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30日 星期五

8 pin 包裝的 32 bit ARM 來了

最早時候Microchip 在MCU 應用市場裡,曾經有個很有名的專利:

就是 8 bits MCU 用8 pin 封裝的單體。所以以前大家搞8 bits MCU 就只好

做成 10 pin 啊或是 14 pins 等等...用以迴避此一專利。

因為在有些MCU 應用市場裡,8 pin 包裝夠用,而且他的包裝費用也比較低,

在斤斤計較的8 bits MCU 應用市場裡,他具有一定的競爭優勢。

所以,當初8 pins 包裝的 MCU 的確造成市場許多驚豔。也間接造就了此一應用市場

的快速成長。當然也帶動了此一應用市場的價格競爭戰。

----

我們大概想 32 bits ARM MCU 需要這麼玩嗎?結果,我們果然看到了新版的

ARM Cortex-M0+  果然也出了 8 pin 包裝了,只是這一次他們有沒有申請專利?

或許。以我們系統應用的觀點認為有必要這樣子搞嗎?!但從我過去一直強調的說:

搞MCU 應用市場,他們講求的是:相關系列產品的完整性。以提供應用市場的

各個階層的使用條件...這對於推廣MCU 這樣子的產品線是絕對有其優勢的。

更何況以目前 32 bits ARM 的開發使用環境,大家都應該很熟悉了。那就更不用說

這樣子的產品思維沒有不對的。只是他們的價格真的可以同樣的令人驚豔嗎?!

但若以產品推廣的角度來看:這樣子的 32 bits ARM 肯定是比其他 32 bits ARM

來得便宜的...至少他的封裝費用真的比較低。因為 8 pin 封裝費幾乎是IC 封裝裡

價格最殺的~已經殺到台灣應該已經沒有封裝廠願意承接了吧。

另外一點也可以推論價格的是:他這一系列沒有支援 A/D 。只有簡單的比較器功能。

因為ADC在IC 空間上算是 Fully layout的,所以省掉ADC 對於節省IC 面積也有一定的助益。

---

對於8 pin MCU 的系統使用上,最大的系統應用困擾應該就是 I/O 的功能選用問題。

因為I/O 腳少,每一隻 I/O 腳的功能設定就顯得彌足珍貴,這也往往會造成 8 pin MCU

選用使用上的最大考量,不過,NXP 所發表的這一產品有了特殊的I/O 規劃功能:

Switch Matrix Configuration 。可以讓您在I/O 功能上的選定可以輕鬆依據您的

系統應用功能來選定 這些 I/O 腳的硬體功能,這一點就跟 Silicon Labs MCU 系列產品

中的Crossbar 功能類似,這一點真的對於我們在系統應用規劃上,真的蠻方便的。

---

目前他這一版的 Flash ROM 是 4KB/8KB/16KB...這一次他們也學聰明了,每一個

Flash Page Size 壓到 64 Bytes  為一個Page ,這樣子也可以增加Flash 在系統應用上的

使用彈性:譬如您要拿這個Flash 當 EEPROM 用,就變得很簡單方便了。

也可以增加程式功能的使用條件,這對於這一種小包裝所主打的系統應用市場都是

加分的主要因素。--- 當然我也就可以看到新一代 32 bits ARM 的企圖心。

還記得之前我有提過 NXP 已經把他們標準8 bit 8051 MCU 給賣了。應該說:

他們本身純粹只是提供 8/16 bits MCU 的IP 智權,沒有做IC 實體生意了啦。

現在來專心維護單一 32 bits ARM 系列產品來說:他們的開發系統工具或相關的系列

產品維護成本能夠更聚焦...這對於產品本身的開發、維護成本都有正面的助益。

也能間接提供更具有競爭力的產品。這樣子的產品經營思維是沒錯的。

---

昨天一大早出差開車時,有聽到寰宇廣播訪問GE 台灣首席CEO 的內容:

他提到 GE 是成立於清光緒五年,至今已經是超過135年了...再以台灣一般公司的

平均壽命來看:是只有平均十五年而已。(唉~這樣子要在一家公司要做到能領

勞保退休金還蠻難的喔!) 。GE 也是當初美國成立紐約股市十二支成分股裡,

現今唯一存活的公司。成立至今當然有很多過去的產品都已經不存在了,當然

他們現在做的產品也不是他們成立之後就有在做的產品,這代表著一家要永續經營的

公司,就需要不斷的求新求變...一樣的道理,曾經是以8 bits 8051 MCU為主的NXP ,

也開始懂得調整相關產品策略。這也是代表著公司永續經營的調整...

想一想那我們台灣公司為什麼平均的壽命只有  15 年?!那是不是我們在這一方面的

經營理念上不懂得這樣子的想法?!還是我們的老闆真的只是想撈一票而已?!

那我們當然就要把那一句:一代拳王要不時的掛在嘴邊的提醒自己,搞產品或技術

就是那短視的短短時幾年吧。...所以也難怪人家前輩常常講的:當您看到人家公司

賺錢時,您再進去撈是撈不到好處的啦...因為就只有十幾年(當然大部分的科技業

都遠低於這一個平均數字啦...)您怎麼有機會呢?!也再一次證明台灣苦命勞工

宿命。唉~....

--

NXP LPC800 Cortex-M0+ 32-Bit MCUs and LPC800-Xpresso Board

----

NXP LPC800 ARM Cortex™-M0+ 32-bit microcontrollers (MCUs) are available in low pin-count packages and offer easy-to-use peripherals addressing 8-bit application requirements while providing the 32-bit capabilities and exceptional power efficiency of the ARM® Cortex-M0 processor. Based on an ultra-low-power 30-MHz ARM Cortex-M0+ processor, LPC800 is fully compatible with the Cortex-M architecture and instruction set and offers superior code density to 8- / 16-bit architectures. The Cortex-M0+ features a two-stage pipeline that reduces power consumption while improving performance. LPC800 MCUs also take advantage of the Cortex-M0+ peripheral bus, allowing single-cycle access to the GPIOs. These features enable NXP LPC800 devices to offer deterministic, real-time performance – a key requirement for 8-bit developers. 

LPC800 includes game-changing features, such as a switch matrix that enables designers to assign on-chip peripherals to any pin with a single line of code or a single click in the configuration tool. LPC800 serial peripherals are designed to be as lean as possible, making them more responsive and efficient. The new SPI can operate as a slave at frequencies independent of the processor clock, solving the common frustration of having to over-sample 4-to-n times the SPI just to receive data. This decoupling of the SPI and processor clock speed reduces power and simplifies the system design. The I²C has also been re-engineered to allow the LPC800 to lie and wait at near-zero power consumption, even without a system clock, and wake up upon an address match.


NXP LPC800 Features


Memory
  • 16 kB on-chip flash programming memory.
  • 4 kB SRAM.
  • In-System Programming (ISP) and In-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AP) via on-chip boot loader software.
Boot ROM API support:
  • UART drivers
  • I²C drivers
  • Power profiles
Digital peripherals
  • High-speed GPIO interface connected to the ARM Cortex-M0+ IO bus with up to 18 General Purpose I/O (GPIO) pins with configurable pull-up/pull-down resistors.
  • Pin interrupt generation capability with boolean pattern-matching feature on up to Eight selectable GPIO inputs.
  • Switch matrix for flexible configuration of each I/O pin function.
  • State Configurable Timer (SCT) with input and output functions (including capture and match) assigned to pins through the switch matrix.
  • Multiple-channel multi-rate timer for repetitive interrupt generation at up to four programmable, fixed rates.
  • Wake-up timer for self-timed wake-up from reduced power modes.
  • CRC engine.
  • Windowed Watchdog timer
Analog peripherals
  • Comparator with external voltage reference with pin functions assigned through the switch matrix.
  • Internal reference voltage.

