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22日 星期五

公司合併?!

不知道在科技業裡的各位,對於公司合併的這件事的看法為何?

我自己在園區工作,也曾經碰過經歷這種事,當然對於公司合併往往會在員工身上

產生兩極化的反應:一種是樂觀其成;另一種可能覺得好像被公司給背叛出賣了。

當初我也還是一位青澀的工程師,也搞不太懂這一種政策手段的目的是啥?

但隨著工作資歷的歷練與看過許多公司經營,也就稍稍的可以體會出箇中的些許道理。


大家都知道,在科技業裡,大家拼的就是最新科技與技術...而一旦有了新技術與新產品時,

公司就得經營產品製造與行銷,這些都是必經的歷程,也是要花很多錢的。

但公司花了許多資源在製造行銷這些事上之後,就難免會排擠到原本的技術與產品

研發的資源。所以對於那些天天浸淫在實驗室裡的工程師們來說:一切的成果與

成就都是得來不易。所以往這些人就比較容易產生:被公司給背叛出賣了的感覺。

而對於產品行銷與業務部門來說:總覺得公司產品線的開發往往跟不上市場需求腳步,

老是怪研發部門也沒輒,也就難免:一山看比一山高,好像那些台面上的大公司

比較厲害...所以心態上比較能夠樂觀其成的。

但是重點還是在於永續經營的這檔子的事。所謂永續經營就是代表不斷的獲利與

不斷的保有一定的競爭優勢,對於實驗室理的工程師們來說:也都難免有一些世代

交替銜接的問題,或是資源整合的困難度。就像文中所提到的半導體巨人:Intel

一樣,他們還是有些產品線無法涵蓋到諸多市場發展。當然啊~就是有這一種

免不了的現象,所以才會不斷許多新公司冒出頭的機會,如果什麼產品技術或觀念

都是只有您大公司搞?那人類就不進化了。那對於技術與產品發展與演進是不利的。

所以呢~我們還是要以比較正面的態度來解讀這一種事。

以前我也提過一個觀念:如果您華碩與宏碁老是一天到晚都只想Cost Down ,

只想賣那一種 99 元的產品,這樣子的獲利能力,一來如何養得起新技術的研發與創新?

就連想去合併一些好技術好團隊的公司有機會嗎?--- 喔~當我有一次跟業界聊到

這個例子時,當場就有人跳出來說:對啊,就有一家華碩的賣元器件的子公司,

華碩只願意給他們 0.4% 的產品毛利。....笑死人了,0.4% 的毛利,這種公司要賺到什麼

時候才有額外的經費搞新產品,新技術啊?連積極動力都沒有!

換個角度看:人家蘋果的東西就是動不動,不管哪一代的產品就是 499, 599 的賣!

當賺了錢就去物色一些好產品觀念或新技術的公司...合併取得產品升級關鍵技術。

這就是一種很良性的公司經營循環。而那些被合併的小公司或團隊,當他們拿到應有

的報酬之後,就又有經費可以再尋求創造一些新的技術與產品觀念...自然而然也就可以

鼓勵年輕工程師們勇於嘗試與創新。所以~在這些科技界裡,大公司永遠不用擔心

他們的下一代新產品或新技術在哪?也不用老是擔心那一種22K 或什麼只出得起香蕉,

當然也只能請到猴子的勞資關係。

至少從這個角度分析還算是蠻正面與健康的產業與產品發展模式。
----

至於若要換個政治角度看,當然也會有人解讀:譬如說:什麼美國會不會擔心讓

兩岸三地結合市場與技術資源,萬一擴大手機行動運算晶片應用市場?

會不會像我們常用的 Line 啊?WeChat ...這些牽涉到雲端資料處理,會不會產品資安問題?

嚴重的話,也會牽涉國安問題?...朋友開玩笑說:據說Samsung 會利用Line 來做一些

對話資料比對,來交叉搜尋競爭對手,研發團隊中一些特定的對話與資料傳遞訊息。

--- 這樣子的技術觀念絕對沒有做不到的理由。那就更不用說:大陸的電信軟體業者了。

搞不好,連美國自己也都是這麼搞的!我們也不得而知!

