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2日 星期一

銀行界不願意看到的新聞

兩週前,在住家附近的餐廳遇到一位老朋友,他太太是在銀行界工作。

一看到我們這一種所謂高科技界的朋友,就一副憂心忡忡的表情。

他說:"您們這些號稱台灣菁英份子在搞的高科技工業,什麼"兩兆雙星",簡直是他們

銀行界的"兩造傷心"啊!...","明明都不賺錢,政府卻逼他們借錢給他們玩?"

我答腔說:"不會啊,人家虧是虧錢啦,但每一家每年的董監事酬勞都領得很爽啊!"

您說政府怎麼整併啊?這些公司一整併要有多少勞工又要失業?!也只好讓這些

既得利益者每年繼續領高薪...卻要其他全民買單啊,這個就是我們這位金士頓創辦人

不懂國內政治生態的觀點啦,我說過一個例子了啦,有許多公司多多少少都會多養

一兩樣產品線,再遇到這一種業界激烈競爭時,就是要有些產品線拿出來當犧牲品,

再利用其他產品線補回來。之前我提過的一些小型MCU 設計公司。

但對於這一種以國際業界標準來說:根本是要以資源整合的觀點來玩的,我們國內卻是

以政治選票為考量的...最終還是會要以全民代價付出的!

另外還有一件IT 的科技大事:就是前一陣子TI (德儀)合併NS(國家半導體) 的消息,

就是另一個類似鮮明的例子,許多業界的朋友都已經在發出警語了...這兩家公司還會

花一兩年整併雙方旗下的晶圓廠,再過一兩年之後,台灣這些想靠什麼電源IC或是

一些類比IC 的公司就是剉在等了!...這就是國內相關業者都喜歡自立門戶,

各自搞自己的,最終還是要面臨的國際挑戰啦。我說過了:別以為人家是笨蛋,

您是最聰明的。...只有您想得到,別人都沒想過的!

PS :

1. 關於TI 合併NS 的問題,不單單只是針對台灣這些廠商而已,據朋友表示:

主要還是受到ST(意法) 在中國大陸市場的崛起與市場操作模式...詳細情況我也不懂,

或許有興趣者也可以去探討一下ST 的狀況吧!

2. 昨晚的年代的數字台灣也提到一些國際大型企業,也都在因應國際局勢與世界潮流

在調整公司經營與組織改造...這幾年也都看到一些績效了:譬如飛利浦改組為NXP,

IBM 賣掉NoteBook 事業等等...都是說明公司經營策略的思考問題。

----

孫大衛:政府應砸580億 整合DRAM廠

金士頓創辦人孫大衛1日表示,台灣電子業面臨韓廠夾擊,尤其三星來勢洶洶,政府需出面整合,當務之急應該先拿出20億美元(約新台幣580億元)整合DRAM廠,終極目標將台積電、友達、力晶、宏達電等各領域龍頭廠整合在一起,才能與三星抗衡。

金士頓是全球記憶體模組廠龍頭,居於資訊產業中下游,向三星、英特爾、力晶購買產品後,再加以模組化,銷售給惠普、戴爾等品牌大廠,年營收約65億美元,相當於國內所有模組廠如威剛、創見等的總和,孫大衛是華人在美國創業指標人物,具有產業的影響力。

台灣雙D產業第一季持續大虧,DRAM廠僅瑞晶盈利,面板廠更面臨單一廠商第一季淨損逾百億元的窘境。

孫大衛認為,台灣政府若不做什麼事,台灣DRAM廠遲早要出局,就算活著也只能是「老二」,沒有翻身當老大的機會。

他分析,三星等大廠也是從代工起家,與台廠發展軌跡類似。台灣電子業陷入苦戰,關鍵原因不是沒有技術,而是缺乏一個強而有力的大型集團發展模式。

台灣所有的電子指標產業,三星都納入事業體當中。面對三星等韓廠統包DRAM、快閃記憶體、面板、手機、晶圓代工等整合性集團入侵,台廠更顯得無力招架,甚至面臨被「個個擊破」的命運。

他認為,台灣產業發展以中小企業為主,電子業也不例外,雖然有利挺過金融風暴衝擊,但相較之下,三星可以透過各部門互相支援,靠賺錢部門負擔不賺錢的事業,形成龐大的力量;台灣廠商各負盈虧,力量相對鬆散。

此外,韓國銀行在企業有難時,都會積極出手相挺,台灣銀行規模小,無法承擔雙D產業鉅額虧損風險,這樣的環境下,台灣如同單兵作戰,三星等則是以軍團的姿態出征,幾乎可說是勝負已定。

