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月29日 星期六

高折損率的高科技

或許過去真的社會大眾賦予的光環真的太大了...

我想還是要回歸到每一個人生涯規劃與個人興趣所致。

因為其實:許多職場工作就是一行有一行辛苦之處...也不能說完全是高科技業,

但是在高科技業裡,有許多是來自於無形的心理壓力,因為一來背負一般社會大眾

刻板的科技新貴期望...二來就是業界本身的許多惡性競爭不當的工作壓力條件,

使得原本可以是個人興趣與生涯規劃的工作職場環境,結果到最後都變了調...

明明是一個不可壓縮的研發時程,卻喜歡逼著工程師爆肝完成,結果呢?!爆肝完成的東西,

也只不過又造就另一批更需要爆肝的工程師來完成...A 家的東西,B 家也要幾個月趕出來...

整個高科技的職場就像戰場上永無止境的砲灰士兵...送上一批之後,又得要準備另一批砲灰。

前兩天一位畢業於新竹某國立大學的朋友跟我說:過了十幾年...他真的累了,

他想回南部種田了,但回去又怕人家說,是不是賺夠了?其實,他連一間房子都還買不起!

他真的很難過...因為已經三年公司都沒調薪了,更不用說年終獎金,結果:前幾天部門開會,

還被主管點名檢討,過去這一兩年幾乎每天都是天一亮就寫程式寫到三更半夜的...

交過幾位女朋友都因為沒時間陪而離開....(因為我都開玩笑跟他說:怎麼又換了?!)

每一次新聞有所謂高科技產品發表,現在哪一家的某某產品要創造營收了...

結果就是他們惡夢與壓力來源:規格Survey,產品規劃、做版子、寫程式等永遠有做不完的事!

原本一直幻想著年輕畢業時的夢想:想有朝一日,等賺了錢要怎樣?怎樣...

結果...夢想卻越來越遠了....聊著聊著,就跟我說到三更半夜,歲末年終的,不免令我為之難過。

原本真的很想勸他說:好了~您就放手了吧!...回南部吧,至少回去陪陪老人家,

但是一想到:這十幾年來他也只會寫程式...他回南部要如何謀生?

"寫 Linux 或Android 的...可以獨立謀生嗎?!"...

"我過完年要不要再換另一家公司試試運氣?"...

我也不知道該如何回答他?!是不是也該放手不要想了?!我真的不知道...

只是心裡真的很難過,難道他這麼努力考上國立大學,也努力的把Linux 與Andriod 學起來,

這些難道都是他的錯嗎?!...怎麼原本一個很愉快的享受高科技所帶來的便利生活與快樂創造

工作的背後是有著這麼令人不忍與心酸的情事呢?!...

工作上班有人賺錢風光,有人卻是猶如螞蟻撼樹般的徒勞無功,這幾年高科技的確也是

比比皆是的案例啊。...祝福所有年輕工程師們吧!

---

科技業派遣工 爆肝到令人傻眼

勞委會昨天公布科技業派遣勞工勞動檢查結果,高達九成違反勞基法、勞保、勞退條例等相關法規。調查結果登上勞委會有史以來最「令人傻眼」的冠軍寶座,顯示科技業派遣勞工「爆肝」情形嚴重。

勞委會去年七到九月,針對七十家竹科、中科、南科及加工出口區等科技業,調查派遣人力勞動條件。調查發現,共有六十三家違法,最嚴重的是勞保、勞退高薪低報的業者多達四成。科技業派遣工「爆肝」情況嚴重,十八家業者讓派遣勞工超時工作,平均每天工作時數超過十二小時,或每月加班超過四十六小時。

調查指出,十五家業者的派遣勞工加班拿不到加班費,十二家業者不給勞工休假日。勞委會拒絕公布違法業者名單,僅表示此次檢查結果共出現一百七十九件違法情事,違法者應立即改善,並即移送地方主管機關依法裁處。

勞委會在民國九十八年曾進行派遣人力勞動檢查,當時違法比率高達八成七,顯見派遣勞動權益不僅沒有與時俱進,甚至在科技業還「倒退嚕」。勞委會勞資處表示,國內派遣業者水準參差不齊,調查發現規模越大的公司,違法情事相對越少。

勞資處表示,受限於行政罰法限制無法公布違法、合法派遣業者名單,在企業選擇派遣公司或勞工投入派遣業時,缺乏選擇參考資訊。勞委會主委王如玄表示,勞基法修法通過後,才能依法公布。

勞資處透露,雖然違法派遣業者名單無法公布,但往後將從政府優先採購名單中剔除,公部門採用派遣人力時,不會將曾經違法的派遣業者納入考量。只是,對私人企業而言,恐怕在修法未通過前,仍然沒有參考依據。

【2011/01/29 聯合報】

科技業想降低成本 也得顧勞工

「這樣的情形很不合理!」新竹科學園區管理局副局長杜啟祥認為,可能是科技業者覺得雇用派遣員工能降低成本,加上派遣公司也想降低公司成本造成的

杜啟祥表示,公司提高競爭力和公司盈餘時,也要重視勞資關係,畢竟員工是公司資產,長久的不合理待遇,對公司也會造成反效果。

「加班拿不到加班費的情形是滿誇張的!」力晶發言人譚仲民說,國內有規模的大公司應不至於出現這種情形。他認為,有可能是派遣公司良莠不齊,合約內容不合理,員工簽訂合約時,應清楚了解內容,尤其相關法令,避免不合理待遇。

台積電發言人孫又文表示,台積電去年就把兩千多名派遣員工轉為正職,員工福利都有保障,對勞委會這次調查派遣員工的結果不甚了解,不便發言。

【2011/01/29 聯合報】

----

未足額進用身障者 半導體業最多

「一個工作比紅包更實際!」殘障聯盟昨天公布未足額進用身心障礙者的十大企業名單,台積電、友達光電、聯電分占前三名。

殘盟抗議許多企業未盡社會責任,寧可繳錢了事,也不願雇用定額身心障礙者員工。

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新制前年上路,規定民營公司員工在六十七人以上,須進用百分之一身心障礙者,否則應繳納差額補助費。

殘障聯盟秘書長王幼玲指出,許多企業寧可繳錢,也不雇用身障員工,在他們統計的名單中,台積電排行第一,不足人數近兩百人,光去年繳的差額補助費就高達新台幣四千多萬。

殘盟公布未足額進用身心障礙者十大企業依序為:台積電、友達光電、聯電、奇美電南科分公司、三商美邦人壽、力晶科技、力成科技、南茂科技、日月光半導體中壢分公司、旺宏電。

王幼玲表示,上榜名單多為半導體業,但同業中的京元電和茂德卻可達到全額進用,其他產業如華航、統一超商也達到足額進用,可見事在人為。

立委黃淑英呼籲,勞委會應積極輔導企業進用身心障礙者,政府也應限制五大基金(郵匯儲金、勞保基金、勞退基金、國民年金及公務人員退撫基金)不得投資未足額進用、未善盡社會責任企業的上市櫃股票。

她建議,金管會是企業年報的主管機關,應要求公司將每年繳的差額補助費列入財務報表,供投資人參考。

伊甸社福基金會職訓就輔中心主任游偉嫣說,企業若想尋求身障員工,伊甸可提供就業輔導員,全程陪同身障朋友面試、熟悉職場環境及人際互動,也可代企業申請超額進用獎勵金。

【2011/01/29 聯合報】

ARM 之Cortex-M0 (二)

前兩天的新聞,補充一下新聞與市場消息...

據說....小道消息說:該公司在傳統的8 bits 的8051已經不會再投任何研發資源了,

傳統的8051 就會留下接單生產的生意模式了,不再主動Promotion 新市場、新客戶了!

這一點以我個人觀點也非常同意...因為那一塊本來就是死的~

而且是一直是價格惡性競爭的市場,公司的成長與市場導向本來就不應該再做那一塊!

我幾天前跟一位國外MCU 原廠的亞洲業務主管吃飯時,他們也表示,

也會加速 32 bit MCU 產品與應用市場的佈局,尤其是類似本土這些IC 廠的作法。

會透過與台灣這些晶圓代工廠與後段公司的合作,提供一樣有價格競爭力的 32 bits MCU 。

我個人從其言談中,瞭解這也已經不是他們要不要的問題,這是一定得面對的問題,

除非您就不要再玩MCU了,否則,當您的競爭者如此的產品佈局時,

您不跟~您就等著被市場淘汰!----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所以,我們就可以想像說:像新聞內容中的公司,他們既然選擇要走這條產品路時,

他們就得必須要有決心的提早佈局,否則,早晚就會被市場給淘汰...

----

再以我們做系統應用者的角度來看,除了樂觀其成之外,當然也要有相當的心理準備,

因為畢竟 32 bits MCU 的性能的確是令人激賞的...簡單的一個例子:我們在搞 USB ,

尤其是簡單的File system 問題,我們在處理 FAT 32 時,所面臨都是 32 bits 的資料長度,

如果我們用傳統的 8 bits MCU 時,每一次的變數搬移與運算,都要重複讀取四遍 ,

就算您的MCU 是 1T 跑 48 MHz 的...當場就變成 12 MHz 的效能...而人家 32 bits MCU 就是

直接 48 MHz 就完成了...下回有機會我就真的找一個簡單的 32 bits 程式Show 給大家看!

昨天朋友還打電話跟我聊了一個晚上,提到說:

像現在要支援 IPV6 (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 (IPv6))...根本不用再想8 bit了,

而當越來越多手持裝置與行動產品與網路結合條件下,就算那怕是簡單的電子產品MCU ,

也都得要考量其原本的作法了...所以換個角度來看:也加速歐美日的這些傳統MCU 廠,

很快的把這些傳統8 bit MCU產品線的市場操作與調整,譬如:MCU IP (智權)的釋出,

或是調整為委外晶圓代工或甚至出售晶圓顆粒...讓有興趣的下游廠商接手市場支援與應用...

所以,我相信在這幾年之內,會有越來越多號稱歐美日一線的MCU inside 的產品

會出現在市場上!尤其,像一些原本本土的MCU 業務通路或是廠商,也會去爭取這樣子

的產品機會...因為只要您能去deal 一些晶圓顆粒的話,也找得到IC 後段廠商配合的話

(這一點是很容易的啦!)就可以跟人家一樣的以IC 設計公司原廠一般的做生意了啦!

也不用養IC 設計也不用自己搞什麼IDE 開發平台或工具...客人就可以很快的上手切入應用。

所以,在降低這些額外的人事與研發管銷費用之後,自然會有很好的價格優勢!

這是一種完全不同的IC 產業生態改變...您想想看:號稱 4000億的市場規模,而您可以

完全不用正統開IC 設計的方法來操作與切入應用市場的業務手法...要開IC ,做IC 設計的

當然要高毛利與高的產業進入門檻,那就當然得選擇 32 bits ARM 的這種作法...

但如果只是要去瓜分那一塊低階產品的市場...

那幹嘛還要去雇用懂Veilog/VHDL 的IC 設計者?!

還要自己搞那個IDE 開發平台?寫組譯器?!做燒錄器?等等呢?!

我都跟MCU 通路商說:您要請一個會寫MCU 韌體、會做系統應用的工程師比較容易呢?!

還是找一兩個會跑IC 後段加工廠的人容易呢?!

一樣做MCU的生意?!現在為什麼還要想說:要喝牛奶還要自己養牛、擠牛奶呢?!...

這個就是我們在談這個號稱有價格殺傷力的32 bits ARM Cortex-M0 的產品時,

除了價格之外,他背後所會帶來MCU市場生態的衝擊與變化...至少,我這一兩年也已經看

到如此的市場生態改變...所以,如果您跟我說:您有一棵NEC MCU inside或是什麼

Fujitus MCU inside ...甚至說 Atmel MCU inside...PIC MCU inside...我也一點都不意外啊。

所以,人家幹嘛還要對傳統的8 bit 8051 投入研發資源呢?!

去找一些農場買牛奶回來賣比較快吧!幹嘛還要自蓋農場,養牛...擠牛奶呢?!

您說:是不是呢?!

---------------------------------------------------------------------------

新唐 今年拚賺半個股本

 

新唐(4919)去年獲利倍增,每股純益衝上4.13元,創歷史新高,每股獲利能力在本土晶圓廠中僅次於台積電。近期接單「三響炮」,打入優派等平板電腦大廠與智慧手機供應鏈,6吋廠持續滿載,加上微軟Kinect語音IC訂單大增,今年挑戰賺半個股本。

新唐昨天舉行法說會,消費電子事業群副總黃瑞明表示,不少客戶擔心大陸缺工,提早拉貨,本季淡季不淡,預期「農曆年後會有更強拉貨效應」,今年鎖定毛利率較高的消費性產品作為成長動能

新唐去年第四季受傳統淡季影響,單季毛利率由前一季的44%下滑至39%,稅後純益0.95億元、每股純益0.45元;全年稅後純益在產品組合效益發揮下,達8.53億元,不僅比2009 年倍增,也創歷史新高、每股純益4.13元。

黃瑞明表示,新唐以ARM Cortex-M0為核心的通用型32位元微處理器(MCU)接單不錯,上百個客戶產品導入驗證中。

由於iPhone已將10指觸控列為標準,32位元MCU將成觸控應用主流,新唐也與觸控感應器大廠搭配,切入平板電腦、智慧手機等應用。

據了解,新唐已切入優派平板電腦供應鏈,但公司不願透露客戶名稱。

語音產品方面,新唐是微軟Kinect語音IC獨家供應商,公司看好今年Kinect持續熱銷,出貨同步放量成長;教育產品應用也獲得美國兩大玩具大廠訂單,今年出貨將倍增。

6吋晶圓廠目前自有產品比重四成,代工業務滿載,以電源管理相關接單最旺,預期第二、三季產能仍吃緊,由於已無折舊費用,也將有穩定獲利落袋。

新唐昨天股價上漲0.7元、收56.4元。

新唐預期,本季新台幣兌美元匯率會升值至29元,公司內部已有控管機制,針對應收帳款採用不同貨幣,加上高毛利產品比重增加,本季毛利率與淨利率走勢仍樂觀。

新唐由華邦邏輯事業群分割獨立,華邦持有逾六成股權,有一座月產能4萬片的吋晶圓廠,主力產品為消費性電子IC、電腦IC,其獲利亮眼,也為華邦財報加分。


【2011/01/27 經濟日報】

新唐打進國際 與大廠火併


【2011/01/27 經濟日報】

新唐(4919)消費電子事業群副總黃瑞明昨(26)日表示,全球微處理器(MCU)市場上看4,000億元,台商過去主要在中低階應用卡位,新唐32位元MCU則是瞄準瑞薩(Renesas)、恩智浦(NXP)等大廠,打的不是區域性的亞錦賽,而是國際性的奧運。

新唐估計,全球MCU市場年產值達4,000億元,公司已有80人專業團隊,要與瑞薩、恩智浦等一較高下。

2011年1月24日 星期一

ARM 之Cortex-M0


今年元旦過後,好友 R君 剛好來電哈啦,閒聊之餘,順便問他有什麼新玩具可以玩的?

