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8月31日 星期二

單晶片開發的系統開發平台設定

來講一個很簡單的技術講座,也讓喜歡來逛我的部落格的朋友,

也能感受到一些在系統開發上的技術成長。說成長也不敢當啦,應該說是技術交流吧。

我們都知道:在一些系統開發上,總是一些所謂『系列產品』的觀念,意思就是說:

在一些產品上,他們的核心技術是共同的,而在產品搭配周邊功能不同,而呈現出不同的功能。

譬如:我們的數位相機或是一些外接記憶卡功能的電子產品。往往有可能因為外加記憶卡的不同,

而在產品上必須設定不同的系統規格,但對於核心技術來說:他們還是相通的,

所以,我們在系統開發上所採用的韌體程式,就不可能去維持那麼多支不同功能的韌體程式了。

我們常常會採用所謂的一般系統開發平台上的 Complier Option 功能,來設定不同的組譯結果。

我們就以上述那個不同記憶卡以及所謂的系統開發平台所支持的功能來看這一個例子:

我們用的是:Keil C 的uVision 的系統開發平台,因為他也支持一般我們所常見的 8051 單晶片。

我們可以只定義一個開發Project...但他可以支持許多不同的功能選項:

譬如:我們從第一張圖示可以看到他包含不同的記憶卡的選項

(這些名稱都是我們自己定義的!)

(圖)

SD+NAND ...或是CF + NAND ...甚至只有單獨只支援單一的記憶卡功能。

所以在系統維護上,我們可以同時維護不同的系列產品,但可能只要維護一隻核心韌體程式就好了。

甚至也可以做版本支持度不同的維護。...這些對於我們一系列產品或產品延續性開發的一些技巧。

好了...我們該如何設定呢?!...首先我們要知道如何在同一個Project 中開立許多Complier Option:

(圖)

如上圖的選擇開啟維護視窗:

(圖)

在此維護視窗中,我們就可以設定不同系統功能或支持不同版本的 Complier Option了。

設定完不同的Complier Option 之後,我們就可以選擇不同的條件,來決定有哪一些副程式

是不用組譯進來的,以節省程式容量。二來,也不會讓我們的韌體系統程式過於龐大而難以維護。

(圖)

由上圖我們就看到了:在CF 卡的Complier Option 中:我們根本不需要組譯 SD 相關副程式。

所以,每一支付程式的圖像顯示不同組譯方式。(怎麼設定?自己玩一下就知道了!)

當然,有一些人也不一定會用這種方法來決定Complier Option...因為他們也喜歡在程式裡的

一些小角落來決定一些程式組譯上或是程式選項的不同:像下圖中,直接在程式中定義

組譯選項變數等等。 而這些程式小角落的組譯選項變數,

也是可以直接拉到整個Complier Option中的。

(圖)

譬如:在下圖中,一樣的 CF 記憶卡的組譯選項條件下,我們還可以利用不同的組譯選項變數

來決定不同的CF 記憶卡所支持的容量大小,或是不同廠牌或規格的CF 記憶卡:

(圖)

所以,如此的系統開發平台的選項功能設定,搭配不同的Complier Option ,

會讓我們在系統韌體程式的維護上,達到簡單容易維護的目的。

----

所以,我們從這一個例子中,我們可以看到一個很簡單的系統開發整合環境,

這一種整合出來的系統開發平台,不管對於一組韌體開發人員們,或是開發人員少,但是

系列相關產品多的韌體系統程式的維護來說,都是不錯的開發工具環境的設定。

當然啊...這一些設定的技巧,也不是說我說了才有這種東西,然後,您也會問說:

我怎麼知道的呢?!...這一些都是有機會去看別人的程式,或是您有機會進大公司磨練之後,

所累積的,....所以,我也常說:如果您有機會進大公司時,也不要吝於不學習,

大公司本來就是一個巨人,讓您有機會站在巨人肩膀上去看世界的啦。

但反過來,等您經歷這一段機會之後,那您自己會不會把握這樣的機會,

來建立屬於您自己的系統開發平台呢?!...

好了,講了這一點點經驗交流之後,就剛好讓我有點心有戚戚焉了...

因為:現在這一些單晶片MCU 的種類是越來越多了...每一家所謂的單晶片 MCU 的IC 設計公司,

就把這一個所謂我們系統開發人員所喜歡的系統開發平台給忽略了...

這些公司都以為我們這些系統開發人員是吃飽撐著,一天到晚就喜歡換MCU 來建立不同的

系統開發平台?! ....我說了:以前搞IC 或系統開發的錢好賺,這種天天換平台的事,

值得我們去鑽研的...但是現在呢?!不好意思,產品更新的速度一日千里,不要說:

換MCU 像吃飯這麼頻繁,就連系統版本更新速度也是日益頻繁 。

更何況:有時一些產品是之前工程師所留下的『遺毒』...後面承接的工程師的程度也未必

相提並論的。您也不能期望天天都有台清交優秀的畢業生來讓您請。

(說真的~這種東西就算是台清交畢業的又如何?沒有摸過或沒試過的就是不知道!)

