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7日 星期二

創新不足 美商:台灣恐變諾基亞(轉載)

關於這個議題,我就以清大彭教授的文章作為對照。

您跟我說:台灣哪一家大型企業會真正的想砸錢搞研發、創新?!

您看我們偉大的郭大老闆這兩天寧願為了人家到底要不要跟他談價碼?搞得焦頭爛耳的,

他寧願捧著錢跟人家談,也不願意砸錢在長期的技術生根....一樣的道理,

我們都是搞技術出身的~您拿著錢來跟我買,我就一定要賣嗎?!

就算我想賣,您叫人家如何跟底下研發工程師交代?!人家也是絞盡腦汁,盡心盡力的...

我跟您說:我真的看過有些很堅持的工程師,他寧願把東西拿去砸掉,也不願意賣啊!

---

那我們就以彭教授的文章來看...以我自己的職場生涯的經驗來看:

的確是,我是在比較多的中小企業中,找到比較多的創新研發動能與熱誠。

至於在大公司裡,您下回可以去試試:看您的研發創新工作可不可以經得起兩到三週的

週報...然後在下一回的大部門的月報或季報中,看有多少有擔當的主管可以拍胸脯的

幫您承擔會議砲火?!就算到了高階主管會議之後...您還要面對董事會,公司法說

對外的季報與財務壓力。...這樣子來回幾輪之後,您看有多少公司?多少所謂的研發

創新計畫還可以屹立不搖的?!

---- 如果真的有的話,那今天我們就不會看到這一篇分析報導了。

所以啦,下回您要進大公司時,就別跟別人說:您有什麼偉大夢想計畫,人還務實一點。

古今中外都是一樣的,真正偉大創新發明都是從小地方,甚乃至於是從家裡車庫或

市場小角落開始的啦。...那就得看我們的政府機構願不願意去思考這個問題,

我想這也是彭教授的呼籲吧!

---

創新不足 美商:台灣恐變諾基亞

2012-08-07 01:11
  • 中國時報
  • 【李宗祐/台北報導】

     國科會科技諮議顧問、美國史丹佛研究公司總裁卡爾森指出,台灣沒有完整的創新體系,創投能量也不夠,如果又無法吸引優秀人才,會變成科技產業發展很大的問題。他以曾是全球市占率最高的手機大廠諾基亞為例,建議台灣要引以為鑑。

     因應台灣創新科技產業發展遲遲找不到具體可行策略及目標,國科會昨日召開第一次「科學技術發展諮議會議」,邀請國內外學者專家為台灣把脈。

     智融集團董事長施振榮呼應卡爾森並表示,日本的高科技產業曾有輝煌的過去,卻跟不上創新的腳步,國力日漸式微為例,警惕我國千萬不能重蹈覆轍。人才培育、全球化及創新研發,才是台灣再次站上國際舞台發光、且絕對不能錯過的機會。

     國科會主委朱敬一上周在「科學技術發展諮議會議」會前記者會表示,國家型科技計畫應有明確目標及深遠影響,帶動創新科技產業發展。卡爾森昨日則以美國經驗跟他「唱反調」。

     卡爾森指出,在美國真正帶動創新發展的研究計畫,是由DARPA(國防先進研究計畫局)補助學研機構執行、以四到五年為限的是專案計畫,而非執行期動輒一、二十年的國家型科技計畫。

     他以史丹佛研究公司(負責把史丹佛大學授研究專利技術移轉給產業界)為例,「愛瘋」手機風靡全球的語音秘書SIRI,就是史丹佛大學執行DARPA專案計畫的專利,後來賣給蘋果電腦。「我們每年都可以培育出一到兩家創新科技公司」。

     卡爾森也指出,七年前,諾基亞還是全球市占率最高的手機品牌,也研發出很多好的產品,近年卻因缺乏創新研發,全球市占率節節敗退。這幾年全球很多知名品牌陸續在市場上消失,都是因為沒有創新的點子,值得台灣借鏡。

     卡爾森強調,矽谷有五十三%的公司,很多人才都來自印度、大陸和台灣;美國上市公司四十%執行長是移民,在全球創新競技場中,人才培育非常重要。「我們的中學教育非常重視培養創新概念,從六年級到八年級都有創新學程。」