他呼籲,台灣政府不能再袖手旁觀,應該先設法募集20億美元,協助體質較差的DRAM廠整合,之後再把晶圓代工、面板、手機等事業整合。

他認為,若最終能整合台積電、友達、宏達電、力晶等業者,是「最理想的情況」,雖然實際運作有難度,但他「樂見其成」。

【2011/05/02 經濟日報】

----

2011-5-2 
台灣DRAM廠不整合 恐出局

〔記者洪友芳/洛杉磯報導〕不同於南韓三星、海力士第一季營運維持獲利,台灣DRAM廠南科、華亞科、力晶卻仍大虧,金士頓創辦人孫大衛語重心長地指出,台灣DRAM廠一定要整合成「南韓的三星」,政府若不做點事,台灣DRAM廠恐遲早敗退出局,目前活著也只能學當老二。

南科第一季稅後虧損九十.三二億元,華亞科稅後虧損四十.四四億元,力晶虧損四十九.六五億元,茂德也續虧損,已公布財報的三家DRAM廠總計單季虧損約一百八十億元,台灣DRAM廠僅瑞晶賺錢。

金士頓與台灣DRAM廠關係密切,針對台灣DRAM廠的競爭劣勢,孫大衛認為,以南韓為例,三星是大兵團,也從代工起家,但在國家與銀行團支持下,已成業務包山包海的國際大企業,可靈活調度盈虧事業互補。他表示,台灣DRAM廠的問題不在代工或研發技術,而是因中小企業型態,各自存活,經歷金融海嘯後,廠商經營還無法轉虧為盈、站穩起來,三星卻能靠不同事業自行補回。

不整合 只能當老二

孫大衛認為,台灣DRAM廠就像砲兵營,無法與大軍團的三星競爭,但又無法不面對三星,一旦面對必定會被各個擊破,節節敗退,這是產業危機;台灣政府若不做點事,放棄整合,DRAM廠恐因無競爭力而被迫出局。

金融風暴後,經濟部曾有意透過聯電榮譽副董事長宣明智籌組一家「台灣創新記憶體公司」,整合台灣DRAM廠,但因錯失時機、立法院也反對,最後無疾而終。孫大衛指出,台灣DRAM廠不整合,目前僅能學當老二,分食一部分的市場,沒有機會當老大;面板等其他產業若無整合,也恐步上後塵。

---------------

孫大衛:政府再不救台DRAM恐出局

  • 2011-05-02 01:03
  • 工商時報
  • 記者涂志豪/美國洛杉磯1日專電

 第1季財報陸續出爐,台灣DRAM廠中只有瑞晶賺錢,其餘業者均出現虧損,其中又以南科接近百億元的虧損最大,但韓國兩大DRAM廠三星(Samsung)及海力士(Hynix),第1季仍維持獲利。金士頓創辦人孫大衛指出,台灣政府若不做什麼事,台灣DRAM廠遲早要出局,就算活著也只能是老二,根本沒有機會翻身做老大。

 台灣產業界一直認為,台灣因為沒有發展自有技術,只是替國際大廠代工,所以台灣DRAM廠不易獲利,但孫大衛認為,問題不是出在台灣廠商是不是做代工,因為三星、海力士等,過去也是由DRAM代工起家,孫大衛認為,問題是出在台灣的企業是以中小企業為主,沒有國際級大型企業存在。

 以三星為例,業務範疇由TFT-LCD面板、手機、數位電視、DRAM、NAND、晶圓代工等都有,幾乎已是包山包海,但這麼多的業務總有一個是賺錢的,在三星的靈活運用下,就算現在LCD面板事業虧損,還可用DRAM及NAND賺的錢來補。

 但台灣因為是中小企業各自為政,除了台積電是世界級大廠外,其它的規模都還稱不上國際級大企業,所以一旦像金融海嘯一樣出現不景氣,企業遇到不賺錢或大賠錢的一天,有誰能夠幫他們補?但三星卻可以自己將虧損補起來。

 孫大衛表示,台灣面板廠、DRAM廠、晶圓代工廠等遇上了三星,無疑就是單兵部隊遇上了大軍團,中長線來看,這將是台灣發展高科技產業的危機,若政府不動手進行整併及整合,台灣業者恐怕很難存活下來,DRAM廠就可能率先出局。