Serial interfaces
  • Three UART interfaces with pin functions assigned through the switch matrix.
  • Two SPI controllers with pin functions assigned through the switch matrix.
  • – One I²C-bus interface with open-drain full I²C spec fast Modeplus.
Clock generation
  • 12 MHz internal RC oscillator trimmed to 1% accuracy that can optionally be used as a system clock.
  • Crystal oscillator with an operating range of 1 MHz to 25 MHz.
  • Programmable watchdog oscillator with a frequency range of 9.4 kHz to 2.3 MHz.
  • PLL allows CPU operation up to the maximum CPU rate without the need for a high-frequency crystal. May be run from the external clock input (CLKIN), the system oscillator, or the internal RC oscillator.
Power control
  • Integrated PMU (Power Management Unit) to minimize power consumption.
  • Reduced power modes (Sleep, deep-sleep, power-down, deep power-down).
  • Power-On Reset (POR).
  • Brownout detect.
Packages
  • Available as SO20 package, TSSOP20 package, TSSOP16, and DIP8 package.


Block Diagram

2012年11月29日 星期四

十年磨一劍?

以下是我從Mail 信箱內所收到的一篇報導,是Atmel CEO 提到的MCU 時代觀點。

當然人家講的MCU 已經不是我們傳統那一種 8 bit MCU ,還要從程式第一行

慢慢的寫起...。MCU 的市場當然還是會持續成長,但他們會以不同的面貌呈現。

以下我有Highlight 一些簡單的重點:如何快速的整合系統與目前主流的

Smartphone 或平版電腦...甚至一些應用平台相結合,將是這項成長的最大因素。

當然,他們的關鍵技術就是在於MCU 本身所能提供最佳化與快速的發展平台。

就不要老是用以前那些傳統的8 bit MCU 要來寫簡單的I/O 或邏輯控制...

這一種8 bit MCU 不是人家所講的the age of the microcontroller 的主角...

台灣一大堆搞 8 bit MCU 廠就不要套用這一篇報導來自我安慰自己。

(其實,這些傳統的I/O 與邏輯控制所需要的MCU 應該整個市場趨勢已經底定了,

大家喜歡用誰的?!就用誰的...也不用太過於強調誰比較厲害,或是誰比較便宜...

反正,這些簡單型的I/O 或邏輯控制的MCU...應該也不會創造出太驚豔的應用產品吧!)

---

好吧~這個問題突然讓我想起這兩天大家在我部落格回應中討論到"十年磨一劍"的問題。

我們所講的是人家搞螺絲的傳統產業。但如果在我們科技業呢?

您說真的會有老闆支持我們"十年磨一劍" ,可能嗎?!十年前有 Android ?! 有平版?

如果我們十年來不斷的學習成長學會了"單晶片程式訓練" 或USB ...那這樣子的

"十年磨一劍" 有用嗎?!我們在科技業裡到處做的東西大部分都事時下很夯,

很流行的東西...您說:您怎麼"十年磨一劍" ?!

這就是我一直在文章內強調的學程式的觀念與做工程研發的基本觀念:

會寫程式或用單晶片MCU...這些都只是很簡單的基礎,沒啥好說的,真正可以創造

出十年一把好劍的~絕對是在這寫程式或會用單晶片MCU 背後的那一個系統應用產品的

專業領域。...

看到什麼流行技術,就趕快去學什麼產品。(譬如眼前的平版或Smartphone...)

您怎麼練就一身準備十年磨一劍好功夫?!您的老闆如何安得下心與您"十年磨一劍"?!

或許在台灣的科技業裡,真的很難...因為大環境就是如此,在每一個大老闆眼中都是急著

想做最大的~最亮眼的產品。當然他們就不會想"十年磨一劍"。因為公司大,人員開銷大...

在這一種經營壓力下,他如何讓您"十年磨一劍"?!

-------------------------------------------------------------------------------------

或許我們許多人的工作經歷沒有十年,或是超過十年,卻是摸過繁雜的技術做過許多產品,

但根本很難聯想起自己這麼多年來,磨了一把什麼劍?!有一天突然發現自己已經

工作已經遠超過十年,甚至也沒有那一種體力與動力還可以"十年磨一劍"時,

才發現:原來自己這麼多年來,還真的有點入錯行了。 ---- 因為今天我去了一家機械廠,

人家公司缺的是CEO...裡面的老師傅是在另一家知名機械廠退休後,又被挖角到這一家

機械廠擔任重要職務,因為很簡單:人家真的"十年磨一劍"。大家看到最近新聞擔心

自己勞退之後,還有沒有機會領到退休金?!結果:人家真的是"十年磨一劍"...

還可以利用這一劍繼續工作,--- 老而彌堅...您有想過:您學單晶片MCU 或寫

Andriod 可以老而彌堅嗎?!您在科技業裡可以"老而彌堅"嗎?!...

好像在台灣這個行業裡只有一位可以做到老而彌堅的:就是我們半導體教父吧!

-----

所以啦,或許我們在科技業裡要討論這一個"十年磨一劍"的問題時,或許我們自己也要

自己檢討一下:您每天作的事或工作內容可以讓您老而彌堅嗎?!如果沒有的話,

那為什麼人家要讓您"十年磨一劍"呢?!

----

以下是我從臉書分享別人的一張照片...上面的文字或許可以讓我們可以好好的思考一下

這一個"十年磨一劍"的問題吧!

 


 

----

---

Atmel CEO sees this as the age of the microcontroller

Steve Laub
Wednesday 24 October 2012 00:01
 

Steve Laub CEO of Atmel believes that given the increasing proliferation of smart devices throughout the world and the role microcontrollers play in it the company’s day has come.

If you subscribe to the idea of intelligent devices communicating to each other, in which there are more internet-enabled devices on this planet than there are people, you understand that microcontrollers of various flavors are enabling and powering these connected devices.

MCUs are literally everywhere, and in increasing numbers. For instance, in the course of our daily lives each of us comes into contact with about 150 microcontrollers on average each day, roughly five times more than just a dozen years ago.

Atmel has a long heritage in MCUs, and they now are at the heart of our business strategy. But the silicon itself is merely a part of the equation.

Designers today require far more than just chips. They demand the ability to connect to a vast array of peripherals that provide for easy integration of MCUs into everything from smartphones and tablets to cars and home appliances.

At the same time, designers are under intense pressure and time constraints. They are being asked to deliver highly innovative designs for demanding customers who in turn are creating highly differentiated end products for their customers in record time.

Consequently, embedded designers need new software platforms and tools that make their jobs easier, optimize their skills, and dramatically reduce design times.

Optimizing the design cycle and accelerating time to market of new end products is no easy task. But, we see it as the paramount challenge of our industry, and it is a major focus for us for the coming year and beyond.

With that in mind, at Electronica, we are announcing Atmel Gallery, a suite of new capabilities and functionality that extends Atmel Studio 6 and makes it the industry’s first complete Integrated Design Platform (IDP), evolving it beyond the traditional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We are now the first company to bring the convenience of an ‘app store’ and the collaborative aspects of the cloud to embedded design.

And this is just the start. Over the coming year, we will continue to extend the range of tools and capabilities available through Atmel Gallery and Studio 6. Our ecosystem of third-party software providers will continue to grow, as will our support of openly collaborative cloud-based design practices that we feel will foster shared learning among designers and speed the completion of design projects.

This effort will benefit all embedded designers, regardless of what Atmel products they are using, whether our Atmel AVR or ARM Cortex-M4 and M3 microcontrollers, or technologies involved such as our new SensorHub management, ZigBee wireless, capacitive touch, or ultra-low power ‘picoPower’ solutions.

So, for the next year, watch as we focus on further optimizing the embedded design process and deliver MCU-based solutions that enable the creation of an entirely new generation of end customer products encompassing virtually everything we touch, hear, see and say.

2012年11月28日 星期三

高階主管不好幹?!

我記得以前我剛進入園區工作時,一開始是在一家小公司裡,公司約十個人。

但是公司內的創始員工都是來自於園區大公司,有些甚至他們離開大公司時,

他們曾經待過的部門經理主管還只是目前是這個領域裡龍頭教父...

