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21日 星期二

為什麼我們的官員都是「後知後覺」的呢?

我早就一直呼籲:希望教育部官員能到第一線實際體會一下我們的人才培育問題。

希望他下回也可以實際去中小學校園體會一下基層教師的心聲,

我想他就應該比較清楚我們的教育問題不是他們坐在冷氣房裡可以想得到的啦!

怎麼總是讓我覺得我們的政府作事情怎麼會老是會講出這一種:

大家每天在講,在討論的事...然後他們還是一副無感的樣子呢?

還真的是狗吠火車呢?!

----

卓永財痛批教改 企業無才可用 台灣將淪落輸出台勞!

2012-08-21 01:21
  • 中國時報
  • 【康文柔/專訪】

台灣的產業競爭力衰退,問題的根源,上銀科技董事長卓永財直指,「教育制度生病了!」因學術界長年尊崇美國價值,一味抄襲美國的制度,教育改革不合國情,大學就讀零門檻,青年失業率上升,企業卻沒有可用的人才。卓永財憂心地說,惡性循環持續下去,不出五年,台灣會淪落到輸出台勞!

     卓永財今年七十歲,因出生在佃農家庭,早年家境清寒,讓他對現行教育制度頗有感觸。「你看有錢人都去念國立最好的大學,貧窮人小孩反而讀很貴的私立學校,這個教改是不是有問題?」

     交通大學現有七成的學生來自推甄,對這個現象,卓永財用「可怕」來形容,回憶教改推行之初,他在交通銀行任職時,曾強烈主張推甄比率不能過半,要為窮人留一線機會。

     卓永財痛批,考試是相對公平的制度,窮人翻身靠的是教育,錯誤的教改,阻礙了社會階級流動。「中研院院士用美國思考來看台灣的問題,忽略社會背景完全不同。」卓永財指出,高等教育一味崇尚美國價值,最後造成教育與社會、產業脫節,學校對產業沒有貢獻,產業要升級,學校無法供應人才。

     「教育必須回歸基本面,教學是為了社會培植人才,研究是為了解決社會的問題。」卓永財慨嘆說,國立大學運作的經費,來自政府編列的預算,是人民納稅的血汗錢,台灣的高等教育主事者,應有擔負社會責任的想法,有一流的國家才有一流的大學,若有朝一日,台灣國力衰敗如菲律賓,台大文憑也沒有價值。

     卓永財指出,從台大到最後一個大學,都只重視論文,高等教育沒有差異化,又普設大學供過於求,學生素質日益低落,身無一技之長,導致企業無才可用,青年失業率攀高。

     對台灣的前景,顯得憂心忡忡,卓永財說,「人跟社會完全脫節,這個社會怎麼可能不生病?」人才是產業的根基,產業步入衰退,無法創造就業機會,民眾消費力減弱,連帶衝擊到服務業,最後人民沒有所得,政府沒有稅收,一旦舉債落入惡性循環,慘況將如同現在的希臘。


----

蔣偉寧:技職企業落差超過想像

教育部長蔣偉寧今天表示,台灣人力培養確實出了狀況,好像在吃老本,技職教育的訓練與企業需求的落差,「超過我的想像」。

蔣偉寧下午到台中與工具機暨零件公會成員進行產學座談會,工具機業者提出許多人才培育的困境,蔣偉寧說,應成立產學策略聯盟,讓企業及學校定期交流並交換意見,

上銀科技董事長卓永財及台灣引興公司董事長王慶華都表示,產業要發展,人才及研究發展很重要,但目前大學發展與企業需才方向有落差。王慶華說,現在技職學校的教科書、技能檢定項目及設備與業界需求都脫節。

嘉義的穎杰公司董事長涂美華表示,南部有技職學校還在用30年前的舊教材;而嵩富機械公司建議教育部將高職現在一學期3小時的基礎實習時數,增加到6小時,才能有充分時間訓練及學習。

健椿工業董事長葉橫燦提出成立「工具機學院」的想法;福裕事業公司協理蔡在湖表示,未來採募兵制,希望學校能建立學分制度,獎勵學生在大三或大四畢業前,先到企業實習半年至1年,再回學校修最後學分。

聽完業者的苦水,國立台北科技大學校長姚立德說,國內的科技大學及技術學院的教材及設備趕不上其他先進國家的情況非常嚴重,還有很多高職的科,設備費甚至是零。

蔣偉寧表示,台灣人力培養確實出了狀況,好像是在吃老本,如果說人才現在位於頂峰,但未來會往上還是向下走,確實是挑戰,教育部會努力做突破。

【2012/08/21 中央社】


17 則留言:

  1. 我記得畢業那年學校把實習工廠拆了蓋大樓,把技術實習講師解聘了,把我念的學制廢除了只因為要升格為所謂科技大學。那年我的同學有人到畢業連車床都沒碰過
    我只是N流的學校畢業,但看到現在同為工業之母科系出身的大學生們(科大也以大學生自居)打著我是大學我可不用知道這些黑手事情,然後對著簡單的工業製圖乃至設備發愣。

    回覆刪除
    回覆
    1. 我們的教育可能只是為了讓幾位少數有機會可以晉身與一般一流大學
      畢業生可以在學術地位上可以相提並論。但犧牲掉的卻是其他技職教育
      所必須培養出來的基層技術人員。
      我當然相信在技職教育體系裡,是有非常上進的學生...但是,我想:
      技職教育之所以與一般大學分流的目的就是要培養不同領域專才的人員。
      如果最後殊途同歸...那就真正失去因材施教,良性教育的本意了。
      最後付出代價的不只是技職教育的學生,連帶的也會造成人力市場的混亂。
      --- 最後企業也只好寧缺勿濫啊。

      刪除
  2. 現在第一線基層教育是怎樣的情況???