所以啦 ...您們這些MCU 單晶片的IC 設計公司的老闆們,您們就饒了我們吧。

時代不同了,我們只想用簡單的方法來賺錢而已,

那些看起來彆彆扭扭的開發工具平台就不要拿出來吧!(雖然這種事情我以前也幹過~)

或是:想辦法去跟這些台面上作開發工具的公司合作吧。

(這倒是真的~國外人家也會找專業公司合作的 ...您看ARM 還不是搞IC  跟搞開發工具

是不同公司的!這一點我就覺得我們國內的這些單晶片MCU 的IC設計公司就不知道在想什麼?

好像總覺得好像自己也不比別人笨,這種東西我們自己也搞得出來,

說真的,作這種東西也沒啥規劃,也沒有定義明確的開發平台工具介面,就邊走邊改似的,

結果還不是就是喜歡壓榨員工來幹苦工...搞到最後做出來也沒比較好用!)

不要以為您單晶片MCU 有多少利潤給我們撈?靠省這種錢來賺錢的?未來一定有人會搶您生意的啦。

也不是您搞IC 設計的就比較聰明,我們搞系統的就是傻B 一群了。時代不同了囉。

真的~時代不同了....學校老師也不一定喜歡教學生寫韌體程式了啦,更何況學生也不一定想學啊。

所以啦,如果您們希望未來您們的MCU IC能大賣賺錢的話,

您們還是好好的『善待』我們這一群LKK 的老工程師們吧。

----
附記: 關於寫這一篇故事的源由,是因為上週去找一位通路商朋友時,他們跟我說:

有一家國內某知名的MCU IC 設計大廠,找他們談市場的一些應用產品市場,

還信誓旦旦的跟通路商拍胸脯保證:如果您們在應用產品市場上有需求的話,

我們公司一定會支持您們,那怕為您們重新開一棵MCU 型號也沒問題。

朋友說:我一點也沒有感受到他們的誠意,只感覺他們只是找不到好應用產品市場,

然後只是想跑來跟我騙一些應用產品的市場規格而已罷了,然後自己跑去作而已。

哈~哈~我聽了在心裡嘀咕說:果然,這些MCU 的IC 設計公司還真的以為別人搞系統應用的,

是傻B 一群...真的時代不同了啦。開IC 這種事在今日滿街都是IC 設計公司時代裡。

想作新生意?還是換個腦袋想想吧。

 


 

2010年8月26日 星期四

汽車電子 心臟捏在外人手裡(轉載)

這一篇文章是我上週就有看到的,我相信以大陸的內需市場來說,
他們應該是有能力可以自行開發一些屬於他們的系統。
但是:很不幸的是,這個故是就是如此,這個就是商場上所說的『時機』!
這又是一個很成熟又不得不賴以需求的東西...再回頭看我在個人網站上那個
單晶片與引擎控制(三) -- 歷史篇
中所闡述的產品開發的歲月流程,這些西方國家在車用系統產品開發中,
已經完全掌握了先機與適時的機會財。還真的:做一代,吃好幾代啊。

2010年8月22日 星期日

懷念的時代

前兩天有看到TVBS 在介紹江惠的歌唱故事。

提到她的成名曲就是從夜市的卡帶開始創造起飛歌唱事業。

尤其是這兩首『惜別的海岸』與『您著忍耐』:

 

---

尤其他提到此時剛好是台灣正興於加工出口的經濟模式。

這一點也讓我感受頗深,我剛好也是其中的一份子。

當年我剛從大一要升大二的暑假,想利用暑假打工賺一點學費,

就託那時已經在楠梓加工出口區工作的姊姊,幫我安排可以去他們工廠打工。

因為是日商電子公司,他們其實是不歡迎短期打工的工讀生,

但是:因為當時姊姊他們課長是台灣人,一個很好的台灣幹部。不好意思,名字忘了。

而且跟當時駐台的日籍幹部很熟,所以,他們就把我安排成新進員工,

反正:一般新進員工的試用期也是三個月,而大學的暑假如果扣掉正式選課後的正式上課,

其實,還真的可以達到真正三個月的工作期,所以當年我一考完期末考,就趕去工廠報到,

當然前置作業,姊姊都已經幫我安排好了!還真的做滿整整三個月。

您不要以為只是小小的課長,有這麼大的能耐嗎?!對不起,我去之後,才知道:

我們那一個製造一課,總共有721 位,那個21 零頭就是只是男生部分,這其中還包括幾位

男性股長,剩下約十幾位就是我們這些專門修護PCB 與幫忙搬貨的男性員工。

其實,我們這一票男性技術員,大部分都是一些高職畢業生在等兵單的役男。

所以,您就知道課長的職權有多大了。...

