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我們都講了許多關於軟體與韌體的一些設計技巧與理論。
但我也說過了:在台灣電子業理最苦命的地方就是還要搞硬體啦。
您不搞硬體,別人總是認為您也只是耍耍嘴皮子而已...而且,在台灣您想靠
寫軟體或韌體要賺別人的錢是蠻難的啦。因為台灣這些老闆太會算了,總覺得
您沒有賣一些看得到硬體的話,他會覺得他花錢跟您買東西是不值得啦。
不過呢?話又說回來,這一波蘋果的 iPhone 與iPad 流行風就不得不讓這些老闆要好好
思考一下,真的靠硬體您就可以獨霸天下嗎?!再看看這幾年來台灣電子代工市場
的慘烈經營,會讓新一代的工程師望電子產業而卻步,過時加班、 過勞死與低毛利的
企業經營,我想不用再幾年要再找到新一代的工程師投入的話,是越來越難了啦。
所以,這些大老闆不要以為以前我靠硬體可以賺到大把股票、鈔票等,,,
我就可以再拿錢出來開新公司,請工程師幫我賣命、賣肝的殺價競爭的衝市場。
我說過了:您很會算,難道這些新新人類的工程師就不會算嗎?!
很多事情只要別人做過N 遍的...您再多作幾次就沒意思了啦。別以為那一套所謂的
"近親繁殖"的企業沿襲的創業模式是您心目中理想的成功方程式。
好了,我們來簡單的舉一個例子來說明所謂的硬體設計與軟體設計的價值差別在哪?!
----------------
以我這一種半路出家的電子工程師來說:您說弄一套什麼 VB 或是VC...甚至什麼Keil C ,
隨便買一套一、兩千元的電子學習版,大概不用多久您大概就可以稍微的進入
基礎的電子領域了。以現在網路資訊發達來說:那更不成問題了,就反過來說:
連正統出身的電子工程科系的畢業生都可以反過來,請非科班的工程師幫他們作
畢業專題或論文了。.......
但是對於當初我學電子最難的還是在於硬體設計的一些盲點,畢竟一些學校的
基礎實驗與實作不足。所以,當初也是常常請益別人該如何增進設計功力。
當初師父也是從簡單的TTL 邏輯電路慢慢的磨、與指導我作一些簡單的實作與設計。
後來,要真正踏進這一行時,就有人跟我說:您可以去學所謂的Spice (電路模擬軟體)。
只是那時候的電腦模擬軟體作得都不夠好...沒有很好的繪圖與圖示顯示功能。
而且許多零件的元器件的資料庫也都不完整。所以,很難入門。
記得當初我還曾短暫的待過一家小小的IC 設計公司...公司才兩三個人,裡面工程師就是
在工作站電腦上,靠著 Hspice 在作一些簡單的設計,就覺得這個東西的確真的蠻不容易的。
所以,我們就自嘆不如的摸摸鼻子還是乖乖的專注軟體與韌體系統開發領域吧。
結果,隨著世界潮流的推演...科技之發達與資訊交流,這些以前高不可攀的東西,
竟也慢慢的流落到許多網路角落就可以俯拾即是了...最重要的是我說過了:
硬體的東西是死的,只要是普羅大眾公認最基本好用的電子元器件的零件,
他一定是俗擱大碗的...您就別懷疑,就盡量給他用下去。沒把握?!沒關係,
您就隨著我以下的一個簡單的範例來玩玩看就知道了:
這兩年除了 iPad 或iPhone 最流行的觸控IC 以外,大概就是所謂的LED 定電流驅動IC 了。
那我們在系統上該如何處理定電流迴路呢?!...這一種題目就是擺明了考您的電子硬體
設計觀念了,不懂的,人家就會想賣您專用IC...但這個東西真的有這麼複雜嗎?!