-----
但無論如何,我們再回到一個很現實的角度來看:當這個合併訊息一出來,

我那天還聽到股市分析師忿忿不平的說:如果連聯發科都被國際大廠合併了,

那我們台灣IC 設計業不就完了嗎?!--- 這個就是我剛剛講的那一種不是很健康的

產業發展心態。(就是有這一種投資分析師,也難怪台灣一直沒有很好的創投環境!唉~)

那如果真的要以比較長遠的眼光來看:這也是聯發科或是台灣IC 設計業所必須面臨的問題。

現在大陸的IC 設計業產值也幾乎快跟台灣差不多了,而且也號稱要再投入 6000 億經費

扶持晶圓代工業!或許您現在還可以信誓旦旦的說:那還要好幾年...但是一旦到了那一年,

就算您台灣IC 設計業想賣公司,也應該沒有多少家有那樣的價值值得別人分析與合併

收購的吧!別的不說:就以我常講的MCU 的IC 設計業,您覺得這些台灣公司有多少公司

在國際相關產業市場上是有其合併價值題材的?

幹工程師的您,或許您還體會不到,但這其中有太多國際競爭的局勢在發展,

不是等您看到新聞才在那邊選邊佔:一種是樂觀其成;另一種好像被公司給背叛出賣了。

就像人家Infineon 去合併  IR 一樣:在工控與馬達應用領域裡,誰不知道IR ?!

這麼一大家公司,還是可以被合併的...那還有什麼公司不能拿出來講的呢?!


----

英特爾勢必得併聯發科?RBC:2-3 年內就會發生

作者  | 發布日期 2014 年 08 月 21 日 分類 投資 , 晶片

intel_mwc-665x374
分析師建議,英特爾(Intel Corp.)若想要提振行動晶片事業,那麼併購聯發科將是最好的方法,且可能 2-3 年內就有執行這個計畫的必要性。
TheStreet.com、investors.com 報導,RBC Capital Markets 分析師 Doug Freedman 20 日發表研究報告指出,英特爾必須採取併購行動來加速行動晶片事業的成長速度,而聯發科將是首選的對象。他認為,英特爾有必要在接下來 2-3 年執行併購行動,因為該公司每季都要花超過 10 億美元擴展行動與無線市場,且還蒙受嚴重虧損,併購聯發科是較為便宜的市佔拓展方式。英特爾 20 日終場上漲0.47%、收 34.50 美元,平 7 月 23 日以來收盤新高。
Freedman 表示,對英特爾來說,與其自行開拓行動晶片市場,還不如透過併購增加市佔率,來為股東創造更多價值。根據他的計算,同樣是在 7 年內將行動晶片的市佔率拉升至 30%,使用併購的方法能為股東創造多達 270 億美元的價值,而自行開拓市場則僅能創造 130 億美元。
Freedman 指出,聯發科是少數幾家能成功獲取市佔率、又有併購可能性的候選對象。倘若英特爾能夠成功收購聯發科,那麼在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系統單晶片(SoC)市場取得 16% 的佔有率將不成問題。
根據 Freedman 的統計,目前英特爾的行動晶片市佔率僅有4%。相較之下,聯發科在2007-2013年期間,基頻晶片的營收市佔率卻由原本的7.3%上升至14.4%,而龍頭業者高通(Qualcomm)在同時間內的基頻晶片市佔率也從 33% 拉升至 62%。
Freedman 認為,英特爾併購聯發科之後,也可讓聯發科享用英特爾最先進、但未充分利用的晶圓廠,進一步強化市場地位。
中國大陸手機晶片設計大廠展訊通信(Spreadtrum Communications, Inc.)在基頻處理器市場急起直追、已經取代英特爾成為全球第三大廠商。Electronics Weekly 6 月 25 日報導,科技市調機構 Strategy Analytics 統計顯示,今(2014)年第 1 季高通、聯發科與展訊的市佔率分別為 66%、15% 與 5%,英特爾則滑落到第 4 名。
Strategy Analytics 分析師 Sravan Kundojjala 表示,這是過去三年來英特爾的基頻處理器營收市佔首度掉出前三名,主因其 2G、3G 基頻處理器出貨量在 Q1 銳減。
Strategy Analytics 分析師 Stuart Robinson 則表示,聯發科在基頻市場已快速建立僅次於高通的二哥地位。不過,該公司目前大多仍仰賴 2G、3G 晶片,Q1 期間的 LTE 基頻晶片市佔率為零。他重申,聯發科必須透過即將推出的 LTE 薄型數據機、應用處理器努力拓展 LTE 市場,才能延續過去以來的成長動能。
(MoneyDJ新聞 記者 郭妍希 報導)
---
----------------------------
Business & Financial Press
August 20, 2014
  • Acquisition creates a highly complementary and innovative semiconductor product portfolio, distribution strength and a stronger regional presence.
  • Integration complements Infineon’s expertise in power semiconductors and adds system know-how in power conversion, while expanding its expertise in compound semiconductors (Gallium Nitride on Silicon) and driving greater economies of scale in production.
  • US-Dollar 40 per share in cash to be paid for all International Rectifier outstanding shares, representing a premium of approximately 47,7 percent over the average share price of International Rectifier during the last three months and a premium of approximately 50,6 percent over the closing share price of International Rectifier on August 19, 2014.
  • Transaction expected to be accretive to pro-forma EPS within the first fiscal year of closing and margin contribution should be at least in line with Infineon’s average-cycle target of 15 percent at the latest within the second full fiscal year after closing.
  • Transaction will be financed by additional debt and cash-on-hand, further optimizing Infineon’s capital structure.

