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這些文章當然有很多觀念成分是屬於炒股之嫌,姑且信之看看就好。
但是其中不乏有許多值得我們工程師所必須正視的問題。
手握投資資金的券商或法人,他們自然會以資金風險與投資報酬率看市場。
而我們工程師們呢?卻要投入不少的精力、勞力甚至青春歲月去追逐一門技術。
我們工程師可不能像他們這些分析師這樣子,看看產業就轉投資;對我們來說,
隨隨便便都要付出青春歲月甚至賣肝與健康生命來換取技術經驗的累積。
好了~如今一句"六成電子股沒有投資價值",這背後代表有多少青春歲月會被犧牲?
那我們自己就自己來檢視一下自己的投資價值好了。
譬如:我們一開始就辛辛苦苦的學習單晶片,然後又要學USB...之後又要學Andriod,
還要搞懂那些什麼平台作業系統之類的,永遠似乎要一直努力的維持自己在就業市場的
薪資價值...結果。大家可以想一想:您真的學會了這些Skill 之後,看在這些產業分析師眼中
您就能有保有您的投資價值嗎?...您自己可以捫心自問:我只是學會這些新Skill,
卻無法從中創造出新的應用市場或產品時,那您跟剛畢業的菜鳥工程師有什麼不一樣?
"覆巢之下無完卵"...整個產業甚至您的公司都缺乏題材吸引資金時,您憑什麼還要學這個?
學那個?來取得一頓溫飽?....您也不要以為我說的是個人悲觀看法。一樣的道理,
您或您老闆會不會也是過於自信的相信自己?不要說公司資金問題,您自個兒可以去問問
同學或是同業,您覺得您自己的技術領域或產品特色可以在市場中找到一個屬於自己的
定位嗎?您用EMC 或Holtek 單晶片MCU與用 Microchip 的PIC 來搞產品時,差別在哪?
只是價格差異?!那真正以目前應用市場與產品區隔來說:有差嗎?!難道您還以為
現在您搞一棵偉大的8 bits MCU 就算有USB 、ADC,I2C 或SPI 等就可以創造公司未來有
2~300 元潛力的股票行情嗎?您憑什麼要這些投資名嘴給您資金加持?
就像我們自己在拆人家PCB 的BOM時,大該都可以拆出成本與利潤了。
人家也很容易算出您股票行情,譬如:大M要執行庫藏股 8000 張,但外資握有
45 萬8000 多張大M股票...零頭都不夠,本業不搞好,護盤只是拿公司的現金讓別人
下車而已...小M 也是一樣,今年執行兩次庫藏股只是把公司的現金丟進無底洞而已。
還被人家分析師譏笑為:不愧為工程師的腦袋!--- 太過於自信與相信自己。
您們的產品靠的不過就是Cost Down...又不是專利或創意,人家現在老外也懂得殺價,
就憑您差個不到1 ~2 塊的市場價差就想拉出自己的競爭力?時代已經不同了。
這些想法與看法都可以透過市場分析與產品訴求可以清清楚楚的攤在陽光底下公開
討論的...
那您就別跟我說:您學會Android...只是要拿來當山寨機您就有多好的投資價值。
這是我們在觀看這些文章報導時,自己心底要拿捏的一件事。
當然啊...如果,您覺得自己有著無限的潛力與創意興趣時,那您更應該有一套屬於自己
的生涯規劃,不要應該別人說了什麼?寫了什麼?甚至去跟別人比什麼?而去作什麼!
林老師跟我講過一個觀念(也是別人跟他說的!):
大學畢業後幾年內,不要去跟同學作比較!因為會您迷失您原本的生涯規劃。
我個人是覺得蠻有道理的!您覺得呢?