他剛好提到他正在用Cortex-M0 在作產品開發,問我有沒有興趣也玩一玩?

我說好啊!...R 君說:"不用花錢買 EVB (驗證版)與開發工具,只要報名參加原廠

的培訓課程就可以免費獲得一套。"

"不錯啊,原來現在要推銷與賣MCU 已經玩到這種地步了。"

所以,R 君就很熱心的幫我聯絡與安排上課報名事宜,為了這堂課,還讓我推掉一個

台北五星級的飯局,只希望這個課程值得我去聽啊。

我們就來瞧瞧這新一代的MCU 有什麼特色?

我們都知道全球新一代的單晶片微控器(微處理器)已經進展到 32 bits 時代了。

而在這一波新一代的微處理器,就屬ARM 最有名,幾乎席捲了全球的相關應用市場。

但我們也知道:32 bits 說要取代傳統的8 bits MCU 也沒有那麼容易,但我想:

以ARM 這樣子的MCU 架構,能席捲整個電子產業來看,一定有其過人之處,

人家也不可能說沒有那個擴張領土的市場企圖心啊?!

所以,ARM 這幾年就是一直在邊修改他的ARM 的架構,邊試探這些應用市場,

讓它們的產品可以向下延伸到一些低階 8 bits 的應用市場,所以在之前我們就有提到

Cortex-M3 系列產品,當時業界對於 Cortex-M3 的價格介於 US$ 1.00 左右時,其實,

這樣子的價格所能威脅的也只有一些 8 bits 的高階應用市場而已,對於要真正的侵蝕

8 bits 的應用市場,在價格上還有一段距離。

沒想到的是,在這短短幾年內(應該不到三年喔!),他們又再一次精簡ARM 的架構,

再推出了Cortex-M0 ,他整個核心從原來 Cortex-M3 的 43K Gate count 精簡到目前的

Cortex-M0 的 12K Gate count,的確令人詫異,在在的顯示他們的市場企圖心。

說真的,如果把一棵傳統的 8051 把它的功能完善一點,也不過是如此的Gate Count數,

更何況是:一般ARM 都是走比較有經濟效益的高階晶圓製程,所以,他們的產品競爭力,

也的確在醞釀中。這一點也的確令我們不得不留意啊。

------
好吧,我們就來看國內這一家業者利用了Cortex-M0 做出了怎樣的 一棵單晶片微控器。

下圖是我上完課所獲得的開發平台與講義,這代表我真的很認真的去上課,

中午還有提供免費的便當午餐...不錯,所以希望以後要賣MCU 的廠商可以比照辦理。

----

(圖)
 
PS : 您看多大方啊,直接免費給有帶USB 介面的 MCU 的開發驗證版給您耶,

您還幹嘛到處問人家說:我要去那邊買或弄到C 牌的USB 微控器呢?!

要學USB 介面,不就變得很簡單了嗎?!

----

那我們來看:除了基本的 ARM based的 Cortex-M0 之外,這些相關的實體MCU 他們

還包了哪些周邊應用介面給我們使用?

第一:那當然就是 Flash ROM 啊....什麼時代了啊?還在那邊OTP 或開Mask ,

那些OTP 或是 下Mask Code 的...是搞IC 的在折麼我們這些作系統開發的,您說:

萬一,一不小心Code 有問題要改版,那些庫存或那一缸子的IC 要算誰的?!

這個趨勢就不用說是 32 bits 的啦...連 8 bits 都也得這麼走吧。

第二:標準周邊:SPI/I2C/ADC/UART/PWM/RTC...等。其中他的UART 都有至少兩組,

有些系列產品中,最多可以支援到  3 組UART的 ...PWM 至少都有 4組...有的支援到8 組。

那就更不用說 I2C 或SPI 乃至於  ADC ...都是多組的,好像都是不用錢似的。

最重要的是:它有些系列產品也有支援 USB 介面,這一點也算是很完整的周邊介面支持度了。

第三:PDMA ...直接存取控制介面,這一點就是許多傳統8 bits 一直不敢加進來的,

既然有這麼多的周邊介面,而且還是高效能的 32 bits ARM ,如果不支持DMA 功能就有點

說不過去,之前我玩過那個 ST 的STM32 ARM 就有支持這個東西,那時他們還可以外掛

幾十Mbit SRAM...這一種DMA 就非常好用,不過,這一家的PDMA 介面,我個人認為

只做了半套DMA,因為他們要把資料全部搬到一定的記體體中時,才可以啟動DMA...

比較高速的DMA 應該是功能一設定完之後,只要把資料往FIFO 中丟的話,

他會自動幫我處理傳輸,包括under-run 或over-run 的機制等。

不過,我覺得這樣子的半套也夠了啦。畢竟也不是說是ASSP 或是ASIC 的專用IC 啊。

第四:我是覺得ARM 再推廣他的微處理器時,要求所有的廠商都需要follow 他們的

CMSIS 的 Coding Rule ...這一點我覺得也是一個很重要的推廣產品利器,您說:

現在還有多少系統韌體工程師,還有那麼多美國時間,

在那邊K 規格與研究Registers 怎麼填?更何況現在學校裡培養出來的學生,

學軟體資訊的畢竟比做系統韌體的工程師比較多,寫成這一種架構,對於一些新進的

工程師是一個蠻不錯的進入點,等懂了,有興趣在進一步K 底層的東西。

所以,原廠在推出ARM 的產品之後,他的硬體周邊的許多設定與應用方式,

都已經包成標準  ANSI C 的一些格式,系統應用工程師,只要花時間呼叫與整理這些函數庫

就可以了,當然,您要自己去改這些基本的函數庫也可以,他們也都有提供原始碼。

這一點對與一些很基礎或標準周邊系統應用真的蠻方便的...

要不然,依傳統的8 bits MCU 的玩法,您就得去翻原廠有沒有提供相關的函數或範例程式,

才會搞懂他們家的MCU 要怎麼用。...

結果,還得要碰運氣,甚至有些東西還不一定合用。之前,我搞過的那一棵多核心的MCU,

根本都沒有人知道怎麼用,後來還說要做 Code Generator (程式產生器),結果:

客人用了之後,發現連原廠提供的程式產生器也是錯誤百出...真是折騰人啊。

倒不如提供類似如此的CMSIS (Cortex Microcontroller Software Interface Standard),

在結合一些市面上大家所常用的  Keil 或是 IAR 開發平台,一些工程師就可以很快上手,

所以,據他們家的講師說:這個東西去年初推出之後,不到兩年時間,

一個月的出貨量就可以達到單一客人幾百K 規模了...

這次說明這種產品導入市場的一個重要觀念與作法。

像以前那一種說:我開了一顆 MCU ,還在那邊慢慢孵...等看看市場什麼時候放量,

是截然不同了啦。

--------------------------
好啦...這些細節的部分,有興趣者,可以自個兒找門路去瞭解吧,我們就不要多說與討論了。

那我們就回歸到一個很現實的問題,像這一家提供了 ARM Based 的Cortex-M0 的MCU,

也提供了許多標準常見的周邊應用介面給我們,那就很好奇的要問:這些東西,就算用

傳統的 8 bits 的MCU就不行嗎?!一樣加上這些周邊應用介面,人家現在 1T 的RISC 8051

也是可以做到同樣的IC 功能...那您如何說服客人呢?!...Flash ? USB ?...都沒差啊?!

難道您用這麼一棵跑  50 MHz 的 32- bits ARM 就可以飛天遁地了?

在課堂上,我聽到一些學員問說:可不可以拿來解影音?...

或是作多媒體應用?...想太多了吧。

當然我也很好奇說:他們推這麼一棵MCU 主要的應用市場或是出貨量比較大的,

是哪一個領域?....答案還是觸控螢幕的應用領域。

唉~大家都一樣的啦。有沒有比較特別的呢?

還有一點很好玩的是:這一家公司還是國內最傳統作 8051 MCU 的公司,

難道不會自己家產品打到自己家的?! 拿自己的左手砍右手?....

連講師工程師都是原來8051 部門工程師,改調到 ARM based 的MCU 部門。

那原來部門的單位情何以堪?就當作新人在職訓練單位嗎?!

但我個人覺得這家公司至少很有勇氣的去面對這樣子的市場趨勢與改變。

原來分析如下:他們已經是不得不採取如此的作法了。

-----
您看我們攤開他們家這麼一棵32 bits ARM based 之規格與周邊應用介面之後,

的確有著過人之處,不過,有一點我們所必須要面對的現實問題,就是價格...

因為人家這麼一棵 32 bit ARM 只要賣US$ 0.5 而已。

他對於MCU 市場的定價問題會造成很大的壓力 ,因為很簡單,這樣子的價格,

當場就把 16 bits MCU 給幹掉了...

大家共同的結論就是:可以宣布 16 bits MCU 的市場死刑了。

而對於8 bits 的MCU 呢?!那當然就是要退守最後防線 :US$ 0.3 ...台幣十元內!

以後就是:ARM 每進一步,8 bits MCU 就得再退守一步。

據我所瞭解:

連一些國外原來8 bits MCU 廠商也不得不趕工的要推出類似  ARM based 的 MCU 了。

當然,主要還是在於應用市場的定位...但就以同樣的應用市場來看:

譬如上述的觸控螢幕的市場來說:人家有運算能力比較強的MCU 而且價格也不差...

實在沒有道理人家會不採用啊。 ...那更不用說:萬一以後這些主控IC 平台都採用ARM 之後,

譬如:像手持裝置,手機或影音週邊產品的核心都採用ARM 之後,他們要擴充周邊之時,

您說:用 8 bits 去生一個 32 bits 比較快呢?!還是直接用一樣的ARM 會比較快呢?!

所以,我們在業界幾位的觀點就是 8 bits MCU 的確會很辛苦的堅守最後城池,也加速

8 bits MCU 市場的價格崩盤...上述的US$ 0.3 ,我們說的還是Flash 的8 bits MCU ,

國內廠商最喜歡的OTP 或是MASK 都幾乎要退守到 US$ 0.2 以內了...甚至更低。

據了解:在國內甚至都已經出現 8 bits MCU 的毛利都比更早的  4 bits MCU 還低。

(因為  4bits MCU 能玩也沒幾家了,就算您現在進來玩也玩不起來。所以反而還可守住價格!)

所以,我們就如果純粹的用開一棵MCU 的觀點來解讀未來市場來說:的確,

已經沒有多大的意義,因為您的功能與價格都已經被這樣一棵  32 bits ARM based 給封頂了。

接下來就是還是得看真正的應用市場的定位....能真正切到真正的產品應用與客人願意買單,

才是王道。...您的開發平台與產品的系統支援還可以讓多少新進工程師願意接受的呢?!

您沒有新一代的系統韌體工程師願意投入學習動力時,怎麼可能有新一代的系統應用產品呢?

或許,您還在想那個苦幹實幹的慢慢蹲馬步時,您覺得您還有多少市場機會?

只不過的是:這個趨勢您還能掌握多久?!因為人家已經在用0.15 um 製程在玩

MCU 了...甚至已經有人打算用 90 nm 來玩...這已經不是您所能左右決定的,因為您不如此,

別人也會啊。這已經是不得不走市場趨勢啊。

---

 

 

 

 

2011年1月21日 星期五

動畫軟體工具

這一兩年最夯的電子產品技術是什麼?!那鐵定是蘋果電腦所帶動的觸控手寫裝置。

但據我所知:這些其實也不是什麼新產品觀念,只不過這一兩年蘋果把他導到消費性市場而已。

以前在研發單位時,有玩過一陣子的CAD/CAM 的軟體...那時也有一些手寫版的輔助工具。

後來,也玩過3D Studio動畫軟體,也拜後來動畫電影的興起,

也的確另然感受到電腦繪圖技術的提升。

我之前也曾提過:像人家國外在繪製動畫過程中,其實除了故事情節的安排之外,

在技術領域方面,也都花很多心思與技術是在一些動畫軟體技術或工具上,

譬如:以前在 3D Studio 或是Photoshop 這些專業軟體工具裡都有提供一些所謂的

外掛工具,為了就是讓一些原本沒有支援的特效,可以經由外掛方式來處理,

進一步的舉例說:譬如您要產生一個水波紋或是一個爆炸效果...這些都需要額外的處理。

所以,我以前也開玩笑的說:可能做動畫軟體工具花掉 80% 的時程,

最後才利用軟體工具做趕在最後 20 % 時間就完成整個動畫...

我們在台灣在工程產品開發,有時工程師都不喜歡花心思在基本的工程輔助工具開發上,

常常一到職就劈哩啪啦埋頭苦幹,天天幹苦工...

老闆給您什麼環境與工具,就用什麼工具做...包括我說的一些韌體工程師也是如此的。

----

另外,這一篇連結中也有介紹一些手寫版的硬體功能...

我一開始還很訝異的覺得怎麼有台灣公司這麼衿持!後來發現:原來還是日本公司。

而且是一家老公司,所以啦...有很多產品一開始都不覺得這個東西是有市場潛力的,

但有些東西,等您做久了,深耕一陣子之後,突然有相關的產業成熟之後,

就發現您的價值了...尤其他們在製作一些網路遊戲的動畫上的應用時...

的確可以想像他們產品在相關產業的領導地位。

所以,當我們台灣喜歡硬體做短線的產品開發時,的確要真正的思考未來的

公司與產業價值...

--

大幅提升電玩設計師工作效率的利器 -- Wacom Cintiq 21UX

手寫版的功能動畫展示:

http://www.wacom.com.tw/cintiq/cintiq21/

 

 

 

2011年1月16日 星期日

操縱面板價格?才賺這麼點(新聞)

姑且不論其他法律方面的Issue ,但是記者所呈述的內容確實也是不爭的事實。

當然,這個行業的生態如何?我們也不是很清楚,

但我覺得以傳統產業的許文龍先生,一定是從他本身經營理念裡,認定這個行業的Something

有些地方是不是那麼『妥當』的?!否則他怎麼會把會賺錢,又可以為員工創造幸福工作的

公司給『處理』掉呢?!...當然,我們換個角度想:對於這些企業來說,其實絕大部分也都

是從資金市場(股市等)募集大量資金來設廠,做產品,賣產品的~

所以,小賺或甚至虧錢~主要還是由絕大多數的投資人來承擔風險,只要有人進場買股票,

對他們來說:公司或產品的經營盈虧,自然也就會把他放大成長期的公務員上班心態。

就算再過十年不賺錢,這個行業裡還是會有人把他當作公務員工作處理。

(就看我們國內雙D產業裡的那幾家敬陪末座的公司...還不是老神在在的一直經營嗎?!)

