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25日 星期日

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 --- 從故事談技術傳承

這句是唐太宗的名言: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

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所以,藉由他人的經驗的確可以幫我們分析

與評估一些我們所擔心的或想知道的一些事情。雖然這些別人的故事,未必

都能符合我們所遭遇的事情演變,但往往也是一個非常好的生涯規劃參考。

我不想舉別人的例子,我就從我自己本身的例子與觀察,用同樣的歷史史觀

來談技術傳承。或許也可以幫助一些在技術發展或工作生涯上,有些參考。

父親生於日治時期,小學還念了一、兩年的日文書,小學畢業後,他青少年時

開始為自己的人生謀得一技之長時,就跑去百公里外的新營糖廠當學徒,

跟著糖廠裡的日本職人學機器維修的西工冷作技藝。後來學成之後,就自行

開業搞鐵工廠。小時候家裡就有了鉋床、車床等等許多機械設備,我相信

父親在這方面肯定有一定技術能力,才能開業收學徒。當然小時候也跟著

學徒敲敲打打,反正男生嘛~跟著搞這些也不意外吧,父親看兒子有興趣,

就多多少少也教了一些:像車床、電焊、鑽床等,你想玩,就讓你也玩玩吧。

有些比較危險的,父親也懂得拿些分寸:譬如乙炔等,學的進度就很慢。

但我覺得父親比較厲害與不同於般開業師傅的,是他比較注重紙上作業,

所以從小就常常看到父親常在辦公桌上計算、繪圖等,雖然父親只有小學畢業,

但許多機械繪圖與計算也難不倒他,那個時代沒有計算機,就看他拿著計算尺

與許多機械工具書查表,記得國中讀三角函數時,他叫我去問這些,但後來他

覺得太麻煩了,還是用自己那一套工具書方法比較方便快速。

--- 這個就跟我現在搞許多電子系統時,我也會好奇地問一下兒子們一樣,

但一樣的那些所謂的真的 Linux 、Embedded system OS 等等,對我來說

也是嫌麻煩啊。


上圖上方。中間游標卡尺以上的東西是父親留下的東西,下方有液晶顯示的是

我繪製 PCB 電路板用的游標卡尺。有沒有世代交替的感覺啊。當然還有一把

計算尺,但我只會用上面的乘法功能,但同樣的現在一台工程用的計算機只要

一、兩百塊就買得到了,就連三角函數也不用再透過工具書查表了。

在那個經濟起飛的年代,有一技之長,肯定也可以拿來發財的啦。所以在父親

的想法裡,以本身專業技術賺錢的優先順序也應該是: (這個大家都懂)

