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2月28日 星期五

車用電子漫談(零) --- 前言。

如果有常瀏覽我部落格的人,應該多少都知道,我本身除了會寫MCU 及USB

相關技術外,最主要的是我在些車用電子系統應用領域市場也有涉獵。

這是一門除了技術以外,牽涉到許多規格、產品、市場與"光怪陸離"的跨業生態。

談技術,固然是許多宅男工程師的最愛,但當你進入一行之後,你會慢慢發現,

其實除了技術以外,"產品世界"是有著"無限寬廣"的議題與學問等著你去學習的,

而這些都比原來你所"專注"的技術,還有著"高深莫測"的故事值得你去發掘的。

隨著產業發展,相信車用電子是許多不管是 IT 產業公司或是傳統產業經營者

所關注的焦點。我想以個人經驗,從不同的面相來探討一下對於國內這方面的

的一些故事與感想,或許可以提供有興趣的人參考一下。不管你是從產品技術

的角度呢?還是以市場發展?或是以公司產品轉型?

因為我常常偶爾會收到許多讀者私底下會問我一些不管是產品技術、生涯發展

或是產業觀察意見,所以就以迄今我所接觸的一些人、事、物來簡單說明一下。

首先、一定有多比較陌生的朋友或讀者,還不是很清楚我個人過往的資歷,

就簡單的先說明一下:

我是研究所畢業後,去了工研院機械所動機組服國防役。這期間當好碰上:

一個很大型的國家產業計劃:共用引擎計劃。雖然是汽車引擎開發計劃,

但因為我部門是以小型引擎(就是機車用)為主,那時候因為在我為到任之前,

該單位有一個"響尾蛇"計劃,是發展引擎電子噴油計劃,後來沒成功。

隨者與國際大廠合作引擎開發計劃,所以部門主管就指派我去參與關於

引擎電子控制系統的培訓課程。這是我第一次從完全不同電子技術的門外漢,

開始涉獵接觸電子電路與單晶片韌體開發技術。

其實國外大廠在培訓課程中,並沒有提供很細節的電子電路與單晶片韌體程式

內容。但基於個人"好學精神",就從此一頭栽入這個領域了。

那你一定好奇的問我:那到底你有沒有真的學到國外的這些電子電路與

單晶片韌體程式的東西呢?坦白講,一開始真的是完全不懂得,但我有留下

"許多值得參考"的"工程文件內容"。這些內容隨著我在IT 產業歷練中,有空就會

拿出來反覆的參閱與學習,我想這部分應該是有學到一個程度了吧。

後來,我又參與了將國外機車電子噴油系統引進國內計劃(這一部分有另文解說)。

但因為我們服國防役真的太久了,所以後期我又參與了一部分電動機車計劃,

其實因為那家國際大廠也有參與此計劃的動力系統開發(馬達控制及相關技術),

這一部分也剛好也有順便涉獵了一下,這一部分也有另文提過

就因為服役期間又長、薪水又低,日子有時覺得沒啥太多激情與刺激,所以

其實私底下我就自己去找一些相關協力廠商打屁、串門子。後來就因此跟國內

機車電裝部品協力廠商結緣,也就因為如此,那時候起我就不單單只是一個

單純的工程師而以,我就參與了此一行業的許多"風風雨雨"、"大起大落"的產業

發展軌跡。前幾天,這協力廠的技術主管還打電話給我:哈啦幾句,三不五時的

再聊一些八卦,也挺窩心與欣慰的。

那段時間:對國內的產業發展有著許多感想,早年機車電裝品開發,幾乎也沒啥

技術可言,往往就是三大車廠拿到日本所提供的東西之後,就往協力廠丟,

有本事的就"想辦法複製"出來,然後只要有一家公司搞出來,那國內所有的協力廠商

就幾乎也人手一份了。...直到有一天:當協力廠商逆向工程的打開日本所開發的

數位CDI 之後,這種故事就突然嘎然而止了。那就更不用說後來電子噴油系統了。

後來隨著計劃告一段落,我的主管也比我早離職到業界服務了,而我們電動機車計劃

也因為諸多因素沒有屬於自己團隊的"衍生公司",所以我們所有計劃工程師就只好各自

另謀生路了。我當然也有透過業界的朋友事看看有沒有機會留在這個行業裡?