Munich, Germany and El Segundo, California – August 20, 2014 – Infineon Technologies AG (FSE: IFX / OTCQX: IFNNY) and International Rectifier Corporation (NYSE: IRF) today announced that they have signed a definitive agreement under which Infineon will acquire International Rectifier for US-Dollar 40 per share in an all-cash transaction valued at approximately US-Dollar 3 billion. The acquisition combines two semiconductor companies with leadership positions in power management technology. By the integration of International Rectifier, Infineon complements its offerings and will be able to provide customers with an even broader range of innovative products and services. Infineon will also benefit significantly from greater economies of scale as well as a larger regional footprint.

Dr. Reinhard Ploss, CEO of Infineon Technologies AG, says: “The acquisition of International Rectifier is a unique opportunity. With their great knowledge of specific customer needs and their application understanding, International Rectifier employees will contribute to Infineon’s strategic development from product thinking to system understanding and system solutions. The combination of Infineon’s and International Rectifier’s products, technological and innovative excellence, as well as distributional strength will unleash great potential.”

Oleg Khaykin, President and CEO of International Rectifier, says: “This transaction provides significant value to our stockholders and opens new strategic opportunities for both our customers and employees. By combining two complementary providers in power management solutions, International Rectifier will benefit from Infineon’s products and technologies, manufacturing and operational excellence and greater R&D scale.”

The International Rectifier Board of Directors and Infineon’s Supervisory Board have approved the transaction. The closing of the transaction is subject to regulatory approvals in various jurisdictions and customary closing conditions, as well as approval of International Rectifier stockholders. The transaction is expected to close late in the calendar year 2014 or early in the calendar year 2015 subject to regulatory approval.

The acquisition is expected to be accretive to pro-forma earnings per share (EPS) already in the fiscal year of closing. Synergies are expected to drive significant accretion going forward, building on International Rectifier’s existing successful operational restructuring. In the second full fiscal year of operation after closing, International Rectifier’s margin contribution is expected to be at least in line with Infineon’s target of 15 percent Segment Result margin over the cycle. As such, Infineon maintains its target of 15 percent average-cycle Segment Result margin.

Under the terms and conditions of the agreement, Infineon will pay US-Dollar 40 per share in cash for all of International Rectifier’s outstanding shares, representing a fully diluted enterprise value of approximately US-Dollar 2.4 billion. The transaction price represents a premium of approximately 47,7 percent over the average share price of International Rectifier during the last three months and a premium of approximately 50,6 percent over the closing share price of International Rectifier on August 19, 2014.