那時我主要的工作就是PCB修護線的技術員,主要就是生產插配線上的PCB 若有缺料

或是電子零件脫落的,就是要找零件補焊上去,(PS:注意喔~版主不是念電子或電機科系的喔!)

然後還有就是PCB 板若有銅箔浮起(單層版)或不良的地方,

要想辦法修復。...當初帶我到處A零件與教我修電路版是一位立志工商的畢業生。

他就是在等兵單的役男...我覺得那時也學了不少電子修復技術。我還記得的名字:馮崇賓 先生。

----

所以,整個工廠的生產線配置就是一條電子插配線,外加一條PCB 檢查修復線...。

那每一整條電子插配線約五、六十位,全部都是女性員工。

然後,所搭配的另一條PCB修護線就是四、五十位女性員工,外加一位男性技術員。

(我們製造一課好像就有約五組或六組的插配+修護線,另外還有SMD,及QC與錫爐加工線等!)

這位男性技術員就是完成最後完檢後,外加補滿零件後,負責搬貨到下一站去的。

所以,工作性質還算很簡單...最主要的挑戰就是到處去A 零件啊。

因為,零件有時是因為插配的新手跟不上輸送帶的速度而來不及插件的~

有時則是過錫爐前後,因為PCB 搬運、上下架時掉落的。

我們就要把零件找回來,或想辦法補回去...剛好我姐就是部品室的班長,

這一點我有『特殊』管道...所以,我補零件從來都比別人快!哈~哈~

所以,這三個月天天跟那些女工混在一起,自然對江惠的歌曲也再也熟悉不過了。

不過更好笑的是:也因為天天上班都跟女工混在一起,所以,老是打情罵俏的。

(不過,姊姊有交代:千萬不能洩漏自己是大學生打工的身份!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困擾。)

到最後一個月時,姊姊也實在看不下去了,老是跟那些小女生(因為還有高職建教班的女學生)

『哥哥纏』的...也不是辦法,所以,開明的姊姊就跟我說:老弟啊,我乾脆幫您介紹一個啦,

您就不要到處跟別人在那邊打情罵俏的啦...結果,姊姊介紹的,說真的~我只能說:

我們姊弟兩的審美觀念是不一樣的。所以,姊姊後來也懶得理我了。

不過,我還是很快三個月就收心回學校唸書了,一個也都沒有再聯絡了。

原以為這是一個難得的機會,沒想到過了一個學期,當寒假來臨時,

要過農曆年前,因為他們工廠趕工缺人手,我又回去幫忙一個月,這一次反過來是

他們課長主動找我去的,不過,這一個月是負責24 小時的大夜班的SMD 自動加工線。

雖然沒有白天般的生活精彩,但因為是大夜班,所以待遇津貼比較好。

對於這一個短短的寒假來說:是比較好的收入,還因為是過年前幫的忙,

他們課長還另外包了一包紅包給我。讓我那個寒假收穫也不少。

-----

只是物換星移的...台灣電子行業的轉型,加工出口區的模式也不復見了。

那家日商電子公司也外移離開台灣了。最後要說的是:他們公司是生產無線電話機的。

想知道是什麼公司的話,就偷偷的留言後,我再跟您說!

後來~我暑期打工就慢慢轉換成學校研究室的研究助理,就是幫博士班的學長建一些實驗室的

所需的實驗平台,因為那時系上是國家重點栽培的科系,所以,實驗室的工作津貼比較好。

另外比較重要的是:也可以同時兼顧學校功課...只不過,一開始是幫忙蓋風洞實驗室,

工作還是有點粗重的啦。...慢慢我就找到另一位老師,幫忙他整理電腦實驗室的工作站管理。

也順便幫博士班學長跑一些計算流體力學的模擬程式...幫忙整理一些電腦繪圖的工作。

這一部分有機會也可以拿出來講一講,因為也是不錯的打工經驗。以後再說。

就真的從此告別原來的加工出口區的加工機會了。

不過,真的那段在楠梓加工出口區的電子公司打工,的確給我留下一個蠻不錯的電子工作經驗,

也不知道是因緣際會,還是冥冥之中還是注定好的?我就是走這一行啊。

但無論如何,我迄今還是很喜歡過去那段歲月,也很喜歡江惠的歌曲,

甚至一些很傳統的台語老歌...譬如:安平追想曲或是鑼聲若響...等等。我都很喜歡。

所以,有時人家會覺得我搞高科技的~怎麼老是喜歡聽這樣子的歌曲,總是第一時間沒有

會聯想在一起,但的確這些台語老歌,總是讓我想起以前那種辛苦工作的場景。

也算是認同早期台灣工業那種辛苦打拼的歲月吧。...