您還記得我之前有發表過一位LTC的創始員工的故事嗎?!他就是那位
在 60s 年代發明了第一顆人類史上OP 放大器 (uA702) 的 Bob Widlar...他設計的
Current Source 迴路目前還是許多電子教科書的基本範例。有興趣的可以自己去查。
好吧,我們就把他的基本電路設計利用目前市面上最俗擱大碗的電子零件來兜一下
基本電路設計:
我們就定義一棵 3.3 V 的Zener (D1) 來模擬一般 LED 的負載...然後來調整一下輸入電壓
的變化,來觀察一下這樣子的一個電路設計的結果。
我們就直接擺一隻電流探棒在 Q5 的 C 極上,來觀察流經LED負載的電流變化。
反正您要擺電流探棒呢?!還是電壓探棒?!還是要擺在哪一個想量測的電路迴路點上?
您就隨便經由滑鼠點一點就可以了,,,這比起以前那個時代的Hspice 寫描述檔容易多了。
之後我們可以設定基本的電路模擬條件:輸入電壓從 0VDc 一路拉到 20 VDC...,
您高興還可以一路往上加...也不用擔心電路燒毀或是造成危險 ,也不用辛辛苦苦的
找一台好的電源供應器來作實驗。
之後,我們就可以輕輕鬆鬆的看實驗結果了...
從以上的模擬結果圖示,我們就發現:當輸入電壓超過3.3 V Zener 崩潰電壓之後,
他就會產生一個電流負載,在經由基本的Current Sink (Source) 迴授...就可以固定住電流了。
如果您要調整不同的電流時,您只要調整模擬電路上的電阻值與或不同的電路設計就可以了。
可以隨時看實驗結果...也不用買什麼示波器,或動到烙鐵什麼的?!
您說簡不簡單?!...所以,我才跟您說:硬體的電路設計以現在這麼發達的EDA Tools 來說:
有什麼難的?!...需要的就是要去作大量不同的電子元器件的基本特性分析與資料建立而已。
所以,以目前許多IC 設計公司來說:以前還可以自己玩一玩,但現在配合晶圓代工廠的
先進製程等...都幾乎大家也只能像我這樣子,呼叫別人的零件庫的資料跑跑模擬結果而已。
-----
所以,我們現在舉這一個簡單的例子是要告訴您說:為什麼人家Apple 公司的股價與他的價值
是別人予以高度的肯定?!您說:相較於這一種單純呆板的硬體模擬設計來說:
他們依據是基本的物理材料特性...是定律,不變的宇宙物理法則,只要您遵循基本的物理定律。
需要的是不斷的Try And Error 的把您的設計配合晶圓加工廠把量產特性穩定住。
大概就是如此了...接下來就是想辦法『向下』Cost Down...這個就是硬體設計觀念。
但是Apple 的軟體觀念剛好相反,他要是一個平台,沒有科學上絕對的對與錯?
完全取決於每一個終端市場與使用者的人性價值,他可以不斷的『向上』的提升產品價值。
他不用急著去『向下』Cost Down他的硬體成本?他要思考的是不斷『向上』的市場價值。
一個是產品與市場操作越走越狹隘越辛苦;另一個是從您的文化思維不斷的創造
無限的市場與人類的附加價值...不是不能搞硬體設計,而是應該用更寬廣的心態來面對市場
發展...過去我們台灣的電子產業當然可以藉由硬體市場的龐大需求,創造代工產業。
但是當硬體的規格達到一定的水準與穩定的規範時,就必須調整心態。
所以,我一直強調:您要跟我學USB...學單晶片...這些都不難,這都不是問題。
您要我傾囊相授也不是重點...
重點是我一直強調的:當您會了這些基本的設計技能之後,您可以玩出怎樣的
市場與產品價值?!這是台灣許多高科技有錢的大老闆要想的事,心態也要調整的。
當然啊 ...
人家老闆信誓旦旦的說:平版電腦是不會完全取代NoteBook 的啦...
同意啊...當然也不會有人想再搶您們的代工生意的啦,(毛利已經這麼低了!