Infineon will fund the transaction using cash-on-hand and fully underwritten credit facilities of Euro 1.5 billion in total. Upon closing of the transaction, Infineon’s capital structure should stay well within the previously communicated targets of 30 to 40 percent gross cash-to-revenue, no more than 2x gross debt-to-EBITDA and a positive net cash position.

Infineon’s and International Rectifier’s product portfolios are highly complementary. International Rectifier’s expertise in low-power, energy-efficient IGBTs and Intelligent Power Modules, Power MOSFETs and Digital Power Management ICs will integrate well with Infineon’s offering in power devices and modules.

With International Rectifier, Infineon acquires an advanced manufacturer in Gallium Nitride on Silicon (GaN) based power semiconductors. This combination will accelerate and solidify Infineon’s position in GaN discretes and GaN system solutions, improving its ability to pursue this strategically important technology platform with significant future growth potential.

The transaction will result in a broad range of products creating a comprehensive provider in the market for silicon-, silicon-carbide- and gallium-nitride-based power devices and integrated circuits (ICs).

The integration of International Rectifier will generate economies of scale through optimization of the combined entity’s operating expense structure and through the acceleration of the ramp-up of Infineon’s leading 300-millimeter thin wafer manufacturing capability.

Infineon will also have a much broader and stronger regional scope. International Rectifier has a strong presence in the US, the important center of innovation especially in the Connected World, and will also help to improve Infineon’s position in Asia. The increase in exposure to the distribution channel will allow Infineon to meet the needs of a broader range of customers.

The Euro 1.5 billion of credit facilities for Infineon have been fully underwritten by Bank of America Merrill Lynch International Limited and Citigroup Global Markets Limited, who are also acting as financial advisors to Infineon. JPMorgan is acting as exclusive financial advisor to International Rectifier. Kirkland & Ellis and Freshfields Bruckhaus Deringer are acting as counsel for Infineon whilst Fried, Frank, Harris, Shriver & Jacobson is acting as counsel for International Rectifier.

-----


英飛凌大手筆 900億收購美商IR

英飛凌(Infineon)宣布,將以每股40美元購併International Rectifier。資料照片
---


半導體業整併熱潮持續延燒,德國半導體大廠英飛凌(Infineon)20 日宣布,將以每股40美元購併美商國際整流器公司(International Rectifier),藉以為切入新業務領域作策略布局,總計購併金額將達30億美元(約900億元台幣)。

英飛凌執行長Reinhard Ploss在聲明稿上表示,IR了解特定產業客戶需求,其員工將為英飛凌未來發展策略性產品作出重要貢獻。IR為全球功率半導體和管理方案領導廠商,產品被廣泛應用於電腦、節能設備、照明、汽車、航太與國防設施等。

聲明稿指出,這次併購案總值接近 30 億美元,英飛凌除了將動用手上擁有的 20 億美元外,其餘差額將透過舉債等融資工具補足,將創下英飛凌最大宗的收購案。

英飛凌與IR董事會已經批准這項交易案,目前尚待相關監管機關核准,以及IR股東會投票通過,預計將在今年底或明年初完成。
英飛凌表示,2家公司合併後的功率半導體市佔率,將從11.8%擴大至17.2%。東芝與三菱的市佔將分別只達7%。  

19 則留言:

  1. 看到 Infineon,台灣是不是研究一下德國人的思想。
    18世紀是德國音樂 (Beethoven) 和文學 (Goethe) 世紀,
    19世紀是數學 (Carl Gauss) 和科學 (Quantum Mechanics) 的世紀。
    直到現在,生活水平還是高水準。

    回覆刪除
    回覆
    1. 德國是歷經兩次大戰,而且最後都是戰敗收場。

      但卻越挫越勇,的確是一個蠻值得敬佩的國家與民族。

      尤其在一般工業與汽車產業都有令人刮目相看的競爭力...更使得我們這些搞工程的

      不得不想進一步瞭解。

      當然不太想在扯那個什麼技職教育問題,但能夠長久維持如此工藝技術,

      想必在技術傳承上,應該有過人之處吧!

      刪除
  2. 其實站在在老闆的立場想,併購這件事就變得合情合理了,因為老闆是看數字的,要對股東交待(通常老闆自己也是大股東之一),如果被併購這件事能夠讓股東狠賺一筆、落袋為安,那老闆幹嘛不幹?