2010年8月19日 星期四

另一個MP3 播放器的故事

這是一位昔日老同事去市場『搜刮』的MP3 播放器,為何稱為『搜刮』的呢?

很簡單,這個東西已經停產了,如果您對這個東西還有興趣的話,或許還可以再拍賣網站找一下吧!

我記得沒錯的話,他的售價好像在 NT$ 700 左右吧。造型還不錯,據說有得獎似的?

我們比較好奇的是,這個東西還賣 700 多...我就來看看他到底是什麼咚咚?

因為據說這是一家新竹某IC 設計公司親自操刀的產品開發,這種市場推廣的觀念是沒有錯的。

與其到處找客人,不如自己作終端產品開發算了,還可以避免客人亂砍IC 價格。

或許您覺得這有一種不務正業的IC 設計公司的定位問題,但是,現在時代真的不一樣了。

說真的,您IC 設計公司賣IC 方案給客人,您還奢望客人養幾個工程師來熟悉您的方案,

然後還在那慢慢的搞程式,搞不好還要幫您公司的IC 除錯(debug),瘋了嗎?!

重點是:這個東西在市場的獨創性也沒那麼大,售價也不高...您說:一個賣 NT$ 700...

(工廠出廠價遠比這個低呢!那您說:搜刮價呢?)您說:養幾個工程師,什麼時候可以回收啊?

還有一句大家喜歡老是掛在嘴邊的市場定律:您一個月有多少量啊?!

除了像手機那種驚人的市場規模外,其他的產品的市場規模都已經小巫見大巫了,

而且這一種MP3 播放器也算是一種成熟技術與成熟產品了...所以,市場定價已經被制訂化了。

-----
好吧,既然是『搜刮』的 產品,我們就不用客氣的給他拆解一下吧:

拿掉左右喇叭之後,他的主控電路版就只有在中間的小圓餅乾盒中了,

(他左右喇叭是可以拆解下來置於桌上的!!)

(圖)

一面是電池盒,裡面裝的是4 號電池四顆。...所以工作電壓是約 6.V 。

(圖)

另一面則是SD 記憶卡的插槽,還有一個調整音量的旋鈕。

我們就把這一面打開,我們就可以完全看到裡面的構造了,還有一棵應該是SOT89 包裝的穩壓IC 吧。

(圖)

我們也發現他是由兩塊PCB 電路版疊出來的,(現在作MP3 播放器應該都只剩下一棵IC 了嗎?!)

我們再把這兩塊電路版分開,我們就可以清楚的看到這一家IC 設計公司的IC 了。

哪一家的?就留給大家按圖索驥了...也讓大家有機會留言來寫答案吧!

(圖)

不清楚?沒關係,我再把他放大一點給大家看,他應該是一個類似USB Host 控制器,

用來讀取外接USB 隨身碟的控制 IC...這一棵應該是他們公司的老產品了,因為他們公司

最早寫這個USB Host IC 的工程師『們』,我剛好認識...然後,他已經不但離職有一點時間了,

他還跑到另一家IC 設計公司又做了一遍,然後又離職了一段時間了。現在流落到哪了?我也不清楚了。 

至於圖片上中央那一棵比較大的IC 應該是 MP3 解碼器吧,應該也是一棵SOC,

因為他的右邊掛了一棵NOR Flash 儲存程式碼的地方,那要寫這個韌體應該會用到ROM 模擬器才對啊!

沒錯,他們也跟版主買過USB ROM 模擬器...不過,後來那些所認識的工程師們已經換血過一次了。

所以,說真的~要不是人家去『搜刮』到這一家的產品,我還以為這家公司已經不在了呢?!

他們一度是要上市櫃的,不過,跟一般絕大多數的高科技IC 設計公司一樣,好不容易挨到公開發行之後,

整個公司狀況就直轉而下,就一直在那邊浮浮沈沈的...這些就不說了!

最後一張圖是底下另一張電路版的背面部分 ...中間那一棵QFN 包裝的IC 應該是Audio DAC 吧。

(圖)

現在搞MP3 方案IC 應該也都把DAC 整進IC 裡面去了吧...是不是每一家公司都會這個DAC 技術?

不是,一般來說:有許多公司也都是跑去跟別人買的IP 比較快,因為自己搞還要建許多類比驗證平台,

太累了,也緩不濟急的...