還這麼歹命,別人又不是笨蛋,您也不用太擔心這件事!)就像賣牙刷、作螺絲的傳統
產業一樣啦...喜歡高興去作的,就會去作。但一流的人才就不會想去作的啦。
至於說:您要再搞個什麼 藍光DVD ? USB 3.0 ? ...或是什麼 3D 螢幕?
有必要嗎?! ...他的市場需求與訴求就不會像以前一樣的急恐了。
您自己也說了:NoteBook 嘛...就是工作電腦嘛!規格夠用就好了。
----
這些都是我們老生常談,也是這一兩年股市名嘴,產業分析師們一直在強調的說法,
我們都知道,但有多少真正的老闆有在做?!有在調整?!
或許,老闆們是"身在江湖,身不由己"。但身為小小工程師們,您自己本身有在調整嗎?!
老闆是有錢人,他們調不調整?沒差,也餓不死.....
您可以不相信世界末日的預言,但您總得要知道產業趨勢吧!
所以,下回真的要再找我搞硬體設計時,您自己真的要好好想清楚,您是非作不可嗎?!
還只是嘴吧說說,自欺欺人的跟我說:一年損益平衡,兩年獲利...三年興櫃...五年上市?
大家年紀不小了,不要老是跟童話故事裡的頭頂牛奶、賣牛奶的女孩一樣吧。
"近親繁殖"就票房保證?!...穩操勝券?!............
------------------------------------------
廣達董事長林百里昨日表示,平板電腦不可能取代一般的NB,但會取代小筆電。廣達第2季NB出貨量,可望有近10%的季成長,全年NB成長也以10%為目標。至於廣達非NB產業營收比重,也將提升到30%。
林百里表示,去年是健康的一年,廣達出貨仍是市場龍頭,廣達在雲端的布局,未來幾年就可以見到成效。目前廣達伺服器著重在雲端的三個組件,其中,包括雲端汰舊換新的機率很快,都是商機。
他認為,廣達過去不太著重小筆電,也認為平板會取代小筆電,而NB仍是工作中的機器,因為平板不是電腦,而是要和雲端搭配的裝置,通訊的基礎是平板的必要條件。
林百里說,平板是雲的一個端,是量身訂作為內容設計的裝置,強調方便性,因此,要依內容而設計硬體,成功的機會比較大。中國是雲端第2波的重要市場,廣達會替中國作客製化的雲端產品,而且會是高速火車,而不是普通火車。
廣達昨日舉行法說會,由林百里親自主持。廣達2011年首季營收2516.05億元,季減16.2%,營業毛利89.82億元,稅後盈餘57.09億元,季增145.5%,每股稅後盈餘(EPS)1.49元,高於去年第4季的0.61元。第一季NB出貨量為1310萬台,較去年同期成長2成。
另外,廣達2010年全年營收1兆1247.28億元,年增33.9%,稅後盈餘185.92億元,年減16.7%,EPS4.89元,全年平均毛利率為3.5%,全年度NB出貨量為5210萬台。廣達也決議,今年將配發3.6元現金股利。
展望第2季,廣達預估NB出貨量將有1成的季成長,而2011年全年NB出貨成長率,以10%為目標,約達5730萬台。
非筆電占營收的比重,今年也希望從去年的20~25%,提升至30%。
廣達副董事長梁次震表示,受到新台幣匯率升值以及零組件和人力成本上揚影響,第2季將依情況調整代工價,漲幅3~4%。
日震對廣達NB出貨影響不大,第1季反而是受英特爾晶片問題影響,但已趕在3月加速出貨,預估第1季將是今年毛利率最低點。
‧非凡新聞周刊 2011/05/03 | |||
3D是為防盜版,還是立體說故事的效果比較好?如果只是加價、加疲倦,不能帶來更大娛樂性,真的必需嗎? | |||
