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子的標題有沒有比較聳動一點?記得我初入社會時,
剛開始接觸所謂的引擎控制系統時,諸位工作上的前輩,就曾鼓勵我說:
『只要是男人,從小對於那一種"又會跑,又會叫"的東西都會很有興趣的 !』
您也別用太有色的眼光來看待這一件事,所以啦,您看一些小男孩從小就喜歡
玩玩具車,而且及其年紀稍長,這個興趣也不會不減,更有可能反增的。
這一點對於您是不是念理工科系的來說:都是一樣的。
所以每一個男人都會幻想說:等他有錢之後,就會想擁有第二個老婆:車子。
結果:有錢的玩名車,沒錢的呢?還是可以玩小一點的車,小小的改車也可以
滿足一下自己內心的那一個從小的小小夢想。至少,多養一兩部車子總是比
比真正養個『小三』來得健康,所以,一般大老婆都不會有太多意見的。
------
話說上週端午連假,小孩子們說要出門走走,一家大小就出門透透氣,
一到了高速公路某休息站,就被眼前眼睛為之一亮的閃亮名車所吸引目光。
只好趕快抓起相機猛拍:
剛好這部車子跟我們一起進休息站的。
---
當然不是要您看那一對拉不拉多犬的...
----
您看我講得沒錯吧,連拖吊車司機也不免多看一眼,就連我說的:
明明身邊有老婆抱著小孩,一個正常的男人也都不免要轉頭多看一眼,
老婆大人也沒辦法跟『它』吃醋的。
--------------------
好了,既然是正常男人對於這樣子的東西非常有興趣,尤其是那一種邊『用力』
它又會叫得越大聲的是越有成就感與興奮感。我說的是:邊用力踩油門或是用手催油門的,
引擎發出怒吼聲的啦。您可別想歪了。---由此可見,那些搞無聲無息的電動車就沒有
那麼吸引人的其中一個原因吧,環保與男人的衝動是兩回事的。
所以啦,許多人在這樣子心理因素下,就會想去鑽研一些相關的產品或知識。
或是在一些男人的聚會裡,多多少少也都會提到一些關於車子的事情。
尤其在台灣這麼高度發展的電子工業產業環境下,就一定有許多相關領域的人想來
探討一下,當然啊,引擎電子控制也發展N 年了,這一點就不用大家質疑了。
從學校到各個相關產業,有許多研發人員也有一定興致,不管您的正職與此有無關聯。
但是呢?在台灣有人真正把這個東西玩出樣子嗎?您看許多學校的老師或研究生們,
還是有人在作這方面的論文,大家無非就是拿個單晶片如8051 啊,就拿來寫程式,
至於在這些所有的論文或許多相關教科書中,都會開宗明義的表示:那些什麼
引擎電子控制可以降低污染,提升燃燒效率...啪啦~趴啦 #$&@....
還有什麼ECU 啊,或是什麼利用各種感測器:爆震感測器、含氧感測器、油門感測器等
還煞有苦心的整理寫了一大堆原理或是圖示說明的,讓大家看起來有如專業人士一般。
但這些原理或是理由就不用說了啦,這種道理人家全世界都已經用了超過三十年了啦。
許多網站或是相關搜尋引擎稍微找一下,就劈里啪啦一大堆雷同的文章。
看多了也沒啥令人驚奇的地方。但是還是有許多人抱著姑且一試的心態再找一找。
同理啊,更有人把這個東西誇大為說:以台灣這麼發達與完整的電子產業供應鍊,
台灣一定可以發展出車用電子產業的啦。甚至在一些所謂資金市場的募資說明書上
也都會如此表達強烈的企圖心。--- 這一點我也曾經幻想過。但事實上真的如此嗎?!
甚至有許多國外電子大廠,尤其是那些搞單晶片MCU 的,都會發表說:他們現在推出
一款最新的MCU 可以用於新一代的引擎電子控制系統....但是對於我們這些熱血男孩
來說:都好像跟我們無關似的?因為我們都不知道這些引擎電子控制系統要作什麼?
甚至該如何切入的做出第一個心目中可以幫我們愛車飛天頓地的電子控制器。
您也別以為搞這個東西,就像一般玩玩電子產品一樣,寫程式用十根手指頭,
或是就只是想攔人家原廠的控制信號,改改車就很好玩?我們講的可是一門
專業領域的產業,這是值得大家攤在陽光底下討論的,譬如:既然要搞、要玩,
您覺得怎麼搞、怎麼作才能像國外這些專業大廠的生意模式與市場規模...
您說:改改幾部小車的生意,您說:有誰會真的從口袋掏腰包的投資您的興趣呢?
如果沒有一個長遠的產品與技術研發實力的投入,那您說:哪一個熱血男兒工程師
尤其還要是能寫韌體的熱血工程師誰願意一直呆在這個領域作呢?
