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4日 星期五

涉炒房葉國一:電子業不像土地日夜都賺(轉載)

有沒有違法?!我們沒有資格論斷。

但若以我們在電子業專業來看:"電子業不像土地日夜都賺"...這句話的確傳神。

若以政府公佈的數據:過去十幾年來,我們每年GDP 均保持成長,但我們勞工

的薪資都沒漲...那GDP 所帶來財富成長到哪裡去了?!我想答案很清楚。

如果再加上電子業的毛利越來越低,這已經很明顯的告訴我們說:

過去我們賣肝拼低毛利的獲利都跑到老闆的口袋裡了,然後老闆把錢挪去炒樓,

炒房...讓我們必須更辛勞在他低毛利的公司裡賺薪水,然後回頭再去買這些高房價,

讓他們再賺一次...唉~還真命苦的賣肝工程師。

----

就算沒有違法這檔子的事,但這些大老闆明明都會出來在感慨電子業難搞,

那更應該投資在本業,專注本業...提升本業之競爭力,您還記得我在講那一件

"飛行簡史"裡,波音公司老闆Allen 的故事嗎:

"...Allen 他沒有因此而氣餒,他接任總裁之後,明快地決定用公司

僅剩的籌碼來賭一睹:發展新型四活塞引擎客機。雖然公司因此賠了錢,但這個計畫

留住重要的人才,使公司在戰後一片蕭條中還能努力存活,維持未來生機。

果然幾年(1954年)後第一架波音 707 問世...緊接著波音727、737 及空中霸主 747 。

奠定了波音公司在民營航空業的第一把交椅。..."

看看人家如何造就企業的典範,那我們的老闆們呢?!

所以為什麼我們在電子業裡比其他行業或以前早期的公司企業更容易看到另起爐灶

的創業情形?!很簡單,當您看到這樣子的新聞背後時,您就了然於胸了吧!

因為台灣的高科技號稱發明了世界首創的"員工股票分紅"...用的是投資大眾的錢,

讓老闆無本慷慨的對待員工,從沒有真正的正視員工的長遠生涯規劃,

那就更不用說:對於自己公司本業的長遠經營,怎麼會用心呢?...

那當然就得趕快另起爐灶,看能不能也可以像這些大老闆們撈一票可以轉做別的行業

繼續撈啊!至於搞電子這一檔子的事,那就留給您們這些傻B們慢慢玩吧!

所以今日您在台灣電子業看到的到處同業惡性競爭,一家一家重複投資

在搞的鳥事。您也不用太意外了吧!

-----

涉炒房葉國一:電子業不像土地日夜都賺

2012-05-04 01:51
  • 中國時報
  • 【康文柔/台北報導】

     英業達集團會長葉國一遭檢調約談,涉嫌用人頭戶「炒房」。葉國一曾說,電子業是茅山道士(毛利率三%到四%),不像土地放在那裏,「白天也賺錢、晚上也賺錢。」二○○三年英業達股東會後,葉國一提到,要在台北士林官邸旁蓋祖厝,不料,日後因而捲入官司。

     據《今周刊》報導近幾個月葉國一在市場積極求售不動產與物業,華國飯店、大板根度假村與新店大台北華城是三個最想處分的物件。

     二○○四年華國飯店出現財務危機,為了好友華國飯店總經理廖裕輝,葉國一大手筆砸下廿四億元接手,目前華國飯店尚欠葉國一的投資公司逾廿億元,由於葉國一並未參與飯店經營,因此想獲利了結。

     至於扯出「炒房」風波的士林官邸重劃區,據報導,葉國一當年斥資八億元,買進約二千坪,重劃後分回六八六坪精華用地,換算每坪成本約一一六萬元,目前當地行情逾二百萬元,潛在獲利可觀。

     針對英業達集團會長葉國一遭約談案,英業達尚未正式對外說明。不過,英業達高層私下表示,葉國一已交棒董事長,目前僅擔任集團會長,他個人的財務與公司分得清清楚楚,雖然他不知道葉國一為何遭到約談,但可肯定的說,與英業達的財務毫無關係,英業達不會受到影響。

     英業達為筆記型電腦前五大代工廠,與惠普(HP)合作緊密,伺服器年出貨量占全球半數。去年惠普淡出平板電腦市場,一度拖累英業達在台灣裁員,當時,市場曾有傳言,葉國一在房地產套牢兩百億元,甚至可能賣掉英業達,促成台灣筆電代工業整併,但此消息遭英業達否認。

8 則留言:

  1. 台灣企業主這種行徑,電子業之末日可期!