1. 自有產品開發,那時候在南部最多的就是螺絲工廠,所以父親也有投入螺絲

機器設計開發,也認識許多同業,也先後加入了鐵器公會與機器公會。

有沒有賺錢,我想應該有吧,所以後來他還擔任一屆的鐵器公會理事長,

我記得當時他們上一級全縣總公會會長就是後來政壇名人:王金平先生。

但是搞工程技術的,還是不擅長這些長袖善舞的社交公關活動吧。

市場活絡當然也代表著市場競爭,所以市場商品講求的不只是技術而已吧,

後來有點退而求其次,就只是光搞機器裡零組件。但肯定毛利也不好吧。

2. 所以啦,既然擁有比較好的專業技能與技術,還不如接設計或開發案還

比較好賺吧,像那些工廠裡要的鍋爐或特殊機械、乃至於工廠搭建、鐵窗

電動門、天車軌道等等,這些也都還是有許多生意可以搞。但有時候,

還是難免會心猿意亂,想有一番作為吧。但說真的啦,以我自己現在也經

歷過的經驗,有時候你想藉由技術轉換成可以輕鬆收入的商品生意時,真的

沒有你想像中的容易,更何況父親只有小學畢業,書念得不多,見識也

不一定多而廣,甚至還有可能也有一股技術職人的傲氣...所以呢,工廠家裡

就開始堆積許多物料、工具乃至於機器設備。這些也都是無形的資產負擔。

就算後來父親不因生活失意墮落(也有可能一部份是生意上的壓力關係吧)。

家裡開始出現資金斷鍊、生活也慢慢地陷入危機。

其實有很多人也來家裡估價過這些車床、鉋床等機器設備,但父親堅持那些

生財工具,"有一天"我還可以東山再起,屆時也會再用的啦。但其實他已經

很難力挽狂瀾了,那時我已經外出念大學了,有天回家,母親希望書念得比較

多的兒子也可以勸勸父親,真的不要這麼喪志。

其實我也沒有跟父親多說什麼,我只說了一句:爸~你這樣子不是折磨自己而已,

也讓母親跟著辛苦。只要肯拚,還是有機會的。

我記得我父親沒有正面回答我什麼,只默默地坐在陰暗的房間角落裡

當我下回從學校再回到家裡時,氣氛再也不同了,父母親再也一起出外打拼,

3. 用最簡單的經驗來拚現金:就是一般建築工地工作,換錢最快啦。


其實這些工作,從小我們也經常接這種工程,因為這是換生活費、換現金最簡單

最單純也最容易的方式,照片是在楠梓火車站附近的一處工地,中午休息時間

我偷偷拍下的一張照片,也看到落寞的父親身影。從小也跟著父親進進出出

工地,我車床技術不如我電焊技術,但電焊技術也不如我捆鐵工的熟練快速。

但附加價值與賺錢輕鬆度來說剛好完全相反的。人生嘛!

搞這種工地工程的另一個好處就是順便還可以接鐵窗、金屬樓梯扶手等工程。
---
父母親在我學校畢業進入社會沒多久,就相繼離世了,離開的歲數跟我目前

歲數也相差無幾。父親人生的最後階段我經常陪在他身邊,他也念念不忘他的

技術,他在醫院時,也一直跟我說要我把他的工作圖桌搬到他身邊,他還要拚,

惹得他不高興時,還會生氣的說:如果嫌他囉嗦,他可以自己開車去山上。

我就回他說:可以啊,如果你行,我把車子開到醫院樓下,我也不攔著你。

最後幾晚時,等夜深人靜時,我們倆也靜靜坐在那邊回想過去我們一起進出

工地的種種,我還是好好地安慰地誇他說:您人生也算是曾經風光過啊,

賺過錢,也幹過地區公會理事長,他還是苦笑地看了我,一句話也沒說


(我還留著當初當選時,其他公會理監事送的匾額照片,民國六十九年,第八屆)

後來也欠下許多債務,但也有本事的拚到沒有留下任何一筆債務給兒子扛。

幸好真的感謝先母生前偷偷的用私房錢幫老爸買了一份壽險,也剛好用那一筆

理賠金幫老爸辦了後身事,結果最後銀行存款只剩八萬元及一台發財二手車。

最糟糕的是:老爸念念不忘的機器設備(包括當初人家估價要買的車床)、材料

工具等。全部都是以廢鐵價格出清...一公斤不到台幣五塊錢。

記得後有一次因家廟神明乩身問起,我還是老話一句:老爸你還有什麼話嗎?

乩身回頭等了一下,轉達結果還是一樣:苦笑地看了我,一句話也沒說

是啊,是你沒錯,標準的老爸風格啊。
---
再回頭想想自己的技術人生,是不是也有那一股遺傳的 DNA 啊!

但也非常感謝從小一直跟著父親身邊工作,雖然父子緣分不長,但我們卻很親,

當你兒子也是你的學徒之一,學冷作西工,你一樣嚴厲要求,但覺得最重要的

還是從你身上學到的應該是技術以外的人生寶貴經驗吧。


看看現在我滿桌的儀器設備、工具與材料庫存,是啊,兒子們一樣會用什麼角度

眼光與態度來看待這些東西啊。我認為是好的生財工具的東西,對他們來說

是不是一樣的寶貴價值?還是一種無法擺脫的包袱?