【撰文/朱學恆】 等等,這篇文章真的不是要談《3D肉蒲團》這部電影。我知道它在香港和台灣的票房都非常好,甚至是當周的票房冠軍,我也知道這部電影在你期待的地方都沒有3D,反而是在你不期待的地方有很多立體特效看得你十分驚嚇。但我今天要寫的這篇專欄真的跟它沒有關係。 我要寫的是抱怨其他的產品。不久前我才第一次試玩了萬眾期待的任天堂3DS,但是卻覺得有點失望。裸視3D初次聽起來真的很讓人期待,但是真的玩起來卻讓人十分的失望。幾款遊戲都沒有帶來足夠多驚豔的感覺,反而讓人有一種「喔,就這樣而已」的想法。也許這是跟任天堂初期沒有推出自己的作品有關,也許這跟英國《太陽報》提到的因為3D讓人較不容易適應,也較有發生不舒服的狀況,所以退貨和銷售量不如預期。 二手價格不尋常崩盤 我並不是要透過這篇文章來笑什麼當初看好3DS或是任天堂概念股的那些分析師說的不準,而是你實際體驗過就知道,所謂的立體效果如果不能帶來遊戲更大量的娛樂性,其實真的是非必需的。也就是3DS我玩了半天,發現最後切換成一般遊戲模式反而是我最順手的模式時,就代表這個產品本身並沒有發揮出其功能的真正必要性來。 而這也並不是我一個人的看法而已,事實上,從3DS的二手市場不尋常的火熱就可以看出一些端倪。根據中國大陸玩家網的一篇總和報導指出:「據統計,自今年二月首發以來,日本國內二手遊戲市場3DS的平均收購價格約為二萬日圓,比新品的官方零售價低五千日圓(原價二萬五千日圓)。但最近幾周,有日本零售商宣布開始以一萬六千日圓的價格收購二手3DS,個別店鋪甚至一度把價格壓低到了五千日圓。與此同時,PSP-3000主機的二手收購價始終穩定在一萬四千日圓左右(原價一萬六千八百日圓)。」 看3D電影視覺很疲倦 當然,這樣的二手市場價格的崩盤有各種各樣的說法,包括了很多人只是為了嘗鮮,希望能夠等到任天堂本家推出產品之後再來購買,或者是當初3DS在市場上的期待真的過熱,導致很多大量囤貨的買家現在看情狀不對只好倒貨也都是可能的原因。 不過,這並不單純是我抱怨3D的原因,而是最近我看了好幾部3D的電影(還是沒有《肉蒲團》,不要再問了),卻每一部都相對應的覺得失望。原因很簡單,其實目前的3D電影技術觀看起來都還是會感到疲倦的,如果讓觀眾覺得視覺疲倦的電影卻沒有好好的利用這項科技,那究竟加價、加疲倦的目的是什麼?我這幾個星期幾乎每周都只想看普通版的電影時,卻發現幾乎每一部電影都號稱推出了3D版,而我看完之後卻都不能夠明白,除了避免盜版之外,到底為什麼要製作3D版,卻整場看起來沒有什麼3D效果呢? 沒技術內容難賺3D財 如果真的很認真看這個專欄的讀者,就知道一年多以前我曾經說過,我同意《阿凡達》確實是很好的3D電影,因為他的確測試了3D電影的極限和效果。但我不同意台灣可以在這所謂的3D產業中賺上一票,因為我們根本沒有能夠搭配的上3D技術的內容產業。 但這篇文章是要挑戰整個電影產業現在的走向,這些作品究竟是為防止盜版而拍攝3D,還是電影說故事的效果會因為立體而比較好?我們究竟是被技術掌控,還是被技術所迷惑? 喔對了題外話,如果你的頭和眼鏡跟我一樣大,那麼你可能不會想要去大直的美麗華看電影,因為我的鏡片和眼睛都露到3D眼鏡外面去了……我想這應該是我的錯,我不該長一顆這麼大的頭的。 【完整內容請見《非凡新聞周刊》2011年263期】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