要技術好就可以拯救你一生。
      有時候多看看與思考技術以外的人事物,也可以花一點時間,
      多陪陪家人。不管你是就業領薪水的、或是創業當老闆的。

      很多事情真的不要等到你上了年紀卻感觸良多。
      人生至終,多一點感恩,少一點抱怨。
      其實日子也是可以過得很輕鬆寫意的。
      加油吧。

      刪除
    2. 開公司主要目標就是賺錢,總不能每天數現金吧。不花時間看,怎知賺賠?就好像活著一定要吃飯,還要嫌吃飯太花時間。不用活自然就不需花時間吃飯!

      刪除
    3. 哈~哈~ 說的真好。

      開公司主要的目標就是要賺錢。 一點也沒錯。
      但也還是有人把開公司當作興趣做而已。
      只因為上班有時程壓力,有老闆長官,又要跟別人溝通合作...
      有些人覺得自己開公司就可以擺脫這一切:
      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產品或技術。
      那也可以,但開公司要不要找人?找員工?
      ---
      那你對員工的態度是:當學徒使喚呢?還是來幫你分擔解憂?
      還是一起合作創造機會?
      這些在每一年年終的財務報表上,也可以看得出來的。

      我個人是已經走過自己想做的產品與技術了。也因此得到
      金主的青睞而開公司。所以我當然知道:開公司主要的目標就是要賺錢。
      開公司不想賺錢就是一種罪惡。拿錢投資你的股東(金主)當然就是
      這麼想的。獨資開公司,老婆當然也是相信你的:就是會賺錢啊。
      若是只是搞技術,提升名聲... 老婆會說:那你就去念博士就好。

      所以我才很認真地把這些經驗或從財務報表來解讀公司經營的目的。
      現在賺錢不容易,生活也不容易,物價高,想領薪水買個房?
      更是難上加難...所以真的要懂得財務操作與管理,否則,
      學了一大堆,只是為了給大家按個讚,拍個手,說你好棒棒...
      結果業務市場也打不開?財務報表也難看?這些財務報表怎麼
      不公開給大家看,然後還要大家來按個讚,拍拍手,說你好棒棒?
      是啊~多殘忍啊。 --- 這就是人生現實問題。

      刪除
  2.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2h7545NCNM
    "與好市多死亡交叉,家樂福為何接連失守亞洲市場,曾經的法系大賣場之王,過往又是如何步上巔峰"
    這是一個正在發生的,但工程師無法理解,為何只收會費可以賺得比低利商品多。
    這件事從財務報表中才可以看到。不要以為會計和一般人無關,以前是現在經濟行為比以前複雜,不學點反而易買到貴。
    另一個類似且已存在很久的議題:信用卡在賺什?且它還是銀行很賺錢的部門。它也是只賺卡費,但真的如此?它的答案和好市多一樣。
    看懂的人可以看到很多商業行銷行為,看不懂的我也很難解釋。
    很多日常經濟和上一輩的人不同,我用信用卡也從沒有懷疑但總覺得老爸老媽為何不能接受,為了說明我查了很多,沒想到反而學到。但我發現身邊九成九人都不知道。

    回覆刪除
    回覆
    1. 你說得沒錯。
      許多財務與經濟概念是很多工程師搞不懂的地方。
      --
      以前我也跟一些IC 通路商合作,也從他們身上看到一些財務概念。
      就像你所說的信用卡概念一樣,有許多生意看起來好像就是
      左手進,右手出...有些東西看起來也沒啥利潤,甚至打平而已。
      但人家還是做得很高興。後來才知道:只要你公司在財務上,
      有金流進進出出,就有許多財務操作上的空間。
      一種當然是我們常說的:收錢比付錢的快,就有機會賺錢了。
      ---
      有很多工程師或老人家都覺得要辛辛苦苦的一塊一塊的賺,
      也一塊一塊的再抓財務預算:賣東西總覺得要賣得貴,才有利潤,
      公司才會賺錢,但反映在財務報表上真的是如此嗎?

      真的,當你有深入演研究一下:他們這些會計師在做的財務
      報表時,他們的概念是什麼?你就會懂了。

      公司營收高的會計費用比較高呢?
      還是公司毛利高的會計費用比較高?
      你覺得呢? 哈~哈~哈~

      刪除
  3. 真的要開公司,是開像家樂福的營運方式還是好市多的營運方式。現在IOT可以將商品行為和營運行為交互起來。要是公司選擇傳統方法,確遇到新的對手行銷行為,你認為可以應付?家樂福如此大的財團都不行,你的小公司可以?
    那為何不一開始就去了解新的行銷營運行為它是如何作動的。工程師可以一開始就將營運行為設計進來,至少客服會有很大的變化。

    回覆刪除
    回覆
    1. 嗯~很好的比喻概念。

      我才說:工程師創業開公司,不要老是覺得技術好就了得。
      但你說得很好:如果能在產品設計階段時,就把後面的市場業務行銷
      策略也考慮進來,不是更好?更具有競爭力嗎?

      現在社會與世界潮流,創業開公司覺得已經不是以前那一種
      單純簡單的從技術產品出發的時代了啦。

      刪除
  4. 新的行銷行為叫做數位行銷,但光看數位行銷是不行的,它沒有解釋獲利方式為何優於傳統,我是從經濟學中推來。但真的要比較,還是要用會計學去證明。

    回覆刪除
    回覆
    1. 沒錯。沒有從會計學的財務報表回推公司經營策略的話,
      那你創業開公司的目的是什麼?

      這就我這篇文章所想表達的意思。
      謝謝你的留言補充與闡述。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