所以,才一直強調說:高科技業,會什麼技術或會什麼產品、市場,真的不是那麼重要,

只要您一開始懂得財務操作,討好媒體公關,只要能從資金市場募集營運資金之後,

一樣可以光鮮亮麗的幹您的高科技的電子新貴啊...

所以,如果您真的很想在這個行業裡混點名堂的話,真的,不是老是在想技術或產品開發,

而是要好好的從財務方面或是公司操盤好好的花一點心思。

因為我們搞技術的最後的名言是:人是英雄,錢是膽!...

您沒有錢(資金),您有什麼技術,都是枉然啦,尤其是在台灣這一個金錢遊戲市場裡。

---

操縱面板價格?才賺這麼點

台灣面板廠接連遭美國、歐盟以涉嫌操縱面板價格重罰,起訴名單不斷增加。諷刺的是,近年因面板價格下跌,台灣面板廠出現虧損,被指控操縱面板價格的年度也是虧損或僅小賺。

2008年金融海嘯發生以來,台灣面板廠真的不好過,2008年第 4季面板產業急凍,業者賠錢出貨,惡劣的產業環境延續到隔年,直到2009年第 3季才稍微止血。

兩年的「歹年冬」過了,本以為2010年面板業要改運了,那知 4月至10月面板價格「直直落」,有些尺寸面板又要賠錢賣。

攤開帳面數字,即使是美國、歐盟指控面板廠操縱面板價格的2006年,奇美電子獲利也低於營業收入的5%,友達獲利大約是營收的3%,華映、瀚宇彩晶都虧損。

被指控操縱價格的企業,能夠操縱價格操縱到只賺一點點,甚至還賠錢,還真是讓外人難以理解。

歐盟去年12月指控南韓樂金顯示器(LG Display)、台灣的奇美電子、友達光電、中華映管、瀚宇彩晶等5家面板廠,以共謀操控價格重罰6.49億歐元,其中奇美電子罰3億歐元、友達1億1680萬歐元、彩晶810萬歐元、華映900萬歐元。

歐盟祭出高額罰款,美國不但要罰錢,被指控的面板廠主管還要自己搭飛機,主動去美國坐牢。

原以為美國司法機關的起訴名單都已提出,沒想到事隔數月,今年 1月14日又傳出彩晶總經理周定輝被美國舊金山聯邦大陪審團以操縱面板價格、違反反托辣斯法起訴,風波似乎沒完沒了。

不論面板廠究竟是否操縱面板價格,這種「賺沒錢」,又要罰錢、又要坐牢的窘境,真是情何以堪。

據了解,歐盟對面板廠的指控是2009年才開始的,指控相關企業操縱面板價格的時間,與美國的指控一致。美國司法部門2006年開始調查亞洲面板廠,認定廠商自2001年至2006年操縱、壟斷面板價格,並在2009年12月以操縱面板價格,違反「反托辣斯法」,對面板廠重罰。

就在各界討論台灣企業應如何避免違反美國「反托辣斯法」之際,也有人質疑美國、歐盟是因經濟不景氣,才重罰亞洲面板廠。不論是非如何,被指控操縱面板價格的台灣面板廠,近10年真的賺很少,甚至賠錢。

【2011/01/16 中央社】

2011年1月15日 星期六

DMX 的規格演進

如果您對於燈控系統有興趣者,應該都有聽過所謂的DMX512 規範。

其實,這個規範有點誤打誤撞的搭上LED 應用市場而成為一個令人矚目的系統規範。

所以,您可以看一下他的規範演進的故事:

DMX Behind the Revision

---

看了以上那一篇文章之後,您會覺得說:原來一個普普通通的業界標準要成為ANSI 規範

是這麼麻煩的...然後,雖然成為規範後,原來要再修改業界既存公認的標準,

也是很辛苦的...您可以參考看看。

---

這一兩年一些所謂的綠能產品都有點夯,但大家也似乎沒看到真正的產品大賣...

其實,像電動車輛或是LED 照明...都是要挑戰既有的現存傳統產品市場。

汽油引擎汽車與燈泡照明發明與發展都有相近的年代發展,也都超過一百年的使用與發展歷程。

而這一百年來,當然他的基本原理與使用方法都沒有改變...

但他們的工藝技術與生產方法與規模,與一般民眾的使用習慣,也都有他們一定的心路歷程。

所以,您說上述兩種綠能產品,您說:您期望他們在一兩年甚至在十年內就可以取代

超過一百年的東西嗎?!...當然,我們發展綠能產品也不需要還要一百年啦...

但時間的累積與產業整體發展與使用者習慣的改變還是需要時間的啦...

這是我發現許多產業新近公司與一些相關投資公司的報導,都有點太過於急躁與

過於膨脹的大肆渲染,造成期望與結果之間的落差...

所以啦...想一想您要用幾年去取代一個百年基業的東西是比較合理的?!

這可不是一個國家或一個地區的改朝換代而已喔...而是全球的子民的全面改朝換代,

您覺得他們該走多遠或多久才有機會?!......

員工股票分紅的背後

我看了吳老師的那一篇文章之後,才慢慢發現所謂的高科技股票員工分紅背後,

所隱藏的產業發展殺手---沒有永續經營的理念與良性互動基礎。

因為所謂科技新貴所代表只是比較『少數』或『個人』色彩的身份地位表徵。

所以當然也會造成許多這個行業的人,寧願選擇拿了好處就另起爐灶---

再開一家類似原來公司的新公司,嚴重的『近親繁殖』的產業發展模式。

因為:老闆或員工大家都只想拿了股票紅利,換現金進自己的口袋,沒有一致的統一用在

公司永續發展的競爭力上,惡性循環的追求台面上的財富追求。

您想以前傳統產業,諸如王永慶的台塑集團,如果他當年把賺的錢趕快換成股票的

分紅給員工,結果他可以集中的把錢投注在本業的發展嗎?我想他應該沒機會發展出

他龐大的石化王國,然後可以照顧更多家庭與建立許多周邊產業--長庚醫療集團。

另外很重要的一點:並不是每一個科技新貴都是經營之神啊,當您拿了股票紅利的錢,

再開一家新公司時,不代表您就擁有更好的公司發展條件,您只是造成產品與市場

殺價惡性競爭而已罷了...以前所謂的高科技的領域剛起步,或許還可以說得過去,

但如今您看:我們國內的高科技電子行業為何沒有如台塑集團的產業規模與樣子?!

或許您可以去比較台塑集團與我們電子五哥的經營毛利的比較...我們都會哇哇叫的說:

加油的油錢很貴,或是您知道塑膠原料的價格嗎?!因為他們沒有像我們電子

產業的惡性競爭...

股票分紅制度的背後已經在慢慢的呈現出他產業發展的負面作用了...

嚴重的社會與產業的財富分配不均與惡化產業良性的正面發展,或許,大家正在感慨

電子新貴光環不在時,就要好好想想真正的產業與公司發展的真正方法吧!

(電子教父說的:大者恆大!那如果說:大者恆大的話,那為什麼在電子高科技這個行業裡,

就沒有像台塑集團的石化王國一樣,大到幾乎不可能還會有第二家可以威脅他的呢?!

所以,您的大者恆大跟人家這一種產業的規模來比,還是沒有達到真正的標準!

如果手機晶片是大者恆大,那為何處處還有競爭者?!高通與英特爾這一種公司

他們大者恆大的定義跟我們的定義應該是不同的吧!...以下是今日有關於英特爾

的新聞報導,我們是拿錢出來分比較好呢?!還是永續經營的創造公司價值?!

 

英特爾:去年大賺 今年更旺

英特爾去年第四季獲利和營收連續第三季創下歷史新高,全年盈餘也創公司史上新高,反映出企業愈來愈有信心因而提高科技設備的支出,英特爾在行動市場上可能落後的疑慮暫擺一邊。

英特爾預測,今年第一季營收將介於111億到119億美元,優於市場平均預估的107億美元,全年營收成長10%,大約為480億美元,高於市場預估的455億美元。

該公司也表示,今年將砸下近140億美元進行研發和併購。

英特爾預估本季毛利率約64%,略優於路透預估的63.5%,但不如去年第四季創紀錄的67.5%;今年全年毛利率預估約65% 。

英特爾上季淨利33.9億美元或每股59美分,比2009年同季的22.8億美元或每股40美分躍增48%,優於分析師預估的每股53美分。上季營收也成長8.4%,達到115億美元,略優於市場預測的114億美元。各部門以資料中心集團表現最突出,銷售比一年前成長24%至25億美元,主要是拜網際網路資料流量激增所賜。

此外,英特爾2010年全年營收436億美元,淨利高達117億美元,比2009年激增167%。執行長歐德寧說:「2010是公司史上最亮麗的一年,我們相信2011年的景況會更好。」

雖然在經濟逐漸擺脫衰退之際,消費者對筆記型電腦的需求依舊低迷,但企業已在加緊更新電腦與伺服器等設備,對英特爾的業務大有幫助。貝克資本管理公司的派特貝克說:「這是光輝的一季,企業市場已走出低迷。」

不過,英特爾去年雖締造空前的獲利與營收,投資人仍然擔憂英特爾能否把個人電腦處理器市場的主宰優勢,擴展到手機與平板電腦晶片上。

【2011/01/15 經濟日報】

-----

PS:

1. 當然原來的員工股票分紅制度,也不是真正拿公司的錢出來分的,但他的確是把公司的

股票分出來,造成公司經營的持股降低的!

2. 原來吳老師的文章有提到另一篇:"你的企業其實沒賺那麼多"

已經是近十年前的文章了,來這個道理一直沒有改變的!

您可以點擊連結去看比較一下。

你的企業其實沒賺那麼多

 

 

2011年1月12日 星期三

【電影報馬仔】三個傻瓜

這是賈老師他們一些教育界的朋友所傳給我們的訊息,
這部電影我也沒看過,不過,對於國內最近一直在探討教育問題時,
或許,我們也可以借鏡別人的電影來反省吧。
------------------

2011年1月11日 星期二

一個教育連署活動

請人本教育基金會董事長、執行董事、執行長下凡到霸凌學校示範人本教育
---至於各位要不要連署,自由心證...沒有任何意見。
但以下是我從很簡單的一個類似產品行銷管理或是類似人家宗教家佈道的方法來解讀:
---

2011年1月10日 星期一

高科技的毛利迷思

昨天晚上年代新聞台的數字台灣,主持人謝金河邀請了兩位來賓來談有關

我國高科技的毛利問題,一位是徐小波董事長,另一位為台大會計系的柯承恩教授。

其中柯教授的一段話的確讓我有一些感受,畢竟柯教授不算是科技界的,他是學會計,

我相信他是從會計的眼光再看這些問題...

有幾個觀點講得有點是值得我們深思的:

我國所謂高科技的科學園區,從傳統的新竹到新規模的中科...

規模的確驚人,投資金額動輒百億,

但箇中所從事的卻是低毛利的高科技人才的密集勞工代工,

一樣的受高等教育的高科技從業人員,做的卻是低毛利的產品?

為何一直無法提升產品附加價值?!所謂運用所謂的知識經濟,

不是應用在"向上"提升產品的高附加價值,而是如何"向下"降低成本 5% ?!

我想這是從他會計專業眼光來解讀的吧!...

徐董事長也說:我國主計處說:我國的知識經濟服務業已經有多好的經濟規模?!

但如果扣掉我們的八大特種服務業之後,我們有多少真正的是

搭配我們高科技的知識經濟服務業?!...在他的眼光中,與其去幫Nokia 代工一隻手機,

還不如投注在中華電信的系統服務上...

另外我覺得柯教授點出一個很不錯的觀點:在他的眼中,像施振榮或施崇棠等都是很優秀的

科技與企業人才,但在台灣過去這幾十年來,一樣在IT 產業發展中,為何一直沒有機會看到

新一代的企業家出現?尤其是在IT界...台灣不是一直號稱國際 IT 產業的重鎮嗎?!

謝金和主持人也開玩笑說:我們郭董也一直嚷嚷說:

他要幾歲退休,卻為何一直無法真正退休呢?!

----

我聽完這一段的說法:就想到這一期的雜誌介紹Facebook 的故事,一樣的時期,我們IT 產業

還在為NoteBook 或平版電腦一窩蜂的的殺價競爭時,為何人家年紀輕輕不到30 歲時,

可以創造威脅Google 的產業與企業?!當然您可以說那是在美國的社會,

但換個角度說:(柯教授也有點出來)我們台灣 IT  產業的企業主,在運用這些所謂的

高科技的優秀人才,是在培養在"向上"提升創造的高附加價值的工作呢?

還是運用在是如何"向下"降低成本 5% 的工作呢?!....甚至是說:這些IT 產業的企業主,

一直帶您前往西方(極樂世界?!)...西進的尋求低工資的代工環境?!

不知道是在幫大陸做工業基礎建設呢?!還是在真正為自己創造價值?!

(徐董事長說:最終目的地一定是非洲啦...絕非是在詆毀非洲,但絕對是事實!

柯教授也說:您台灣的IT 產業要有所謂的高附加價值,有您的價值,人家才要跟您合作,

您沒有價值,誰要跟您合作啊?!)

---

我們自己都在園區待過,我們自己很清楚的知道我們在這樣子長期的工作條件下,

您說:您們這些高科技企業該如何培養出新一代的產業企業家呢?!

所以,我們真的很鼓勵新一代的年輕人,當您真的要踏入這一塊IT 產業時,

您真的要想一想:我們這一代不管誰有沒有賺到或撈到,但很明顯的答案已經在那邊了,

您是不可能現在進入這個行業可以一路爬到可以接班目前IT 產業的,(輪不到您!)

就算您可以接班,接到的也是低毛利辛苦的工作條件環境...

如果您真的有企圖心,也想為您下一代子孫創造機會的話,您就應該選擇一個不同的

道路與方法的...--- 這應該是我們給您們一個忠告吧!

