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8日 星期二

前四月 台灣出口衰退

數字是呈現出一個事實,一個長期因素的累積,他的背後是一種已呈現產業現況。

別的行業是我們搞電子或高科技的不懂的...但約略也頗能體會到其長期排擠效應。

就像最近電視廣告打得火紅的周董的機車廣告,該機車廠的研發副總是我學長,

也是我昔日的長官...每次碰到我都跟我抱怨:都找不到工程師,因為大家還是很

執意的想去園區高科技公司上班。

明明這些數字已經很明顯的告訴您了:許多高科技公司的產品,不是沒有成長,

而是他的競爭力下降,所呈現的就是:營運數字下降。很簡單就是產品單價持續下滑,

只要是產品單價下滑,就是代表工程師的產出價值越低....所以您跟我說:

您怎麼會想到說:您現在搞IC 設計,系統設計或是搞個什麼科技產品可以像以前那樣

賺到大筆鈔票呢?!--- 現在怎麼會有人還會相信您會寫個程式就想飛黃騰達呢?!

因為沒有幾個人會真的相信:您搞的東西,可以領先業界幾個月?!還能擔保別人

不會搶著做?那天朋友回答我說:為何現在寫8051 的程式不能養家活口?!

因為他說:很簡單,現在要寫8051 的程式,隨便找也有8051 個工程師都會寫。

所以數字會說話:營運出口數字下降,但相關從業人員卻不減反增。那您就知道

大家每天上班去園區在幹什麼事了?!----- 反正大家久了也麻木了。

但真正的問題還是一個必須值得正視的問題:產業結構轉型,的確迫在眉睫。

該如何轉換工程師或產業到真正能創造利潤或較高毛利的產業上。

不需要口號,只需要行動...不用非得是大型企業或產業,但改變是一定要做的。

不做?!您跟我說:數位相機不能搞了,那就做行車記錄器...做Smart TV,

做H.264...要不然搞個什麼Bluetooth 或WiFi....若搞個Touch, USB ...

一問下來:還真的,現在不管園區公司大小。還真不少公司還在一場大混戰。

若不改變轉型,這些數字幾個月後,還是會再一次告訴您:產業結構轉型,迫在眉睫。

----

前四月 台灣出口衰退

財政部昨(7)日提出警告,長期來產品集中、市場集中的現象,已導致我國出口競爭力開始下滑;相較於亞鄰主要貿易國家累計出口維持成長,台灣4月出口持續衰減,累計今(101)年前4個月出口較去年同期衰退4.7%。

財政部統計處強調,前4個月出、進口警訊不少。出口部分,先看市場,包括中國大陸在內的主要市場,表現都不如預期;產品方面,前10大主力出口貨品有8項為負成長,衰退幅度最大的,首推智慧型手機等資訊及通信產品,減幅16.1%。至於進口,因國際經濟情勢不明,影響投資意願,資本設備進口已經連續10個月負成長,廠商投資趨於保守。

財政部並指出,4月除對中國大陸出口成長減緩之外,台灣輸往美國的主力「資訊及通信產品」更大減62.8%,導致4月單月出口僅255.4億元美元,與上(3)月相較衰減3%,年減幅度則達6.4%。

累計1至4月,我國出口963.7億美元,減幅4.7%;進口900.2億美元,減幅3.8%。出進口值均超過900億美元,但均呈現衰退現象。且因為去年上半年基期較高,財政部預測,今年上半年出口呈現衰退「機率很大」。

值得注意的是,與亞鄰國家的出口情況比較,台灣衰退最為明顯。根據已公布的數字顯示,南韓今年前4個月累計出口成長0.9%,新加坡、日本與中國大陸目前統計1到3月的出口數值都是成長,幅度分別是6.2%、3.2%及7.6%。財政部認為,台灣必須在產品與市場尋求突破,才能提升出口競爭力。

分析我國的主要市場,出口多呈現衰減,尤以對中國大陸及香港出口減少最多,與上年同期比較,減幅達10.2%;對美國、日本、歐洲亦分別減少9.7%、7.8%及4.2%。

出口唯一成長的是東協六國,出口增幅6.8%,以對新加坡的出口表現最好,累計1至4月增幅22.8%。1到4月台灣對東協出口176.4億美元,出口比重達18.3%,為歷年同期新高。

【2012/05/08 經濟日報】

---------------

台灣前4月累計出口為衰退,在亞鄰各國中表現最差,追究原因,矛頭都指向出口產品和市場的集中性。其實,除了台灣經濟最重要的成長引擎出了問題,經濟結構的轉型更是迫在眉睫。

經建會主委尹啟銘日前指出,經濟結構的失衡,正是台灣經濟目前最關鍵的問題。經濟成長的3個驅動力,分別是民間消費、固定投資與外貿,但2000年後,民間消費與固定投資逐漸熄火,外貿一枝獨秀,比重愈來愈大。