從歷史的脈絡來看:我一樣的外出當學徒,學得一技之長,也曾經風光的募資

開公司到產品參展獲獎,但有些東西跟事情是不會變的道理:

有技術,沒有好的募資與資源投入,永遠只是孤芳自賞,大家可以想想:

今日世上的那些搶著上太空的那些科技老闆們,難道就是一個人就可以搞出

那麼多技術與資金玩這些太空探險遊戲嗎?當然不是本身的技術有多好。

這肯定是要透過市場資金來成就自己的理想與目標的。只是每個人的際遇不同

而已,但基本的流程是不會變的:

20~30 幾歲,就是進入社會的學習階段,

30~40 歲就是有一定本職學能、技術累積與專業領域的成就,

40~50 歲就是透過本身的工作經驗、技能價值,從市場產品觀點找資金與資源

為自己創造機會啊。

所以過了五十歲之後,其實有很多人生經歷就已經很清楚的告訴你,有哪些事情

或工作你可以去作,有那些你就不用太費心了。像老爸以前那些搞技術的朋友們,

過了五十就不要想在車床前面拿著游標卡尺站著整天操作機器了。

那更不說:還要跟著年輕人學什麼新技術或新觀念,甚至有些產品或市場領域,

其實也真的不用再想太多了,因為對你來說:真的都有時間限制的。

等你老了,你或許真的會慢慢的明瞭:人上了一個年紀,有時候就得要懂得

放下執著,給自己的人生一個漂亮的轉身。

所以啦,現在要我再用什麼神奇技術觀點或是吹噓專業,是真的沒必要了,

與其如此,倒不如真的趕快多整理一下許多寶貴的經驗與留下對年輕一代有

建設性的東西比較重要吧。

因為真正要幫你整理滿屋子留下的你認為非常有價值,當初自己苦心收集材料

,辛辛苦苦一釐一省吃儉用,甚至直覺認為這樣子的投資置產(設備)是非常

必要的。

(其實這種觀念以募資創業操作手法來說,真的有點執著過頭了啊。您認為

有非常必要的這些觀點,對募資操作來說也未是對的啦。什麼東西設備,

你都搞定了,也承擔這些高度風險了,你要投資者承擔什麼?他們可以幫你

創造什麼成功機會?你真的不要以為沒有人投資,你就可以靠自己撐起產品

開發生產業務銷售的一片天?真的別傻了啊,你去看看那些矽谷創業者他們

是怎麼玩起新科技、新技術的吧。這部分,以後有機會再跟各位分享。)

最後,其實都是給後代晚輩一種無形的包袱啊。我兄長從小就非常排斥跟著

父親搞這些,甚至有點逃避心態,最後乾脆眼不見為淨啊。結果最後兄長也

逃脫不了這樣子的宿命。

---
結語:搞技能學習與技術發展,或市場產品發展不是不行,但很明顯的

這些都是有年齡與時間限制的,許多東西如果在加上時間條件之後,

其實答案是完全不同的,有時候除了自己本身的努力之外,有時候也真的也是

懂得拿你本身的人生條件,什麼歲數,什麼時間點該作什麼?或給自己

怎樣的一個人生註記,其實影響最重要的往往就是自己身邊的家人啊。

永遠記住一句話:

人上了一個年紀,有時候就得要懂得放下執著,給自己的人生一個漂亮的轉身。

---
在這父親節的前夕藉由對父親的感念之外,也為自己身為父親的留下一個

技術人生註記吧。


2 則留言:

  1. 老大您與您的父親留下最寶貴也是無形的資產就是「身教」,小弟雖然不像老大您閱人無數,但看過的那些台清交高手,父母要不是公務員,就是開個小工廠,或者本身是技藝嫻熟的工匠,很少有例外

    回覆刪除
    回覆
    1. 沒有啦。謝謝你的讚美。

      其實最主要的還是我們自己很清楚自己的能耐在哪?

      自己要努力學習也是要的,但最重要的還是如何調整自己本身在不同的年齡階段,

      就該扮演甚麼樣的一個角色。因為畢竟一生不是光只有我們自己一個人而已。

      我們為人子,有一天我們也會為人夫、也會為人父...

      就算要在人家公司裡幹個萬年工程師,也是會面臨長江後浪推前浪或市場技術趨勢的挑戰。

      所以我才說:心態很重要,雖然我們有時候,就只是想圖個安逸,

      但有時候,就是由不得我們自己的啦。這就是人生啊。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