 此外,韓國銀行團會拿錢支持三星、LG等業者,但台灣銀行卻不會拿錢出來支持台灣科技業,且台灣銀行規模小,也不可能只拿錢支持茂德或力晶而已。孫大衛說,不是台灣的產業不對,也不是台灣的研發出了問題,而是台彎的中小企業的產業型態,很容易遭到三星的「個個擊破」。

 但台灣政府要將DRAM廠或面板廠整併為大公司,並不是件容易事,因為光立法院應該就過不了關,所以孫大衛認為,存活下來的廠商應該要懂得貫徹老二哲學,認清自己的角色,像金士頓就是如此。

---

奇美電 首季估虧百億

在友達公布第一季大虧近139億元後,奇美電財報也不被法人看好,預期首季將持續進入虧損百億俱樂部,四家面板廠首季合計虧損將逾300億元,業者只能苦等黎明快來。

由於第一季面臨傳統淡季、歐洲信債危機、中東局勢不穩、油價飆漲、匯率波動等因素,終端消費需求不振,大型面板廠的虧損反而有增無減。

外資原本預估友達單季虧損仍高達80億到110億元,但昨天財報揭曉,虧損比預期還大,凸顯出面板價格漲勢依舊不如預期,面板廠首季營運表現仍在低檔盤旋。

至於奇美電去年第四季虧損241億元,其中包含認列歐盟反托拉斯訴訟費用,今年首季回歸營運面後,市場法人仍評估將有110億到130億元的鉅額虧損。

彩晶則由於中小尺寸面板出貨量創新高,產品組合順利朝高毛利發展,中小尺寸面板營收比重將超過七成,市場預估單季虧損金額也將減少至20億元以下。

至於華映第四季大虧58億元後,首季也開始增加中小尺寸營收比重,法人預估單季虧損金額可望降到50億元以下。

台韓面板廠近年積極擴充產能,面板供應過於求,報價無力上揚,友達也坦言,過去最被看好的大陸液晶電視市場也逐漸成熟,未來恐怕難以見到動輒三到四成的成長力道。

【2011/04/28 聯合報】

7 則留言:

  1. "當務之急應該先拿出20億美元(約新台幣580億元)整合DRAM廠",
    去去去,一看就是來跟政府伸手的啦.

    回覆刪除
    回覆
    1. 2o 億美元有用嗎?!....如果依DRAM 廠目前的虧損速度,
      還不用一兩年就用完了。最主要的問題還是最終市場供需的問題吧。
      如果整個產業不會隨著市場調整的話,只是都為了做DRAM 而設DRAM廠,
      那最終還是個無底洞的產業吧。
      ----這讓我想到說:那為什麼那些歐美國家都不玩了?如果市場需求有這麼
      好賺時,他們為什麼會一一退出?!...這讓我想起業界朋友的一句話:
      在半導體這個產業中,沒有什麼是先進製程啦,就只有先進生產設備啦。

      東西做出來有沒有賺錢不重要,賣設備的一定會先賺的啦!
      您說有沒有道理啦?!

      刪除
  2. 政府錯在一開始不該強迫銀行借錢. 但是現在如果要強迫政府投入,那就是錯上加錯.
    TI併NS也是他自己去做,需要政府嗎?
    說穿了健康而有競爭力的產業自己會整併,一堆要死不活的公司整起來也是要死不活.

    回覆刪除
    回覆
    1. 嗯...講得很好。 =D> ... =D> ... =D> ... =D> ... =D> ...
      這讓我想起有許多公司面臨許多市場挑戰時,總是關起門來,
      老是做一些號稱組織改造的大工程...分割,合併等等...
      有些公司的高層就是腦袋不清,搞到最後也是誠如您所提的:
      組織改造到最後,也是要死不活的!
      ---當然也曾有成功的啦,只是不多,很少~很少!

      刪除
  3. 過去您老提過國內電子業喜歡「近親繁殖」,果然沒多久就嚐到惡果了...

    以前還不能體會,現在工作久了才發現大家都是「系出同門」阿 :))

    回覆刪除
    回覆
    1. 怎樣?!您最近受到什麼刺激了嗎?!.... :)) ...
      "近親繁殖"沒有不對的地方,以優生學來說:基因改造是要一代比一代強。
      而且要越來越健康。但是我們也知道:"近親繁殖"在遺傳學上有很大的風險。
      但很不幸的是:我們國內的這個產業是往不健康的方向在走,
      東西是越做越好啦,但是不管是價格與市場操作是越來越不健康。
      就您說的:老闆的心態不健康。

      刪除
  4. 可以借分享嗎??感恩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