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年輕一輩得工程師、玩家)都在玩些甚麼?
前幾天有看到這麼一篇關於在 Arduino 平台上玩早期任天堂紅白機的遊戲的貼文。
這種故事,常常每當有新的MCU 平台出現時,總是有人會嘗試一下。
畢竟這個紅白機在遊戲機的歷史上,就是一個精典,而且他只是用一個很簡單的
的 8 bits MCU 平台上開發成功的一款電視遊樂器,還真的很成功的。
當然啊,現在網際網路發達,又是Open Source 時代,對於這種老東西來說:
已經算是滿街都是了,真的要搞、要玩,那真的也有說不完的故事,
但也可能是我們有了年紀,也搞過公司,所以對一些事情來說:也都難免會用另一種
比較"務實"的角度來看事情,或看故事。
搞技術的東西,我們真的也看多了,也學了不少,坦白講,真的要學、要講,一輩子
也學不完,也講不完。尤其上了年紀再來講自己技術有多好,有多專精,那在一些
年輕工程師的眼中,也不過像是家裡的老人家一樣,動不動就提當年勇,
那您又留給後代晚輩甚麼東西?要人家給你按個讚?拍拍手而已嗎?
好啦,就算你厲害啊,那你還可以搞幾個案子啊?頂多就是自己餓不死而已啊。
所以啦,或許可以透過講講這些曾經參與過的產品開發經驗,讓更多年輕一輩的
工程師們從中可以獲得、或參考一下這些故事背後所隱含的時代機會。
也讓年輕人也可以從中體會與了解,除了一天到晚討論技術以外的想法與看法吧。
---
好吧,我就來講一個也是關於紅白機模擬器的產品故事。
而這個故事可不是一般我們這些DIY 或是Home Maker 玩家的故事,而真的是
在產業發展過程中,真正創造出一個話題,也造就許多更多人才與公司的故事。
有時候,我們固然一直強調關於技術養成的重要性,但如果沒有真正成功的
市場產品,那這些所謂的高深或專精的技術又代表著甚麼意義呢?
所以我坦白講啦,那些真正懂得透過技術賺錢的老闆們,真的沒幾個會懂技術
懂到讓你五體投地的啦。你也不要老是用搞技術的工程師眼光嘲笑這些人,
有一天你就會慢慢懂得這箇中道理的啦。
---
我以前搞玩 掃描器SOC 之後,我也學會了USB 專精技術,我也順利地從機械
領域真正的進入IC 設計業,這個行業之所以能蓬勃發展,不用懷疑的是:
他們有著普遍平均高素質的工程人員,幾乎非台清交等一流人才不可,重點還有
整天腦筋動得快,想賺大錢的相關業務與市場行銷人員。肯定是非其他產業或
你我這一種小貓兩三隻的人所能想像的,有些東西不是他們搞不來的,而是
他們到底要不要跟你"一般見識"的跟你爭市場而已。當初我剛進這家IC 設計公司時,
正逢他們擴張成長期,你可以看到一家公司如何透過這些技術來成就"公司股價"。
其實我們公司當初也沒有VCD 光碟機的IC 技術,而是從大M 聯發科手上授權取得
這項技術的。因為聯發科認為VCD 是過期產品,那個技術早晚會被淘汰的。
如果這個東西還有剩餘價的話,那可能就是把這個東西,趕快打包一下,把它賣掉。
所以啊,公司內就拿這個東西來搞時,總得要創造一下產品的附加價值啊。
而當初最大市場當然就是剛改革開放的中國大陸,在別人眼中可能是將被淘汰的
產品,在對於這樣的落後市場趨勢的中國大陸市場可能不是這麼想的。
所以公司就派了幾個"鬼才般"工程師們,就整天在深圳一代市場與工廠混。
有天就突發奇想,透過公司在北京的高階演算部門,找了大陸北方比較頂尖的
軟體工程師團隊,外包請他們在VCD 晶片的處理器(MIPS) 上搞個紅白機模擬器。
也沒花多少錢。(我知道,但不能說。),很快的完成這個東西。然後就把市場上
紅白機的遊戲,把他轉成VCD 的格式,讓我們VCD 解碼晶片能讀,也能解、能玩。
這也就是現在在網路上還鼎鼎有名的:Super Game VCD 300 :
所以從此一般 CD 多媒體播放機上就多出一組遊戲搖桿配件了。
當然啊,這樣平凡的產品開發故事,我這麼講就沒甚麼精彩之處了。
這故事當然還有後續發展啊,當推出這樣的產品之後,坦白講,當下大家也說不準
這樣子對於產品市場發展有沒有明顯的正面績效?