事後我還是到了園區上班了。

這部分也有另文提過。或是這個:再漫談車用電子的故事---機車ABS 引言
---
後來去了園區,在每個工作職位上,每個人都一直不免要問我關於車用電子

的東西,所以從那時候就在每一個 IT 產業的老闆與主管心中都有著無限幻想,

我只好順勢地把過去在電裝廠所看到的東西,以及我自己依照國外大廠引擎

電子控制系統的概念,申請了一個:數位CDI 專利,也很高興地獲得審核通過。

也在IT 產業裡依照此一產業鼓勵創新的氛圍下,領了一筆不錯的專利獎金,

雖然這個專利對於這些IT 公司來說,實質上好像也沒那麼重要,但也讓我第一次

明顯的感受到兩個產業截然不同的投資與員工無形資產重視的程度。

但是對於每個在IT 產業中每天面對技術一日千里,產品迭代速度之快的壓力之下。

還是有許多人對於日久彌新且高毛利的車用市場,還是充滿著無限期望,

所以當我一離開園區之後,馬上就有人跳出來主動地找我合作要搞車用電子了。

也就是因此我就在許多不管是資金、產品市場及業務通路的合作機會下,

不斷的接觸此一市場發展。

這其中當然我還是有維持在 IT 產業的一些合作機會,以及業務上的往來。

但我自己很清楚:如果以市場長期發展來說,除了技術以外的東西,譬如

資金挹注、市場前景或是炒作題材帶動之下,車用電子的確是比其他產品

來得吸引人才、投資者資金或資源。

很簡單:人是英雄、錢是膽。沒有好的財務資金最為後盾,再好的機會或想法都是

架在海市蜃樓之上啊。所以才有了創業機會。

當然啊,募得資金創業之後,才知道許多技術以外的東西,還需要我們不斷的

學習成長。也不能說完全沒有收穫,也就是因為有了資金挹注之後,我才有機會

讓我的想法或產品走到另一個市場面向上,參展獲獎,上媒體廣播,接受平面媒體

採訪,甚至受邀上台發表技術觀點

之後在這個領域裡,才能創造更多機會,當然也讓自己有了不斷的體認與修正想法。

之前總是零零散散的發表一些想法或經驗,我想我應該有系統地整理一下,

這些無論是核心技術、產品市場乃至於投資新事業機會上,如何能更精準的掌握

能夠真正細水長流,永續經營的車用電子事業。

----
最後引用一句我當初募資所提的一個觀點:

全球最大的車用電子公司是誰?德國的BOSCH、日本的Denso 。

因為他們本身國內是因為有著強大的汽車工業,才提供市場機會。

那以台灣強大的機車產業來說:對於日益需求的電子系統平台發展來說,

為什麼不可能有一家屬於自己產業的 BOSCH 或 Denso 呢?

這個答案有著不同的解讀與發展脈絡,也有許多鮮為人知的產業發展背後的故事。

這不單只是技術、產品或市場而已,還有與你我息息相關的人才培育或薪資待遇。

這些都是從一開始團隊的組成、運作,甚至公司財務與業務發展機會與條件

都有著密不可分的關連性,如果不懂得這些小細節,不管你投資的公司有多大?

背後有甚麼富爸爸企業?以我所看到的,都是差不多了啦。

(待續)







7 則留言:

  1. 很棒的分享,持續關注版主的續集. 我本身也是創業者, 創業過程的點點滴滴也只有真實的走過一遭才能體會.這個經驗的分享其實讓人受益最大. 創業其實比單純當一個工程師要難多了, 十八般武藝要樣樣俱全. 對於工程師創業而言, 最大的門檻就是業務行銷部分, 這一關沒有跨過很容易就滅頂了.

    回覆刪除
    回覆
    1. 嗯,這本來就是一個工程師想圓夢過程中,所必經的學習過程。

      我們又何嘗不是不願意與業務通路合作分享,但還是有著許多不足與外人道的心酸啊。

      也就是辛苦與艱難,但也就是如此,才能深刻體驗人生與享受人生啊。

      不是嗎?一起加油了囉。

      刪除
  2. 不錯的經驗分享,不知版主對國內發展電動車產業可有看法與建議?

