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5月19日 星期三

科技界名言:大者恆大

引述以下新聞標題:

三星一擊 想把我DRAM廠打掛

---------------------------------

大者恆大....這絕對是大家所公認的一句話,根本無容置疑的。

所以國內這些所謂的科技界的大老,每每都以這句話引以自豪的。

但如果攤開這一則新聞來看:我們再把全球競爭者攤開來看的話:

是沒錯啊...大者恆大 ~只不過,我們講的是我們國內,人家講的是全球啊!

視野不同,格局與結果當然不同啊。....

只是可悲的是:這明明是一個擺在眼前的事實,但我們國內業者好像也好像拿不出什麼對策?

大家都好像坐以待斃的...等到那天再說吧!

----這讓我突然想起那個有名的小說與電影:預知死亡紀事。

這也凸顯國內許多科技業者的絕大多數心態,包括許多新進的年輕工程師的心理。

不知道什麼是"預知死亡紀事"?

看一下一般人的註解吧!

http://blog.chinatimes.com/sow/archive/2006/05/07/57944.html

"...

這使我想起諾貝爾獎得主賈西亞馬奎斯的小說「預知死亡紀事」。故事寫著,一整個城鎮的人注視著事件的進展,大家都知道再這樣下去會鬧出人命,也沒有人希望死亡發生,但是也沒有人真正努力去阻止死亡的發生,最後血腥的場面果然出現。

  馬奎斯這短篇小說試圖提醒我們悲劇的產生,最可怕的不是邪惡,而是愚蠢和惰性。每個人懦弱地隱藏自己的預知預感,認為大家都在,大家都清醒著,所以應該沒事,所以我們可以不必改變我們自己,我們昨天既然這樣過,今天也就可以依舊這樣過,直到原本我們早就預知預感到的悲劇的發生。

  預知死亡紀事,假如我們不斷地去論斷別人,假如我們看待與我們不同的人〈意見不同、語言不同、膚色不同、信仰不同〉都視為敵人,那麼伊斯蘭教與基督教,以及各個不同種族,甚或只是地理上的不同族群,都將會如我們預知般,走向不歸路。

  預知死亡紀事,假如全人類對自然資源地掠奪速度遠遠超過自然所能復原與滋養的極限。

  悲劇不是來自於邪惡,因為邪惡與正義往往是只一體兩面,只是視角立場不同而己,悲劇來自愚蠢與惰性

 

"

--------------------------------------------------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00518/4/25uc5.html

三星一擊 想把我DRAM廠打掛

中時 更新日期:2010/05/18 02:22 本報訊

工商時報【本報訊】

去年DRAM價格漲了整整一年,眼看DRAM市場景氣平穩中帶著樂觀,國內DRAM廠好不容易由上一波景氣崩跌循環中脫身,今年最重要的事,就是好好賺錢把欠債還清,但是,三星電子昨日宣佈投入9兆韓元(約79.65億美元)預算,要擴充記憶體產能及進行技術升級,其中光是要蓋一座月產能高達20萬片的12吋廠這件事,就讓DRAM業者看傻了眼。

DRAM發展的這20餘年時間,美國、日本、德國等業者在前面3次的景氣循環進入衰退期時退出,造就了三星如今的龍頭地位。而三星能夠擁有如此龐大規模,就是選在對手沒有能力擴產時,反而大手筆進行擴產,一旦拉大與競爭對手的距離,就可以把對手遠遠拋在腦後。

所以,三星此次開出半導體歷史上最高資本支出,目的當然是昭然若揭,就是要把台灣DRAM業者從這個市場上趕出去。

由於台灣DRAM廠現在仍有一堆公司債、銀行借款、關係企業借款等需要償還,現在根本沒有能力跟著擴產,加上技術來自於日本爾必達及美國美光,三星此次大舉拉高投資擴產規模,若能迫使爾必達及美光跟進擴產,等到下次空頭景氣循環來到,台灣業者將失去產能優勢的保護傘,等到手中現金燒完,倒閉風險及機率勢必大增。

而對台灣DRAM廠更不利的事,還包括三星電子早在去年上半年,就已大幅包下了全球主要的浸潤式微影設備機台產能,所以現在國內DRAM廠能取得的浸潤式設備十分有限,要將所有產能全部轉換到浸潤式製程,最快也要等到明年中旬。

由於三星計劃新廠Line-16明年就要量產,一旦龐大產能開出,將導致市場供給量大增,價格一定不會像現在那麼好,而三星的目的,就是要縮短景氣循環時間。

由於三星明年全產能將以浸潤式製程量產,單位成本遠低於台灣業者,台灣DRAM廠明後兩年要跟三星競爭,等於是拿著菜刀拚子彈,一點勝算都沒有。

所以,台灣DRAM廠現在不能再等著新台幣從天上掉下來,與其坐以待斃,不如積極與合作夥伴評估新的抗韓計劃,因為台灣業者現在仍有產能及成本優勢,若能加強雙方技術合作開發的深度,降低新技術研發及製程微縮的成本,才有辦法與三星電子一較長短,不致於被迫退出市場。(涂志豪)

3 則留言:

  1. 年輕工程師心裡?指的是力晶裡面的工程師嗎?還是... :-O

    回覆刪除
    回覆
    1. 喔...如果是年輕工程師的話,那還好。
      但如果是公司主管的話,其實,我也看過許多公司主管也是一副鴕鳥心態,
      私底下也是常常會講一些有的沒有的,但開會時,遇到一些明明是:
      預知死亡紀事之事時,也是一副得過且過,等公司真正出問題了再說。
      但很不幸的,大部分的公司也不會出啥大紕漏,所以,日子就是如此一般的過。
      最後公司也就如雞肋一般...就等大夥慢慢的去忘記了曾經有這麼一家公司吧!
      (:|

      刪除
  2. 前輩所言甚是,不過綜觀古今,像魏徵一樣敢直言不諱的人畢竟是少數,像唐太宗那樣有度量的長官更少見。反正大部分人的心態反正就是「幹嘛跟錢過不去?」、「得罪老闆沒好下場」、「老闆想聽什麼我就講給他聽」...最後樹倒猢猻散啦!

    當然某些老闆治理公司的方式也是促成這種結局的元兇之一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