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10日 星期四

高壓點火(續四)

來談個技術問題:引擎控制問題。
之前有提到關於引擎控制的技術之基本觀念:氣、油和火。
現在因為市面上出現了所謂電子噴油系統,不禁讓許多玩車的人蠢蠢欲動。
因為在一般人,甚至念機械系的人都會直覺的認為:我只要增加供油,就可以提高引擎馬力。
能量不滅定律嘛...放諸天下皆準的道理啊。



說實在的:以前我學校畢業後,也有類似的技術觀念。所以啦...
第一次上去玩引擎控制時,就想盡各種辦法去增加引擎供油...
總希望能夠多搾出那麼多一點的動力輸出。
結果當然可想而知了...不要說:增加馬力啦...不要把引擎給『淹死』就好了。
您想一想:在一定的汽缸C.C. 數,一定的壓縮比之下,能搾出多少動力?其實是有公式可以推算的啦。
許多人都誤以為:我一台原來 約八、九匹馬力的引擎,只要動動供油系統或改一改其他簡單部品...
(不包括改變汽缸頭而影響壓縮比...改變壓縮比對引擎的傷害是很大的啦!)
我就可以增加 2~3 匹馬力?....是不是電動玩具玩太多了,還是科幻小說看過頭了?!
所以,當您要接觸引擎控制時,這是一定要有的基本觀念,否則,您會因失望而興趣缺缺。
------------------------------------------------------------------------------------------------------
好,如果您對於這樣子的觀念可以接受的話,我就來說個好玩的東西:
說真的,您要玩引擎控制的電子『玩具』的話....
您總不該真的去架一台引擎在您的電腦或ICE 旁邊來寫程式吧?!
不要說所產生的空氣污染,(不小心通風不佳,人家還以為您要燒炭自殺呢!!)
現在,汽油成本持續增加...您光引擎測試的費用就得要好好的拿捏一下。
所以啦...我們就會想來弄個引擎模擬器,...來模擬引擎運轉特性,這種東西在國外的專業公司裡,
也是一種專業知識,至少這些國外大廠也累積了不少引擎測試數據可以好好整理運用。
只可惜國內車廠這方面就比較缺乏一點 ...
好了,我就以兩張測試圖來說明這個東西好玩的地方。
(圖)
第一張圖是我自己DIY 一個很陽春型的機車引擎PC (pick-up)波產生器,
來模擬機車引擎不同轉速特性來實際驗證機車點火角度的計算與控制!
大家當然可以看到藍色代表引擎轉速...這是我模擬器設定的轉速...
紅色代表實際點火控制器所計算之點火角度!
當然,隨著RPM 下降...點火提前角度就變小了....看起來也蠻合乎理論的..OK 的啦!
但是呢?!...大家有沒有發現實際這個圖是有個模擬器的盲點:....真實的引擎特性是如此嗎?!
(圖)
我們就來看第二張圖:這張圖就是實際引擎跑出來的結果。
大家有沒有發現不一樣的地方?!....
答案就是要告訴您:機械與電子就是不同兩個不同領域的世界!!
機械的東西是不可能突然從 1000 rpm 跳成 1200 rpm 的啦...他一定是
1000...1051...1113...1182...一路到1200的啦!
所以呢,您在點火進角的計算就不可以像我們寫數位控制一樣的1 與0 的壁壘分明!
而且我說過:在引擎點火控制裡...轉速會影響點火進角計算;而不同點火進角也會造成不同RPM 結果!
----雞生蛋~蛋生雞...雞生蛋~蛋生雞...雞生蛋~蛋生雞...雞生蛋~蛋生雞...雞生蛋~蛋生雞...
所以呢,您覺得您還可以從引擎控制裡改善出多少馬力啊?!
簡單的實驗說明!
--------------------------------------------------------------------------------