我也常講興趣跟吃飯是兩回事。一樣寫韌體程式不會去園區上班喔?!
我就舉一個例子給大家想想:話說現在有許多彩色LED的應用市場,像一些廣告或是
公共工程標案,都會講求一些特殊的LED 節目跑法,這些都是需要靠寫程式完成的啦,
結果就會有一些公司想養一些所謂會寫程式的工程師們來寫這個程式,但是呢?
在真正的應用市場上,又不是每一個客戶都會懂得寫程式工程師的辛苦...下場就是:
要您天天陪客人改這個,改那個的...甚至還要跑工地看現場,還有可能還要下場幫忙處理。
就跟您搞一個改裝ECU 上賽車場比賽一樣...客人也不會多付您多一點薪水。
搞了老半天,我就聽到一大堆工程師們幹沒幾個月就受不了了....
這個就是我說的:這是可以攤在陽光底下公開討論的生意模式的可行性!
好玩與成就感跟賺錢有時就是一刀兩面刃的,所以有時會有一些MCU 廠或通路商
找我搞車用電子時,我每一次分析完之後,就問他們說:那您要不要先掏出個幾百萬或
幾千萬的錢出來玩玩好不好啊?!...如果是您該如何回答?然後再跟我說:
以台灣電子工業的產業鍊一定可以在車用電子應用上發光發熱的啦。&%$@...
好吧,我們就又回到這一個所謂的機電系統整合的研發問題,可不是一個單一一筆生意。
那就更不用說學校的老師們,搞引擎燃燒的...也不會寫單晶片微控器,更不用說電子電路了。
而至於一般電子控制相關科系的老師們呢?那就更不用說:要他們架起一套
引擎測試平台了,拿來量測引擎燃燒特性或是相關馬力特性圖是很難的。
這個東西難就是難在橫向的機電系統整合,就跟我在講USB 的技術一樣,
講USB Device韌體的,寫PC 端上層軟體的就聽的不太清楚;而寫PC 上層應用軟體
的還是搞不懂USB Device端的韌體與硬體之間的一些Protocol 等等。
結果,許多資訊或相關知識資料,不就是只寫一邊觀點或只寫他們懂的...
好了,久了大家還是永遠搞不懂這些教科書或網路資訊裡所提到這些實際的東西?
這東西好像就是蜻蜓點水,每一個有興趣的人就以他本身的專業領域來整理一些東西。
就看每一個看官自個兒的系統組織能力了。
我說過了,這些東西也不是什麼新東西,車用電子也不是您台灣的電子產業發達後
才出現的,那更不用說什麼32 bit MCU 或是ARM MCU 才開始作的...那人家在沒有
發達的電子產業下如何發展車用電子的呢?這個疑問是跟我當年一樣的想法。
這些所謂的電子控制系統是如何真正的構築出一個完整的ECU 的呢。
我們就舉一個很簡單的例子:引擎電子控制中的A/D 的應用。
我們知道引擎電子控制中,一定有一大堆感測器是拿來量測許多類比訊號的。
所以,對於單晶片MCU 的A/D 需求一定有特別的要求了吧!尤其現在許多MCU 都一直
強調他有著什麼 10 bit 解析度甚至更高的 A/D 解析度,或是多高速的A/D 轉換速率。
甚至有些國內本土的MCU 廠也都會幻想說,我們本土的這些MCU可以拿來作為ECU
用的MCU。就會跟您吹噓說:"我們家的MCU 擁有 8 Channels A/D...可以
拿來作為優異的引擎電子控制的ECU 中的MCU 了。"
但車用電子中引擎電子控制ECU 中A/D 真的有這麼高的水準嗎?
我們就來看一般引擎電子控制會用到哪些有A/D 的感測器?
1. 引擎進氣溫度。(大氣環境溫度)
2. 引擎冷卻水溫。
3. 有可能還有引擎機油溫度(或是引擎本體溫度)。
4. 電瓶電壓。
5. 進氣歧管壓力。(量引擎進氣負壓)
6. 含氧感測器。現在的OBD II 是要兩支的!
看起來好像 8 channels 的A/D 好像夠用了...但車用電子不比一般消費性電子設計,
他們一設計完就要耐久與安全測試,是不太容易輕易的作設計變更。
所以,萬一還要增加A/D 通道時,該如何處理?該不會動不動還要換一棵MCU平台吧?
我們就來看一個實際的例子:
從圖上我們當然就發現了,MCU 本身的A/D 通道數當然是不夠的,所以還是加所謂的
A/D 多工器, 而在A/D 多工器前的那些小方框框指的就是一般所謂的濾波電路。
再前面一點就是一般ECU 的接頭了。我們也就知道,一些A/D 是直接接到MCU 本身
A/D 通道上,有些不夠的地方,還是得用A/D 多工器啦。
多用一棵電子零件沒什麼好丟臉的,這是國內許多作電子硬體設計工程師容易犯的毛病。
(老闆與長官天天盯著您要CostDown...要您東少一棵零件,西少一個電阻、電容的!)