人家幹經理的現在已經是貴為股王公司董事長了。

那時因為我都未曾待過那麼大的公司,甚至也都還沒嘗過什麼員工股票分紅這檔子事。

所以我就一直很納悶的想:為什麼他們這些人,好好的大公司不待?還要跑出來辛苦

搞東搞西的呢?!大樹底下不是好乘涼嗎?!更何況只是搞技術而已嘛!有必要

得這樣子辛苦的重頭開始嗎?!那時候也算是菜鳥,所以也不知怎麼原因?

老鳥有時偶爾會簡單的回答一句:以後您就會懂了啦。

有一天我自己也終於有機會到大公司服務了,也有機會升遷幹主管了。

慢慢的我也可以體會到這箇中的道理了,因為大公司大,產品線多...資源有時會有限,

甚至大公司的營運考量不會只從很簡單的 1+1 =2 的道理來推理。

簡單來說:以我們搞技術的人來看,明明我們為了我們手上的計畫或產品會

無怨無悔的付出與整天熬夜賣肝...但是公司也不一定體會得到,甚至有時您都會懷疑

公司對於您部門或產品線不是很重視的樣子?!最常見的情況就是:您明明都已經

忙不過來了,公司還是不願意再投資源?您甚至會幫公司算說:明明就那麼一點點

資源而已,為什麼公司還那麼吝嗇呢?一開始的溝通?陳情...甚至最後激烈闡述。

結果都是一樣的。...這時候您怎麼辦?!默默承受?!但您明明手下又帶了一個部門,

您又如何跟部門人員解釋呢?!您又不能學宅男工程師,整天矇著頭當縮頭烏龜,

人家部門員工要如何看待您這位主管呢?!在這樣子的部門裡工作時,員工怎麼會

看到未來呢?...就算您的上級主管很看重您的專才,但是呢?!您如何自處呢?

---

換個角度想:既然您的部門或產品線有如此的發展困境,您怎麼辦?!研發嘛!

就是需要長期的資源投入,沒有資源投入,是很難拿出成績的,

不要說:領薪水這檔子的事。就算是小員工也是希望從產品開發與研究議題可以看到

屬於自己未來的美景,要不然...您天天只是寫程式,搞硬體...難道只是為了一份薪水?

最可憐的是:就算公司賺錢,您的部門或產品線不好,一樣也不會好到哪裡去的!

---- 結果就是:以後您就會懂了啦。

-------------------------------------------------------

好了~經過這麼多年的歷練,也慢慢懂得這些除了技術以外的東西,而您的工作資歷

也足以可以開創新局了,所以或許有人會找您另起爐灶,讓您也有機會嘗一嘗

當個創始員工的機會。但是當您越來越老鳥時,有些事情演變的趨勢也都不用等到

事情發生的那一天時,您才會是最後一個知道的人。--- 就是我常講:已經練就一身

"預知死亡紀事"的好本領了。因為您也開始懂得對老闆察言觀色了,許多事情您是

跟老闆一樣,心中也有一個算盤,您也會,甚至比老闆還會算...您就會更懂得

應對進退的大道理了。--- 人家不是有一句名言嗎:上台靠機會,下台靠智慧。

等您職場歷練久了,機會自然不少,但是長智慧的機會卻不一定很多。

所以我們就可以看到這些報章雜誌所寫的內容了。

----

好的工作不一定好找,但要找個支持您的好主管更不容易...有個支持您的好主管,

也不一定可以永保您一生幸福美滿,因為您的主管上面可能還有個老闆,

因為有可能有一天連支持您的主管也不一定承受得了他的老闆,也有可能比您還早陣亡。

道理很簡單,當您位置爬的越高,您所要承受的壓力就越大...就算您是幹總經理的,

也沒有人說得準說:您可以幹幾年?因為哪天董事會不爽...拿不出績效,您也是一樣

要捲鋪蓋走人的。尤其是以目前業界競爭這麼激烈,...機會當然很多,但是

還是老話一句:您到底有沒有已經長智慧了沒?!.........

=--------------------

粥少僧多 七成台幹「回不去

  • 2012-11-27 01:15 
  • 中國時報 
  • 洪凱音/台北報導

 政府大力祭出優惠,鼓勵台商回流,希望再創國內經濟高峰;不過,當年跟隨台商赴大陸開疆闢土的台幹,卻得在這波回流熱潮中「另覓」良緣。一○四人力銀行獵才派遣事業群資深副總晉麗明表示,除非是老臣或不可取代,否則,七成台商回流不會給台幹留位子,更簡單來說,多數台幹已「回不去了」,因為台灣沒有他們的發揮舞台。

 晉麗明分析,台灣中、高階供過於求,少了外派職務加給,薪資當然較台幹便宜,除非願意薪資「降級」,否則,台幹一旦決定赴大陸發展,就沒有後路,這波浪潮中,只能「往前衝」,投靠陸企、外商或其他台商。一一一一人力銀行高階獵頭部協理林一芬表示,台灣公司規模相對小,主管一旦外派到大陸,在台新生代可立刻遞補,在回流過程,就沒有這麼多職缺給台幹。

 晉麗明表示,過去高科技業出手大方,獵才部門的營收七成來自幫科技業網羅中高階人才,其他三成營收來自服務業、傳產業或製造業等;受大陸內需與服務業發展影響,今年大陸對服務業求才若渴的程度超乎想像,幾乎快與科技業相互抗衡。

 晉麗明強調,近年來台灣咖啡、茶飲、通訊、賣場等連鎖商店赴大陸發展已站穩腳步,現在對跨省開拓連鎖分店非常殷切,有通路拓展與管理能力的主管不僅台商搶翻天,陸企也加入搶人行列,挖角行情(年薪)已高達新台幣五百萬,相當台灣薪資的兩倍。

----

設計奇才艾夫 蘋果最重要員工


圖/經濟日報提供

1997年的9月,有位30歲的設計師本來打算辭去蘋果公司的工作,但他不知何故留了下來,還安度了最近這波大規模高層改組,成為蘋果最重要的員工。他是蘋果設計長艾夫(Jonathan Ive),在蘋果大家叫他強尼(Jony)。

1997年的蘋果迷失方向,高層忙著提高獲利,而非創新產品,這個邏輯在當時很合理,因為蘋果正處於破產邊緣。但當時艾夫有等待的理由,因為蘋果剛以4億美元買下NeXT Software,把出走的共同創辦人賈伯斯找回來。

賈伯斯當時雖然還不是執行長,卻很快改變了公司文化,他告訴員工,蘋果應該專心打造絕佳產品,不是賺錢。這番話打消艾夫的辭意。

蘋果從谷底翻身為全球市值最高的企業,是美國企業史上最令人難忘的一頁歷史,而當時決定留下來的艾夫功不可沒。現任執行長庫克日前宣布,領導硬體設計的艾夫,將兼任軟體設計(蘋果稱為「人機介面」),代表艾夫在世界上最具影響力科技公司裡軟硬體大權一把抓,將引領所有重要的產品決策。

在蘋果,庫克是最有權力的員工,艾夫是最重要的員工,所有主要產品決策今後將由艾夫主導。

賈伯斯辭世後,所有人好奇誰能補上遺缺,過去12個月這個任務由「一群主管」共同承擔,如今無疑落到艾夫一個人身上。

賈伯斯曾對為他撰寫自傳的艾薩克森(Walter Issacson)說:「若說我在蘋果有個精神夥伴,那人會是強尼。」

賈伯斯和艾夫在工作上密切合作,同事甚至將兩人名字並稱「Jives」,兩人常在公司園區或員工餐廳討論事情。

賈伯斯妻子羅琳(Laurene Powell)對艾薩克森說:「強尼有特別的地位,他會來我們家作客,2家人變得親近,賈伯斯生命中很多人可以代替,但不會是強尼。」

兩人在賈伯斯回鍋蘋果後建立起深厚情誼,賈伯斯巡視內部的設計實驗室時,發現艾夫的作品。

賈伯斯原本想從公司外挖角人才以振興蘋果,看到艾夫的作品後改變心意,兩人也確實創造出史上最具代表性的電腦設計。

當時對蘋果心灰意冷的艾夫說:「我們討論外觀和材料,我們擁有相同的頻率,霎時我明白為何自己熱愛這家公司。」

艾夫和賈伯斯第1個主要作品,是一體成形、有多種色彩的麥金塔電腦(iMac),此後合作愈來愈密切。在電腦造型一成不變的年代,有著透明亮彩曲線外型的iMac很快吸引眾人目光。如果在舊時代的蘋果,艾夫的意見絕對不會被採納,因為流線的設計會提高成本。