後來有幾個跡象就讓這個故事有了一些發展性了。因為當時國內還有一家有名
IC 設計公司也有相關的解決方案產品,據說一個月賣到 700 K 的出貨量時,
他們認為這已經市場的頂點了,在多也多不了多少了?但我們公司的這幾位鬼才
工程師們,整天在深圳繞,一個人服務支援一家客戶,也可以搞到一個月1~200 K。
他們就跟公司主管說:一個月要超越 700K 應該不成問題吧。
結果有一天公司業務跑來深圳跑客戶吃飯時,把這個工程師拉到一邊說:
"XXX啊,飯可以隨便吃,話可不能隨便講啊。甚麼一個月超過700K 沒問題...."
哈~哈~哈~這些人我都認識,其實私底下大家都非常要好,這個工程師也是天才的
跟業務說:我跟你說啦,我發現就連華強北的維修,都已經也開始弄公板了,
肯定沒問題的啦。
甚至後來也有國外晶片方案設計公司,也不得不趕快跟上這樣的市場趨勢:
除了能撥放多媒體光碟之外,也要能玩遊戲片。這樣對於公司來說也得要有對策了。
所以我們又找上北方的軟體團隊,請他們偷偷的在新版的遊戲光碟片中,在某些
遊戲裡加入一些加密的機制,而這個加密的東西,只有在我們家的VCD 撥放晶片
才可以順利解碼進入遊戲。就只是少少的 5% 的遊戲就好了,而當客戶拿著這個遊戲
光碟去跟這家國外晶片公司說:咦?怎麼有些遊戲為什麼不能玩呢?
你還不能全擋掉,就如同在戰場上,你還是要打傷幾個傷兵,來拖累部隊。
(我們委外發包的工程師說:當初真對不起人家,只有少少的外包費,我們真的要
給他們再加一點錢啊!果然是工程師性格:英雄惜英雄啊!哈~哈~哈~)
當然~老外就真的沒有像我們老中有這種勞碌苦命性格,只為了解這個少少的 %的
問題?他們才不幹呢。更何況這個東西還牽涉到智權問題,這也只有在中國、與
周邊的亞洲市場,才這麼搞啊。幹嘛這麼累啊。
(鬼才工程師跟我說:Chamber 啊,我跟你說,只要能玩超級魂斗羅及瑪莉兄弟,
就夠了啦。大陸人哪真的Care 那 5% 呢?哈~哈~哈~。)
當然啊,故事結局就是一個月業績就非常容易的飛越一個月 1KK 的量。也為公司
下一代DVD 奠定了市場基本盤。而後來聯發科對於這樣的發展也就有所警覺了。
不過,很好玩的是:在下一代DVD 產品中,同樣再用這一招就沒用了。
所以有些產品創意,永遠只有創造新鮮感,才能創造奇蹟,也是業績。
---
結語:我當初跟這些鬼才工程師們與業務團隊,雖不是同一個部門,但我們都是
同一個系統單位,我當初在深圳出出入入,也是他們這一票識途老馬帶著我東跑
西征的。我是以USB 專長,負責MP3 隨身碟產品線。當然我負責的產品可就沒
這種機會搞這樣子的故事。
但透過這樣子產品與組織團隊共事,當然也讓我見識到除了核心技術以外,
我們一般搞技術的工程人員所不容易體會的事物。當然視野也是不同於一般所謂
Home Maker 或是小型企業的想法。
是的~個人、組織或公司的核心技術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另一層的思維模式:
你如何站在巨人?或是別人的肩膀上去成就更大的機會。
好友 Goodspeed 最近因為右轉換工作的有感而發寫了一篇技術人的觀點。
OOO 的發展性如何?請停止這樣繼續思考
我也留言舉例說明:像微軟的 Bill Gates 、FB 的佐伯克或 Apple 的賈伯斯的人等,
他們每一個也不是一直強調來自於個人的技術如何專精與投入,
而是如何趕快地藉由其他資源,將技術轉換成企業的核心價值,而去創造更高
的企業價值或業界的影響力。
當然這也不是每個人都有那麼的機會,我當初之所以創業的思維模式,
也不外乎有此企圖心,所以雖然有時候搞技術的人,都可能會比較自負一點,
尤其是技術越專精的,天生較反骨,總覺得大公司或組織只會帶來技術發展的箝制,
甚至比較不屑、會對許多常動嘴巴的主管或市場業務人員嗤之以鼻。
但你真的有沒有認真地從這些成功的公司去思考有那些事反而是我們這些搞技術
的人所欠缺的"胸襟"呢?
搞技術肯定是永無止盡的,市場上永遠有你一直無法持續永不間斷的技術發展與
產品趨勢。你更需要的是:像這些科技業偉大的創業者一般,如Bill Gates、
Steve Jobs 等,如何將手上的所擁有的技術轉換成真正有價值、有影響力的產品
與市場。這個答案肯定不會是在技術專業領域裡的。--- 至少這是我的感想。
你覺得呢?