------------------------------------------------
![]() | |||||||
‧先探投資週刊 2011/07/15 | |||||||
![]() | |||||||
![]() | |||||||
![]() | |||||||
【文/林麗雪】 歐美債務利空環繞,台股短線回檔修正壓力沈重,但元大投信專戶管理部副總林冠和卻指出,這都在預期之內,台股短線反彈至季線後遇到反壓,加上國際股市也紛紛出現漲多後的休息整理,台股回檔整理也屬正常。 原以為這樣短線回檔的行情,林冠和會把手中的代操部位大為調降,但他卻說,手中還有八~九成的高持股,讓人大為意外,而這關鍵原因是林冠和壓對了趨勢股,包括三月以來就看好的水泥股及近期上漲的汽車股,都讓林冠和的代操部位獲利不少。林冠和說,台股指數已經不重要了,重點是抓對趨勢產業,他甚至直言,超過六成的電子股都已沒有投資價值,建議投資人趁早改變習慣買電子股的投資思維。以下是林冠和接受採訪紀要: 台股指數已無太大意義 上半年包括歐洲、美國、中國的情勢都不明,但在我看來,全球股市最混沌的狀況已經過了,接下來的情況會比上半年好很多,最近,中國總理溫家寶的措施都已經出來了,接下來包括美國的救市政策也會出來,從總體經濟的表現來看,下半年全球股市應有行情,特別是中國市場如果有進一步拉動的訊號,那麼全球股市就會進入正向循環。最近台股很多股票頻頻破底,但大家還在問我,指數何時才會大漲?其實,去年一整年,台股上漲不到一成,今年以來到現在,台股則是下跌五%,台股今年一整年的表現,預期不會有太突出的表現,看指數投資台股,已沒有太大意義,我認為未來投資台股,投資人不要再看指數操作了。 今年台股的盤面結構已經起了很大的變化,很多傳產股趨勢一路往上,但電子股卻是一路破底,這種兩極的情況一直出現。嚴格地來說,我個人覺得,台股超過六成的電子股,其實都已經沒有投資的價值了。而一五○○檔的台股中,在我看來,現在大概僅剩下三○○檔可以投資,而這些潛力股,很多則是和中國市場有連結的公司。 電子股市值比重將破四成 過去,台股太多的資金在追逐太多沒有效率的標的,而台股大多數的投資人,都還是習慣交易電子股,但我認為,很快地在未來有一天,電子股及傳產股的市值會分別出現死亡交叉及黃金交叉,電子股市值會跌破四成,傳產股的市值則會突破四成。下半年我雖然不看壞台股的多頭行情,但台股一直面臨結構性的調整,掌握對的產業趨勢此時顯得更重要。像最近慘跌的面板股,幾乎是已經沒有回頭路的產業,現代人常說三代同堂就已經很擁擠,但面板產業現在卻是「十代同堂」的產業,是一個沒有自然淘汰機制的產業;日本及大陸都已經是十代線、八.五代線的產線,但台灣的勝華卻是用三代線在出貨;而整個台灣廠的折舊到六.五代線,但韓廠的折舊則已經到了七.五代線,這樣的產業長期下去如何有競爭力? 台灣廠商一直以來擅長的是大量製造,但隨著平板電腦的崛起,台灣又必須捨棄PC世代那種舊石器時代的生產模式,最近台股科技股的走跌,其實凸顯的是台灣產業升級沒有做起來,但這不代表台灣的廠商完全沒有機會。往前看,平板電腦的趨勢還是很好,但股本輕盈的零組件廠,肯定會優於系統組裝廠。此外,包括智慧型手機、觸控及超薄電腦概念股,也都仍是趨勢向上的產業。 下半年包括總統大選及兩岸政策開放效益持續,會是推升台股行情的原因。我估計,台股選舉行情應在九月江陳會前後發動,而最主要的受惠族群仍以金融股為主。
|
板大:
回覆刪除覆巢之下真的無完卵,2008年當整個電子、半導體產業前景不明、公司營運不好時,身為工程師會好到哪?放無薪假、人力縮編遇缺不補、裁員。
剛在社會上做事時會覺得技術是一切,只要工程師有能力到哪都吃得開。常常讓人有種錯覺,好像把產品開發出來,就等著人家上門買單似的。
待久一點的工程師不要覺得您比較資深,會的東西比較多懂得多,您愛做不做的拉到,反正每年都會有剛退伍、剛畢業的社會新鮮人拼命往電子、半導體業擠,對公司而言,不愁沒人可用,薪水領得比你少但耐操聽話,更何況三個月後您會的東西大部份他們都可以上手。現在回頭看看那些所謂的技術只不過像板大講的skill罷了,照著外國人寫好的規格書、技術文件再花大量時間把成品孵出來而已。
個人認為工程師不用太過汲汲追求新技術,今天學完這個,明天又學別的,永遠都在新技術後面追著跑。好比說看書不光是看和自己本業有關的,還有人文、歷史或是財經相關的書多少都要涉及,至少不會讓您老是用工程的角度看事情,忽略使用者的感受。
"剛在社會上做事時會覺得技術是一切,只要工程師有能力到哪都吃得開。常常讓人有種錯覺,好像把產品開發出來,就等著人家上門買單似的。..."
刪除是啊...以前台灣在剛開始搞園區電子業時,的確是如此。
但這幾年以來,真的沒有像以前那一種光景了...因為搞的人變多了,
要把東西賣出去,還得過五關斬六將...一路殺價競爭,然後客人也未必買單!
然後大家一堆人又不想轉業,結果就是大家一直在這一個泥濘中窮攪和。
看看別人作的東西...自己也就跟著一窩蜂的搞,大家學什麼?就跟著學!
學校老師也跟著一窩蜂的教,當然就有一大堆不怕死的畢業生跟著跳進來。
放心好了...如果大家心態不改變,人只會越來越多,不會變少的啦。
您光看我USB 的論壇網站的瀏覽人數的累積就知道了。
還是有一大堆人寧願在自己關在家裡苦讀USB...就如同您說的:
"剛在社會上做事時會覺得技術是一切,只要工程師有能力到哪都吃得開。...
...,會的東西比較多懂得多,您愛做不做的拉到,反正每年都會有剛退伍、剛畢業的社會新鮮人拼命往電子、半導體業擠,對公司而言,不愁沒人可用,薪水領得比你少但耐操聽話,更何況三個月後您會的東西大部份他們都可以上手。
..."
真的會以為大家學會了USB 就比較行嗎?所以我才會乾脆把這個技術公開,
就看大家以後怎麼搞?!...這個又不是大家以後所關注的問題與焦點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