---

綜觀整個MP3 播放器,沒有哪些地方值得點出來說明的,如果要說的話,那就是:的確,

周邊零組件的確太多了...以現在應用市場來說:有點沒有價格與方案精簡的優勢。

也難怪要自己來搞終端產品來推廣產品,據朋友表示:在一些操作介面上,還是發現許多Bug 。

但是有更多一些小瑕疵,讓朋友賣了幾百台還被退了好幾十台...也難怪人家原廠也已經停產了。

唉~這個東西就是沒辦法像人家 ipod 或是iphone 那樣可造成市場風潮,

說真的,早期我還在搞MP3 IC 時,那時看到ipod 的方案也沒有到後來MP3 SOC 那麼精簡周邊的零組件,

只是短短的幾年世代交替...現在您說:您搞MP3 IC 怎麼去說服客人採用呢?!

如果,您是版主 Blog 老讀友的話,您應該知道一棵MP3 IC 要熟悉哪些系統技術嗎?!

但是以現在終端產品眼光來看的話...您覺得您懂得那些技術的價值在哪?!

所以,我才一直強調:懂技術本來就是一種『順勢而為』的人生歷練,

您也不用太刻意的執著在某一個領域上,因為畢竟有朝一日,他也會顯得毫無價值的。

所以,人家市場才會一直炒所謂的當代的技術東西...因為只有熱門話題,才會引人注目。

最終也都為了商業利益,技術的東西也只不過是一種抬轎方式而已。

而對於我們這些搞技術的來說:比較辛苦的是,在公開的市場資訊與惡性競爭之下,

就得好好思考自己的定位,舉一個這幾天的一個例子,在幫客人詢一些IC 方案時,

發現一棵很簡單的LED 控制IC ....他的售價是 NT$ 2.00 外加COB 打件費用是 NT 1.2 。

哈~哈~...據說IC 產品的穩定性也沒那麼優,但人家就是賣那麼便宜,您有什麼話說呢?!

至於您說的單晶片MCU ?!您就別傻了...一點機會都沒有,他們一般的售價至少還要兩倍價錢。

當然還是要有量啊...什麼叫有量?!...我跟您說:像那種2.00+1.2 = 3.2 的...您也別搞了,

因為人家就乾脆直接出PCB 版了...最後也只能賺那個所謂 handle Charge了。

純粹服務客戶的心態。所以,很清楚的市場的區隔就是這麼簡單...

這一種非MCU 的控制IC 就是最低一層...NT 2.00 ...甚至更低,然後就是 Mask MCU ...

(您不要以為人家 NT 2.0 的IC 就不能開Mask 的喔~人家裡面也是塞了一兩組ROM 可以讓您塞

邏輯 pattern 的喔!就是類似語音IC 的作法!)

再下來就是 OTP 的MCU,他的價位一般就是 NT 4.00~ 8.00 不等,再來就是Flash Base 的MCU。

好啦,這個就是標準的市場定價原則...然後,就是大家喜歡講的一句話:有量還可以談!

大家可以好好的想一下:什麼叫有量...一個月 100 K ?!..500 K ...或是1KK。

其實,我們之所要討論這個觀念是說:這些產業模式與文化已經被慢慢的定型了。

如果您要玩這一塊市場不就是要遵循這個遊戲規則...但我要強調的是:我們應該是去思索所謂

『破壞性的思考』。如果沒有人去打破或突破目前產業模式的話,新一代的是不會有任何機會的。

就像當初前人打破所謂的IDM (整合型元件製造商),以晶圓代工創造目前的IC 設計產業。

但也已經走了快三十年了...以當初IDM走了幾十年,也是被晶圓代工打破產業模式。

這個就回到一個值得思索,而不同的產業與產品模式吧...

就簡單的例子來說:您現在要開IC 設計公司,很明顯的,您就是得考量所謂最『基本消費』的

市場經濟規模...真的馬上就會有那麼多市場需求量值得馬上開IC 嗎?!

或又說回來,當您看到那麼大的市場規模時,卻很明顯的有很殺戮的價格爭奪戰。

那是不是每一個人或每一個技術團隊、甚至是一家公司可以馬上跳進來作的嗎?!

好了,就拿剛剛的例子:NT$ 2.0。那您真的要不要考慮改作別的產品?

真的,王子麵的價格都比這個好。IC 不一定每個人都需要用得到,

但王子麵卻是老少咸宜,也不需加電池或是做PCB版子,打開即可食用。

好了,就算是 NT $ 2.0 有合理的利潤,那您說:這代表什麼意思?

很簡單,這只是一個業務通路的問題。因為一來,這個東西鐵定沒有很高的技術門檻,

可能連大陸人小貓兩三隻也可以開幹了...所以,許多IC 業界朋友說:這應該不是我們該做的事,

但是呢?!人家又覺得有這樣的生意作也不錯!...那我們還是問問看通路在哪?!