    回覆刪除
    回覆
    1. 關於電動車的部分我也會陸續發表一下我自己的看法。

      先簡單說一下:電動"汽"車,國內連燃油車的整車工業都沒有,大概也只能搞搞一些零組件

      部品了,這只能看各協力廠自己本身的能力了囉。

      至於電動"機"車部分,

      如果談技術,我認為沒有甚麼做不到的技術,大家進入的門檻都是一樣的。

      所以這個東西還是得從市場行銷來看,不是未來如何?而是你要怎麼"活過"或"活到"

      到市場經濟規模可以讓你有機會發揮吧。這一點這時候,還真的沒幾個產業新進者

      可以拍胸脯掛保證的...以下是截取我另一篇留言:

      http://chamberplus.blogspot.com/2020/01/blog-post_30.html#comment-form

      "
      ...

      是啊~車用行動裝置肯定是未來趨勢,甚麼無人車,電動車輛等等...節能環保及安全防護...

      這些名詞說出口,有誰敢反駁你?但執行面呢?怎麼玩?

      別的不說: GOGORO 媒體吹捧得多好啊。那你來算一下:一台車兩顆電池,給你交換備用

      多一顆,20 萬台車,需要 60萬顆電池,成本給你便宜一點好了:1.5 萬元。

      光電池就要被料資金:90 億元。還不外加交換站設施建設與維護費用(政府補助30 幾萬元),

      499 元/月吃到飽。一年才收個六千元。五年才三萬元。三顆電池是四萬五千元。

      所以萬一電池沒撐過五年壽命是不賺錢的....怎麼賺錢你來算給投資股東聽吧。

      講市場產品與技術趨勢,是啊~大家都可以畫個大餅。沒人可以駁斥。

      但你要不要把這些東西以數據來量化一下?否則我們在台灣,又不像人家在美國募資上市,

      市值隨便給你來個上兆美金的~你愛怎麼做,就怎麼做。
      ....
      "

      刪除
  3. 謝謝,期待版主後續發表關於電動車產業的看法與建議。

    回覆刪除
  4. 好多年前朋友在GOGORO工作,當時還在研發第一輛車未公開,夢到他說老闆也還未定案要充電還是換電,找了大老討論之後建議用換電池。台灣地方小,這樣做效果最好,高樓大廈會需要這樣的方案。當時我是不看好,這樣要押金在電池上面多少錢? 壓太少市場推不起來,壓太多要更大的募資,更何況原有的機車大廠虎視眈眈看著,現在來看還真的做起來了,雖然不知道這麼大的押金是怎麼來的

    從現在來看,還是不看好這種模式推廣出去,因為還有治安問題,去歐美換電池會有多少被偷走? 機車主要市場在熱帶,治安一樣不好,電池很值錢的,外國電費也超貴。當然他們公司要進化成能源公司是好的方向,電池資產不只用在機車,還有很多方面都可以運用下去

    回覆刪除
    回覆
    1. 這是一個政策與市場拔河的問題。

      都會區充電不易,交換方式似乎可行,但又因都會區土地取得成本也高,所以

      交換站的維護成本也高。也間接造成營運商在系統維護成本無法下降。

      而且都會區本來就應該是以大眾運輸為主,屬於個人移動的交通工具市場有限。

      郊區或鄉下地方,充電環境比較友善方便,且行動間距大,需要的是續航力。

      所以很明顯的是:電動機車在市區的銷售會比郊區好一點。但還是有市場銷售量的瓶頸。

      在燃油車市場裡是油、車分散經營。因為專注的管理與營運模式不同,這本來就是一大挑戰。

      能源公司本來就是一個公司創立的訴求,但最終還是有點失焦了,因為目前資金與資源

      很明顯的陷入膠著戰,根本無法另闢戰場。接下來就是時間的考驗。

      而對於新創公司來說:時間永遠是損益平衡點的最大敵人。

      至於你所提到的:"現在來看還真的做起來了...",這一點是從哪個角度解讀?

      是公司財務已經損益平衡了?還是市場市佔率在整個機車銷售市場的百分比已經

      可以威脅到傳統車廠呢?那如果只是純粹只是砸錢充廣告版面的這一點來說,

      的確是有一定的曝光度,但在這個講求生存至少要磨個三、四十年的產業來說。

      還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啊。

      PS:那你朋友還在該公司嗎?能撐下來的,真的不容易啊。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