----

後記: 後來網路搜尋一下:發現早在2004 年柯教授就發表過同樣的看法,

看來這幾年來這個產業也沒啥多大改變,唉~

【專訪】柯承恩:走出微利時代須重塑產業供應鏈 (2004/11/26) 

「台灣有最好的傳統與科技產業,我們的能力絕對不止做5%毛利的產品」,台灣智庫副董事長柯承恩一語道出目前資訊大廠困境;他認為,整合科技與傳統產業發展新供應鏈,是台灣企業走出買方控制的微利時代最佳策略。

柯承恩去年卸下台大管理學院院長一職,目前除了是台大會計學系教授,並擔任台灣智庫副董事長,不僅是台灣智庫董事長、前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主任委員陳博志的重要策士,更是總統經濟顧問小組委員之一,近年對財務金融界建言有重要地位。

出身學術界,柯承恩也有豐富的實務經驗。他曾擔任農民銀行、中國石油、中華映管等公司監事,對產業實務有一番認識。柯承恩剖析台灣產業發展,談到近年外移現象,空氣中傳來一股沉重的氣氛,他嘆了口氣說,「感覺很不好」。

柯承恩表示,台灣產業經過10年至20年的發展,目前面臨調整、修正階段。他承認,有些產業的確需要外移,例如重度倚賴廉價勞工的產業,離開台灣或許真能企業重生,但企業本身要有認知,廉價勞工並非永續經營萬靈丹。

尤其近年企業移往中國,柯承恩認為,事實上在外資大量投資下,中國人工成本增加是遲早的事;企業如果看到的只有人工便宜,一天到晚追逐廉價勞力,這樣的「游牧產業」未來會有多大成長空間?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台灣在全球揚名立萬的部分資訊產品代工廠的產品毛利逐年降低,近期甚至低到只有5%,這個事實讓他感嘆:「這些台灣最好的企業家,用最好的人才,政府給予最多的優惠,但在市場激烈競爭下,集合台灣的『最好』,竟然毛利這麼低。」

反觀一些沒有受媒體高度矚目的產業,例如機械工具業,產品毛利高達30%以上,「這些產業我們絕不能讓他們走」;他強調,資訊產品微利化,企業要自覺,除非發展自有的供應系統,否則很難逃出市場受買方控制的情況,政府也要體認,產業策略已到變革時刻,必須重新擘劃新科技產業政策。

不過,柯承恩聳聳肩膀,以無奈的口氣說,「令人傷腦筋的是,一講到科技,大家腦中想到的就是電腦、手機等資訊產業,連政府在獎勵政策上也都偏這方向,一旦被貼上傳統產業標籤,人們就會忽略,社會甚至認為外移也不是多嚴重的事」。

此外,台灣資訊廠商不願花時間尋找本土合作對象,天價級的採購機器設備金額,本土廠商沾到的邊少的可憐。

他舉面板產業為例,自2002年至今年止,面板業每年總投資金額分別為新台幣1015億元、1199億元、1591億元,每年有高達新台幣1000億元以上的重大投資,但2003年台灣能夠提供的機械設備自給率竟然僅有8%,廠商絕大部分向國外採購,台灣人賺不到自家人的錢,這是非常可惜的事。

柯承恩認為,關鍵在於本土傳統產業實力長期被忽略;面板業者一想到要買設備,直覺的就向國外下訂單。他認為,以台灣精良的機械工業技術,能提供的自給率絕對不會僅有8%。

以數字檢驗,台灣機械工業並非「夕陽工業」。據經濟部工業局統計,從1994年至今年的10年內,機械工業產值自新台幣3050億元成長至今年預估的5720億元;在2003年產業整體產值達到5000億元大關,出進口值分別為3523億元、4107億元,表現亮麗;但廠商採用國產品比率卻僅有26.4%,顯示向國外採購是最主要途徑。

有人說,高科技使用的設備,以台灣的技術水準恐怕還不足以擔當大任;柯承恩認為,這確實是現狀之一,但如果能給予機械業者機會,參與合作,未來極有可能扭轉情勢。

觀察台灣產業分佈,台中地區有相當多的機械業者,配合中部科學園區成立,柯承恩認為,這是科技與傳統產業整合升級的最佳敲門磚。

因此,台灣智庫本週六將舉辦「中台灣科技與傳統產業整合升級研討會」,由董事長陳博志領軍與柯承恩分場主持,邀請新聞局局長林佳龍、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主任委員胡勝正、工研院董事長林信義、台中精機董事長黃明和、盟立自動化董事長孫弘、漢翔航空董事長孫韜玉、和鑫光電董事長張錫強等人出席參與討論,希望提供更多的對話機制,發掘台灣新產業策略。

要如何開啟科技與傳統產業合作機制?柯承恩認為,應該讓不同領域業者有機會交流,對彼此的產品資訊有更深認識,如果兩者可以在研發階段合作,設計出集雙方面優勢的產品,不但提高附加價值,更能重塑新的產業供應鏈結構,除了改變「游牧產業」逐廉價勞工而居的思維,更是抵抗市場受買方控制的最佳策略。

對於中國減持美國國債至1800億美元,今日引起匯市諸多不安,財訊文化執行長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若中國大舉減持美國國債的訊息屬實,則無異是加深了美國政府財政問題,恐怕將為世界經濟帶來「災難」。這項消息在亞洲股市交易盤中明顯醱酵,日、韓、台股大幅下殺,美電子期指也相對走低,同時間歐元、日圓、英鎊等主要國際貨幣大走升,新台幣在下午恢復交易後立即突破32.1元價位,直撲32元整數關卡。

新聞來源:中央社

 

2011年1月9日 星期日

大家都辛苦了

昨天不是有朋友從大陸回來聚餐說...

就有小道消息說:MTK 的手機晶片在大陸真的將面臨很大的市場挑戰。

他們新一代的3G 晶片在聯想的樂Phone 表現的結果:也令人失望...出了一批就停了。

在2G 等其他市場幾家大陸本土的晶片廠的產品也都差不多準備好了...

3G 市場真的~大家一時間都不是高通的對手...

不過,席間最令我驚奇的一個消息是:

一位好友也經常傳一些mail分享的,也終於在本週從MTK "畢業"了。

幹嘛在年終之前急著離開呢?!諸位朋友說:人家是一流人才,隨時都可以走的啦。

當然朋友也語帶神秘的跟我說一些"看法與內線"...在此就不便說了。

也只能說:大家真的辛苦了,時代與潮流一直在輪轉...沒有永遠的紅花,

俗話有一句名言:"財散則人聚 財聚則人散" 。

若以高科技業的解讀呢?!應該說:"人在則財聚,人去則財散"

---這是高科技業重人才的一個的鐵律啊,沒有人才,您就別想有好的產品競爭力。

不管高科技公司要做什麼明星產品或最夯的產品,只要是人沒到位?

再好的市場,再好的時機...您一個產品也沒搞出來?也都沒有用的啦,真的看太多了啦。

只希望大家來年真的比較好啦。---祝福大家。

---

法人失望 聯發科跌破400元關卡

 

IC設計龍頭聯發科(2454)昨天公布,去年12月合併營收79.43億元,比11月成長7.9%,不過,法人認為,12月是農曆年前鋪貨效應發酵的月分,聯發科營收仍無法突破80億元大關,「令人失望」。

另外聯發科去年第4季營收226.79億元,僅達到225億至240億元預估值的低標,也比第3季的281.81億元衰退19.5%,由於2010年營收表現「一季不如一季」,聯發科昨天開盤一路走低,終場以390元收市,400元關卡失守 ,也跌破所有均線。

分析師說,聯發科技術面轉弱,能否收復400元大關有待考驗;值得注意的是,去年底以來,外資持續下修聯發科目標價,凸顯聯發科「江湖地位」似乎已今不如昔。

花旗環球日前調降聯發科目標價,從284元砍到243元,認為今年將是聯發科「艱辛的一年」,並且重申「賣出」評等。

花旗指出,聯發科的Android手機晶片組售價太高,對營收貢獻低,加上其它品牌包括展訊、晨星、MDT大打低價策略,聯發科勢必降價以應戰,造成毛利率下滑,加上中國白牌手機市場逾6億支以後,成長趨緩,壓縮了聯發科營收空間。

大摩6日發布的報告認為,聯發科上半年的營運不會太好,調降2011年營收預估值,並且將目標價從390元降至370元。


【2011/01/08 聯合報】

聯發科 去年營收減1.5%

聯發科低階晶片再降價 市場注目

 ---

上百工程師離職? 聯發科罕見駁斥

喻銘鐸:50歲前不做改變 更待何時
勇於突破》蔡明介愛將48歲財務長毅然揮別聯發科

 

聯發科CFO喻銘鐸辭職 山寨機之父青黃不接

2010-11-09 10:59:30   華夏經緯網


  “我今天提辭呈了,以後有空多聯繫。”11月5日晚間,部分台灣地區媒體記者收到了這樣一則短信。發送者是全球銷量最大的手機晶片公司聯發科的CFO喻銘鐸。

  11月8日上午,聯發科中國有限公司對本報記者證實,喻銘鐸確已遞交辭呈,並稱是因為個人原因。

  此前的10月18日,聯發科無線通信事業部門總經理徐至強已淡出一線工作,轉任顧問。短短時間內,兩名高管接連變動,聯發科遂成業界焦點。

  一個不容忽視的背景是,11月1日,聯發科發佈了其進入中國大陸市場以來最為黯淡的一份季報——營收和凈利潤出現雙下滑,其中凈利潤同比下滑達41.3%。

  “在未來一段時間聯發科的市場份額和毛利率還將面臨進一步下滑的壓力。”半導體行業分析人士王艷輝認為,在此背景下的高層震蕩是聯發科遭遇困境的一個內在縮影。

  CFO去職

  “喻總的離職,讓大家感到很突然。”多位聯發科內部人士對記者表示。不久前的北京通信展,喻銘鐸還親臨聯發科展臺,並接受媒體採訪。但上週五,喻銘鐸突然以手機短信的形式,向部分媒體記者披露遞交辭呈,令業界頗感意外。

  自2001年以來,喻銘鐸除掌管聯發科財務會計、投資者關係外,還身兼新聞發言人,負責媒介公關、品牌形象建設等事務。

  “作為上游晶片公司,聯發科在面對媒體方面向來低調。”一位聯發科內部人士告訴記者,但隨著近年來山寨機市場的崛起,聯發科被業界描畫為“山寨機幕後推手”,另外其市場推廣詬病頗多。

  “尤其在3G時代,面對運營商定制市場,‘山寨化’的品牌形象對聯發科極為不利。”上述聯發科內部人士曾告訴記者,在引導公眾正確認識聯發科方面,喻銘鐸做了大量工作。

  為數不少的業界人士認為,喻銘鐸選擇在聯發科處於市場低谷時請辭,對聯發科的市場拓展會帶來消極影響。

  相比之下,徐至強的“換崗”則與聯發科手機晶片一線業務相關。2009年,聯發科的大陸市場佔有率一度高達90%,在全球銷量首度超過高通,成為出貨量最大的通信晶片廠商,這其中主管手機業務的徐至強功不可沒。

  伴隨今年上半年,聯發科在市場的斗轉直下,徐至強逐漸“淡出”。今年8月開始,聯發科董事長蔡明介重回一線,主管手機晶片市場工作——而這正是徐至強具體負責的業務。10月18日,徐至強正式調任顧問。

  聯發科“艱難時刻”

  儘管聯發科官方表示,近期出現的高層變動,屬於正常的人事調整。但在為數不少的業內人士看來,這與聯發科近期業績慘澹不無關係。

  11月1日,聯發科發佈的三季度財報顯示,期內營收281.81億新台幣,較上季度下滑5.9%,同比下滑18%。

  “營收的下滑是必然,這與聯發科面臨的競爭壓力有關。”深圳手機廠商華禹通信總經理趙志新告訴記者,今年年初開始,展訊和Mstar憑藉價格優勢,搶食了不少聯發科的市場份額。

  而聯發科寄望極高的新品MT6253,在市場推出之初的性能不穩定,也讓競爭對手“乘虛而入”。

  “越來越多的聯發科鐵桿客戶,轉投展訊和Mstar平臺。”趙志新透露,因市場供不應求,展訊6600L晶片一度出現缺貨。

  來自iSupply的調研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三季度,聯發科的市場份額滑落到71%,展訊份額則攀升至22%。

  “事實上低端手機晶片業績下滑,還不是聯發科面臨壓力的全部。”iSupply高級分析師顧文軍認為,未來的3G市場將是對聯發科又一考驗。

  在3G佈局上,聯發科在CDMA2000至今沒有產品,而WCDMA晶片出貨量極少。而其與聯芯科技合作的TD晶片,是聯發科在3G手機市場最大的收入來源。但此前不久,聯芯科技單獨研發的TD晶片已經量產上市。聯芯科技總裁孫玉望公開表示,其自主研發晶片的性能要優於與聯發科的合作——這被外界認為是雙方分手在即的信號。

  “聯發科正處在一個從2G到3G過渡階段。目前2G產品面臨展訊等對手的壓力,3G缺少成熟的獨立產品線。”顧文軍看來,聯發科正處在進入中國市場以來“最艱難的時刻”。

  降價34%未奏效

  在第三季度財報說明會上,聯發科總經理謝清江表示,在公司既有業務中,手機晶片業務依舊是大頭,佔比約70%至75%——其中絕大部分是2G手機晶片產品。

  如何提升作為核心業務的低端晶片業務的業績,是聯發科能否扭轉頹勢的關鍵。在此背景下,聯發科率先挑起了價格戰。

  本報記者採訪獲悉,今年國慶節剛過,聯發科主力產品MT6253從原來4.4美金突然下調至3.6美金,11月初,再度調價,最終降至目前2.9美金。

  “短短一個月時間,降幅達到34%,力度是空前的。”王艷輝認為,聯發科此舉實屬左右為難。聯發科毛利率已出現下滑態勢——三季度,毛利率52.2%,同比下滑8%。


  “降價是聯發科的最後一招。”王艷輝分析,聯發科一度為台灣地區“股王”,大幅下調產品價格,無疑將對公司利潤和股價構成進一步的壓力。

  但據本報記者的市場調研,聯發科價格戰效果尚未顯現。“事實上,10月份以來,展訊和Mstar依舊處在上升態勢。”趙志新對記者分析,聯發科部分產品線的缺失,讓其降價策略顯得相對單薄。譬如,在三卡三待晶片產品上,聯發科至今未有產品推出,而在印度、中東和非洲等多運營商市場,展訊的三卡三待產品需求則持續攀升。

  “儘管展訊6600L面臨一定的價格壓力,但差異化產品佈局,有效對衝了降價衝擊。”王艷輝分析。

  聯發科發佈的10月份營收亦可佐證。聯發科當月營收73.75億新台幣,依舊同比下滑23.47%,環比下滑25.16%。

  “未來低端手機晶片市場,會達到一個市場平衡點,聯發科、展訊和Mstar三家會達到一個相對平衡的比例。”王艷輝分析,聯發科近乎壟斷的局面將一去不返。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程久龍

2011年1月8日 星期六

多核心時代真的到了 ???

