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會說話。
其中幾項因素也的確透露了許多周遭所得到的訊息。
譬如:我有問了以前我在推多核心MCU 時,所接觸的大陸工程師,他就很明確
跟我說了,反正現在有許多日系MCU 或歐美的MCU價格很漂亮,品質又穩定,
他們許多末端客戶也都慢慢要求改用這些日系或歐美系的MCU。
所以,如果您還是想說靠零組件去卡市場的話,真的要好好想一想了。
所謂從「世界工廠」轉換成「世界市場」,所代表的是:人家以後所要的是
慢慢提升品質的--- 終端商品,而不是低價拙劣的零組件了。
或許這樣子的統計數字或趨勢演變,可以讓大家對未來的努力目標可以有一些
參考依據吧!
-----
社論-中國經濟轉型與台灣出口轉折
2012-05-11 01:19根據財政部最近所發佈的進出口統計,從2009年第4季金融海嘯復甦以來,台灣今年首季出口第一次出現負成長,跟去年同期比較,衰退幅度達4%,至於進口則減少將近6%(部分反映國內投資不振)。官方甚至預警,由於去年四、五月的出口大幅擴張,水位甚高,意味著今年第二季的出口成長率很難樂觀。果不其然,4月台灣出口年減少6.4%,前4月出口合計負成長4.7%,出口減幅確有擴大趨勢,其中對中國出口更是創下10.1%的衰退幅度。
涉外經濟活動同時萎縮,特別是出口出現由正轉負的轉折,確實堪憂。理由在於,這顯然不全是國際景氣持續低迷所引起。觀察鄰近國家,包括中、日、韓、新加坡等國的出口都還能維持成長局面,韓國第一季出口成長率即為3%。同時也不應該歸責於匯率因素,因為這段期間新台幣匯率並無劇烈波動。
斯人獨憔悴的原因何在?財政部的數據其實已可找出蛛絲馬跡,主要由於台灣對中國市場的出口動能出現疲態。去年台灣的出口成長尚維持12.3%,但對中國出口則低於平均,只達8.1%,而今年第一季出口所呈現出來的4%負成長,單單對中國就減少9.7%。由於中國是台灣最大且佔將近4成的出口市場,對中國輸出衰退,勢必嚴重拖累整體出口表現。唯一逆勢成長的是東協市場,雖未若前兩年亮麗,但也增加7.7%,其原因除了資通產品居功厥偉之外,也跟國際原油及礦產品等原物料價格上漲,報價拉高有關。
更不尋常的是,台灣對中國出口出現將近兩位數字的嚴重衰退,而且從比較容易受到國際需求影響的電子、通訊與光學產品,到塑膠及機械等傳統產業製品都是如此,涵蓋產業相當全面。佔ECFA(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早收清單最多項目的機械產品,出口衰退幅度甚至高達21%而居冠,對照2010年的大幅成長88%,即使2011年仍有21%成長,大起大落的原因為何,尤其值得追蹤留意。
分析造成台灣出口中國失去動能的肇因,首推台商投資中國日益成熟,導致投資帶動貿易的效果逐漸降低。就製造業的部分而言,供應鏈逐漸在地化應是主因。包括投資項目轉向產業中上游,足以替代台灣產品供應,甚至可以回銷;以及為因應沿海地區的勞動成本快速增加,而往二線、三線城市或內陸移動,距離台灣愈來愈遠,運輸成本增加,也會減少從台灣回購的比例。當然,也有部分適合「逐水草而居」的產業,例如紡織成衣,乾脆外移到越南、柬埔寨等工資更低廉地方,或如電子相關產品,為確保供應安全,往往須作廣泛跨國佈局,也會轉移部分原先台灣對中國的出口。
此外,台商投資中國的重心,也慢慢由製造業轉向服務業,尤其是物流、金融保險、技術服務,以及近來異軍突起的不動產業等。這些產業跟當地法令、兩岸人員移動關係較為密切,跟投資母國的有形商品貿易幾乎不產生關聯,但也會發生「跨境服務貿易」。樂觀來看,也形同將兩岸經貿交流推向另一個境界。
近來中國的政策方向,諸如「十二五規劃」中所高舉的「調產業、調區域、調結構」,也會加速台商投資往產業升級、內陸、服務業的領域邁進,勢必再度降低兩岸投資與貿易的連結。更重要的則是中國經濟轉型的核心目標,亦即降低投資佔GDP的比例,目前大約5成,同時提高內需市場角色,特別是消費佔比,現階段只有3.5成左右,對兩岸經貿也會產生衝擊。
當中國從「世界工廠」轉變成為「世界市場」,或兩者兼具,在資源有限的現實情況下,第一個意義即是出口成長勢必減緩,連帶加工貿易的進口也會跟著減少。未來5年進出口成長預估只會剩下10%,與2002年到2007年間動輒將近30%的進出口成長相比,已經大幅縮減。這也預示未來各國競逐中國市場只會更加激烈。
同時,中國更加重視消費也會影響到進口內容,這對擅長於最終消費產品生產並具有品牌優勢的國家有利,包括美、歐、日等工業國家,以及晚近在這方面耕耘有成的南韓。至於台灣出口到中國的產品,9成以上都是中間產品、零組件,以及部分與投資密切相關的資本財,最終消費產品並非主力。如何急起直追,把握中國逐漸升級為消費型國家的各種機會,顯然是台灣當前應加重視的首要課題。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