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12日 星期三

時機不同,結果也不同。

先撇開所謂的政治因素...別的行業我也不清楚。

我只記得當初我完成MP3 晶片開發之後,因為經常往返兩地去支援客人與跑市場。

所以,當初公司上層也有詢問我有沒有意願外放去幹個幾年台幹?!

當然以當初的待遇誠如報導所說:的確是比較好的。但我個人考量的因素卻不是如此。

以公司不成文的規定,外放也是升官的捷徑。升官也不是我個人追求的目標。

但是我看到的是人性的脆弱的一面,與許多台商公司制度的奇特現象。

所謂人性脆弱的一面指的是:在那個環境下,真的沒有幾個台幹會真正思索個人與

公司發展兩者之間的關係...有很多台幹所抱持的想法就是想出去闖天下,當然有個台商願意

出錢給他們機會,但是站在公司立場,當然有其商業目的考量...彼此間的相互利用,

得到的是許多看似有許多機會,但畢竟大陸之大,絕非一家公司或個人所能所及的。

而許多公司的立場對於真正市場考量與人員派遣與許多待遇與生涯規劃,真的沒有幾家

是有一套制度的。...只要有人願意外派,其實有許多阿貓阿狗的人都是人選,

真正有競爭優勢的,有實力的。講難聽一點,他們在台灣也可以混得很好,

我說了:一流人才是隨時可以走,所代表的是有一定的自主與不同的格局眼光的。

也根本不會發生報導所說的現象...所以,我們本身也是要拿捏自己的斤兩,

是否有一定的自我價值?!先衡量自己,然後才可以真正為自己下定位。

-----

以另一篇報導來說:許多認識的電子業者的朋友,也常常看中了中國廣大市場。

以如同一般台幹的思維模式,沒有真正的思索本身的核心價值,就一窩蜂的往前衝。

幾年下來就是如同報導標題:『低潤慘業』....

就舉之前我提到的那個MCU 市場,朋友最近跟我說:他已經看開不想去搞那個市場了。

很簡單,您不要以為您報個 0.7 或0.6 /pcs 那一種低於市場牌價的MCU 您就有機會。

朋友說:當您報個0.6 之後,肯定市場一定會殺出個0.59 來砍您...

從那邊冒出來的您都不知道。人家才不管您是 Agent 或VAR。

對啊,中國之大絕非您所能想像的啦。所以,與其您一句"男兒志在四方",

非得要出去闖闖之時,您也要真正的想想:您有已經建立好您本身的價值了嗎?!

報章雜誌寫的,都不是您的故事...別太相信別人寫的,想想自己吧。

---------------------------

台幹悲歌…沒有勞健保 薪水節節減

十多年前,台商捧著二、三倍的薪水,搶著請台灣人到大陸工作當台幹,現在的台幹卻在網路上互吐苦水,當年的經濟候鳥想飛回台灣、卻無力飛回,只好繼續待在大陸,接受不合理的要求,沒勞健保,自求多福。

十多年前台幹很風光,為了加倍薪水,遠渡重洋、越過台灣海峽到大陸工作,現在的台幹卻滿腹辛酸,他們為養家糊口,只好屈就大陸,「賣身契」越來越廉價,越擔心自己在大陸的安危。

台幹張先生是台中人,十四年前,他在知名的家電天津廠服務,當時月薪是台灣的二倍,直接匯入台灣帳戶,年收入近二百萬元台幣,花用綽綽有餘;現在,薪水節節減,只變成一分月薪,想回台灣,「那有我的位置?」,張先生人在異鄉,天天看著老婆電子郵件訴苦、感嘆。

王先生又是個悲慘案例!十年前,台南家電公司外派他進駐大陸,擔任高階主管,他說,初入廠時,本來資方說好月薪十萬,還給紅利。但金融海嘯時,老闆告訴他紅利沒了,過幾個月又告訴他改為派遣人力,未來沒有退休金。

台灣人Kevin說,很多台幹想回台灣,竟發現,台灣沒有適合的工作缺,只有留在大陸改當臨時工,也有人靠在大陸的台灣朋友接濟,最慘的命運是當「台流」,意指在大陸的台灣流浪漢。

台幹「Joe」說,二度就業的台幹,待遇、福利多是和老板「用談的」,沒有勞健保,公司倒了也沒有資遣費,自己願意接受,怪不了誰,只好怪「時也、運也、命也」。

台幹說,台商在台灣沒公司、工廠,只在大陸設廠,自然不需付台幹勞健保,也有台商,在台灣和大陸都有公司,但採台灣招聘、大陸雇用,台灣沒有薪資支出紀錄,台商省下勞健保和勞退提撥基金。

勞保局表示,只要是台灣公司行號雇用的人員,不管派駐到海外或大陸地區,都應依規定投保勞工保險,如果雇主逃避投保,依法可罰鍰;雇主也不能與勞工協議,以其他外派津貼來取代勞工保險,抓到一樣要處罰。