簡單一句話:甚麼是見好就收?
看見核心技術的價值好,就得要趕快收割獲利吧。
---
新,奇,快,是業務生存法則
回覆刪除也是資本市場不變生存法則
我現在非常同意你的見解。
刪除以前我們搞技術的都會跟投資者說:我跟你說啦,我們的技術有多好?有優秀?
只要給我們假以時日,當我們把東西做出來,找到客人或市場時,肯定會大賣賺錢的。
這種答案不要說投資者不喜歡聽,就連做業務的也不想聽。
他們想知道的事:你現在手上有甚麼東西可以拿來出來,可以直接變現的?
甚至連市場客人都已經很明確或已經有一些業績表現的?
業務是來幫你賣東西的,他們可不是來聽你跟他們炫耀你的技術有多好的。
"嗯~這個東西,很簡單,只要再給我們工程部門幾個月的時間,我們也是可以做到的。"
蛤?幾個月?我做業務的怎麼跟老闆交代?那老闆會不會叫我幾個月後再來上班啊?
真的~如果你的技術真的很好,那就不用多說甚麼?東西就是要拿出來賣的。
搞技術宣傳?怎樣?你是開公司要賺錢的?還是要發表論文,升等當萬年教授的?
真的~我還是強調,有很多東西或技術,不是你最行,搞產品你也未必最厲害,
只是人家要不要理你而已,人家大公司、花得起錢請台清交的。人家憑甚麼會在
產品技術開發上會輸給你的呢?想一想這些悶不吭聲的對手吧。
在商言商,不是你在賣就是別人賣
刪除也難怪我公司成天就是技術經,新人沒三個月就跑
客戶要求疊的跟山一樣高,能做的人跟兩三隻小貓一樣少,
一人身兼五職是常態,弄出來東西跟小學生程度差不多
一年過去弄到公司要倒了一樣
風雨飄搖中
這讓我想到人家國外的募資平台,就是以業務為導向,
刪除"可以啊,你行,那就直接拿產品來募資,人家給錢,你就得把貨交出來。"
銀貨兩訖。
甚麼是技術?沒有產品或沒有市場客人,那都沒辦法證明自己的技術在產品包裝上
成就了甚麼?有核心技術,沒有UI 人機介面?沒有任何周邊生產夾治具的支持?
沒有任何後續的產品支持或升級服務?等這些林林種種從核心技術延伸出來的
工程支持,那核心技術就只是一個如同教科書的內容而已。
@yaingc 是啊。談技術或強調技術是不會凝聚公司向心力的啦。
刪除甚麼是最現實的?當然就是業績與獎金啊。
就像我文中的故事一樣,當初我們在公司時,當業績起飛時,老闆敢給,
股票獎金給個爽快,大家出差在大陸深圳,大家都過得很爽,
就算回到公司裡、或台灣時,大家一票還是盡情地呼朋引伴的。
主管每個月輪流請各部門聚餐,席間不分尊貴級職,相互陶侃一番,聯絡感情。
就算我們都已經離開N年了,這些當年的弟兄們,還是常常一句話:就出手幫忙。
技術的東西算甚麼?兄弟啊,就交給你了,有錢大家賺嘛!
高分得勝:電玩的黃金年代
回覆刪除https://www.netflix.com/tw/title/81019087
這部蠻值得一看,看了才知道改機外掛的始祖是美國人,他們怎麼做呢?197x年當時有幾位MIT大學生把大型電玩搬進宿舍賺同學的錢,然後發現錢越賺越少,原來是同學玩上手了,所以一枚硬幣就可以玩很久,於是這群MIT高手就出改機外掛套件,把原廠的難度變高,增加原廠沒有的玩法,幾個月就賺了25萬美元!
結果得罪了當時電玩霸主Atari,想當然耳要告死這群大學生,叫他們賠500萬美金,不過這群大學生甚至還很高興,Atari想一想不對,如果官司打輸了,開了這個先例,後面一堆人仿效,那不是虧更大,算了跟他們和解,條件是你們這群宅男通通來Atari上班,這幾位MIT大學生也乾脆不唸了
今年有一件很好玩的是:就是我跟賈老師這一種LKK 世代的人,
刪除平常看電視就是一般有線電視遙控器拿起來,有甚麼節目就看甚麼節目。
但小孩子大了,有了他們的想法,所以我們今年就把家裡的有線電視,換成有支持
Netflix 的MOD 了。我們發現就把那個貴森森的有線電視網換成這一種有比較彈性
選擇權的電視之後,原來是可以用比較少的付費,享受比較好的視聽享受。
以市場機制來看:真的跟不上時代的產品,真的會被年輕世代給淘汰的。
所以啦,我當然相信這一種新世代聰明的學生們當然可以顛覆傳統產品與市場概念。
而從你轉述的故事來說:是啊,對年輕人來說:為什麼就是要遵循一定的傳統的窠臼呢?