艾夫運用在iMac的巧思凸顯他的個性和設計哲學─希望科技與人更親近。他某次受訪時說:「我上大學時很不會使用電腦,一度以為自己對科技一竅不通,這個打擊很大,因為我得靠電腦才能完成很多設計。」後來他發現麥金塔電腦,找到與設計師相通的電腦。

雖然近期上市的iPad mini被嫌價格太貴(329美元起跳),艾夫強調iPad mini功能絲毫不比iPad遜色,他說:「iPad mini是濃縮,可不是縮減。」

或許是預見蘋果權力交接的震盪,賈伯斯生前曾說:「除了我,艾夫的權力比誰都大。沒人能告訴他該做什麼、不做什麼,這是我建立的模式。」這段話或許解釋了艾夫為何擊敗曾領導iOS的霍斯托(Scott Forstall)。

傳言說霍斯托在賈伯斯病假期間快速崛起,據說他想當執行長,有意挑戰庫克。相較之下,艾夫有商業概念,但他只想當蘋果產品一哥。如今艾夫不但如願,而且是繼賈伯斯之後、唯一肩負軟硬體權責的人。(綜合外電)

【2012/11/19 經濟日報


---

微軟Windows總裁 閃電離職
微軟公司12日宣布,Windows部門總裁辛諾夫斯基(Steven Sinofsky)離職,由Windows專案管理副總裁拉爾森格林(Julie Larson-Green)負責所有Windows相關軟、硬體業務,新人事調整立即生效。

微軟未公布辛諾夫斯基離職原因,但消息人士透露,他與執行長鮑默爾和其他主管處不來。消息人士表示,Windows 8作業系統才剛推出,鮑默爾就設立新團隊,著手準備新一代Windows。

鮑默爾正藉推出新產品與調整管理團隊,因應來自蘋果與其他行動裝置大廠的搶市壓力。

太平洋尖峰證券公司分析師巴尼可說:「這是令人震驚的消息。和許多人一樣,我以為辛諾夫斯基將成為鮑默爾的接班人選。」

鮑默爾12日在員工備忘錄中僅淡淡地表示:「辛諾夫斯基已決定離開公司。」他隨後另發布聲明,感謝辛諾夫斯基對微軟的貢獻,指出公司需進一步整合一系列產品,「整合產品並加快研發周期是很迫切的」。

消息人士指出,辛諾夫斯基此刻離職,與剛上市產品(Windows 8或微軟平板電腦Surface)的品質或市場接受度都無關。

47歲的辛諾夫斯基在微軟任職長達23年,1989年加入微軟,多數時間專注於Office系列產品,2006年轉調Windows 部門。在市場對Vista作業系統接受度不佳時期,辛諾夫斯基穩住該部門。

辛諾夫斯基曾被視為鮑默爾接班人選,但近來未能力挽狂瀾,遏止個人電腦(PC)客戶流失、轉向iPad製造商蘋果等競爭對手,以致Windows部門過去8季中有6季營收低於分析師預估。

接手辛諾夫斯基工作的拉爾森格林1993年加入微軟,當年與辛諾夫斯基一起從Office部門轉調,如今是微軟位階最高的女性主管之一,更帶領團隊大刀闊斧讓Windows 8設計改頭換面。

拉爾森格林擁有西雅圖大學軟體工程碩士與西華盛頓大學商業管理學士學位,且以合作能力及凝聚團隊合作的能力著稱。

【2012/11/14 經濟日報】

------------------------

微軟Win 8之父閃辭 品牌電腦廠震驚

專家憂重演Vista失敗 「跨界做硬體製造許多敵人」

2012年11月14日 

 

王郁倫、陳智偉╱綜合報導】Windows 8上市不到3周,負責開發、有Win 8之父之稱的微軟(Microsoft)Windows事業部總裁西諾夫斯基(Steven Sinofsky)周一閃電辭職,為Win 8及Surface平板電腦前景平添陰霾,品牌電腦業者則高度震驚,密切關注於微軟硬體策略變化。

微軟Windows部門負責人西諾夫斯基昨突宣布去職,並即日起生效,品牌業者高度震驚,主要在於品牌業者包括聯想、三星、宏碁(2353)、華碩(2357)等業者都齊心力拱Win 8(Windows 8)上市,期望Win 8觸控特色能與平板抗衡,微軟也號稱砸15億美元(約435億元台幣)替Win 8大打行銷戰。 

凸顯Win 8買氣不佳

但如今Win 8上市時間還短,此時操盤大將去職,品牌業者憂心凸顯Win 8買氣不佳事實,微軟後續要如何力挽消費者信心添變數。
電腦品牌業者分析,操盤人去職,Win 8上市後銷售不佳應是導火線,但陣前換將無疑讓Win 8未來前景打上很大問號,由於西諾夫斯基主導下,微軟仿造蘋果模式進行垂直整合,切入硬體開發Surface平板,後續更傳言有Surface電話及Ultrabook,現在西諾夫斯基下台,是否在硬體策略上出現變數值得密切注意。
宏碁(2353)董事長王振堂日前猛烈抨擊微軟Surface RT策略,但顯然現在RT平板電腦銷售不盡理想,業者預期,若2013年初Surface銷售仍不佳,可能讓該硬體策略就此結束,若銷售轉旺則微軟將會積極進攻。
市調機構IDC(國際數據資訊)分析師Bob O’Donnell表示,對企業用戶而言,Win 8簡直是「Vista翻版」(編按:Vista是微軟過去推出最失敗的作業系統),他表示,執行長鮑默(Steve Ballmer)曾透露,微軟計劃推出的Surface還會有其他硬體,不排除是Surface Ultrabook或手機,現在西諾夫斯基下台,或許品牌電腦廠商會慶幸,但Bob O’Donnell不認為微軟策略會因此改變。
不過,Bob O’Donnell也認為,微軟各部門橫向溝通不佳,跨界做硬體成為許多人的敵人。 

微軟部門橫向溝通差

據《華爾街日報》報導,西諾夫斯基在微軟23年歷任要職,由Office部門管到Windows部門,是催生Win 7、Win 8的靈魂人物,被視為最有機會取代鮑默接任執行長的高階主管。
不過,外傳個性極端,雖然總能完成複雜的軟體開發計劃,如期推出產品,但用人小圈圈,難以和其他部門主管及協力廠合作,人和問題阻礙他更上層樓。
西諾夫斯基遺缺由他2位女子弟兵接手,拉森葛琳(Julie Larson-Green)將負責Windows軟、硬體等研發工作,芮勒(Tami Reller)則掌行銷、財務等業務。 

【西諾夫斯基小檔案】

年齡:47歲(1965年生)
學歷:麻州大學資訊工程碩士康乃爾大學畢業
薪酬:2012年約858萬美元(約2.5億元台幣)
經歷:
◎微軟Windows事業部總裁、資深副總裁
◎微軟Office事業部資深副總裁、副總裁產品開發事蹟
◎負責Windows 7、8
◎主導Windows Live、IE 8
◎負責Office 2000、XP、2003、2007
◎參與Office 95、97
資料來源:綜合外電 

2012年11月23日 星期五

新一代八核心的ARM

我今天看到這一則報導時,的確是有一點感觸啦。

之前我也有搞過所謂"八核心的微控器",當然啊,我們搞的那個八核心跟新聞中的

八核心是不一樣的東西。我想訴求的市場地位應該也不同。

但是當初我在搞的時候也深知這一種多核心架構的東西早晚也會出現的,

因為以前我在做MP3 SOC 時,他們裡面就是同時埋了一棵8051 + ADI 的DSP。

產品的訴求都是類似的:The Right size for right task 。

所以您也不用太訝異的說:這是什麼偉大的創新或應用...基本來說:我們常講的

SOC (system on Chip )其實也是類似的,只不過以前都只埋了一棵簡單的MCU ,

然後再依照不同的應用條件與環境,利用硬體設計提供相對應的周邊。

譬如:您要搞數位相機?!那就利用硬體 IP 幫您支持一些Sensor 用的TG

(timeing Generation),再外加一些所謂的JPEG engine 等等...