     但他直言,「我不認為台灣有完整的創新教育體系,創投能量也不夠強。如果又不能吸引優秀人才,就會變成很大的問題。」

----

-----

彭明輝:以小事大的產業發展策略

十二年國教爭論不休,論者普遍忽略一個事實:政府持續將資源集中於園區產業,而偏廢中小企業,就永遠解決不了明星學校的存廢之爭與升學的壓力。

過去廿年來,政府迷戀明星產業與未來產業,將資源傾注於科學園區,任令園區外的中小企業自生自滅。家長眼見只有園區產業有未來,子女再不肖也要逼他們擠研究所,冀能進入園區上班。因此,技職教育淪為備胎,適性教育純屬空談,學生從國中小就開始擠明星學校的窄門,為的只是園區內有限的職缺。

中小企業占台灣企業的百分之九十七點七,吸納百分之七十八的就業人口。只要提升中小企業的競爭力,就足以維繫經濟的穩健成長,提高實質薪資,提供足夠就業機會,讓大學與技職體系畢業生都看得到未來──這才是教育與經濟問題的根本解決之道。但是政府的產業政策倒行逆施,導致稅基嚴重流失,工業區產業萎縮,失業率攀升,實質薪水持續下降,連帶地拖垮了整個教育系統的正常發展。

政府迷信未來產業,卻忘了王永慶的警語:每一種產業都有人賺錢,也有人賠錢;重要的不是夕陽產業或未來產業,而是能賺多少錢。政府罔顧中小企業,是因為迷信規模經濟,從來沒有警覺到:歐美先進國家也有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企業是中小企業,他們照樣有全球競爭力

台灣是個小國,一味地尾隨歐、美、日大國的明星產業,因而淪為跨國企業的僕從,只有代工業,沒有真正的高科技產業。小國難與大國競爭,要克服不利的先天條件,必須深諳「以小事大」之道,才能找到適合自己的發展空間,而《戰國策》裡的田忌賽馬頗值得玩味。

國內的一流人才在素質上,絕不輸先進國家,但是人才總量遠遠落後日本與歐美的一流公司,更不足以挑戰跨國企業長年經營的專利封鎖。但是先進國家的許多中小企業,只能招聘到二、三流的人才,如果將台灣的一流人才與中小企業結合,去跟先進國家的中小企業競爭,就有機會發揮「上駟對中駟、中駟對下駟」的優勢。美國著名的跨國顧問公司Arthur D. Little曾為台灣建議過產業發展策略,其核心思想與此不謀而合。

該公司受我國政府委託,撰寫的專案報告〈公元兩千年台灣的機會〉,其中所列舉之產業發展空間遍及電子、電機、化工、機械等各大產業。項目林林總總不勝枚舉,但基本上都符合三大原則:(一)該項產業在日本與歐美皆以中小企業為主,台灣企業在規模上有與之一搏的機會;(二)該產業技術已成熟或接近成熟,且核心專利多半過期,可以利用台灣各大學的研究與教育能量,迅速縮小產業技術落差,再以成本優勢取代;(三)該產業的附加價值與利潤空間,仍然明顯地高於台灣的既有產業,足以維持台灣產業的成長。

以上策略如今仍舊適用,如果台灣徹底釋放大學的研發能量,與業界合作開發各種產業關鍵零組件,再以成本優勢競奪日本和歐美中小企業的全球市場,誰說台灣的中小企業沒有明天?

為證明國內一流人才,遠勝歐美中小企業人才,筆者曾協助業者開發新型自動光學檢測設備,三年內即迫使蟬連全球龍頭卅年的美國公司退出市場,足證上述策略絕非虛言。

(作者為劍橋大學工程博士,清大榮譽退休教授)

【2012/07/27 聯合報】


7 則留言:

  1. 變成Nokia? 人家Nokia還曾經是在世界執其牛耳, 台商連Nokia的一根腳毛都沒超過, 會不會太抬舉了?