關於多核心的東西,我以前也玩過,我之所以引用 Bee 的文章

我是很贊同他對於多核心組譯器的見解。

當然啊,我玩過的那一個多核心也不是Bee 所提的那些國外高檔的東西,

但至少當初第一版的開發平台,我也算有稍微參與過。

Bee 所提的那些組譯環境是如何?我也沒看過,所以,我也不知道該如何搭腔?!

以我自己過去的經驗:我認為這些號稱多核心的東西,我想他們在核心架構有他

過人或特殊之處,但對於一般系統開發者來撰寫程式時,我是覺得應該還是要盡量

以一般普羅大眾的習慣來處理,這樣子,一般人可能會比較容易接受。

換句話講:您的硬體架構搭配您的組譯開發環境,本來就是相輔相成的~

但您還是要做到讓一般人感覺:他還是寫一般傳統的單核心的東西之習慣。

因為您之所以採用多核心的目的:無非就是想提升微控器的執行效能,

但您也不能要求一般工程師硬要配合您的特殊硬體架構去撰寫程式技巧的...

這就有點違背人家高階語言那一種:與硬體無關的語法習慣,

因為畢竟您不能要求寫韌體工程師或是一般程式設計師的硬體觀念都是那麼強的。

結果您一定得要求每個應用工程師去鑽研微控器的硬體架構之後,才有辦法發揮

硬體效能的話?!那對於產品的推廣能力與市場效益絕對有嚴重的負面效應。

您看人家為什麼要推所謂的Embedded System 的平台?!

無非就是為了節決許多與硬體無關的跨平台軟體開發的移植性...

所以我想這是許多想做特殊架構微控器產品的設計工程師們所必須要考慮的。

就如同Bee 所說的:為了玩這些多核心,還一堆人在網路搜尋組譯器的設定?

搞了老半天還老是摸不到頭緒?...那我們不是要稱讚這些會玩的人,

而是我們會質疑這樣子的東西,會有多少人會真正花心思去鑽研?!

您看:Intel 的微處理器在號稱Dual core 或是N 核心之後,

您有看到說:微軟有配合修改他任何一隻程式語言的組譯器嗎?!

傳統的程式語言組譯器所組譯完成的軟體,還不是可以兼容到新一代的多核微處理器嗎?!

這一點的市場推廣與訴求就非常的成功...一般人也很容易接受。

據我所知:有一些園區的IC 設計公司在一些產品上會採用兩顆ARM 在做產品設計,

結果也是用了兩組人在撰寫與維護兩支完全不同的Embedded System...真是辛苦啦。

----

剛好今天有位老同事跟我推薦新一代的微控器:ARM based 的Cortex-M0。

當初我說Cotex-M3 的競爭優勢已經很嚇人了~沒想到他們竟然還推出更低階產品。

擺明就是要衝著傳統 8 bit MCU 市場...從以下您可以看到他的基本架構,

您也看到了:他已經把他的邏輯設計壓在 12000 Gate Counts 左右...這幾乎跟一般

傳統 8 bit MCU 同樣的等級了!...而且他們還都是採用比較先進,比較有經濟規模

的晶圓製程(不好意思,就是TSMC 的.18um製程)!<--- IP詳細規格可以點入察看。

我們就可以想像得到他的成本之低與經濟效能表現了。

(現在做系統還是要懂得看這一種IP的規格所代表的產品意義...是很重要的啦!)

所以國內廠商也順勢推出該 IP 的標準產品,有興趣者可以到以下所提的公司網站

搜尋相關的技術與產品規格書...當然我也把他的價格Highlight 起來...

這是兩個月前的新聞。0.55 美金?我是不知道他們跟ARM licence Cortex-M0 IP 的成本?

但這個價格的確很吸引人...我朋友私底下跟我說:這個價格還一般標準報價,

其實實際他們的價格比這個還低一點...有興趣者可以去問問。...

(真的!...從這個趨勢來看,我們一直強調數位內容所帶來的產品附加價值,

而數位內容靠的無非就是程式容量與執行效能...您說:8 bit 真的守得住這龐大的攻勢嗎?!)

您可以想想:花不到0.55 美金...您可以玩到50MHz 32 bit 的ARM 微處理器...

還是Flash 外加一大堆SRAM...還有ADC 等一大堆周邊。

您可以反過來問一些標準的8 bits 8051 或PIC ...把這些東西加進去之後他們的售價會在哪?!

重點是:他們的產品訴求就是我們這篇文章的重點:他的開發環境號稱可以讓您從

傳統的8051 直接轉換到ARM 平台之上...這一點就是我說的重點,盡量做到與硬體無關

的軟體開發環境...這樣子就對了。

我朋友一直跟我推薦說:您就把他當一般8051 寫就對了。要搶市場就是要如此!

---

今晚有位朋友從大陸回來,剛好邀我過去聚餐...席間,幾位朋友就強烈的推薦我一隻

美國股市明牌:ARMH (ARM HOLDINGS ADR)....

您說:從最夯的手機與行動運算產品,到這個低價微控器,幾乎都快被他搶光了...

真的很難保證說:Intel 的微處理器市場霸主地位會不會受到威脅?真的很難說了。

您說呢?!

---

Cortex-M0: smallest, lowest power ARM processor available

By Darren Murph posted Feb 23rd 2009 3:51PM


If you love superlatives, you'll love ARM's new Cortex-M0. Hailed as the smallest, lowest power and most energy-efficient ARM processor available, this chip reportedly enables MCU developers to "achieve 32-bit performance at an 8-bit price point." The company asserts that this processor can consume as little as 85 microwatts/MHz (0.085 milliwatts) in an area of under 12K gates when using the ARM 180ULL cell library, and while that's probably over most of your heads, let's just say that this thing is ripe for use in medical devices, e-metering, lighting, smart control, gaming accessories and the like. Those looking to get this into their next widget should be thrilled to know that it's available today for licensing, though you'll have to phone up someone in the know to talk dollars and cents.

---

MCU技術專輯
Cortex M0, 另一個類8051泛用型MCU
2010/11/04-DIGITIMES企劃  

在各項市調數據都顯示32bit MCU即將成為主流,有業者提出成本低如8bit的32bit MPU,以極為競爭力甚至殺傷力的報價,來擷取、擴大32bit MCU的出貨數量…..

新唐科技(Nuvoton)原屬於華邦電子(Winbond)邏輯事業群,18年來便針對各微控制器進行研發與業務推廣,2008年獨立成為一家資本額20.7億的公司,有消費性電子事業群、專門開發各種MCU微控制器;電腦週邊事業群,開發周邊控制晶片;以及製造事業群,已自有的6吋晶圓廠為客戶做晶圓代工服務。
 
新唐科技總部設於台灣新竹科學園區,有自己的,同時在以色列荷茲理亞(Herzlia)設研發中心,在台北、大陸深圳、上海、香港與美國聖荷西設有業務辦事處,全球員工1,500人。

兼顧低功耗高效能的32位元MCU架構

新唐認為從技術觀點上,ARM Cortex-M0為一個32位元MCU架構,有極為成熟的Keil RVMDK、IAR EWARM等開發套件與生態環境,以自家ARM7TDMI/Cortex M0/M3相比,光是以180奈米成熟製程製作下的Cortex M0,僅需要12K個邏輯閘,最低耗電模式下僅85μW;中斷巢狀化階層數與效能上,Cortex M0為0.9DMIPS/MHz,略輸Cortex M3的1.25DMIPS/MHz,略優於ARM7TDMI的0.75~0.95DMIPS/MHz,Cotrtex M0/M3節電管理也優於ARM7TDMI。

跟8位元MCU常勝軍8051相比,Cortex M0憑藉32位元指令架構,執行效能遠勝過8051以及坊間PIC18F242/MSP430FG4619等8/16bit MCU有3~3.5倍,若使用Keil uLib函示庫最佳化,執行效能差距更達4~5倍,這也是新唐選擇Cortex M0作為進軍低價8/16bit MCU核心的原因。
 
8位元的價格 32位元的執行效能

新唐的NuMicro M051(M052/M054/M058/M0512)系列,採取ARM Cortex-M0 32bit MCU核心IP,工作時脈50MHz,具備Thumb-2壓縮指令集技術,指令集向前相容到Cortex-M3/M4以及ARM7TDMI,以及45DMIPS執行效能。NuM051系列工作電壓為2.5~5.5V,內建頻率振盪器、獨立4KB 程式/資料SRAM,以及內嵌8~64KB FlashROM儲存程式碼設計。
 
在周邊控制方面內建8通道12bit A/D轉換電路、8組電源管理計時電路、SPI、I2C、UART等匯流排。專攻目前廣為使用的4/8bit MCU市場,每顆報價從0.55美元起跳,算是相當具備價格競爭力。
另一組NuC100系列,內嵌Flash ROM容量增加到128KB,供程式執行與資料讀寫的SRAM容量增加到16KB,並整合直接記憶體存取(Direct Memory Access;DMA)通道、真實時鐘(Real Time Clock;RTC)、I2S等周邊電路。同時因應各種不同的對外針腳數密度(LQFP48/64/100),提供4/6/8組PWM節能計時器,來分別針對車用電子、醫療電子、行動裝置、儲存周邊裝置等應用著手。


芯海戰術 遍及各種應用

NuC120 USB產品線系列,則針對USB OTG外接周邊裝置的需要,提供較大的128KB Flash,供程式執行與資料讀寫的SRAM容量增加到16KB,並整合直接記憶體存取(Direct Memory Access;DMA)通道,額外提供1組USB控制電路, I2S、GP I/O、看門狗計時器(Watchdog Timer)、真實時鐘Real Time Clock,RTC)等周邊電路;同時因應各種不同的對外針腳數密度(LQFP48/64/100),提供4/6/8組PWM節能計時器,針對需要USB介面連接的行動裝置、儲存周邊裝置等應用為主。

NuC130/140系列同樣提供128KB Flash ROM與16KB SRAM,並整合車用電子常見的CAN/LIN匯流排控制介面,I2C/SPI/SSI串列匯流排,同時因應各種不同的對外針腳數密度(LQFP48/64/100),提供4/6/8組PWM節能計時器,NuC140額外提供1組USB OTG匯流排控制器,來分別針對車用電子、醫療電子,以及需要USB OTG功能的行動裝置或儲存周邊裝置等應用為主。

NuC101系列提供1組USB、1組I2C、1組UART以及2組SPI Bus,以LQFP48或QFN36對外腳位封裝設計,可作為PC/NB的鍵盤、觸控板或觸控面板的微控制器等應用。

在往上的市場區隔,新唐將會有更高階的NUC150/160以及NUC200系列,內嵌Flash記憶體容量進一步擴大到512KB,同時程式執行/資料讀寫SRAM加大到64KB,並內建1組12bit A/D類比數位轉換電路、1組10/100Mbps乙太網路埠、步進馬達變頻控制器,進一步作為工業控制或寬頻網路通訊應用之用。

MCU授權比比皆是 開發偵錯套件與Web即時服務加值

在面對ARM Cortex核心授權廠商比比皆是的情形下,新唐藉由18年來MCU開發與業務行銷經驗,以及從2000年進入ARM架構MPU領域研究、累積10年經驗與80位專屬技術工程師的人力支援,在公司Web網站上提供充足的技術文獻,以及討論區等技術諮詢/支援。同時為了來加速客戶開發MCU應用的學習時間,新唐提供自行研發的4 cm x 10 cm 的Tiny SDK微型系統開發套件、Nu-Link ICE整合開發環境連接偵錯套件、EVB評估工程樣本PCB板,以及Bu-LB學習PCB板等等。

另外新唐提供了完整的中介軟體與驅動程式,包含由micrium提供的uC/OS-II、FreeRTOS等OS,自行撰寫的MiniNVTFAT、USB/SD讀卡機驅動程式,與開放源碼授權的EFSL、FatFS檔案系統機驅動程式。

32bit MCU將向下壓擠4/8/16bit MCU市場

目前32bit MCU市場報價仍在4美元,而16bit MCU報價降到1.5美元,進而壓擠到8bit MCU低於1美元單價,以及4bit低於0.3美元的報價。新唐科技在2009年初宣布取得ARM Cortex-M0核心IP授權,以NuMicro系列MCU進軍32位元MCU市場,最低報價僅0.55美元。預計將憑藉著成本優勢,對既有的 8位元及32位元微控制器市場區段造成衝擊。

新唐副總經理黃瑞明認為,以市調預測MCU市場,ARM架構MCU營收將在2010年超越MIPS並遙遙領先。無論從速度、性能或價格來比較,32位元的NuMicro M051以及NuC1xx系列,都預計會將MCU帶入嶄新的應用世代,並且加速32bit MCU的世代交替現象。


2011年1月7日 星期五

軟體工程師 全美最棒工作(新聞)

那我們在台灣寫軟體...怎麼差這麼多?!

那是我們在台灣選錯行業呢?!還是我們生錯地方了?!

這一點我改天得要好好請教一下我們的喬治大哥了。

----

不過,如果深究其原因,個人有幾個看法:

第一:我們當然要把責任往別人身上推,就是台灣的老闆對於軟體工作的重視度不足,

或許,有一點的就是:智慧財產權的觀念不足,甚至,有時老闆都還會賤賣軟體工程師的成果,

我們都會知道:老闆都會告我們敬業條款,但是對於老闆賤賣員工的成果,

好像就沒那麼一回事?明明軟體工程師辛辛苦苦的成果,往往給老闆一個觀念:

買硬體送軟體...當然客人也常常會這樣子拗這些老闆。

久了,就造成整個軟體工業社會風氣不佳。自然一直無法提升軟體工程師的待遇。

因為是買硬體送軟體,所以,這個免費東西的成本就是要越低越好啊。

您想:人家老美的軟體工程師的待遇這麼好,那個老闆敢用送的呢?!

當然要花更多錢保護軟體成果啊。...這一點是完全不同的生意模式。

這也是一種完全不同的產業文化塑造。

譬如:我最近跟老美談到有關USB2DMX 軟體的東西,我們的直覺是:修改軟體

還算是小事情,但老美一聽到您要為他修改軟體,他的直覺就是:成本與價格鐵定不斐。

就直接敬謝不敏...這個就是完全不同的產業文化的根深蒂固。

所以,若要以目前這些老闆的心態來看的話,您說我們要搞出像Apple 那種軟體,

幾乎是緣木求魚,更何況台灣已經有太多學軟體資訊科系的,轉行硬體或系統之後,

賺了錢,更是根深蒂固的告誡學弟不要碰軟體...唉~...