如果您是搞USB 隨身碟的,就幫您加了 NAND Flash Controller 外加USB SIE 。

---

只不過隨著周邊應用的提升,加這些常見的硬體周邊也沒啥大不了的事,您會,

別人也會,再不會的~也沒關係,只要這些搞FPGA 寫Verilog 的工程師,多待過

幾家公司之後,應該手上都有這些東西了吧。...............

只是現在很多3C 產品都比較標榜一些軟體應用平台:譬如有名的Android 啊...

所以:現在搞 3C 產品主要還是在應用軟體平台上的附加價值了吧。

理所當然的您就可以看到人家就是直接用 A7 + A15 這一種幾乎是以發揮軟體效能為訴求。

這一點就跟我們當初搞的八核心MCU 的觀念就有很大的不同。肯定的是:

市場定位就不同了。那市場不同,當然賣法也會不同。...有時呢?!隨著賣法不同,

最後也會影響產品發展定位,所以產品發展初衷的裡想定位也會隨之改變...

那您跟我說:那到底產品開發是要聽市場業務的聲音呢?!還是RD 的聲音呢?

其實答案應該還是共同努力的創造出一個雙贏的作法。要不然您認為蘋果產品的成功

是硬體厲害呢?!還是軟體厲害?!還是人家整體所創造那一種工業產品的質感?

搞技術本身沒有錯,這也之所以會成為RD 工程師們心中的堅定的信念。

只是萬一一不小心稍微偏移了這樣子的理念之後,您還存在多少的堅持?!

-----

其實我還是很高興 ARM 這一次發表的big.LITTLE 的架構處理器。

因為他不只是創造單一的一棵微處理器的概念,他背後也創造相關產業的技術提昇,

可以激勵出更多人在系統應用的創造能力,我想這才是一個成功的產品在創造

話題時,也同時創造了市場需求。這不就是以前我們在玩 8051 或 PIC 時,

常常在講的事嗎?!您說:對不對?!

 ---

2012年11月22日18:59 來源:天極網 
||

  多核心處理器,如今已是市場中高端旗艦級智能手機硬件配置的標桿。硬件性能軍備競賽所衍生的性能過剩問題,也是業界、消費者所普遍關註的話題。智能手機處理器不斷飆升態勢下,八核處理器何時亮相則是另一個備受關註的話題。

  三星big.LITTLE處理器將采用混合架構設計

  就在日前,有國外媒體透露稱三星公司即將於明年率先發布八核心智能移動終端處理器。據悉三星公司處理器設計團隊繼今年推出三星Exynos 4系列及三星Exynos 5系列四核處理器後,目前正在加緊對於全新big.LITTLE處理器的研發工作。這顆八核處理器將采用混合架構形式,其將由1.8GHz主頻Cortex-A15架構四核心與1.2GHz主頻Cortex-A7架構四核心共同組成。

  據悉介紹稱,Cortex-A15架構四核心將肩負相對繁重的運算處理工作,Cortex-A7架構四核心將用於常規任務處理。與此同時借助Cortex-A7架構優勢,big.LITTLE處理器能耗也將得到有效控制。除此之外有消息稱,這顆處理器最早預計於明年2月19日正式發布。

----

ISSCC:三星展示big.little,英特爾、Nvidia缺席

上網時間: 2012年11月22日

 

三星(Samsung)將在明年二月的國際固態電路大會(ISSCC)中,展示採用 ARM big.little 概念的行動應用處理器。

這是少數將在該會議大披露的新款微處理器,但包括英特爾(Intel)的 HaswellNvidia 的丹佛計畫(Project Denver),都很明顯地缺席。不過,英特爾和 Nvidia 都將就新的晶片到晶片連接提出最新論文,展示他們對未來處理器的規劃。

三星將揭露具有兩個四核心叢集的 28nm SoC 詳細資料。其中一個叢集執行在1.8GHz,具有2MB L2 快取,主要針對高性能應用;另一款速度為1.2GHz,可用於調節能源效率。

該晶片與 ARM 所提出之採用 32位元 A15 和 A7 核心的 big.little 架構相同。今年10月時,ARM曾表示這種方法提供了比預期還要高的效益,未來將廣泛應用在智慧手機中。

Linley Group 資深分析師Kevin Krewell表示,三星將推出首款 big.little 處理器。 A7 核心應該能處理大多數智慧手機的任務,而A15核心則處理需要高性能的需求,如遊戲。

而其他如高通(Qualcomm)、 Nvidia 和其他預計2013年推出,將與英特爾 22nm Haswell 在平板市場競爭的處理器則並未計劃在 ISSCC 上披露。根據過去經驗,英特爾在會議上提出的論文向來與處理器無關。

不過,這家 x86 巨擘將描述一款頻寬達1Tb的可擴展64通道晶片到晶片互連。 該鏈路使用多個2~16Gb/s通道,執行在0.8~2.6 pJ /bit,採用32nm CMOS製程,總匯流排功耗為2.6W

這篇文章介紹了英特爾研究院(Intel Labs)的研究成果。英特爾實驗室資深首席工程師Bryan Casper表示,該論文描述了使用Samtec的micro-twinax線路,以及 Ardent Concepts 的連接器來連接Tb/s等級的晶片,否則功耗可能會拉升至20W。

Casper表示,直徑1到2mm的線束將是“我們在跨越行動和伺服器應用時,向前邁進的重要技術。次pJ /bit I/O非常重要,因為這是快速開啟和關閉I/O連接的關鍵。”

Nvidia 將描述一款20Gb/s的串列晶片到晶片28nm CMOS,它採用0.9V電源,電源效率0.54pJ/b。這項互連技術可能會與Nvidia的丹佛計畫整合,也可能應用在從筆電到超級電腦等所有ARM和繪圖核心處理器系列中。

此外,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ICT)將提出新版龍芯3B處理器 (Godson 3B),該元件採用32nm。在此之前,ICT展示過八核心65nm CPU,並建議直接跨越到32nm。

在ISSCC上,工程師將詳細介紹Godson-3B1500,這是一款32nm high-K金屬閘極元件,在1.35 GHz、40W條件下可提供172.8 GFLOPS性能。在同等功耗條件下,新處理器性能較65nm版本的128 Gflops有顯著提升,這主要歸功於新製、架構和電路的改良。

在其他論文中,德州儀器(TI)和麻省理工學院(MIT)將提出一款200MHz的影像解碼器,可符合高效影像編碼標準,提供每秒249M畫素性能。它支援3,840 × 2,160畫素解析度,在0.9V時耗電76mW。

瑞薩(Renesas)將描述一款整合手機晶片,其中包含28nm雙核心1.5GHz CPU、 LTE/HSPA + 基頻數據機處理器、繪圖加速器和電源管理單元。 AMD, IBM和甲骨文(Oracle)則將分別就其 Jaguar, zSeries 和 Sparc T5 發表論文。

編譯: Joy Teng

(參考原文:ISSCC: Samsung big.little, but no Intel, Nvidia CPUs,by Rick Merritt)



big.Little 設計, ARM 未來架構省電秘訣!