我們也來試試看,反正大家閒著也是閒著...我就用NT 1.8~1.9 作作看,就是大家看到的現象。

您說:如此的產業循環模式,對於新一代的工程師來說,他的挑戰性難道就只有這樣子嗎?!

----
所以啦...每次有IC 代理商找我時,每次都想問我:您IC 產品的使用量大不大?!

我說:不大,那您們公司還作不作這個生意?!...您們不作,那您們還想作什麼產品?!

MP3 IC ?!  USB 控制IC ?!...還是多媒體消費性IC ?!...還是要去作這個 NT$ 2.0 的IC 啊?!

您跟我說:哪一種IC 台面上有哪一家公司沒有在做的?!有量的應用IC 還輪得到您們看到了

還來及做的?!更何況,現在的IC 動不動就得養一堆人...還要高階製程,您玩得起嗎?!

那若不是的話...那您們是不是還是得辛苦一點找其他的應用市場?

或是學文章一開始的故事,回到作基本的系統應用產品開發?!

若您只是想癡癡的在市場末端等著新應用產品市場創造需求時,您才要開始開IC追市場?!

這是一個很諷刺的產業結果:明明是電子產業的上游產業,卻無法掌握市場需求?

所以,個人認為:所有未來新的IC 產業還是得再回到端看系統應用端所創造的需求吧。

否則,就如同這篇文章中的MP3 播放器的故事,高高舉起,重重摔下...對燒錢開IC 來說,

一點市場價值也沒啥人注意到----除了我藉此產品寫了這一篇文章而已。

而對於這些背後的工程師們呢?!...練功的還是練功,等練完功,等您到了另一家IC公司來說:

也沒有什麼好吹噓的...因為再怎麼作?老闆還是在想一件事:這個東西,市場有量嗎?!

除了手機~還是手機吧!...但您有這個實力嗎?!
 

 

2010年8月14日 星期六

三個和尚沒水吃之後

這是人家傳給我的Email 文章。

因為一些朋友離開園區之後,有許多有理想、有抱負的年輕人或一些簡單的團隊,

他們看了一些前輩的成功之道後,就覺得應該大家都有一些市場機會,

然後就開幹了....常常是落得如此的結果。

其實,有時搞技術往往並不是主要的成功之道,說真的,真正的道理大家都知道,

是否能夠做得到?就真的很難。什麼道理?就是人要對!

還有很重要的一點:也是文章最後提到的 :

早知今日,還不如當初咱們自覺自律一點算了!

因為有許多創業者往往是在大公司裡幹過主管的,他們離開之後,他們以為他們還是昔日那個高階主管,

所以,以為許多理想、抱負也是可以用嘴巴說了就可以了:

"資金不夠?沒關係,想辦法擬一個商業企畫書,然後去遊說金主就好了!"

"沒有技術?...還不簡單,有了錢,再來找誰或去跟誰談合作就好了!"

"產品線不夠深入?!那就去找一些其他Source 啊,搞一些通路做Trading Compnay 就得了吧!"

...對啊...用想的最簡單了啊。搞到最後就是以下的寓言故事。

連最後要把公司收了,都還有話說:唉~都還不是某某某啊?!或是什麼誰誰不支持啊。

而這種所謂的企業管理寓言故事也不要看太多....有時看了太多媒體或報章雜誌的文章,

尤其是報那些什麼小小公司對抗大公司啊?或是什麼XX傳奇故事啊...

有時也會影響您本身的判斷力。--- 不過他講的和尚,會不會就是搞技術的工程師啊?!

明明是幾個工程師好好的東西搞好,就好了,結果找一大堆不相干的人,把自己搞死了。

---

三個和尚沒水吃之後


非常有趣而貼切的內容!值得省思∼

【管理學寓言】三個和尚沒水吃之後

一個和尚挑水吃、兩個和尚抬水吃、三個和尚沒水吃。  

總寺的方丈大人得知情況後, 就派來了一名主持和一名書記,共同負責解決這一問題。主持上任後,發現問題的關鍵是管理不到位,於是就招聘一些和尚成立了 寺廟管理部 來制定分工流程。為了更好地借鑒國外的先進經驗,寺廟選派唐僧等領導幹部出國學習取經;此外,他們還專門花錢請來了 天主教堂、基督教會的神父傳授 MBA 外國的神父待了不久留下幾個屁就走了, 一個屁叫 BPR ,一個屁叫 ERP

書記也沒閑著 ,他認為問題的關鍵在於人才沒有充分利用、寺廟文化沒有建設好,於是就成立了 人力資源部 寺廟工會 等等,並認認真真地走起了競聘上崗和定崗定編的過場。 幾天後成效出來了, 三個和尚開始拼命地挑水了,可問題是怎麼挑也不夠喝。不僅 如此,小和尚都忙著挑水、 寺廟都沒人念經了 ,日子一長, 來燒香的客人越來越少,香 火錢也變得拮据起來