---

第二點的問題,我們當然要反求諸己,深切的自我檢討反省一下。

為什麼人家會賤賣我們的軟體呢?!以我的觀點是:有許多軟體工程師在寫一些程式時,

或許只是求功能沒問題,都沒花多少時間在一些表面的人機介面或是給人一股舒服的感覺。

我想這應該跟過於重視科技教育本身有關,就是缺乏那一點滴的人文素養,

使得我們的軟體給人的感覺就沒那麼賞心悅目的...我想這也是人家Apple 給人不同的觀點。

雖然我們都是學理工科系的,但我還是覺得平常還是要多接觸一些人文與文化薰陶一下。

那再回頭做一些軟體工作時,或許,所呈現的東西就是會有那麼一點不同吧。

就像我們看到iPhone 的軟體,說真的,如果您真的要說:他的軟體哪些不一樣的地方,

應該就是那麼一點有說不出的感覺吧!

---

當然很多軟體工程師會說:老闆給我多少時間與目標?我哪來那麼多時間啊?!

以上兩點是彼此相互影響的,或許,正當這一兩年Apple 產品風起雲湧之際,

可以給我們一個不同的產業思考機會吧。否則,我們也只能很宿命的感慨說:

是入錯行?還是生錯地方吧!...您說呢?!

----

軟體工程師 全美最棒工作

美國就業網站CareerCast.com的研究顯示,軟體工程師因為雇主需求強勁和待遇高,成為2011年最棒的工作;鑽油平台臨時工則因工安風險高和前景差而敬陪末座。

CareerCast.com蒐集美國勞工部和人口普查局的資料後,評比200項工作的薪資、工作環境、壓力、體力消耗量和工作前景等條件,列出2011年的工作優劣度排行。

今年軟體工程師擠下去年的榜首精算師,成為2011年最棒的工作,主要原因是社群媒體和行動應用程式日受歡迎,使軟體工程師的就業前程似錦。

工程師的年薪高達約8.7萬美元,最高者更達13.2萬美元,使這個行業成為收入前25高的職業之一。

現年41歲的軟體工程師塞維爾說,他幾乎能在任何一座城市找到工作,每個月至少會接到一通人力仲介業者的電話;他有時一周有半數時間在家辦公,收入也得以維持舒適生活。塞維爾原是平面設計師,在看到電腦工程師的收入優渥後,改行軟體設計。

不過,軟體工程師必須時時補充新知,才能滿足雇主需求,還得忍受寂寞的生活,因為他們雖能在家上班、享有彈性工時,卻必須長時間不和同事互動。

儘管多數人都嚮往在穩定的公司中坐領高薪,但仍有些工程師夢想能出外創業,例如49歲的史都華在1984年創立OCI零售電腦科學公司,協助租片業者管理銷售與庫存,1990年代中期年營收可達約200萬美元;現在該公司隨整個產業逐漸沒落後而結束,史都華現在新創了社群網站WebCommuniti.com。

鑽油平台臨時工則連續兩年蟬聯最差的工作。這些工人經常從事鑽油平台或輸油管的入門工作,例如一般維修、或在危險環境中裝卸貨車等。臨時工的年薪雖達3.2萬美元,但卻是體力消耗量最大、就業前景最糟的行業。

【2011/01/07 經濟日報】

2011年1月6日 星期四

叛徒判太輕? 聯發科咬晨星(新聞)

是嗎?!真的判太輕嗎?!難道他們也忘記幾年前的事了嗎?!

結果呢?人家還不是又開了新公司...目前各位之前被告以該公司所公開的興櫃資訊,

人家個個也都已經晉升為新電子新貴啊...在這個業界充斥著學長學弟、師傅與徒弟的。

大家又喜歡『近親繁殖』...這種事情有什麼好奇怪的呢?!也都常常聽到某某公司的

某個團隊另起爐灶又開了另一家公司。...只要能賺錢,有誰真的會去Care 這種事?!

對創投公司來說:才不會鳥這種事的啦。更何況您自個兒還曾經"助長此風"而賺錢。

所以,您放心好了,這種事情絕對不會是最後一件類似情事...往後這種事還會再發生。

大家從股配分紅都已經分不到了,當然鋌而走險的大有人在啊。

"有驚就沒得鼎(頂)" (台語)...您說:是不是?!

PS:不好意思...小弟我也待過全技科技,連我都很後悔當初沒有乾脆也被告一下?!

否則我也可以晉升電子新貴啊!...真是可惜啊!.......

----------------------

叛徒判太輕? 聯發科咬晨星

聯發科離職員工楊世祺跳槽到對手晨星,並洩漏商業機密,日前經法院一審判決洩密有罪,處於九個月刑期,准予易科罰金27萬元。聯發科昨(5)日大動作發布新聞稿表示,法院僅判刑九個月,且准予易科罰金,公司不服,會提起上訴。

晨星表示,此為前員工個人行為,公司尊重智慧財產權,產品絕對沒有侵權疑慮。

IC設計業者聯發科與晨星競爭激烈,由於兩家公司的英文名稱都是以M開頭,業界素有大、小M之爭,此次再因離職員工訴訟引爆戰火。

據了解,晨星在三年前擠下聯發科,拿下全球電視晶片龍頭寶座,即與這起離職員工洩漏商業機密案有關。兩者之間的訴訟戰火,是否引發電視晶片市占率版圖變化,也是關注焦點。

聯發科昨天強調,這名員工大量搜集營業秘密,並跳槽到晨晨及洩密,僅判九個月,聯發科不服,並決定提起上訴。

聯發科在新聞稿中不僅點名「晨星半導體」,甚至說明員工帶走資料的細節。

聯發科指出,楊世祺任職聯發科期間,違反公司規定,陸續將儲存在聯發科電腦內有關重要的IC研發、設計及製造的大量機密資訊,複製儲存在家中電腦。

聯發科表示,該員工在離職前的周末晚間還返回公司,以電郵轉寄其工作郵件,之後他轉至晨星任職,所使用的筆記電腦中,含大量聯發科機密資訊的殘存紀錄,並確實有洩漏及使用聯發科的機密資訊。

聯發科強調,楊世祺的行為,一審判決結果只以折合27萬元的罰金審結,對此結果無法接受;而且,高科技產業生存發展最重要的基礎,就是營業秘密及智慧財產,如果法律無法給予保護,將導致投資的心血付之一炬。

被點名的晨星昨天也強調,研發總部從未要求楊姓前員工,提供任何前公司的機密資訊,晨星既非涉案被告,也非關係人,該起事件與晨星無關。這名員工已於2009年離開晨星。

法界看法/簽保密合約 是必要程序

產業界間的妨礙營業秘密訴訟戰不斷,法界人士認為,聯發科前離職員工的一審裁判結果,曝露出國內企業不動視營業秘密;為確保公司和員工雙方的權益,簽署詳盡的保密合約將是必要程序。

法界人士指出,相較於內線交易案至少判刑三至四年、甚至可達七年以上的刑責,國內對於一樣屬於資訊不對等、藉由訊息取得利益的營業秘密罪刑,判刑通常較輕,相對不受重視。

法界人士認為,判決的法官可能認為攜帶資料的員工是無辜的,但大部分企業以及員工都應知道,員工在離職前大量帶走資料是不對的行為。

【2011/01/06 經濟日報】

------------------

聯發科處分曜鵬持股 獲利12.07億元
2007/01/15 19:22 中央社

(中央社記者張建中新竹2007年1月15日電)聯發科(2454) 大舉出脫旗下影像處理IC設計公司曜鵬科技(3538)持股達8828張,每股交易金額新台幣165元,獲利達12.07億元,每股貢獻獲利1.24元。

曜鵬成立於2002年11月,主要投入手機影像處理IC設計業務,目前資本額為3.53億元,聯發科旗下的翔發投資為最大股東,持股比重達43.18%。

聯發科曾一度有意與曜鵬合併,以強化手機晶片產品實力,只是由於曜鵬主要技術團隊來自於被凌陽併購的全技,招致凌陽提起訴訟,雖然後來雙方達成和解,凌陽持有曜鵬股份7.52%,不過聯發科與曜鵬合併案也因而破局。

曜鵬近年來業績高成長,去年總營收13.98億元,較前年幾近倍增;不過聯發科旗下翔發投資今天大舉出脫8828張曜鵬持股,予兆豐國際商銀、中華開發工業銀行、聯嘉國際創投、群威創投等,每股交易金額165元。

聯發科處分曜鵬獲利達12.07億元,每股貢獻獲利1.24元;雖然翔發處分曜鵬原因僅為財務運作,且翔發仍持有曜鵬18.21%股份,仍為最大股東,不過未來聯發科與曜鵬間的關係是否漸行漸遠值得關注。

-----

暗藏研發資料 另開新公司
科技新貴侵權 5人吃官司

〔記者黃美珠/竹市報導〕男子顏志展、喻昭揚等4人被控利用職務之便,把在原任職公司研發的數位相機控制晶片資料,傳輸到喻某私人帳號存放後陸續離職,再和男子林宜智另組公司,對外銷售晶片。新竹地檢署依背信、違反著作權法等罪嫌分別起訴顏志展等5人及曜鵬科技公司。

檢方指出,顏志展、喻昭揚、鄭漢銘及許立群4人,原先都是全技科技公司研發部員工,負責數位相機控制晶片研發,歷時3年才成功,其中顏某是部門主管。

檢方表示,凌陽科技看準全技公司這項領先市場的研發成果,有利該公司跨足照相手機市場,因此併購全技,顏某4人也因此轉任凌陽,但卻拒絕和凌陽公司簽署「保密合約」。

起訴書指出,喻昭揚在91年2月中把前述研發得來的控制晶片資料壓縮後,利用其在凌陽的電子帳號,傳送回其住處私人信箱存放。

隨後顏志展等4人便在同年9月底、10月初陸續離職,並於11月初,另和43歲男子林宜智在新竹縣籌組「曜鵬科技」,由顏某擔任「曜鵬公司」研發部門總經理,其他人分任IC設計工程師;該公司則由聯發科董事長蔡明介掛名。

起訴書指出,曜鵬公司成立1個月後,未經研發就逕行抄襲凌陽公司的研發成果,完成與凌陽公司幾無二致的晶片產品,並於92年1月份量產上市。

起訴書指出,凌陽公司不甘受損訴請偵辦後,喻昭揚一度辯稱,他是因為全技和凌陽2公司合併後系統不穩,才會把該套產品資料傳送回私人信箱備份。

檢方查辦發現,凌陽公司內部就有即時自動備份系統,喻某傳送資料的前後期間,園區內部也沒有無預警斷電現象,因此不採信喻某辯辭。

檢方昨除依背信罪嫌起訴林宜智,另依「利用電腦等妨害秘密」罪嫌起訴喻昭揚外,再依背信及「意圖銷售而以擅以重製之方法侵害他人之著作財產權」罪嫌,起訴顏某4人。

---

IC 設計 雙傑交鋒 蔡明介 黃洲杰「衝突升溫」

聯發科技持股 52% 的數位相機控制 IC 設計公司曜鵬科技,七月三十一日上午遭到檢察官前往搜索,凌陽科技證實本週已向新竹檢調單位遞狀控告曜鵬,控告內容應與智慧財產權有關。

聯發科技則表示,在投資曜鵬之初,已對其智慧財產權使用之合法性進行評估,應無違法情事。這場官司甫進入搜證階段,無異宣告 IC 設計兩大鉅子 — 聯發科董事長蔡明介與凌陽董事長黃洲杰的衝突,正式搬上檯面。

曜鵬主要產品是數位相機控制 IC,團隊成立於去年十一月,創業人馬由前凌陽視訊開發部經理顏志展擔任總經理,在二○○一年九月以前,這批團隊大多為全技科技員工。全技董事長陳熾成在六、七年前聯電還屬於 IDM 經營模式時,曾經在聯電美國分公司帶領 CPU 計畫,陳、顏等人早在全技成立前,就與蔡明介在聯電產品設計部門為同事,有故舊交情。但全技二年前與凌陽合併,全技部份創業團隊在合併過程中另生創業念頭,並獲蔡明介以聯發科旗下翔發投資,於去年九月陸續自凌陽離職。

曜鵬董事長由前明騰工業研發協理林宜智擔任,明騰是凌陽數位相機晶片的重要客戶,明騰這兩年接獲大陸聯想電腦的 OEM 訂單,以及與大陸最大相機場海鷗數碼建立策略聯盟,經營大陸市場頗得箇中三昧,這項特色與凌陽一直以來默默耕耘的方向極為一致。因此,凌陽透過旗下凌旭投資與凌陽創投二家公司投資明騰,持股共佔明騰資本額約 9%,董事長黃洲杰也是明騰的董事。

對於控告曜鵬一事,凌陽發言人沈文義表示,全案已進入司法調查程序,公司不願多加評論。不過他也指出,凌陽歡迎同業間的公平良性競爭,但是對於不公平的競爭也不能容忍,因此經過長期搜集資訊後,才向新竹檢警單位提出訴訟。

凌陽董事長黃洲杰於今年初親自前往美國,向晶片設計公司橡華科技爭取併購其光儲存晶片部門,三月初以三千萬美元等值的凌陽股票與現金成交,凌陽也為此部門成立宏陽科技,並與韓國三星電子結盟,為進軍 DVD 整合型晶片摩拳擦掌。

凌陽這一連串策略佈局,被視為與 DVD 晶片龍頭廠聯發科正面交鋒的第一步。而曜鵬科技的成立,與凌陽科技的數位相機控制晶片產品線又有極大競爭性,此次凌陽遞狀控告曜鵬,令業界對傳言已久,蔡明介及黃洲杰正面交鋒越演越烈的陣仗,更清楚的浮上檯面。
 
 
工商時報 王仕琦

2011年1月4日 星期二

高科技業員工的心態

個人認為高科技業的工程師們應該以更寬廣的心去面對社會與人生。

生活與人生不只是賺錢而已...您說:那些產品訊息與市場狀況如何?

如果您再過幾年回頭去看的話,根本沒有人會去計較與在乎的~

何必要自己侷限與深陷如此這般的人生窘境呢?難道工作定義就非得如此狹隘定義嗎?!

就像一些昔日同事好友...就一直非常堅持要留在IC 設計業。這一點我也覺得很不解。

如果賺錢與工作型態一直無法擺脫自己都無法跳脫,又深感無奈的工作環境。

那又何必作繭自縛呢?人家網路不是常有勵志文章說:人生轉個彎,會有不同的體會。

但大家都只會看?不會想也不會做?那對自己是不是更沒信心?那不是人生更無奈嗎?