 

ARM 最近新架構多連發,除了64位元基礎架構 ARMv8 , Cortex-A15 ,Mali-T658 之外,還有連同 big.LITTLE 技術一同宣佈的 Cortex-A7 架構。尤其 big.LITTLE 架構將會是 ARM 繼續貫徹省電高效能原則的重要技術。

跳轉繼續:

先從 ARM Cortex-A7 介紹起,這個架構是針對 big.LITTLE 架構以及低成本智慧手機打造的省電運算核心架構,亦能提供多核架構設計。 Cortex-A7 訴求單核效能與目前 Cortex-A8 差異不大,然而功耗以及核心體積(注:是整個 SoC 中的核心所佔面積。)皆為 Cortex-A8 的 1/5 ,且雖是精簡化架構,然能完整對應 ARMv7 架構,相容於其他 Cortex-A 設計。

Cortex-A7 除了單獨作為應用處理器核心以外,另一個重要的目的就是成為 ARM 全新 big.LITTLE 技術的輔助架構。關於 big.LITTLE 架構,請先觀看以下的短片。

 

所謂的 big.Little 技術,與 NVIDIA Tegra 3 所具備的 vSMP (請見相關新聞)有異曲同工之妙,但是 vSMP 是利用現行的兩套 Cortex-A9 架構組成,但是 big.LITTLE 則是由高效能的雙核 Cortex-A15 以及低功耗的雙核 Cortex-A7 組成。

就像上面的影片一樣, Cortex-A7 就像是影片中的瘦子,而 Cortex-A15 就像是胖子一樣, Cortex-A15 本身就是針對高效能運算而來,先天架構就比現在的 Cortex-A8 以及 Cortex-A9 更為複雜,同時脈效能也預期比 A8 、 A9 高出 50% ,時脈更是設定在 2.5 GHz左右;反觀 Cortex-A7 時脈則是設定在 1GHz 上下,且功耗遠比現行的 A8 還要低。

big.LITTLE 就是讓系統在低負載時將系統交由 Cortex-A7 架構負責,等到高運算需求,再轉到具備高效能的 Cortex-A15 架構,而兩者由於架構具備相容性,系統不會因為負責的核心改變而產生改變,使用者也不會感受到轉移的影響。

如果以 x86 的架構形容,那就像是把 Atom 跟 Core i 同時組在一套系統上,一般上網文書使用採用 Atom ,而遊戲以及運算則轉移到 Core i 處理器一樣的意思。

可以說 Cortex-A7 的誕生,除了滿足低階手持裝置市場以外,更大的一部份是為了彌補 Cortex-A15 往高效能發展之後,避免背棄 ARM 一貫省電原則下的解決之道。雖然這個架構至少要到明年底(甚至要遠到2014年後。)才會有機會看到實品,但對於先前不少業界人士質疑 ARM 走向高效能發展之後會否忽略功耗一事, ARM 也已經備好解決功耗的方案,至少令筆者鬆了一口氣了。

另外, ARM 也正式宣佈在台灣新竹設立研發中心,台灣是全球第十一個、也是亞洲包含印度第三個研發中心,針對製程以及半導體設計與台灣客戶更緊密的結合,初期將會配置 6~8 名工程師,外籍以及台灣當地各半,而 ARM 也預計會逐漸擴大服務人數。畢竟台灣一年生產的 ARM 架構產品就佔全球總量一半以上,深入台灣產業供應鍊也是很合理的。

 

2012年11月22日 星期四

一趟平板旅程 看台灣電子業三條出路(連結)

這是月初的一篇國內期刊,反而是在國外網站看到全文...

然後大家還可比對一下一年前的相關報導,大家可以知道這一年來大家都做了什麼?

期待Ultrbook ?! Windows Win 8 ?!...

然後我還看到國內相關產業新聞說~我們在哪些地區的NB 銷售量躍升第一 %$#@?

這個就好像安慰自己說:我們生產的 MP3 晶片銷售佔全球第一?!...人家都已經都

不想搞的東西,您跑去爭第一,要幹嘛?!...現在有很多搞電子產業的朋友都跟我說:

他們在賣零件啊?!或是賣3C 電子產品時,就好像在賣螺絲五金一樣。

其實如果電子產品可以搞到像螺絲五金的也蠻不錯的啊,代表那個東西不用再改版了。

但偏偏電子這個東西,就是得天天,每季就得要有新產品,新的賣點。

否則也就沒有什麼新題材可以激勵一下士氣或股價了。

但話又說回來,那又有誰真正的能做到跨出改變的第一步?!現在這個產業都搞得非大

不可似的。...前兩天去園區拜訪一位廠商,經過他們董事長室時,驚鴻一瞥看到

其公司董事長一手托著下巴,一手抓著滑鼠,兩眼無神的看著電腦螢幕...

在昏暗的背光下更顯得行影孤單。想必他一定在想說:為什麼公司現在股價會這麼慘澹?!

------

您想知道?!我們也想知道啊...

看看報導文章中,原本還以為可以看到台灣電子業的新出路,結果:竟然是要去轉行

去做別的產品,賣別的東西?--- 您們這些有錢的老闆當然可以啊,但我們無辜的

小工程師怎麼辦?...不過呢?!或許人家想的也沒錯,您看他們原來的老董事長

這幾年為了賣自己品牌的NoteBook 或平版...也想學人家蘋果的賈伯斯搞個

產品發表大會,賣力的演出。但是呢?!我每次看到這些畫面時,難道他們這麼大的

公司真的沒有一個比較上相的可以上台嗎?!我看到他們公司那位老董事長那兩眼無神

神情越來越憔悴的模樣,甚至還覺得那身形微微佝僂的身軀...捧著自家產品在那邊

東摸摸西摸摸時。我就想起他們家的工程師們應該是比他更可憐了。

然後全球的客人會怎麼想?!....有需要這麼賣力演出嗎?!...

不知大家有沒有跟我有一樣的感覺?!....看到這個畫面,不要說要不要買他們家的產品啊,

總覺得應該不要去這家公司上班才對吧!...............

---

一趟平板旅程 看台灣電子業三條出路

http://big5.nikkeibp.com.cn/news/digi/63604-20121119.html?ref=ML

...

台灣,不再無法取代!少了零組件建議權,影響力大減

  但,它也正讓台灣逐漸變得「不那麼重要」!這,正開始影響到我們腰包。2005年5月,美國《商業週刊》製作了「Why Taiwan Matters」的封面,文中提到,「沒有了它(台灣),世界經濟將無法運作」(The global economy couldn't function without it.),並以「中東原油」比喻台灣電子業,兩者都是短期內不可取代的。

  2001年,一位澳洲記者愛迪生(Craig Addison)寫下《矽屏障──台灣最堅實的國防》這本書,他斷言台灣將因為半導體產業供應鏈在全球的無可替代,不僅是兩岸科技業競逐最堅實的堡壘,也是免於政治威脅的重要籌碼。

  台灣在全球電子業喊水能結凍的實力,在平板電腦時代,卻被大打折扣。 數字可解釋一部分現象: 2%,這是一台New iPad成本結構中,台灣系統組裝廠能賺到的利潤。80%:這是一台New iPad中,被美韓吃下的五大關鍵零組件利潤佔比。

  360元:台灣做一台售價約兩萬元的筆記型電腦賺的錢,是生產一台平板電腦的兩倍。

  你一定會想,台灣早已經習慣低毛利。但只要仍有主導權,在科技產業的影響力,仍全球無人能及。

  但,在平板時代,台灣正失去最重要的「零組件採購建議權」。這,正是影響毛利,也讓台灣聚落影響力降低的主因。
...

...

大餅,看得到吃不到!軟體生意沾不上邊,利潤越賺越薄

...