    除非是那種有社會責任感,想要永續經營的企業家,才會拒絕被併購這種事,這種公司很多都不上市上櫃的,免得有些職業股東跳進來干擾公司文化跟經營方針

    我想老大您對這些應該比小弟還清楚...^^

    回覆刪除
  3. 大陸的青年是個個都是狼,積極的競爭,也有極強的行動力,
    反觀我們台灣的青年,害怕競爭,每天只會抱怨,只想活在自己的[小確幸]之中,
    明明怎麼看都像是隻猴子,卻還每天肖想老闆會用狼的待遇給他牛排吃,
    老闆當然不是傻子,就算三歲小孩也知道看到猴子走來當然是要拿出香蕉請他吃XDDDD

    回覆刪除
    回覆
    1. 您是老闆的話,您敢請狼來工作嗎?如果您不是老虎獅子,請狼來您管的住嗎?...

      台灣的青年到對岸打拼的大有人在?這些人是狼還是猴子?

      刪除
    2. 其實不用把勞資關係搞得這麼緊張...

      如果公司組織體制好,說真的~老闆還是比較喜歡能力強一點的,

      真的要相信一件事:公司的競爭力真的是來自於員工的素質。

      管不管得住?那一另一碼子的事。當然還有一個很重要的觀念:

      就是Godspeed 小老弟講給我聽的:"所以有人講公司找一堆高手,那容得下那麼多野心嗎?"

      這才是許多公司經營上的挑戰,能力強的,絕對是有一定的野心的。

      只要是好人才,真的不要太刻意的替他們想太多,好人才不容易留得住的啦!

      就是我所說的:只是有沒有那個環境與條件,可以讓他們好好發揮?!

      -------

      至於說:到對岸去打拼的年輕"狼"人...我希望有許多都是優秀的人才,

      但只是:有時狼入虎(獅)群中...也未必能夠可以卡到好位置,至少長遠來看,

      還是要懂得角色轉換與組織整合自己所能掌握的資源,因為就算是萬獸之王,

      也比不過會動頭腦的"人"啊!

      刪除
    3. 個個都是狼,應該是不至於,
      中國原則上還是猴子多,甚至是比猴子還不如的,
      只是基數比台灣大太多了,加上有能力的人總是光芒比較強,才會讓人覺得個個都是狼。
      在一級城市特別有這種感覺,因為所有人才都往這邊擠。

      社會評論,看看就好,社論說台灣人都在小確幸,
      但還是有人整天在努力的打拼,而且有一些成果。
      要隨波逐流,還是要拼出頭,不過就是個人選擇。
      大部分人到了一個年齡,開始為了家庭尋求穩定,確保自己擁有的幸福,
      不再作一些風險大的事,你能說這不對嗎?

      只是當有人不想或是沒能力去競爭時,或是沒達到自己要的目標,
      就開始抱怨整個社會氛圍都是這樣,這樣對自己很不健康。

      或是自己覺得有達到自己的目標 (已經當狼成功!?)。
      開始評論這整個社會是失敗的。
      這樣沒什麼建設性,不過這就是人性,貶低別人來成就自己。

      在我看來真正的大成就者,可以成就自己,也成就別人。

      刪除
    4. 聽完您的留言,讓我有一點感動...

      別人常講:失敗者找理由,成功者找方法!

      貶低別人來成就自己。只是負面循環的開始...不是一個健康的人生觀。

      我也早已經過了四十幾歲了,別人常常問我說:幹嘛還那麼拼?怎麼不去找份輕鬆一點工作,

      去找屬於自己的"小確幸"...您所說的社會氛圍。

      但我都常常開玩笑的舉張忠謀先生的故事,人家五十幾歲才創立晶圓代工廠,

      他也可以輕鬆的選擇過著領美金,過他的人生小確幸的生活,他卻不斷的努力的讓這種事業

      成形,不斷的跟別人講述他的理念,還不斷的身體力行,一幹就是二、三十年....