像在老美創業故事中,我們都很容易發現,當一群聰明的小孩或學生,當他們一抓到一絲絲
的市場機會時,便是勇敢的毅然決然地放下手邊的課業或工作,立馬就放手一搏。
我想就是一種冒險犯難的精神,才是創造人家科技進步發展的契機啊。
當然還是羨慕人家在資金市場的活絡與機會創造環境啊。
如果是台灣一定一堆父母打電話到學校抗議怎麼可以讓學生把電玩搬進宿舍還拿來賺錢,說不定這幾位還會被逼著退學或轉學,但可以看出來美國是相當尊重學生的自主性的,不像台灣不少還把大學生當小孩,美國只要是你沒犯法,學生課後要幹嘛學校根本懶得管
刪除小弟今年剛幫家裡換電視,新電視遙控器直接給我netflix跟amazon prime按鈕,如果不是因為老人家要看第四台,早就停掉了,小朋友來家裡,也是用電視直接撥放youtube給他們看(有專門給小孩看的頻道),Google厲害的不是搜尋,是控制了大家電視的控制器
先聲明以下,非說學歷不重要,而是如何讓自己有高價值才是重點
回覆刪除曾因轉換跑道面對人生十字路口問題而巧遇一位替自己解惑的老師
與老師談話中說出他自己的人生故事,讓自己時刻都在反省思考
老師學歷只有國中畢,但卻有在外商公司工作一段很長日子
有次談話我就問老師,當時面試主管沒問他只有國中畢業,英文又差憑啥來公司上班?
老師回答:當然有問且一定會問(口氣當然可想像)
但他就反問主管:英文差跟來上班有關係嗎?
來上班是替公司解決經營上的困難,不是來當老師教英文的!
如果你們之前高階經理人可解決眼前經營問題何必再找我來面試?
就是解決不了,死馬當活馬醫找我來試看看嘛,那你可以把所有高階經理人叫來問我
看我回答是否能解決這些高階經理人問題
之後面試主管當下找了其他高階經理人來,最後結果是老師錄取了(這也表示啥,大家心裡有底)
蘋果CEO庫克現在是運動鞋Nike董事,聽聞他曾對製鞋代工廠問:
蘋果供應鏈,代工廠商的毛利率都壓在3%以下,他看鞋業代工廠商毛利率有的8%,有的20%以上,他感覺不可思議,大刀拿起來揮砍,把蘋果模式套在製鞋業頭上,但這些製鞋代工廠有哪位高階經理人破解庫克這刀呢?而非對下游廠商在Costdown
請人的薪水,做人的事
請神的薪水,當然就是破解庫克這類人的事
台灣職場上長久存在學歷至上狀況,尤其大公司都以此為依歸(抬承青嬌幫更是明顯)
往往忽略,能否替老闆解決眼前最困難問題並且獲利才是重點.....
感謝你的留言。你所舉的例子也都不錯。當然這些都是一些比較特殊的情形。
刪除不過,如果換你來做老闆或是徵人單位的主管時,你會怎麼想?
當然沒有人可以保證此人可以如你所說的故事那般完美結局,
是的,幫老闆解決眼前最困難問題並且獲利,但也可能造成不可收拾的後果。
公司(尤其是大公司)治理有時候還是比較重視一定的章程,這也沒辦法的...人多事雜。
當這些特例放到這個章程中,就顯得突兀,沒有多少人可以勇敢地去嘗試的。
對許多人來說,尤其是領薪水的主管,不出事總比幫老闆賺錢重要,
更何況:你這麼厲害,那改天你把我幹掉,怎麼辦?官場有官場的文化。,
也不是每個這種特例放到公司組織裡就可以如魚得水的。不要說外來厲害的高手啦。
我也碰過有企圖心的企業第二代,在公司內也是想有一番作為,但當他老爸把他擺在
公司組織內時,他上面也是有專業經理人啊。你要叫他去衝撞這些專案經理人嗎?
如果這麼簡單,那怎麼沒有從報章雜誌聽到郭台銘或施振榮的兒子企業經營管理故事呢?
嚴師出高徒,但嚴父就未必能出高手兒子。俗話說:『狀元子好生,生意子歹生』
所以我才開玩笑說:報章雜誌的許多成功故事,看看聽聽就好。有時候真的不要拿
那些千年難見的人事物來當自己的榜樣。絕大多數的還是屬於平凡簡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