    回覆刪除
    回覆
    1. 第一線的基層教育如何?!對於目前教育官員來說:似乎已經不是那麼
      重要了啦。他們已經全力衝刺12 年國教了...
      政府官員都比較喜歡急功好利,以一個鮮明的政策改革或表面績效來凸顯
      其個人政治成就,至於所謂往後的"百年樹人"...就不是那麼重要了啦。

      刪除
  3. http://www.plurk.com/p/h4qn1o

    回覆刪除
  4. http://www.facebook.com/notes/ben-jai/%E5%A4%96%E5%95%86%E4%BE%86%E5%8F%B0%E8%A8%AD%E7%AB%8B%E7%A0%94%E7%99%BC%E4%B8%AD%E5%BF%83-%E9%82%84%E8%A6%81%E6%94%BF%E5%BA%9C%E8%A3%9C%E5%8A%A9-%E9%96%80%E5%85%92%E9%83%BD%E6%B2%92%E6%9C%89/10151146171924113

    回覆刪除
    回覆
    1. 寫得很好啊...
      換個角度:您自己搞技術的...您自己想想:您覺得您在什麼條件下,
      您是願意坦誠佈公把您辛辛苦苦建立的獨門技術,拿到別的國家或地區,
      讓別人跟您分享?!---(有啦,以前我們台商最後都很喜歡去大陸搞這一套!)
      最後呢?!...
      所以:我們當然就會很清楚的瞭解,這樣子的口號有意義嗎?!
      ---
      至於:藉由挖角癱瘓競爭對手的研發實力或開發時程,這在國內高科技業
      也是有例可循的啦...沒什麼好意外的。有許多工程師為挖角時,搞不清楚
      狀況,沾沾自喜自以為是。最後當他發現時,就已經步入中年武功全廢...
      這樣子的工程師我也有認識幾位啊。...

      刪除
  5. Chamber最近在忙些什麼? 怎麼不見蹤影?

    回覆刪除
    回覆
    1. 所以啦...您們就會明瞭說:現在台灣多缺乏能夠真正作系統技術開發
      的工程師吧!.... :)) ... :)) ... :)) ...
       
       

      刪除
  6. Chamber你現在四處去當顧問嗎? 沒待公司了?

    回覆刪除
    回覆
    1. 有這麼好康的事嗎?!...您要幫我介紹嗎?!
      當然我也不是那一種只是動動嘴吧的人,我想人家也不會想找那些只會
      動嘴吧的人,現在這種工程師是越來越多,不管是年輕菜鳥或是老鳥...
      或許這個行業真的太多人了,所以,或許在公司裡只要學會動動嘴吧
      大概就可以把事情搞得很好了吧。
      ----
      無論如何,至少據我所知:大家一方面覺得有失業率的問題,
      但也有許多公司也一直缺人--- 答案是:好的工程師真的很缺。
      尤其在整體產品的系統應用端的工程師更是麟毛鳳爪...
      我想這應該是過去大家一直吹捧IC 設計業的"反聖嬰"現象吧!
      (PS : 現在倒很多IC 設計工程師出來搞創業,然後搞了老半天
      才想到要找一些有經驗的產品的系統應用端的工程師...唉~...難啊!)
       

      刪除
  7. 哎唷! 你業界人脈那麼廣, 真有什麼爽缺, 你自己早就暗崁了, 哪須要我們這些路人甲介紹啊?

    回覆刪除
    回覆
    1. 怎樣?!有沒有興趣接接案子啊?!或是乾脆要換個工作啊?!

      :)) ... :)) ... :)) ...

      刪除
  8. 那你有聽到什麼好的idea? 在不影響保密的前提下, 拿出來讓大夥兒開開眼, 給個集思廣益的機會嘛, 這年頭孤軍奮戰只能當砲灰

    回覆刪除
    回覆
    1. 那您覺得如果是一個小貓兩三隻的小公司...也算不算孤軍奮戰?!
      那這樣子好了...老虎兩三隻也算不算?!
      人家都跟您說:大者恆大了。....那怎樣的大法才算大?!
      那是不是那些不管小貓或老虎兩三隻都可以算砲灰了囉?!
      我想主要還是要看產品或是技術領域與市場定位對不對?
      重要的還是一定要有所謂的 Key Man...要不然囉~
      金山銀山的計畫經費也會花光的;再好的市場機會也會搞得2266 的!
       

      刪除
  9. 如果沒真的下去做, keyman可能也不知道自己是keyman吧? 說誰適合是keyman那有點事後諸葛, 套句台灣巨砲陳金鋒曾經說:「球怎麼打?球來就打呀!」做了就知道了嘛~~~憤怒鳥那篇文章不是點明新一代的產業規劃方向不再是選定一棵大樹費心培植,保護它不受風吹雨打,而是不斷撒下創新的種子,讓它在森林自然成長,並由市場決定,誰可以繼續存活。種子撒多了,總有大樹長出。

    回覆刪除
    回覆
    1. 嗯...同意!
      我個人覺得台灣許多行業,尤其高科技電子業,有活力,有創意的
      種子越來越少了....因為有太多人太會算了,不只是公司或個人,
      東西都還沒搞出來就在幻想一大堆事了。至於一些大老闆也是...
      別人找他們投資也都以為別人是要騙他們錢似的!...或許,這些
      老闆有戒心,是因為有太多人也真的是這樣子想的吧!
      ----想狠狠的撈一票吧!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