  而台灣在後段的相關軟體服務卻沾不上邊,台灣在平板電腦的世界中,成為了「硬體全聯社」。用全台灣最好的資源,只能賺價值鏈中最微薄的部分。

  看不到下一步的成長動能,科技業不斷下滑的獲利表現,廣達2012年第二季的毛利率僅4%,外資也持續降低對傳統電腦公司的持股。

  600萬的電子業股東荷包縮水,77萬科技業員工越來越苦。

....

人力,向服務業流動!多人分食職缺,平均薪資變少

....  


  這股大潮不僅影響我們的荷包,還可能影響工作機會。

  經濟部促進投資聯合協調中心調查顯示,民間企業2013年預定的重大投資金額僅有2200多億元,比2011年此時的調查足足少了8成,這些錢,背後代表的都是工作機會。但根據教育部統計,目前仍在就讀科技相關科系的大專院校生卻仍高達44.6萬餘人。 
 
...

改變,其實已從小處開始,分三路出發:

...


  火山,改變了地貌,各種路徑都變成可能。雖然今日上自馬政府、下至民間企業,沒有人能準確說出台灣下一個大產值的經濟成長動能在哪。但,我們至少可以做一件事情:開放。

.....

=============

誰,獵殺了台灣電子業?——霓虹天鵝效應

2011/09/14 00:00
 
 
 
....
 
它,恐怖在哪?明知它下一步,大夥卻束手無策

  接受本刊專訪的史威格觀察,絕大多數人遇上真正重大,百年難得一見的大改變時,即使徵兆再明顯,絕大部分人卻連迴避風險的思考能力都失去了。

  「人類的心智,遇上真正罕見、重要、難以預料的事時,經常顯得毫無準備,」他說:「我們的心智,和我們的市場,都沒準備好面對霓虹天鵝的挑戰。」
 
...
 
 

2012年11月20日 星期二

另一家大陸多核處理器晶片廠

很巧~昨天我有稍微介紹了大陸福州瑞芯微的RK3066 雙核產品。

今天報紙就又報了大陸另一家手機與平版晶片廠-- 海思。

或許對大陸人來說:可能還是多多少少有一點民族情節,我在大陸工作的台籍工程師們

最近不約而同的都在玩這些大陸相關產品的解決方案。

他們都一致跟我說:Chamber ...您不要再老土了啦。人家現在已經不可同日而語了。

跟他配合的這些大陸團隊,其實以前也都有待過台廠,也包括我們的龍頭企業:大M。

在工作環境上,他們在繞完台灣這些晶片廠之後,最終還是繞回他們本土晶片廠。

我想這一種趨勢應該也避免不了了吧。

前兩天我不是有提到有關台灣某公司做USB Flash 控制IC 廠的消息嗎?!

他們轉投資的公司就是想做跟這些大陸晶片廠類似的產品,也是講求ARM 核心,

一樣得要求高效能的多媒體功能...結果呢?!我們當然就可以知道最後下場了。

其實道理很簡單,您做這些東西時,您所定義的推廣市場在哪?!

當然就是大陸啊~但是您看人家是挾著政府重點扶持產業。(玩我們以前玩的遊戲規則)

市場與資源比我們充沛...據在大陸的朋友表示:人家晶片報出來的價格就是我們的成本。

您說:您要怎麼玩?!那也更不用說:除了硬體以外,人家所投注的軟體作業平台的

人力資源比我們還深~還廣。以前我們在大陸推廣相關控制晶片時,我們都還得借重

他們這方面的資源,我剛剛不是說過了嗎?!他們這些系統工程師們都曾經有待過台灣

相關晶片廠的工作呢~

============

其實我昨天之所以會提到這一件事是因為我週末的時候已經經由朋友看到這些方案的

相關電路圖及相關解決方案了。朋友說:他最近深感在台灣這一行裡,有點前途茫茫

之挫折。...一位在大陸企業朋友,問他有沒有興趣乾脆去幫他處理類似的系統產品開發?

我們倆就這些相關資訊交換意見與討論了整個下午,說真的~的確人家有著許多

市場優勢。又加上台灣目前許多政經政策一直混亂....產業相關人才不足。

新一代年輕工程師的學經歷程度越來越不禁磨練。(當然我們不能怪這些年輕人...)

坦白講了...就算您光有胸懷大志,有一定的市場企圖心,但您手邊又沒兵又沒將的

技術團隊?!整個投資金市場又很弱...您怎麼玩?!--- 這是一個非常現實的問題。

想一想:如果換成是您時,您又做如何抉擇?!

您就不要跟我們說:您可以努力的學這些Android...您還來得及嗎?!

等您們到了我們這一種年紀時,您就會知道了啦。

或許我們對於整個大環境的政策也一直搞不懂,也不知道我們英明的政府到底打算

如何調整我們的產業政策,但對於我們這些小老百姓,小小工程師們來說:

這些都已經是面臨迫在眼前的抉擇了。...您說呢?!...

======

《科技》海思4核手機晶片出貨,不利台廠

  • 2012-11-20 08:57 
  • 時報資訊 
  • 【時報-台北電】
大陸華為在11月開賣的四核心智慧手機所搭載的高階應用處理器,是自家旗下IC設計公司海思的K3V2晶片組。工研院ITIS計畫觀察,未來華為高階智慧手機所用晶片組平台將重壓在海思身上,對台灣未來發展高階應用處理器(目前台灣以聯發科為主)將產生不利的影響。

 ITIS預估,隨著大陸經濟持續成長,以及台灣在大陸市場競爭漸獲改善,帶動台灣IC設計業2012年呈現年成長表現,預估全年成長6.5%,產值為4,106億元。

 華為是大陸最大系統商,ITIS觀察,華為正積極依循美國蘋果、韓國三星模式,建立自給核心晶片,而海思的高階應用處理器市場的勢力範圍也因為母公司華為,擁有產品試驗場及穩定訂單來源協助,現在已成功建立高階應用處理器技術。華為扶植海思的策略動作,將衝擊依賴大陸市場的台灣IC設計公司未來發展空間。

 ITIS觀察台灣IC設計業,自從2011下半年起經歷產品線調整陣痛之後,在2012年第3季已連續出現2個季度成長。在智慧手機、平板電腦等領域,已成功打入許多國際品牌大廠供應鏈IC設計公司為成長領頭羊,且其國際品牌客戶中包括大陸知名品牌中興、華為等。

 隨著國內IC設計業者搶食到更多的智慧手持裝置晶片商機,以及大陸LCD TV、消費性產品等驅動與控制晶片出貨量的成長,ITIS統計,2012年第3季台灣IC設計產業的產值為1,135億元,較2012年第2季成長12.4%

 展望第4季,ITIS分析,雖然歐債危機後續發展不確定性仍在、全球PC/NB需求仍不見好轉,而且接著也將進入電子產品需求的傳統淡季。然而,隨著國內業者在智慧手持裝置晶片出貨量增溫帶動下,可望減輕過去以往淡季效應的衝擊,因此預估,第4季台灣IC設計業產值達將1,066億元,季衰退約6.1%左右。(新聞來源:工商時報─記者楊曉芳/台北報導)

------------

華為扶植海思 不利聯發科

  • 2012-11-20 00:59 
  • 旺報 
  • 記者葉文義/台北報導

 工研院IEK ITIS計畫發布最新產業報告指出,大陸IC設計業者海思在母公司華為作為其初代產品試驗場及提供穩定訂單來源的協助下,已成功建立高階應用處理器技術。同時,預估未來華為高階智慧手機所用晶片組平台將重壓在海思身上,對台灣未來發展高階應用處理器如聯發科等將產生不利的影響。

 IEK指出,華為是大陸最大系統商,未來有機會循Apple、Samsung模式,建立海思高階應用處理器市場勢力範圍。

 2012年2月時海思宣布開發出K3V2處理器,4核A9,主頻分別為1.2GHz和1.5GHz。華為宣稱性能超過NVIDIA 4核晶片Tegra3約30%至50%,華為也在MWC 2012發表K3V2處理器,並展示首款採用的智慧手機Ascend D quad,高度展現出自行開發高階應用處理器的企圖心。