    回覆刪除
  2. 爛船還有三斤釘, 瘦死的駱駝比馬大, 拿台商比Nokia, 簡直是拿XX比雞腿

    回覆刪除
    回覆
    1. 或許人家一開始也有那一種企圖心啦...
      但一不小心股票一上市櫃之後,經營者或公司員工心態就全變質了。
      就天天幻想著穿金戴銀的或是整個屁股尾錐就不知不覺翹起來了...
      結果再也沒有想那麼多了....台灣很多搞上市櫃公司都是這樣子的啦!
      也不用太意外 ~ 還想談什麼未來偉大夢想?!

      刪除
  3. 過去在大公司的經驗,應證了一句話
    官大學問大,
    一個好的創新提案傳到處長手上,
    他覺得不錯就加入一些修改(認為上面會喜歡的做法)在往上呈,
    到協理手上再加入一些意見(同樣也是他認為的長官角度)在往上呈,
    到了總經理會或是董事會手上,已經變得四不像了,
    如果還是可以通過執行, 倒楣的還是最底層,要去執行長官亂說的意見,
    被砍的執行時間,預算, 修改成舊時代的觀點...
    再有衝勁和創新的年輕人都會心灰意冷...我看過太多優秀青年面對這樣結果了,

    中小企業可以直達天聽, 只可惜政府的文化還是讓年輕人以為大公司好,
    在大公司才能爽爽的過,有想法的在大公司才能實現...等,
    孰不知社會漸漸不是這個樣子了,產生的落差讓大家都想去考公職,
    國力漸弱, 官員還在想辦法多喊些口號, 提出「專家學者」的見解,
    產生都不考慮未來的政策阿~

    回覆刪除
    回覆
    1. 嗯...現在許多企業都面臨這種問題。
      問題是現在也沒多少真正好的中小企業,這也是政府長期忽略產業
      發展所造成的!
      至於大企業呢?!搞什麼創新研發?!就是一大群義和團,呼呼口號,
      幻想著什麼神功護體(政府許多奇怪法規保護~)...就像無頭蒼蠅
      胡亂飛,胡亂竄啊....還談什麼人才問題?!早就心灰意冷了啦!

      刪除
  4. 為什麼年輕人想去大公司?最簡單的原因就是穩定啊,年輕人要不要結婚買房?要吧,那現在房子那麼貴很多人要15-20年貸款才付得清,之前有人講台灣小公司壽命大概平均7年,很多根本不到,那常常換工作那另一半會嚇死,更別說孝親費,車貸,小孩的教養費一堆加起來就我所知很多人根本是月光族啊
    (搞不好很多人學貸都還沒交完)

    太多事情環環相扣,不是台灣人不創新,古人講衣食足後知榮辱,現在大學生起薪已經比我當年畢業還低了

    再說這跟文化很有關系的,美國人在小孩成年後就踢出家門叫他自己想辦法,也不會過問他做什麼,所以才有youtube創辦人一開始不怕死的以卡養卡借錢來創業,台灣的父母會一直叫小孩去擠tsmc,紅海..這樣比較有面子,再說台灣的創投聽到你要搞網站跟軟體大概也不會借錢就是了... @-)

    回覆刪除
    回覆
    1. 這就是社會往下沈淪態勢...您說要單純靠民間或企業來改變?!
      難啊...除非只有一種方式才會打破吧----積怨爆發:革命!
      否則,政府就得趕快想想對策介入改革...自古以來皆是如此。
      要不然大家就慢慢抱怨,耍耍嘴皮子來醞釀氣氛吧。
      ---
      至於創新文化。我們偉大的教育部以前還想效法美國開放的教育制度...
      搞了十幾年後,最近好像又要轉向跟歐洲的德國學了...
      看來:若教育不搞好,當然家長只得自己盯緊一點,盯緊一點就會
      誠如您所說的:就只好順從父母的教誨啊....至少聽父母的,他們還可以
      給您一點保障。
      以前我們小時候,人家我們父母親多相信學校教育會好好的教導我們啊!
      結果:教改這麼幾年,只有讓家長更不放心國家的教育政策,
      只好各自為政,把自己小孩盯緊一點比較重要吧!就成這個樣了!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