      中間可以退,但他還義不容辭挺身而出!這就是您說的:可以成就自己,也可以成就別人。

      ----

      很多事情的想法都只是轉念之間而已。每個人的人生都是屬於自己的~而且也都只有一次,

      確不確幸?那是個人價值觀的展現,但是生命的活力是來自於正面的能量!

      人要能夠發光發熱,要靠的就是這一種正面的能量。至少:要活到老,活到快樂自在,

      需要的正面積極的人生觀。

      刪除
  4. 小弟以前旁聽課程介紹併購,其實以經營者來講,
    買家通常為了被併公司的某項資源來做評估,總之不會是員工,
    要好員工挖角就行了...所以員工通常不會是重點,這是現實...
    知道這事實後,如果你夠好,自然會往更好的發展走,
    不然你為什麼會待在被併公司裡? (人際關係也是職場必備條件之一喔)

    以前我要離職的時候,協理跟我說,如果你團隊裡有五個你這樣的人,
    你要怎麼管理? 以前我不知道答案,現在我想通了,答案就是分散壓力

    回覆刪除
    回覆
    1. 嗯...說的很好,尤其最後一句:分散壓力。

      --
      另外關於併購的經驗,據說啦...以前曾經聽過啦~如果一家公司出手去併購一家公司時,

      他們在併購價值評估上,是以現有產品的出貨來估的,大概就是買了公司附帶產品

      是還可以賺約 7 年!...至於現在正在開發而沒出貨的...就算是Bonus。...

      這是國內的情況啦~因為國內比較不會重視研發成果背後所隱含的潛在價值。

      (當然有些併購是為了消滅潛在的競爭威脅者!)

      所以~那些台面上講那些什麼為了什麼研發工程師多有價值?!那都只是場面話。

      講難聽一點,如果是針對工程師的話,就您說的:用挖的就好了!

      刪除
  5. 為什麼鴻海機器人計劃亮黃燈?WSJ:因代工利潤太低

    http://news.cnyes.com/20140826/%E7%82%BA%E4%BB%80%E9%BA%BC%E9%B4%BB%E6%B5%B7%E6%A9%9F%E5%99%A8%E4%BA%BA%E8%A8%88%E5%8A%83%E4%BA%AE%E9%BB%83%E7%87%88WSJ-%E5%9B%A0%E4%BB%A3%E5%B7%A5%E5%88%A9%E6%BD%A4%E5%A4%AA%E4%BD%8E-103034427083011.shtml

    回覆刪除
    回覆
    1. 這還是一個老問題:短視的看自己的競爭力。

      昨天就有個MCU 廠朋友跟我說:有個案子跟我討論要不要接?!...

      我說:不管是個人或公司企業,做產品或經營公司,賺錢還是要看:這樣子的Case 或

      模式可不可以長期"複製"賺錢或成功的模式?!

      要不然,幹嘛?來一個,做一個。不小心還要為新案子得去重新學東西?太累了吧!

      朋友就非常贊同我的說一句:對啊~活到老,學到老............做到老!!

      您還要我這一種LKK 的人再重新學32 bits ARM ?!...如果我在8 bits MCU 應用領域裡

      都無法找到成功複製的經驗,那就代表我該退休了。何苦呢?!

      ----
      所以啦~今天這些公司如果只是想到說:為了Cost down 生產成本去搞機器人,

      (當然他們口中的機器人也有可能是無法複製生產手法(彈性製造)的那一種低階的機器人)

      當然就不容易看到長遠的這一塊的成功複製模式。

      其實,他們也有想過說:自己成立相關公司來搞這些,(還有我以前認識工研院的老同事!)

      但最後都不了了之...很簡單,道理是一樣的!術業有專攻,不只技術而已。還公司經營...

      像我們之前講的:自己成立了子公司,然後跟子公司說:您做東西給我只能抓毛利10%以下。

      然後又要他們自己去找生意....笑話~當其他客人知道您給母公司 10 % 毛利,誰還會給

      您毛利報價?...不要以為自己有錢,有訂單就是個好富爸爸!腦袋不轉....

      這家子公司的人也只是圖個名聲、領個薪水...結果如何?!可想而知!

      ---- 不就是常常聽到的結果嗎?