不過勞保局說,有些台灣幹部受雇於大陸公司,自己在台灣透過工會加保勞保,未來要請領給付時,可能會有問題,因為勞保條例實施的範圍,僅限台澎金馬,台幹應投保國民年金才合法。

中區健保局秘書劉上惠表示,因我方仍把大陸視為「外國」,健保局無法替台幹追討。如果台幹在台灣有健保,若在大陸地區有緊急的醫療行為,只要檢據收據,回台後即可核退。

【2011/10/12 聯合報】

幾年前統媒一直鼓吹台商及台灣人到中國卡位,說不去就落伍啦,
還說侏儒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可以看的更遠.
現在客死異鄉,只能怪太愛看統媒.
在大陸老幹欺負新台幹,先到的台灣人騙新到的台灣人事件層出不窮,但還是有不怕死的臺灣人搶著要到大陸來發展
很多台幹在中國是吃光喝光開查某敗光,出來自行創業的人,懂得充實自已的人,都能混的不錯,生命會找到自已的出路,混的不好的都是那些怪東怪西怪政府,就是不怪自已的人,台灣生活真有這麼差 ? 土水工一個月有4萬找不到人來作,護士一個月3萬照樣鬧護士荒,懂得充實自已為自已找出路的人,不管在那裏都能生活的很好。
有這種台商公司專欺負自己人 還需要啥敵人?
馬英九三年前說: 馬上就會好...... 現在臺灣的老百姓生活有改善嗎~?
物價. 房價 水電瓦斯 ~~通通漲~~ 只有薪水不漲~~還訂了一個22K的底薪~
沒關係啦~~再投給馬英九一次吧~~讓你們再痛苦四年~接著無條件把臺灣奉送給
老共~~讓解放軍來凌虐臺灣吧~~~! 台幹不用回來台灣啦~~繼續留在 " 祖國 " 當
台流吧~~!
2 樓 stanley001 發言於2011-10-12 08:11:38 3 0

台幹張先生是台中人,十四年前,他在知名的家電天津廠服務,當時月薪是台灣的二倍,直接匯入台灣帳戶,年收入近二百萬元台幣
---------------------------------------------------
我認識一個高雄人 她在大陸説,她的祖先是泉州人 她和老共官員摟摟抱抱 互相勾結 拿到利益,她到臺灣馬上説 臺灣獨立。這樣的下賤人真的不少。
這些臺灣人在大陸賺錢十幾年了 一邊賺錢 一邊駡人中國-猪狗 也爽了十幾年了
應該滾回臺灣愛死臺灣才對吧?
誰要你們去的?沒去有的也已經苦慣了,你們也風光一時了,現在苦了吞下去吧,也請別回來拖累別人。
以前賺的,都沒存下來嗎?

如果是現在的台幹,那另當別論.
風水輪流轉 沒啥好怨的
台幹張先生是台中人,十四年前,他在知名的家電天津廠服務,當時月薪是台灣的二倍,直接匯入台灣帳戶,年收入近二百萬元台幣
---------------------------------------------------
當年的薪水在大陸買房 落地生根,現在已比台灣人富裕得多,可以享受退休生活,人人稱羨,自己沒遠見,怨不得人
醫生在台灣都會發生作假事件了。在中國發生的醫療行為,也要台灣買單。 能不出問題嗎?

 
--------------
金管會證期局要求茂德(5387)重編去年第四季及今年第一季財報,今年半年報也編不出來,9月6日起停止櫃買交易,直到六個月內補交財報為止,否則將成為第一家下櫃的DRAM公司。
【口述/梁碧霞 整理/蘇見文】

即使國內26家債權銀行提存之呆帳準備,依據銀行局公布的資料合計293億已達到總授信餘額之53.57%,對銀行體系沒有致命的危機,但從整個產業的角度來看,茂德只是冰山一角。

企業舉債就是運用財務槓桿,整體股東權益的風險與利潤會被同步放大,就像買股票用融資的道理是一樣的,如果看對股價1%,對於自備款的報酬率就被放大2.5%,但這也表示如果看錯1%,虧損就會被放大2.5倍。台灣的面板與DRAM目前就像是無止境的錢坑,不進行資本支出,就是死路一條,但是舉債進行資本支出,又不保證能賺錢。對銀行而言更是面臨要停損還是加碼攤平的窘境,如果不繼續借錢給面板與DRAM兩大慘業,以前借出去的就可能變成呆帳,但是如果現在再借錢給不賺錢的公司,未來的呆帳可能更龐大,銀行就只能在現在的呆帳與未來更多的呆帳之間作選擇。

追根究柢 問題出在哪裡?