 華為在今年10月底已推出採用K3V2的高階智慧手機,處理器由台積電代工,採用40奈米製程。

--------

擎泰前10月虧損 超過1股本

2012年11月17日

【楊喻斐╱台北報導】記憶體控制晶片設計廠擎泰科技(3555)今年以來營運績效不彰,累計前10月稅前淨損高達6.53億元,每股稅前淨損10.06元,超越1個資本額。另外,市場傳出擎泰持股17.52%的擎展科技已於10月底正式結束營運,部分團隊則重新回到擎泰。
擎泰為NAND Flash(儲存型快閃記憶體)控制晶片設計廠商,今年受到記憶卡市況不佳以及主要客戶三星訂單轉移影響,已經連續虧損3個季度,最新公布10月再度虧損0.66億元,累計前10月稅前淨損達6.53億元,每股稅前淨損10.06元。
擎泰財務長李哲宇坦言,雖然三星的訂單已逐漸回流,但還是不可「同日而語」,現階段還是以去化庫存為主,新產品要等到明年才會發酵,短期內要達到轉虧為盈的目標還是有點挑戰。
擎泰上季財報當中提列轉投資擎展的資產減損高達1.43億元,當季稅後虧損擴大至3.17億元,每股稅後虧損4.96元。

轉投資擎展結束營運

李哲宇說明,在考量營運前景以及產業市況等多方面因素之下,擎展除了決定減資90%,也將結束營運,因此以持股17.52%的比率一口氣打掉90%的資產減損,帳面價值只剩下當初投資的10%。
擎展由擎泰分割獨立而成,最大股東為富士通,持股比率約40%,該公司產品重心為多媒體控制晶片,但因發展不如預期,加上富士通也無力增資給予金援,最終走上結束之路。 


 

2012年11月19日 星期一

越來越多不是我們的生意了(補述)

蘋果產品這兩年來不只是手機或MacBook ....我們大概都知道:

這些產品都把我們台灣一些既有的 3C 產品都打得很慘,我們跟蘋果的生意,剩下的幾乎

都回到基本的機製件或其他代工業而已。

我們原本在PC 或 Notebook 產業中,我們還有一些基本的電子半導體零件供應...

這下變得許多生意都已經不是屬於我們的生意了。

那您一定會說:那是因為人家蘋果的要求很高啊,這一種生意並不好做啊!

那是我們的水準不夠了囉?!還是我們真的在技術方面真的落後了呢?!

但以下您可以看到今年蘋果最有名的視網膜顯示螢幕(retina) 的產品算最紅了。

他一款Macbook 所搭配的 PC Camera 晶片是大陸中星微Vimicro 的VC0358 晶片啊。

那您說:我們台灣沒有做PC Camera 晶片公司嗎?!應該一狗票吧!

那為什麼?! 當然詳細原因我可能不清楚,但就我瞭解或認識的公司,大致上幾乎

都是以量大便宜競爭產品為主,就唯恐別人殺價競爭,結果呢?!公司在產品開發或

市場推廣都是想用最少資源的作法,現象呢?!就是我所認識會搞PC Camera 的

工程師們也是這一家公司作一代產品,又換到另一家再做一遍,做出來的東西呢?!

就差不多。最後大家的做的水準呢?!就相去不遠,這還沒關係,搞到最後呢?

老闆也幾乎再也找不到好的人才了,那就只好把手上的產品能賣的,就盡量賣...

賣不動的~就殺價來個跳樓大拍賣!

而這些工程師們呢?!也麻木了,每次跟我說:這些老闆啊~怎樣?!&︿%$#....

那最後誰又得利了?!一樣,好好的一個穩穩又可以做的產品,就這樣子來回幾次

就搞爛了。您又要怪誰?!.....這是我舉的一個例子。

您說我們這些IC 設計公司作的產品,哪一個不是Followed 這樣子的產業模式呢?!

也沒人想想江湖道義,也沒有一個市場機制或是一個公正機關出來整合與整頓...

放任產業自生自滅。然後大家就還在那苦哈哈等市場訂單?

最後結果相信就我們看到的...資源有限,能量分散...就算您有一家這麼好的

客戶-- Apple 。

您說您能像大陸公司這樣子的支持人家嗎?!.....這一種結果我當然一點也不意外。

您放心好了,遵循這一種模式:不管您是要PC Camera 晶片,手機晶片或是

觸控IC 晶片等等...您沒有能力整合有限的系統支援資源,您只想靠大陸那些

駐外單位來支援您?!

很簡單~大陸公司自己不會做嗎?!所以啦~未來會越來越多不會屬於我們的

生意的啦!

----===

補述:如果您只是覺得我舉的例子只是那小小一棵PC Camera 晶片而已?!

那您就錯了。...您覺得未來市場是智慧型手機跟平版電腦將取代傳統的PC。

這一點我想大家也不太會反對。....但我一位搞系統方案的朋友,他們現在在

Survey 的平版方案卻不是歐美國國家那些什麼Qualcomm或是TI 的OMAP...

而是人家大陸瑞芯科的 RK3066 :這方面資料您隨便上網查就一堆了。

據朋友說: RK3066 也不是下在我們 tsmc ~而是GlobalFoundry....

所以呢?!大家也大概要有心理準備了,以後大家要寫ARM 的程式時,

要讀人家的Datasheet 時,就得多學一點簡體字或大陸用詞了。因為我朋友已經

慢慢習慣了~或許您還不習慣吧!.........

要搞IC 晶片生意?!就不要還在那邊一棵幾毛錢的MCU ?!然後還要惡性殺價競爭的~

想一想自己的格局吧!



不好意思~您們台灣平版用的多核心處理器,還要等到明年才有....人家在市場上已經

有公版與產品上市了。

就算把範圍放大一點:也沒有您們台灣的...所以您真的不要再小看人家了。

您們還在那邊搞 8 bit MCU 或一棵小小的PC Camera 晶片、甚至還要在那邊搞USB ?!

 

参测ARM处理器规格一览表

NVIDIA Terga 2

三星猎户座4210

德州仪器OMAP 4430

瑞芯微RK3066

意法爱立信U8500

高通MSM8260

处理器架构

Cortex-A9

Cortex-A8

核心数量

2

2

2

2

2

2

最高主频

1.2GHz

1.4GHz

1GHz

1.6GHz

1GHz

1.5GHz

一级缓存

32KB×2

32KB×2

32KB×2

32KB×2

32KB×2

32KB×2

二级缓存

1MB

1MB

1MB

512KB

512KB

1MB

制造工艺

40nm

45nm

45nm

40nm

45nm

45nm

GPU型号

GeForce ULP

Mali-400 MP

SGX 540

Mali-400 MP

Mali-400 MP1

Adreno 220

GPU核心数量

1

4

1

4

1

1

GPU核心频率

400MHz

266MHz

300MHz

300MHz

400MHz

266MHz

 


6款双核处理器网页浏览性能测试
6款双核处理器网页浏览性能测试

---


 

6款双核处理运算性能测试
6款双核处理运算性能测试

---
 

6款双核处理器GPU性能测试
6款双核处理器GPU性能测试

---

 

----

iPad mini teardown


EditStep 21 

  • The top side of the logic board houses all of the ICs:

    • Hynix H2JTDG8UD2MBR 16 GB NAND Flash

    • Apple 343S0593-A5

    • Apple 338S1116 Cirrus Logic Audio Codec

    • Fairchild PCHPS FDMC 6676BZ

    • Fairchild BC7BE F0MC 6683

    • Apple 338S1077, aka Cirrus Logic Class D Amplifier (thanks Chipworks!)

----

 

EditStep 11 

  • iSight, uSight, we all sigh at lame jokes. Anyway, iSight is a thing of the past. This MacBook Pro has aFaceTime camera, allowing you to video chat with your grandmother in full HD.

  • The camera board comes out easily enough, considering the work it took to get there.

  • The camera interfaces with the rest of the computer via the Vimicro VC0358 USB camera interface 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