      刪除
    2. 我好幾年前就過說了,鴻海不會自動化的。自動化價格是很高的投資,沒有足夠的利潤回報根本不會去做,老闆放放話而已。

      刪除
    3. 我的看法不同。
      我以為鴻海想去解決自動化設定上不好操作的問題。結果沒有,這樣自然花費多。
      自動化不是價格高,而是軟體不解決,其成本一定高。

      刪除
    4. 嗯...硬體的東西,講難聽一點,就是成本要不要下,用好一點的元器件,

      應該都可以搞出國際水準的東西。

      但軟體的東西真的是需要時間,也不是那一種關起門來天天賣肝就可以。

      需要長時間的實戰經驗累積,更需要有很好的系統規劃與組織分工、統合整合驗證的工作。

      台灣很多老闆往往一看到硬體成形,就以為產品幾乎完成了,天天逼用何時上線?

      搞到最後,這些搞軟(韌)體的人沒一日安寧的好好搞軟體工作。

      有很多是心態與尊重的問題,一日不解決,台灣科技與工程界就很難累積很好的經驗傳承。

      所以我同意您的看法,當然大家也很清楚:許多自動化過程的成本中,有很多都不只是

      硬體成本而已(硬體的成本還很好抓...)。

      台灣搞軟體,寫程式的人很多,但很多都是畢業後做個幾年入門工作,職場時間一久

      不是轉換跑道,就是乾脆去做一些比較容易上手換錢的工作,久了就很難看到

      一些真的可以撐下去的老工程師。

      刪除
    5. "我好幾年前就過說了,鴻海不會自動化的。自動化價格是很高的投資,沒有足夠的利潤回報根本不會去做,老闆放放話而已。"

      這一件事我可以講一個經驗故事:

      我有一位以前的同事,是名校畢業的高材生。每每跟他討論技術時,我都自慚形穢,

      因為他看規格書或解讀技術報告都比我快...這是理所當然的~我也沒覺得不對,

      人本來就有天生強弱優劣。後來他因公司合併而在該公司服務,(不過現在已經離職了~

      Godspeed 小老弟說的:公司不一定可以容得下每個人的野心,更何況是那麼聰明優秀的人!)

      在該公司上班時,就是因為公司合併後,任務目標轉移,公司請他進行相關產品的生產自動化

      評估與執行。...我大概知道這樣一件事。

      有一天我突然接到他的電話,問我一大堆電子零件及委外加工的廠商之類的,

      我一開始還一一很細心的跟他介紹某某廠商啊?或什麼供應商的?

      我突然想到問一下:您是自己需要的呢?還是公司計畫要用的?

      他跟我說:是公司要用的!!我就直接回答他一句話:喔~那剛剛說的都不算了!

      您公司要用的,您們公司名氣這麼大,只要循著您們公司的採購發包程序流程就好了,

      您就不要這麼麻煩了。至於公司委外加工或供應商怎麼樣?應該也不會是您管的。

      不要給自己添麻煩!!

      --- 後來呢?!我就不知道了,但我確定的是:我所介紹的那些委外加工廠或供應商,

      也都沒有接過他的電話,當然啊~這些人一聽到這家公司都搖頭說:他們的生意都不好做,

      所以不接也罷!

      ---
      老闆的講的話,大家也都會講,大老闆可以講得更大聲,但是呢?!做事的人要怎麼做?

      那又是另一個職場哲學故事了。

      刪除
  6. 德、美大咖合體 躍汽車零件二哥

    德國汽車零件商采埃孚集團(ZF Friedrichshafen)同意以117億美元收購美國同業TRW汽車控股
    公司,合併後新公司將成為全球第二大汽車零件商,在全球汽車產業轉型電動和自動化之際,希望
    能靠規模取勝。采埃孚15日表示,新成立的公司年營收可望達到410億美元,超越日本Denso,僅次
    於德國競爭對手博世集團 Robert Bosch,員工數則增至13.8萬人。采埃孚執行長桑默爾表示,預估
    在2015年上半年完成交易。

    采埃孚收購TRW,旨在擴大生產規模,因應汽車業對電動車動力電控系統、智慧車用系統和
    自動駕駛車用系統的需求。桑默爾說:「我們需要擴大生產規模並提升生產力滿足這些需求。
    這筆收購交易主要為了服務電動車和自動駕駛車市場。」