要做高科技不是只有一種模式的生活方式,憑藉高科技專業賺錢的方式有很多種...

找出自己真正的價值,為自己的生活與人生走一條屬於自己的道路。

就像這兩天電影台裡重播那一部『英烈的歲月』(Memphis Belle )---內容。或是其他評論

其中一個橋段:當機組人員完成最後一趟艱難任務之後,機長在回程啟程路上說的:

"我們已經為國家(uncle SAM)完成我們的義務責任,接下來我們將為自己的未來飛行了!"

嗯~一句頗令人深思的人生觀點...

-------------------------------------------

PS:其中有一句話:" 因他在聯發科公司工作不快"...這一點,我以前就常聽過了,

畢竟人家公司台清交一堆的~比優秀,比聰明才智...誰不一定比誰差,

只是把這些人一下子擺在一起,當然肯定精彩的啦。甚至,都有擺明明爭暗鬥之情事,

浮上台面的~否則,這麼好賺的公司,怎麼還會有人來來去去的呢?!

這種事每個公司都會有,只是因為現在分紅沒那麼好,只要鬥垮一個,大家都可以

多分一點...所以,就只剩下情節輕重而已。...

----------------------------

聯發科機密送新雇主 判9月

上市聯發科公司行銷副理楊世祺因在公司相處不快,跳槽到晨星半導體,且洩漏聯發科的業務機密;台北地方法院罕見地依洩漏工商秘密罪,判楊徒刑九月及拘役廿五天。

科技業經常發生員工跳槽至競爭對手公司,縱使公司和員工簽有競業禁止的合約規範或保密條款,但仍屢傳營業秘密外洩。

楊世祺曾經任職晨星半導體公司,九十四年十一月跳槽到聯發科,楊與聯發科簽有聘雇契約,約定不得洩漏公司的業務及工商機密,或使用任何方式將公司資料攜出。

楊世祺任職聯發科期間,陸續將儲存聯發科公司電腦內有關公司研發、設計及製造晶片的資料,複製儲存在家中的電腦內,並用電子郵件傳送到自己的私人信箱。

九十六年一月,楊世祺以個人生涯規畫請辭,因他在聯發科公司工作不快,當宇亨電子公司劉姓經理以電子郵件詢問他有關聯發科設計晶片何時為客戶量產的問題,楊據實回覆,洩漏聯發科的秘密。

九十六年五月,楊世祺又跳槽回到晨星半導體,他在晨星製作簡報檔案時,卻將聯發科對於液晶電視產品在大陸市場的分析、打入大陸市場採取的策略與方案、晶片功能規格及售價等業務機密,洩漏給晨星半導體。

判決指出,楊世祺不法使用聯發科的公司機密,因我國對營業秘密的保護規範不足,而以刑法洩漏業務上知悉工商秘密罪、職務上工商秘密罪論處。

【2011/01/04 聯合報】

-=------------

竹科博士網購99元麵包 被詐1200萬

被詐竹科主管嘆「別自以為聰明」

2011年1月3日 星期一

消失的首富(轉載自今週刊)

這一期的今週刊文章...有別於一般報導當紅光環的人物,

讓人有股真正的人生體會...我想追求成功是所有的人的夢想,

但我個人覺得該如何去『收尾』?才是人生最大智慧!

您說王永慶是台灣首富與最成功的企業家,但他突然去世與留下風風雨雨的家產爭奪,

難免有點令人覺得有點缺陷...所以,這篇報導或許可以給人另一種思考吧!

-----------------------------------
本文對照圖檔

國泰集團大王子25年興落告白

撰文:劉俞青 研究員‧楊卓翰  

《今周刊》撰寫過許多台灣首富的故事,但這一次,我們要談的不僅僅是首富的故事,而是曾為首富,卻遭逢人生巨變,從雲端跌落谷底,最後從大敗局中重生的過程。你、我都不會是首富,但人生難免面臨困境,如何從困境中爬起?國泰集團大王子蔡辰男,闊別25年後,還清債務,走出十信風暴,首度內心的告白。

如果,人生是一張損益表,到頭來,該如何結算盈虧?
得與失之間,其實很難用具體的財富數字來衡量。是擁有千億元的首富比較快樂?還是平凡如市井小民,可以自在地到市場買菜的人生比較恬適踏實?
從台灣首富到回歸平凡,其中的況味,全台灣只有一人可以回答。

曾是第一家族接班人


學習大隱隱於市的智慧

「今天螃蟹看起來不錯喔!」一大清早的濱江市場,人聲鼎沸,一個熟悉的身影站在海鮮攤前,和老闆討論著魚貨的品質。
二十五年前,他根本不可能有時間親自上市場買菜。
鎮日奔波在眾多事業體之間,從銀行、壽險、建設、塑膠、百貨到飯店,事業體幾乎橫跨食衣住行各個產業,當時他一日之內調度的資金,可以高達百億元。
在台灣的富豪們,還未開啟收藏藝術品風氣時,他的藝術品收藏已經多到必須設立一家美術館,才足以收藏。
他,曾是台灣第一家族接班人。
但一個踉蹌,讓他從雲端重重摔下;從走到哪裡都是眾人簇擁的大公子,一夕之間,家垮了、弟弟死了,個人負債一百多億元,還成為許多人眼中的爭議人物。
但就在一年多前,從債權銀行手上買下最後一筆七十餘億元的不良債權,所有的負債全數結清,算一算,整整花了二十五年時間還債。
二十五年,是一個人的人生最精華時光,他連本帶利,總共還給銀行一九二億元,清償本金大約一百餘億元的負債。從那一刻起,過往的漫天風浪歸零,人生重回原點。這一年,他七十歲,但人生卻有了新的起點。
他,是大名鼎鼎國泰集團創辦人蔡萬春的長子,昔日的首富之子,也是如今國泰金控董事長蔡宏圖、富邦金控董事長蔡明忠的大堂哥。
他是蔡辰男。

失落的國泰集團嫡長子

「好久不見,蔡辰男!」

不高的身形、略微胖碩的體態依舊,皮膚光亮,歲月似乎沒有在他臉上留下太多痕跡;笑口常開的開朗性格,走在市場裡與菜販打招呼的身影,就像是尋常的鄰家伯伯,難以想像,在四分之一世紀之前,他是台灣首富的長公子,幾乎執掌台灣金融鎖鑰的國泰集團。
早已沒有當年首富的身段,但更令人意外的是,這位當年國泰大王子,似乎已放下所有世俗的眼光與牽絆。他一口答應我們的請求,坦然地帶著《今周刊》一行人,走進他每周必到訪的台北市濱江市場。
在人聲鼎沸的市集中,蔡辰男親手提菜,彎身挑魚,對各種食材的熟稔與掌握,完全不在專業廚師之下。只有當他從口袋中掏出一疊厚厚的鈔票付錢時,小心地解開用錦帶以「十」字的方式牢牢繫住的鈔票,才讓人又想起他當年的樣子。
對許多「七○後」的新世代而言,多半已對「蔡辰男」感到陌生。但在二十五年前,當媒體的報導提到「國泰蔡家」,指的不是如今的國泰金控蔡宏圖,也不是富邦金控蔡明忠,而是手上握有資產高達八四二億元的「蔡辰男」。

首富人生金碧輝煌


董事長頭銜之多名片印不完

當時「蔡辰男」三個字,就如同今日媒體形容郭台銘一樣,甚至,猶有甚之。嚴格說來,他不僅是首富之子,也是台灣首富,他的父親蔡萬春,與如今國泰金控已故的掌門人蔡萬霖,還有富邦集團創辦人蔡萬才,兄弟一同建立了富可敵國的國泰王朝。而當時這個幾乎可以撼動台灣經濟半邊天的超級大集團,又以身為兄長的蔡萬春為首。
當年台灣的經濟體系有兩大集團,一是台塑集團,另一就是國泰集團。但相對台塑的專注本業發展,國泰集團則分枝散葉,事業體橫跨了國泰信託、十信、國信租賃、國信食品、大西洋飲料、太平洋實業、國泰建設、新來建設、國泰人壽、國泰醫院、來來飯店等各行各業。
彼時,蔡萬春名片一拿出來,各家集團公司董事長頭銜,多到一張名片擠不下,很多公司甚至印不進名片裡;而且每一家公司幾乎都是那個行業的翹楚。國泰集團對台灣經濟的影響力,恐怕猶在台塑之上,稱之為台灣第一大財團,絕不為過。
但可惜的是,六十三歲的一場中風,提早結束了蔡萬春的商場生涯,也讓身為長子的蔡辰男提早接班。那一年,蔡辰男才三十九歲。
蔡辰男自嘲「我才是貨真價實的富二代」;因為從一出生,蔡萬春的生意已經頗具規模,蔡辰男不諱言自己是「含著金湯匙出生」的富家公子,當時,台灣第一輛黃包車是他們家的,就停放在總統府前,家裡滿滿的一屋子的「龍銀」(大清帝國銀幣),富可敵國。
從小,他過著富裕的生活,出國留學,一路順遂,一直到從生病的父親手上接下重擔,幾乎不知「挫折」為何物。四十歲不到的年紀,已經在商場上見多識廣,呼風喚雨,與許多父執輩的競爭對手平起平坐,執掌的企業體實力又如此驚人,當年媒體曾以「智慧過人,口齒伶俐,深得父親傳承的經營三昧,卻又不披任何政治色彩」來形容當時蔡辰男的八面玲瓏。
但好日子很難持續永恆,一九八五年二月八日——一個國泰蔡姓家族永難忘懷的一天,一場堪稱台灣金融史上最重大的金融風暴,完全震垮了這個全台第一家族。
二十五年之後,蔡辰男首度開口談起這場重創台灣金融體系,也讓他的家族生命就此急轉彎的颶風——「十信風暴」。但,話未說出口,卻見他眼眶一紅,一陣哽咽,說不出話來;他摘下眼鏡,拿出手帕拭淚,約莫停頓了幾分鐘,才淡然地說:「過度槓桿舉債,是崩盤的關鍵。」
十信風暴,許多人也許還記憶猶新。當時,蔡辰男的弟弟蔡辰洲主導的台北市第十信用合作社,大舉起用人頭進行關係人貸款,並將違法貸出的資金,全都壓在房地產;卻因為地產景氣遲遲不見好轉,最後終於撐不住了,像核彈一樣爆發開來。當時的總統蔣經國直接下令接管,第一家族就此風雲變色。
 
當時蔡辰男雖然已經和弟弟分家,出事的是蔡辰洲主導的十信,而非蔡辰男,但彼此資金往來,還是不免被牽累。
蔡辰洲最終鬱死獄中,蔡辰男則一手背負一百多億元的債務,另一手交出許多公司的經營權。從此,曾經在市場上喊水會結凍的蔡萬春一脈,繁華落盡,從雲端掉入地獄,並且慢慢退出眾人的記憶;現在,提起國泰,沒有人會再聯想到他們。
而蔡辰男這位大公子,從此收起雪茄、辭退所有的傭人、司機,金碧輝煌的上半段人生就此結束,一個和高額負債長相左右的下半回合,從此展開。

負債人生天崩地裂


法院、銀行封條塵封名利頭銜

「出事前,我們家在台北市仁愛路圓環、現在潤泰(潤泰敦峰現址)那裡,六百坪大,有私人的游泳池、手球、籃球場;一夜之間,全家十一口人被迫搬到岳母家九十坪大的房子,比起很多人也許還是不錯,但我永遠記得有一次,半夜起床上廁所,空間侷促到不小心踢到睡在隔壁的家人。那種心酸,我一輩子都不會忘記。」蔡辰男首次在媒體前提起這段不堪回首的前塵往事,傷痛彷彿還是昨天的事。
一夕之間,家毀了,什麼都沒有了,連出門都有調查局四組共三十六人跟監,以防他落跑,那種天堂到地獄的經歷,沒有幾人有過;即使天生血液裡有樂觀的因子,但還是整整吃了三個月的安眠藥,日子才勉強過得下去。「所以我常說啦,只有我懂阿扁的感受。」事過境遷,蔡辰男竟然能夠自嘲。


人生智慧第一則:


不舉債,不求人

家裡被查封,債權銀行合作金庫與法院人員一起進到蔡家大宅貼封條,那種恐懼與茫然,蔡辰男談來依舊歷歷在目。封條從值錢的金庫、保險箱一路貼到沙發,連冰箱都沒有放過;所有的光鮮亮麗,頭銜啦、名利啦,也一起被塵封。
再度談起十信風暴,對許多台灣人而言,也許只剩下記憶裡一個小小的縮影,甚至只是大學金融系課堂上一個必讀的案例而已。但對蔡辰男而言,從此深刻烙在心上的最深層印記是:「不舉債」。
後來蔡辰男帶著這個不變的信念,遠離台灣這個傷心地。
一九九二年,十信風暴爆發整整七年後,他帶著五千萬美元西進中國,到大連另起爐灶,當時被媒體稱之為「大連王」,在大連火車站前打造出一座地下四層、地上六層的「勝利廣場」購物中心。
如今,這座占地約九千坪,建築樓地板總面積約五萬坪的大連市重要地標勝利廣場,有如台北西門町,是大連市年輕人幾乎天天報到的重要購物廣場。這座購物中心,每天進出人次高達二十五萬,比台北SOGO百貨忠孝館每年周年慶時湧進的人潮還要多。
如今看來風光,但其實蔡辰男一開始手頭資金根本不夠,初期,他曾向中國當地銀行借了八億元人民幣。
早期,中國的銀行利率比台灣還高很多,為了軋平資金,蔡辰男忍痛把勝利廣場內一間間的小店拿出來賣;朋友勸他別這麼傻,大連的房地產五年翻兩番,這樣等於在賣「未來的財富」,還不如從台灣向友人調資金,撐過這幾年的高利率。
腦筋精細如蔡辰男,焉有不知的道理,但他等到沒有閒雜人等在場的時候,才輕聲地告訴我們,「走過從前,我現在唯一的原則就是不求人;除了和銀行往來,我不再向朋友借錢,凡事靠自己。」
一字一句,是二十五年看盡人生起落後的生命真諦。當年那位口叼著雪茄的大公子,到如今成為凡事不求人的經營者;外形其實沒有改變太多,但心中的踏實感,也許是最大的不同。

第二則


淺嘗則止,何必求多?