為瞭解決收入問題, 寺廟管理部 人力資源部 等連續召開了幾天的會,最後決定,成立專門的 挑水部 負責後勤和專門的 燒香部 負責市場前臺。同時,為了更好地開展工作, 寺廟提拔了十幾名和尚分別擔任 副主持 主持助理 ,並在每個部門任命了 部門小主持 副小主持 小主持助理

老問題終于得到緩解了,可新的問題跟著又來了。前臺負責念經的和尚總抱怨口渴,水不夠喝,後臺挑水的和尚也抱怨人手不足、水的需求量太大而且沒個準兒,不好伺候。為了更好地解決這一矛盾,經開會研究決定,成立一個新的部門﹕ 喝水響應部 ,專門負責協調前後臺矛盾。為了便於溝通、協調, 每個部門都設立了 對口的聯系和尚 。協調雖然有了,但效果卻不理想,仔細一研究,原來是由於水的需求量不準、水井數量不足等原因造成的。

於是各部門又召開了幾次會,決定加強前臺念經和尚對 飲用水的預測 和念經和尚對 挑水和尚滿意度測評 等,讓 前後臺簽署協議、相互打分,健全考核機制 為了便於打分考核,寺院特意購買了幾個計算機系統, 包括 挑水統計系統 燒香統計系統 普通香客捐款分析系統 大香客捐款分析系統 挨上必死系統簡稱 IBS 系統) 馬上就死系統(簡稱 MS 系統)等 ,同時成立 香火錢管理部 香火錢出賬部 打井策略研究部 打井建設部 打井維護部 等等。

由於各個系統出來的數總不準確、都不一致,於是又成立了 新技術開發中心 ,負責各個系統的維護、二次開發。由於部門太多、辦公場地不足,寺院專門成立了 綜合部 來解決這一問題,最後決定把寺院整個變成辦公區,香客燒香只許在山門外燒。 部門多、當官的多,文件和開會自然就多,為了減少文山會海,綜合辦牽頭召開了 N次,關於減少開會的會,並下達了"關於減少文件的文件 " 。同時,為了精簡機構、提高效率,寺院還成立了 精簡機構辦公室 機構改革研究部 等部門。一切似乎都合情合理,但香火錢和喝水的問題還是遲遲不能解決。 問題在哪呢? 有的 和尚提出來每月應該開一次分析會 ,於是 經營分析部 就應運而生了。

分析需要很多數據和報表,可系統總是做不到,於是每個部門都指派了一些和尚 手工統計 填寫報表 給系統打工 寺院空前地熱鬧起來,有的和尚在拼命挑水、有的和尚在拼命念經、有的和尚在拼命 協調、有的和尚在拼命分析 …… 忙來忙去, 水還是不夠喝、香火錢還是不夠用 什麼原因呢? 這個和尚說流程不順 那個和尚說任務分解不合理 這個和尚說部門介面不清 那個和尚說考核力度不夠


只有三個人最清楚問題之關鍵所在,那三個人就是最早的那三個和尚。說來說去,就是閑人太多了!他們說﹕ "整天瞎分析!什麼流程問題、職責問題、介面問題、考核問題,明明就是機構臃腫問題!早知今日,還 不如當初咱們自覺自律一點算了!
如今倒好, 招來了這麼一大幫人,一個個不幹正經事!

2010年8月11日 星期三

高科技『薪』事誰能知?

以下有一個引用連結吳老師的文章:得之我幸,失之我命 !

剛好也提到有關公司高級主管的薪資問題,大家可以連結參考看看。

因為版主的步入中年,昔日有些同事或是同學、朋友...多多少少都有幹過所謂的高階主管的!

其實,這個道理很簡單:一票人進了公司...最後能幹總經理的,就只有一位,副總幾位。

所以,總得要有人留下來幹跑龍套的,或是得離開另起爐灶的。...尤其高科技業亦如是。

當然啊,這幾年我最大的感觸就是:發現原來上班領薪水,幹到上市櫃公司的總經理,也是會失業的!

既然上市櫃公司,當然不是公司倒閉或歇業的,就是還不是為了一些『鳥事』嘛!

所以啦...從以下的新聞來看:也沒啥好意外的,調薪無非就是想找人或想留人的,

但是,老是靠調薪也不是辦法啊。因為畢竟不管是對公司或員工都不是長久之計啊。

我就舉兩個比較鮮明的例子,讓大家可以思考一下自己的定位吧!