話說這些觀念也不是我很厲害的啦...在這裡我真的還是要感謝我在這方面的幾位啟蒙前輩與老師!
主要有三位,...我一定要好好的推薦一下國內這種不同於電子新貴的稀有技術人才!
第一位是目前在南部某大學教書的洪榮芳博士...外號:老花仔...
(注意:如果您是他的學生,是不可以這樣子稱呼他的!)
我想他應該是國內在單引擎調教專家了...以前那個引擎控制器交到他手上,
他可以調出一組漂漂亮亮的控制表格!
連許多程式的小bug ...他都可以如中醫師把脈一般的抓出癥結點!
我上述那些所謂的氣、油和火能調整恰如期所的...我想應該洪博士是不二人選!
只可惜...他不是車手,否則,我們國內會出現專業的引擎試車手也說不定。
洪博士對於引擎供油系統的拿捏...當年是我們所公認的第一把交椅。
我想現在應該也沒有出現第二名吧!
(所以,您是洪博士的學生的話,您不要以為您老師是純理論派的...他真的是天生幹這一行的!)
----------------------------------------------------
第二位是我有榮幸的與他師出同科系的學長:黃惠輝先生...應該也可以稱呼他博士了!
黃學長在國內有另一個外號:沙灘車之父!...
他在動力系統的產品創新觀念也著實幫國內相關業者,
賺取不少外匯吧!...當年他在單位裡也幾乎是國家政府機構在這方面的技術幕僚與顧問。
當年跟著他去拜訪國內相關業者時,也都備受禮遇。
在動力系統的前瞻觀念裡,學長的確有他獨特的見解與技術觀念。
所以,原本許多國內看似不怎麼起眼技術與產品,都可以在他的巧思與系統整合下,
創造出不同的產業與產品利潤!
------
第三位則是我們俗稱『彭哥』的彭毓瑩先生,他大該目前是我們國內在小型引擎這方面領域裡,
單一個人累積專利最多的人吧!...
在一些引擎控制相關配件與零組件開發上彭哥的開發能力真的無話可說!
不管是零組件的圖面設計,或是零組件測試夾治具的設計與組立,彭哥也都是駕輕就熟。
像之前文章所提到那個噴油嘴的開發與國內第一套國產噴油嘴測試機台,也都是他的專長與傑作。
許多噴油或是供油系統設計他也一把罩...我們國內拆玩化油器...應該也沒他熟吧!
------
只可惜的是上述三位專家與前輩目前已經分散在不同的單位與公司服務!
當年在這些前輩一起工作指導之下,往往一個簡單的觀念與實驗測試,
可以很快的得到我們所要的答案。
那怕是一個國內業者所委託開發設計驗證或是政府機構的法規基礎認證的實驗建立。
大家都可以很落實的把他實現與交付任務。相較於後來我在園區的半導體公司服務時,
就比較感受不到這種團隊合作的愉悅工作氣氛了。
當然,這三位前輩與專家仍然還在他們所熟悉的領域裡堅持他們理想與抱負,
而我卻成了比較反骨的叛逃逃兵!...想想自己所說過的:在業界裡,需要的是雪中送炭的;
不需要錦上添花的...當年也是這三位前輩的刻意栽培下,
才有這麼一點能在機電控制方面有點Know-how!
不知該說是慚愧呢?!還是汗顏?!...
現在想想:也實在可惜,其實國內在汽機車零組件產業,在過去也累積了不少輝煌成果。
不過,現在大家都因為媒體都把焦點擺在所謂高科技的電子行業裡...
也造成許多原本人才多元發揮的產業型態,變成嚴重不對稱的人才、人力分配。
一邊是坐擁大量優秀人才,卻在在優惠減免關稅下,只賺那個 5~6 %的毛利!
而另一邊,卻是因為後繼沒有優秀的新人才加入與傳承,慢慢的讓這個產業慢慢因為外移而慘淡經營。
難道我們國家只能靠單一工業產業來維持國家經濟嗎?!...
只希望大家能多加油...由衷的感觸說了這麼一句話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