    采埃孚同意以每股105.60美元價格收購TRW,較12日收盤價每股103.85美元溢價1.7%,收購消
    息曝光後TRW股價收盤跌0.8%,收每股103.04美元。

    TRW主要生產煞車系統和氣囊等汽車安全配備,采埃孚則專攻汽車傳動和轉向系統等零件。由於
    電動車未裝配變速箱,采埃孚的傳動系統事業備感威脅,亟需TRW的電動車零件以安度汽車業轉向
    電動車的過渡期。Bankhaus Metzler汽車產業分析師皮耶波說:「傳動系統產業恐將逐漸凋零,身處
    該產業不是一件好事。」

    為反制采埃孚大動作收購TRW,博世集團決定向采埃孚買下雙方合資事業的五成股份,徹底掌握
    電動轉向系統技術。這項技術是研發自動駕駛車的重要環節。皮耶波說:「采埃孚為籌資和通過
    反托辣斯審查而出售合資事業股份,使博世成為收購交易的意外受益者。」

    ----------------------------------------------------------------------------------------------------------------------------------------------------
    不知道版主有什麼看法 ?

    查了一下100大汽車供應商,就唯獨沒有台灣。日本有 Denso (2), 韓國有 Hyundai Mobis (6)。
    話說台灣電子產業這麼多,怎麼在車用電子這一塊就沒有。

    回覆刪除
    回覆
    1. 若是有點了解電動汽車,就會了解"電動轉向系統"這個詞翻的不好。
      真正的問題在機構"速差齒輪"。
      電動車沒有齒輪箱,所以必須使用軟體做"速差齒輪",這個確實是電動汽車一大難題。
      而"速差齒輪"也是中國一大發明,最早出現在文獻中的指南車就是一種速差齒輪。也有一說是地磁"指北針",但一根針要用到一台車實在不合理。

      刪除
    2. 關於車用電子這件事,我最近感觸特別深。

      台灣電子產業這麼大,為什麼沒有車用電子?很簡單:因為我們的電子業沒辦法真正的貼近

      車輛工業的這一個產業。台灣的電子業是因為早期我們自己有做PC 或消費性電子,

      有這樣子的應用產業,自然就會就近發展相關的電子產業:IC 設計或製造。

      但是相對來說:車用電子我們都沒有真正貼近在第一線的車用電子應用市場。

      所以真的要有機會練兵,真的不容易。

      我六月底有跑一趟大陸就是去考察大陸的車用市場,因為人家大陸的車輛工業大,

      所以一些國際大廠願意主動的去貼近市場。車輛工業本來就是火車頭工業...

      它可以帶動相關產業發展:就跟我們台灣的PC 產業經驗一樣。但不同的是:PC 產業

      已經走到落日階段了,當然您也可說:正在轉型。沒錯!

      車輛工業也在轉型,所以您說的電動車市場是不能小覷的未來趨勢。

      那就得看每個人對未來趨勢的掌握度了。大家當然也可以在既有的市場(PC或消費性)裡,

      慢慢的撐,然後等著別人做出來時,然後馬後砲的說:對嘛!我就知道。然後呢?

      ----
      我最近的感觸是:往往有許多工程師對於未來趨勢都很清楚,但往往卻自己把自己的路

      越走越窄。...以前我也曾經如此。

      但是最近我的感受特別不同,因為等您真的覺得該去做時,自然您就會想辦法突破,

      只要別人看到您的毅力與決心...自然就會有人願意幫您。畢竟,現在電子行業裡

      能做的產品與技術不多。懂得如何跳脫?是一種正向積極的態度。

      ---
      我非常謝謝過去幾個月這段時間,許多過去的朋友,承蒙大家這麼看得起我,幫我引薦了許多

      過去曾經在園區叱吒風雲的老闆、CEO...等等,給我許多寶貴的意見,

      就這些經驗,我真的願意分享給各位:真的要去相信自己,相信您自己也可以做得到,

      只要您努力的去克服,路自然就會越走越廣。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