從市場經濟理論而言,短期內廠商虧損而仍會繼續經營,而長期就會退出市場,讓供需達到均衡狀態,這就一種自動調節的機能,但是在台灣好像看不到這樣的市場機制。因為政府政策往往是短視的,扶植而不整合,卻要壓上了銀行及股東的身家,企業獲利不繼難以支應研究發展,致使技術力落後競爭對手,再進入虧損的惡性循環,「大到不能倒」與「市場失靈」遂成為台灣經濟的沉痾。

【完整內容請見《金融家月刊》2011年10月號】


 

4 則留言:

  1. 有時候員工的利益並不一定和公司相結合,

    假若公司的利益真的與您無關也就算了,

    但公司的害處和您相連接就慘了,

    先前就發生過某大面板廠的高階主管到美國去坐牢,

    出來工作混口飯吃各為其主,打打工替資本家賣命,

    下場卻是如此,對當事人來說真讓人情何以堪。

    回覆刪除
    回覆
    1. 以我看過的許多高科技業的情況是:有許多外放的工程師
      (其實,也都是當獨當一面的駐外駐點主管用)牽涉的層面有時都不只是
      工程支援而已,還有許多業務或其他非工程鳥事一堆...如果一開始公司賦予的
      任務定位不明,往往最後就是落得這些主管裡外不是人,甚至連要自行發展
      生涯規劃都全變了樣。
      這裡面當然還牽涉到許多公司一開始對外派人員都沒有給予適當的勤前教育或
      適當的在職訓練...反正誰有興趣或意願者為最高原則。而往往有許多工程師或
      外派人員有著過高的期望與夢幻般的理想與抱負。結果常常就是個人與公司
      雙方兩敗俱傷。
      --------
      真的看過太多這些科技業台幹的許多慘痛的經驗。我們不能說是:
      像台流這麼可憐啊,只是現實的結果與當初他們所信誓旦旦的目標
      好像差蠻遠的。---- 我想一方面是實在有太多這樣子的公司與人員
      一直不斷的依類似的模式投入那個領域。才會有這樣子的結果吧!
      反正公司派您一上岸:就是殺價搶單...白天就對大陸招募的FAE 工程師
      東指西指的,把問題回報台灣,晚上就是Agent/VAR 呼朋引伴的...
      東拉拉西扯扯的,這個就叫做建立人脈,拓展視野...搞沒兩年,
      走了一批又來一批。做完A 家再去B 家...週而復始。看太多了!

      (:| ... (:| ... (:| ...

      刪除
  2.  
     大至企業小到個人會不會看的太短?大家好像真的抱著賺一票的心態在做生意,

     文中所提的,撇開法律層面不看,進入門檻會不會太低了點?

     只要有點資金、會找門路就能開門做生意,要搶市佔率弄個促銷方案,

     買六個送一個,每個賣99元,免運費,七種不同顏色每天讓您有不同的好心情。

     弄到最後大家都活不下去。
     
     有些人頭腦動的快會想要兼差增加業外收入,由文中案例來看,當事者不僅沒賺到錢

      還賠上自身的名譽,付出的代價太大。

    回覆刪除
    回覆
    1. 其實,我們也不能怪這位工程師,我們以前也都曾動過類似的念頭:
      反正出差差旅費是公司出的~出差是一件很辛苦的事,在那當下,
      每個人都會想到兼差賺外快這一件事,就算沒有,也會思考一個未來問題。
      反正去深圳賽格晃一圈,也不會花多少錢,戰利品就會一堆...
      人之常情,無可厚非。誰怪這個行業太辛苦了。 [-( ...
      ----
      如果個人是如此,天性使然。但如果公司經營也是如此就不應該,
      因為如此一來,公司裡的工程師的投機心態會更嚴重...這個就是我所看到
      許多園區高科技公司的基本心態...配合那個投機市場,低價搶一波的比比皆是。
      反正大家都是在那個地方混出來的,誰都認為比誰都還有辦法。
      所以搞電子產品在SZ...幾乎沒啥基本教義。只要有辦法的~
      不管公司Agent/VAR...或個人跑單幫。都是短視近利。
      過了這一餐就不知道下一餐在哪?!就像朋友說的:好不容易一個0.7 的報價,
      明天就殺出個0.69 搶您的單...還沒回到台灣開香檳,就又要得飛過去護盤。
      ...
      真的~時機不同,已經不像以前那般的吃香喝辣的過癮了。您說:
      始作俑者是誰?!還不都是自己人玩死自己人...
      您攤開一些IC 設計上市櫃公司,一個月營業額只剩那個幾百萬...
      那就更不用說那些還在努力想靠在SZ (珠三角)那塊地方幻想IPO 的公司了。
      不是您的東西不好...也不是價格問題。
      因為大家都混那裡的~沒多久,大家都可以隨時跳下來陪您玩。
      這個才是問題的癥結點。有錢?!沒錢?!您怎麼玩?!所以人家才得把
      層次往上拉...能真正浮上台面的就那幾家公司。
      所以小小工程師們也只能夾縫中求生存,批一批小東西遊走法律邊緣,
      賺賺蠅頭小利貼補家用啊。...您說:對不對?! :-< ...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