第一個例子是:客人的老同事,原來他們都是在新竹園區的老同事,客人後來回家繼承家業,

老同事呢,後來就決定另起爐灶,與幾位同事開了一家MCU 的IC 設計公司,也算是搞得有聲有色的,

因為後來也有上市櫃的...但是呢,當初為了上市櫃,這幾位原始員工,

就得要找一些所謂法人或是券商輔導上市櫃啊...那是一定會稀釋股權的。

那公開發行後,也會有一定比例的股權會流落『街頭』的啦,

所以這些原始股東的股權大概就剩下三成左右吧,這已經算是不錯的比例了。

以前員工分紅制度時,也不用去擔心這個的~但是現在的新制度,也不能隨便印股票給員工了。

所以這些原始創業伙伴就得把手中的持股拿出來找新員工或留住員工,

更好玩的是:親朋好友都知道您公司要上市櫃,也想分一杯羹,您總不能自己掏腰包,

從市場上收購後再賣給自己人吧。...也只有從自己手上的股票去想辦法,

結果,幾年下來,這些掛著總經理,副總經理的高階主管股權竟然只剩下不到 5 % 了。

這幾年這些IC 設計公司也蠻競爭的...所以,對於市場不明之下,也不隨便增資,

所以,他們自己就開玩笑說:自己就變成另類領薪水上班的...老闆了---更可憐的是:

股票還不能隨便賣,要賣還要申報...而且每年、每季都還要準備財報,法說會。

------

好了,以上是老闆部分...

那員工呢?...別的不說,我們就舉投資報酬率比較好的寫軟體的好了,

因為搞硬體的給人家的感覺是成本比較兇的,寫軟體弄部電腦,從一些國外相關網站下載一些

開發平台就可以開幹了...反正,現在硬體平台都很成熟了。尤其是像手機這一種產品。

也剛好是以下新聞中的高科技公司的產品特色。

那天一位專門搞多媒體的老同事跑來跟版主說:他現在決定不再找新進工程師寫軟體了,

我說為什麼呢?

他說啊....現在人家大陸人,就是幾個以前待過台灣或外國 IC 方案商的工程師們,

他們就幾個找一戶公寓,幾個人就弄幾部電腦,像這種七、八月大熱天的,大家就打赤膊,

也不吹冷氣,就幫一些IC 方案商寫一些應用軟體,或搞一些系統方案,很簡單,

就是要讓客人物超所值的把案子給他們做,以前我們在跑大陸市場時,我們當然也知道這種情形啊。

只是現在因為硬體平台越來越成熟,所以,讓專門搞軟體方案的機會越來越多,

就是目前這些想靠iPhone 賺錢的人也多了。

那這下這些台灣高科技公司們,自然就會有不同的思維了,尤其是一天到晚跑大陸,

去支援這些方案公司的FAE 工程師們,有了很強烈的危機意識以及不同的生涯規劃了。

----- 我們領薪水上班的,一天到晚出差、跑客人,結果幫台灣與大陸兩邊的老闆賺錢,

台灣老闆是想賣硬體方案賺錢;大陸老闆是靠市場賺錢...自己卻是拋家棄子的大江南北跑。

您們以為這些FAE 工程師們都是笨蛋,他們看在眼裡難道不會有任何不平的想法?

所以呢,這些老闆們想調薪留人的舉動就不言而喻了...

這些都是我們以前這些一線FAE 系統應用工程師們的心情最佳寫照。

那就會分成幾種人:一種是乾脆就一直跑大陸,去建立一些自己人脈,再伺機而動的另起爐灶,

這一種人是不會深耕技術的啦...一天到晚跑,哪來的精力研究產品技術呢?!

另一種是回歸公司,知道自己的斤兩與一些市場訊息,就留在公司裡,趕快為下一個機會佈局:

三分應付公司,七分培養自己實力...時機成熟自然就跟公司Say Goodbye,調薪?關我鳥事。

另一種就是:夾縫中求生存...能待多久想辦法混久一點,仗著自己一個大陸市場客戶歷練,

就耍個嘴皮子...反正永遠有不怕死的菜鳥進來供他使喚,只要一招就終身受用了:阿諛奉承。

....

所以呢:您說公司調薪會調到哪些人身上呢?!...這個答案就再清楚不過了。

---------------------------------------

調薪五成? 聯發科:誇張

 

外傳IC設計龍頭廠聯發科因應員工分紅費用化,解除薪資凍漲政策,展開調薪三至五成一事,聯發科表示,這個數字太誇張。今年初已恢復定期調薪,這次是結構性檢討,但不方便透露調薪幅度。

聯發科強調,7月底法說會上釋出第三季營業費用率在25%正負1個百分點,已內含薪水調漲後的新增成本,因此薪資上揚成本將不影響原先的預估值。

聯發科第二季營業費用為72.11億元,營業費用率為24.1%,若以第三季最高預估值25.1%計算,約增1%;換算單季新增費用約7,211萬元,以近5,000名員工概估,每人每月約加薪近5,000元。

【2010/08/11 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