出事後,蔡辰男就已戒掉雪茄,但偶爾難免還是想抽菸。他從口袋裡拿出香菸,剪成二公分長的小段,塞進以往抽水菸時的菸斗裡,想抽時哈一口,不須一次抽一整根,省錢又健康。
我現在當然不是買不起菸,只是要規範自己,不要貪多,淺嘗也很好。很多事喔,有就好,不一定要多。」抽菸是如此,看待財富的心情亦是如此,經歷這一切之後,他變得更豁達。
從煙霧中看去,當年的公子哥兒,如今彷彿成了入世的生活哲人;一字一句,都是經過生命淬煉後的精髓,再三咀嚼,甘而有味。
大連的生意步入正軌,資金壓力逐漸減輕,加上有了穩定的現金流入,蔡辰男的經濟實力漸漸穩住,心頭當然也安定不少。
親身經歷樓起樓塌,對於財富的追逐與累積,蔡辰男現在有了不同的注解。
有錢當然很好啊,但要有多少錢才算有錢?在我看來,吃好、住好,無憂無慮就很好,安居樂業,平安是福。」蔡辰男打趣道,前陣子遇到堂弟、也就是國泰金控董事長蔡宏圖,蔡宏圖還向他抱怨說媒體老冠給他「首富」稱號。
「我是首富沒錯,但卻是『負債』的『負』,我是負債最多的人。」這位名滿台灣的堂弟向他抱怨道。(編按,不久前,蔡宏圖與弟弟蔡鎮宇分家,蔡宏圖向銀行高額舉債八百億元,從蔡鎮宇手上買下國泰金近一五%股權。)

人生智慧第三則


富有還是負債?得失之間,存乎一心

談起蔡宏圖這位首富堂弟,蔡辰男透露,「蔡宏圖幾乎不花錢的,每天只有上下班,但國泰金的決策完全看他一個人,你說壓力大不大?但我每天可以恣意安排自己的生活,和朋友吃飯聊天,出國去玩,也很好啊!」眼前蔡辰男這位「前首富」轉述「現任首富」蔡宏圖的說法,一時讓人有種時光錯置的迷惘。
在歷史的大滾輪面前,對映人生的高潮起伏,誰才是真富有?「財富」之於人生的定義,此時似乎有了截然不同的詮釋。
在經濟壓力舒緩之後,蔡辰男重拾自己生命中的最愛——美食。蔡辰男不只愛吃,而且會吃、會煮。以前在美國讀書時,以蔡辰男的經濟能力,大可以過著茶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但他為了一頓好的晚餐,可以利用中午時間趕回宿舍,只為了把晚餐要做的食材先準備好。該切的切、該醃的醃,等到傍晚一下課,衝回宿舍,好菜很快就能上桌。
當時還是女友的太太蔡陳保枝,是蔡辰男在美國的同學,蔡辰男回憶,「她就是來我宿舍打開我的冰箱一看,想說以後即使再窮,起碼應該有口飯吃,不會餓到,才決定嫁給我。」
後來回國之後,一頭栽入龐大企業體的經營,再也沒有時間重拾鍋鏟。十信事件之後,儘管時間一下子多了出來,卻是難有心力,直到經濟又逐漸回穩,一九九八年,蔡辰男終於動念,到上海開了第一家餐廳——「蔡家食譜」。
談起美食,蔡辰男的眼神就發光。從醬料的調配、餡料的比例,到每一道菜色的擺盤,蔡辰男都不假他人之手。他先在自己家裡的廚房試了又試,再拿到上海餐廳廚房裡讓員工反覆試做,才能上桌。
但這只是做菜,餐廳的經營又是完全另一回事。他的上海餐廳開開關關,開二家、關一家,進進退退了好幾年。
一直到一○年,終於摸索到獲利的營運模式,總共二千五百個座位的規模也整頓成形,他才敢把五百坪大的中央廚房蓋起來。一一年開始,在上海台商圈小有名氣的「蔡家食譜」,將要大展鴻圖一番。
事業慢慢恢復元氣,但真實的世界還是很殘酷。當年十信事件之後,蔡辰男名下欠下的一百餘億元,還是得還。
這些年來,蔡辰男陸續變賣手上值錢、能夠變現的資產還債,「我自己都不知道還了多少錢。」
一直到慶豐銀行被接管後,清查才知道已經還給銀行一九二億元,可見負債連本帶利下來多驚人。但餘債還是未清。
終於,○九年五月,兆豐銀行把蔡辰男最後一筆大約七十億元的債務,打成不良債權出售,蔡辰男請友人出面以十幾億元買了下來。至此,所有銀行債務全部結清,所有的糾葛,告一段落。
問他還清債務之後,當下的感受是什麼?「沒有慶祝啦,人生就這樣,欠錢還錢,我只是做完該做的事。」蔡辰男說得淡然。但五月生的蔡辰男這時剛剛好滿七十歲,兩位弟弟蔡辰洋、蔡辰威,在自家的喜來登飯店,幫這位大哥舉辦了一場盛大的慶生宴。
 

人生智慧第四則:


關了這扇門,會有另一扇門打開

在這場宴席上,沒有人提起「還債」一事,但三兄弟心裡很清楚,這場慶生宴真的是「慶祝重生」。
債還清,從此抬頭挺胸、理直氣壯。另一方面,事業也上軌道。但蔡辰男心裡當然很清楚,相對從前經手的企業規模,如今無論是大連勝利廣場也好,上海餐廳也罷,也都無法與之比擬,然而蔡辰男的臉上,卻盡是溫煦陽光的愉快與自信。
人生就是這樣,關了這扇門,總會想辦法開啟另一扇門,捨與得之間,你不要無奈,就能坦然接受。」在往濱江市場的路上,他這樣說。
這一天,蔡辰男打算到市場裡採買事先預訂的螃蟹,他要做的是拿手的「嗆蟹」,分送給許多好友。
事實上,很多朋友都喜歡他的美食,例如華南金控董事長林明成,連出國都得隨身帶上蔡辰男親手調製的麻辣醬;幾十年的好友也是國票金控董事長洪三雄、陳玲玉夫婦,常跟著蔡辰男的腳步,全世界走透透去尋訪美食。
洪三雄最愛蔡辰男親手煮的四神湯,「這是我吃過最棒的四神湯」,因為裡頭有友情、有愛,還有走過幽谷後的人生歷練,化成一碗淺淺的清湯,喝入口淡而有味。
如果有一天,你也在市場裡看到一個微胖的身影,踩著敏捷的步伐在市場裡採買,不要懷疑,他是二十五年前的台灣首富,如今,輕鬆適意地做回自己。
他是蔡辰男。

2011年1月2日 星期日

十二年國教與菁英教育

我個人是蠻同意以下各地區明星高中校長的意見的~

您推動12 國教是要大家一起打混摸魚,只是創造一個自欺欺人的齊頭式平等呢?

還是要真正的創造國家未來人才的競爭力...當初我們廣開大學設置門檻,

我們有創造比較好的人才競爭力了嗎?還是只是為了圖一個統計數據的美化?

不管是個人公司行業或是產業發展,本來就是有一些菁英份子在帶領同業提升國家競爭力,

如果,只是讓大家在那邊打混戰,沒有指標性的公司與優秀的領導人才,

那我們國家又如何跟國際接軌與競爭呢?---我們不是菁英份子,但我們也樂見菁英份子出頭!

我想國家政策推動者,還是要以長遠的眼光來思考才行!

-------------------

今年國一新生 7成免試升高中職

12年國教啟動 分階段實施

〔記者彭顯鈞、陳怡靜/台北報導〕催生了廿八年的「十二年國教」,歷經十二任教育部長,終於有了明確時程!總統馬英九昨天宣布啟動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預定民國一○三年起高中職學生全面免學費,大部分免試入學,今年八月將升國一的三十餘萬名小六生就是第一批受惠的學子。

屆時七成以上的國中生應可採免試入學進入高中職,而且高中職、五專前三年的學費全都由國家負擔,未來高中職學生僅需負擔雜費。目前公立學校雜費約為數百到千餘元、私立學校雜費約兩千多到五千元不等。

預定103年起 高中職免學費

馬總統昨天以「壯大台灣,振興中華」為題發布元旦文告,提出「百年樹人、百年生機、百年公義、百年和平」四項期許。馬總統表示,為了讓青少年有更合理的教育環境,今年開始啟動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但將分階段逐步實施,先從高職做起。

教育部政務次長林聰明補充說明,高中職去年八月起學費已齊一,今年八月起可能規劃高職免學費,但還需討論是否納排富條款。

教育部另外還規劃,今年八月也將實施五歲幼兒接受幼托園所學前教育免學費,未來將視財政狀況,逐步將學前教育免學費延伸至四歲到三歲,但學前教育不納入學制。

只是國民教育從「九年」一舉延伸到「十二年」,政府要負擔的高中職學費,每年至少得動用到兩百億經費,「錢從哪裡來?」成為最大隱憂,政府若不修法確定財源,勢必從「全面上路」變成「打折上路」。林聰明表示,總統已承諾明年教育預算增加兩百四十億做為基礎推動,教育部正在試算,六月底前報行政院核定。

屬國民教育 將不強迫升學

常務次長陳益興則補充,名稱雖為「十二年國教」,但後三年屬於國民教育,與前九年的強迫性義務教育不同,學生可自由決定是否升學。七成以上國中生雖可免試升學,特色學校仍會保留固定比例名額,讓學生透過學科或術科考試進入特色學校就讀。

至於未來免試入學該如何進行?中教司司長張明文說明,相關入學制度仍得與國高中、家長團體討論。目前高中職約有三成招生名額採免試入學,已經有學校採行的免試入學方式包括「學區登記」、「國中薦送」與「學生申請」三個模式。

特色校保留名額 考試入學

林聰明也說明,九年國教當時僅規劃一年就上路,但十二年國教複雜度高上許多,所以規劃時程長達三年,因為光是學區劃分、公私校比例、升學制度等都更複雜,例如近九成八國中都是公立學校,但近四百九十所高中職、僅五成六是國立學校。教育部將廣納各界意見,六月底前研擬「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實施計畫」後,再報行政院核定。

民進黨立委陳亭妃則抨擊,馬英九真想要推動十二年國教,就該要求立法院修法,保障足額的教育預算,而非用爭取連任的心態大開支票,馬總統競選時的「六三三」承諾早就跳票,台灣人民已經受夠了!

-----

啟動12年國教 別忽略培育資優生

北一女、雄中校長籲政府應多照顧菁英學生

〔記者徐夏蓮、侯承旭、林相美/綜合報導〕十二年國教將上路,北一女及高雄中學校長都提醒中央不能忽略菁英學生的培養。

北一女中校長張碧娟表示,政府推動十二年國教,首要釐清是否要保留菁英教育?高中教育究竟是要像國中一樣,獲得最基本的學習?或是高中教育仍應肩負為國家培育人才的功能?

張碧娟認為,免試入學是原則,多數學生不需經過考試即可進入高中就讀,但有些特別的人才,仍可透過一定的選才機制,進入高中繼續培育。

應保留一定比率讓各高中能獨立招生

高雄中學校長黃秀霞也說,免試入學是大趨勢,但政府也不能忽略菁英學生的培養,全世界各主要國家都在提升學生的競爭力,台灣應該保留一定比率讓各高中能夠獨立招生,給資優的學生受到更多照顧

明星高中如何加入十二年國教?學區如何劃分?都備受關注。北市弘道國中校長陳今珍指出,十二年國教的實施細節是關鍵,若建中、北一女等明星高中沒有參加,「意義不大」,北市和其他縣市不同,若要實施學區制「勢必吵很久」,而北市明星高中多集中在中正區,不太可能僅以學區制劃分。

陳今珍認為,十二年國教可以讓中等或中下程度的學生「不必這麼拚」,免試進入高中就讀,但剩下的二分之一中上或頂尖的學生,仍須透過一定的機制入學。

台中一中校長郭伯嘉表示,據他所知,大家最好奇的免試細節還未出爐。針對特色學校即一般人所稱的明星學校如何招生,教育部一定要拿出整體配套政策,才能獲得學生、家長及社會的認同。

台中女中校長戴旭璋說,這麼大的考試變化,一定要在一年前就公布施行辦法,如果民國一○三年要施行十二年國教免試入學,教育部最慢要在一○二年八月前公布相關細節,首要之務是學區如何劃分?否則後面的接續動作根本無法施行。


應用軟體的市場排行

我是今早瀏覽了一下 Bee 的部落格時,發現這樣子的一篇文章與資訊內容的!

我還特地連結到TIOBE 網站真正的讀一下資訊內容,

因為我好奇的是:其實以泛C 語言來說:他應該才是霸主地位啊..

剛好他網站最下方有FAQ...第一個提問就是指這一個 問題,大家也可以參考看看。

以前在學校唸書時,第一次接觸電腦語言時,那時個人電腦還沒普及,

系上教的與學的是FORTRAN...但總覺得這一種在大型主機跑的程式語言不夠炫,

只是覺得他只不過一種比較複雜一點的計算機而已。

後來自己就跑到別得科系去旁聽(就是跑到離宿舍比較近的科系...)學的是PASCAL。

後來畢業工作後,有機會開始寫程式時,同梯的同學是用VB 寫純PC 端的軟體。

甚至那時還有一種叫Turbo BASIC...剎那間,覺得VB (Turbo BASIC)做出來的畫面很好!

但剛好那時要寫一個跟硬體I/O 有關的應用軟體,別人就給我一隻Turbo C 的原始碼,

從此我就全轉到C 語言了...其實,中間一度我還是有用VB 寫過一兩個小程式,

但是我還是覺得VB 這種東西實在是很難看到他未來的市場性,那時VB 好像是 3.0 的樣子。

好像那時在學校裡非專業資訊科系的老師都是教VB ...還是怎麼一回事...不知道!

學生畢業後,如果工作上沒有特殊要求的話,好像用VB 的人多。

但最後轉了幾個工作後,大家還是會跑到C 語言的懷抱裡似的...

至於JAVA語言...沒學過,不知道他的特性,沒有特別的看法,或許大家可以看一下

所引用連結Bee 文章中的回應內容,我個人也認同:應用軟體的成功,應該還是要看

他的應用市場而定...那應用市場就由產品來決定。

所以,我個人覺得C 語言是很難撼動他的領先地位的。您看從他1985 排行一直到目前,

中間歷經了多少科技產品推陳出新...他還是在於排名前兩位內。我想最主要的原因,

應該還是在於非PC 平台端上的應用產品上的支持吧!尤其這幾年甚至未來科技產品

應該慢慢還是以個人化的手持產品會越來越多...哪一種軟體可以在這一塊市場佔一席之地

的,應該這一種軟體就是他的優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