當然,最主要的原因是:一棵引擎電子控制的ECU 他的價值可沒差這麼一棵A/D 多工器。
但話又說回來,人家這個東西的產量也不會比您的NB 少啊?最主要的是:人家設計一用,
一個機種可能用了幾十年的...車子會改款,但引擎不一定會改款?引擎或許會小改款,
但電子控制ECU 也不一定都會改款?所累積下來的數量可能也不比您年年改款的NB 少啊!
這個就是這個行業,與產品特性不同之處。
那您一定很好奇的想問說:這顆 A/D 多工器 是不是什麼ASIC 專用客製化 IC 啊?
答案是:
也沒有,就一般CMOS 標準多工器 -- 4051 而已。
所以,我就從此講一下我個人的想法,國內有許多搞電子電路設計的人,有時會CostDown
省零件省過頭,那有些是搞不清楚狀況,喜歡自己猜著搞,像我看到一些國內想搞引擎
電子控制的學校研究所學生或是個人...總喜歡自己用一塊洞洞版,買一棵8051 自己銲
跳線的自己搞,明明是機械系所的計畫,他們寧願壓榨學生自己上網找資料自學搞,
也不會想說:找別人合作,最後學生出了社會,也不懂得該如何跟別人合作溝通的...
完全像宅男的自學苦讀...您以為出了社會上班,進入國際競爭環境,您還這麼搞?
之前還有人明明在知名大公司上班,想搞個什麼計畫,想洗一片PCB...問我的意見。
我說:很簡單啊,您們大公司這麼大不會就花公司的錢發包啊!...
對方回答我說:因為只是一個小東西,公司發包程序太複雜。那我說:那也簡單啊。
您不會利用大陸目前這麼方便的代工產業鍊嗎?...幹嘛還要在那邊傷腦筋呢?!
---- 這個就是典型的台灣宅男工程師的寫照。您有多厲害也沒用。壓根兒就只想躲
在家裡自己搞,也沒有想去找找有沒有其他合作機會?您也別看人家當初微軟的比爾蓋茲
或是APPLE 的賈伯斯,人家也是一個宅男工程師外加一個懂得出去找商機的業務伙伴啊!
--------------
好了,再講回這個引擎電子控制的例子。從這個例子,我們還是看到了,蘋果iPad 類似
的產品觀念,硬體設計的變化與手法相差不大,最主要的還是在於軟體與系統整合能力。
這個東西我說了已經超過二、三十年前的東西了,人家重點也不會認為這樣的設計有何
不妥之處,當然我也相信人家現在的ECU所用的MCU 肯定已經升級改版了,
但是反觀我們國內一些『有志之士』---不管是在職或業餘的,甚至還是專業的
學術研究機構,總是還是搞不太定這些來龍去脈的,最主要的原因:還是我們中國人
的個性使然,不容易與別人合作,而這一種技術又明明就是得跨領域的異業結合。
然後再講求術業有專攻。結果就是每個計畫或產品甚至業界公司,大家都是關起門來
自己搞自己的...然後還煞有其事的寫寫一些冠冕堂皇的學術報告或是技術發表。
結果呢?大家看到的:這一塊領域在我們國內還是原地踏步。明明機械系所畢業的,
還是跑去園區上班寫手機晶片程式...而國外人家早就轉作其他領域的延伸了。
譬如:這一兩年我們就會看到所謂的稀油燃燒技術,或是汽油引擎缸內直噴系統
出現市售車上了。這些都是新一代的汽車引擎的大變革...
我說了:電動車輛是一個趨勢,但是您也別忘了,男人的本性:
喜歡玩那個越用力,它又很會叫的東西...汽油引擎。
您跟我說:一部Toyota 的小房車,跟上面那一台『牛』車,發動引擎後的叫聲...
您會因為哪一台引擎的叫聲(浪聲),而熱血沸騰的?哪一個男人沒有幻想或
經歷過那一段:上了駕駛座,打開車上音響,腳踩油門,呼嘯起步衝刺的快感,
把工作上許多鳥事與煩惱拋之腦後的呢?
男人畢生精力所追求的無非就是香車美人,大老婆與小老婆啊!
而這一個問題不管是您或是您的小孩子們,永遠會一直專注這麼一個產品或興致。
不像3C 產品快速世代交替,畢竟這個就是熱血男兒的本性啊。...您說呢?
科技來自人性是蠻經典的一段話!!!
回覆刪除因為這些年輕人不了解什麼叫做"功夫好不如人緣好"... :))
回覆刪除BTW,也有人提過台灣不獎勵群體研究成果只獎勵個人研究成果,所以訓練出的學生也只能說"不意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