    回覆刪除
    回覆
    1. 我想不只電子業而已...如果政府在經濟政策拿不出規劃下一個
      明確產業的話,那麼有錢人也只好利用手上雄厚的資金繼續欺壓窮人,
      而窮人也沒辦法從投入產業憑一己之長去創造屬於自己的財富...
      那就不會奢望可以改善眼前這些社會窘境了。

      刪除
  2. 現在台灣最賺錢的行業就是壓榨員工,

    不只電子業是如此,醫療也是如此,其他行業也是如此。

    真是令人痛心。

    回覆刪除
    回覆
    1. 要改變這一種不平等的現狀,也只有靠政府的公權力了。
      以前台灣還有許多中小企業,百家齊鳴的...結果大伙子一窩蜂去
      大陸繞一圈回來之後~還剩下有競爭力的中小企業?!
      以前中小企業多,多多少少還可以照顧一些弱勢團體,還可遍地開花的
      提供許多就業機會...中小企業至少員工少,容易照顧員工。
      但整個產業結構的改變,企業偏向集團操作,員工權利容易被忽略,
      更往往容易產生中年後的就業問題,衍生的就是容易讓業主予取予求,
      自然就不會有好的薪資待遇與員工福利。--- 弱勢的員工受薪階級永遠
      只能提供廉價與被壓榨的基層勞役工作環境條件。
      這都不是一朝一夕所造成的,要改變不是要靠政府公權力?要不然的話,
      也只有找回屬於中小企業原應有自主堅強的存活競爭力。前者是消極被動
      的;後者是主動積極的...就看人們自己怎麼想的!

      刪除
  3. Chamber大,其實勞資問題政府不宜介入,
    因為這就像是分肉,一塊肉要公平分給勞方跟資方是很困難的,
    法條政策無法適應大小企業(大企業有大企業的好處,小企業也有小企業的好處)與各種不同類型的企業,
    也難以根據瞬息萬變的世界經濟情況做立即調整,
    政府給勞方多一些利,資方可能就跑國外去設廠了,
    最後倒楣的還是勞方,因為更難找到工作了,
    如果給資方太多利,勞方會直接用選票讓政府下台,
    所以不管政府怎麼做,都一定會有一方覺得不公平,
    政府管太多了,最後勞方跟資方都會覺得政府偏心,
    看看昨天法國大選就可以知道,法國勞工已經受夠了而選了左派,
    民主政治就是這樣,政策永遠會在兩邊擺蕩,
    台灣雖然民主了很久,也有兩大左派跟右派的政黨,
    可是老百姓似乎還未脫離強人政治的思維,這是我們台灣人民要去習慣的,
    而且現在世界經濟局勢變化如此迅速,產業結構與產業方向是否還適合由政府來主導呢?

    回覆刪除
    回覆
    1. "而且現在世界經濟局勢變化如此迅速,產業結構與產業方向是否還
      適合由政府來主導呢? "--- 很好的質疑。就像這次歐債危機,各國想到的是:
      撙節預算來降低危機,但也有一派經濟學家認為這樣子反而是慢性自殺,
      對於解決問題沒有長遠積極的幫助。這可不是學校考試有標準答案...
      還是得看發展結果而定。
      -----
      對相對來說:國內企業界是否又過於依賴政策考量?!就像您說的:
      要不要過渡的介入勞資問題?!兩兆雙星政府過於樂觀的要求銀行
      協助,現在反而成了大錢坑...所以,不管如何,如何去塑造一個
      良好均衡的企業、產業發展環境是政府必須面對去思考創造的議題。
      否則以目前歐洲各國焦頭爛耳的局勢來看...若沒有因應對策的話,
      我想光靠幾個搞USB DIY 或是幾個搞搞ARM 或Andriod ...
      是沒有什麼用的啦。

      刪除
  4. 這不是單純的勞資問題,台灣護理師工作量是歐美日的2倍,藥劑師是2.5倍,這是資方壓榨剝削的行為,結果財團醫院都賺飽飽,醫療崩壞全民受害。
    我舉例醫療只是其中之一,其他產業也是如此的狀況。
    台灣真是資本家的天堂。

    回覆刪除
    回覆
    1. 我想不只是台灣人而已,這是中國人固有的儒家思想,當然也有一部份
      是阿Q心態--- 反正我有工作,有薪水領就好了,有許多權力不想去爭取,
      當然無形中就會增長這些資本家反過來壓榨剝削基層勞工的問題。
      反觀您看到國外許多類似傳統那一種海外殖民,冒險犯難的精神,
      也就比較容易創造比較優異的獨立自主能力,先想辦法爭取自己的權益,
      如果不行,那也沒關係...自己創造機會。所以我們就比較容易看到
      國外比較多小而美創新機會。---- 其實,台灣以前也有過,因為
      先民之所以會移居台灣,某種程度就像想擺脫那一種大型社會包袱
      來給自己創造一些機會,所以您可以發現之前我們所謂台灣奇蹟時,
      那時幾乎是各行各業百家齊鳴...但是當我們依附大陸,想改變遊戲規則,
      卻又忽略掉一個很基本的人類創造的原動力時,我們似乎又回到
      過去中國特有的儒家(其實有一點阿Q啦)的思維模式...
      當然就會再度落入大型資本家的遊戲環節中了。
      歷史就是如此...每當天平失衡時,歷史自然會擺盪到另一端:
      當過渡資本主義盛行時,也會默默助長無產階級(就是共產主義)

      的意識抬頭--- 來打破這一種明顯的階級意識。所以我們就可以發現:
      為何這一次歐債危機所衍生的政治改革---法國或希臘,都很明顯的
      看到左派勢力的崛起。只是事情的演變最後要用付出什麼社會代價
      才會讓社會又趨於天平的平衡?! 還是老話一句:歷史自然會說明一切。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