台灣長期來就是依賴出口的經濟體,國際經濟情勢良好時,這樣的結構可以讓台灣吃香喝辣。但是過度依賴這個獨大的成長引擎,2008年全球經濟環境丕變、發生金融海嘯時,就受到嚴重衝擊,台灣經濟一度轉為負成長。

為了讓台灣經濟結構趨於正常化,經建會主張把民間消費和固定投資驅動力找回來。但這只處理了第一個失衡;處理產業結構失衡一樣重要,製造業比重低,貢獻卻將近五成,且出口產品多集中在幾個產業,風險度更高。

台灣產業結構失衡的同時,出口市場也有著外貿關係失衡現象。過去台灣重視歐美市場,與美國連動性更是東亞8個經濟體中最高,如今美國經濟復甦腳步蹣跚,歐洲主權債務問題又掀風浪,中國經濟有軟著陸疑慮,東協市場不可不重視。

更進一步來看,東協FTA(自由貿易協定)的談判更形重要。日本、中國、韓國都是東協成員,歐美地區已經面臨韓國洽簽FTA的壓力,台灣應站在ECFA的基礎上,把大陸市場當做腹地發展品牌,並深入經營東南亞地區,才可再開另一扇穩定成長的窗戶。

【2012/05/08 經濟日報】


----------------------
 
平衡一下報導內容:
 
----------
出口沒起色 4月又衰退6.4%
  • 2012-05-08 01:11
  • 工商時報
  • 記者林淑慧/台北報導
101年前4月各國出口概況

101年前4月各國出口概況

 財政部昨(7)日發佈4月進出口統計。受全球景氣低迷,4月台灣出口年減6.4%,前4月出口也呈負成長4.7%。官員指出,包括面板、Dram、太陽能電池產業表現不佳,上半年出口大幅成長的可能性已不高。

 在各國出口年增率比較方面,前4月除台灣出現4.7%的負成長,包括韓國、日本、新加坡、美國、大陸及香港出口都呈正成長,今年前4月台灣出口表現,在亞洲四小龍敬陪末座。

 針對台灣出口表現不如其他國家,財政部統計長林麗貞表示,全球經濟雖已見改善跡象,但復甦力道仍屬脆弱,台灣出口主力過度集中在電子、資通訊產品,加上國際競爭激烈,影響台灣出口成長表現,但半導體產業景氣好轉,有助於出口緩步回升。

 財政部統計,4月我國出口值為255億4千萬美元,與上月相比下滑3%,值得注意的是,4月台灣對美、日、大陸出口均呈負成長,年減逾一成;若以今年前4月統計觀察,台灣也只對東協六國出口呈現正成長、年增率為6.8%。

 林麗貞指出,前4月台灣對東協六國出口176億4千萬美元,占台灣出口比重18.3%,躍升為歷年同期新高。為何在出口下滑之際,對東協出口一枝獨秀? 她指出,東協原本就是台灣海外生產的重要地區,隨著大陸生產成本升高,部份廠商移往東協,台灣對東協投資帶動貿易的效果,已逐漸顯現。

 若依出口品觀察,與上年同月比較,4月主要出口多數皆衰退,若以今年前4月資料來觀察,前10大出口貨品裡,高達8項呈負成長,以資訊與通信產品減16.1%、化學品減11.4%、光學器材減9.4%、紡織品減少6.4%等減幅較大。


 

14 則留言:

  1. 可能要先檢視待遇。
    現在ic設計工程師碩士新人月薪也有五六萬以上.
    我記得像上銀這幾年業績很好,也是抱怨員工跑去科技業,
    但事實上待遇就比較差。

    回覆刪除
    回覆
    1. 人還是要從長遠的眼光來看吧。
      老闆還是比較喜歡耐操有「動頭」的工程師,畢竟搞IC 設計也不可能
      永遠停在某一個階段...而現在環境也不比以前了,以前大家搞到一個階段,
      不爽的還可以另起爐灶自己幹,機會還有...現在不同了。
      至於人們要往那邊跑去找工作?!對於這些傳產來說:他們也無奈。
      也只能嘴吧念念...他們也不會改變太多,因為他們知道他們跟園區公司
      的角色與經營模式是不同的。IC 設計的人事成本真的很重,所以這些
      公司的產品毛利只要低於 30 % 就很辛苦了...只是大家領薪水領慣了,
      沒有感覺,但這一種日子終究會慢慢改變的啦。---您沒看到連龍頭公司
      的毛利也一直降到 40 % 了...若再找不到新的毛利產品,再低於40 %
      毛利的背後就是得大家拼命賣肝了。
       
       

      刪除
  2. 台灣的電子業氣數已盡,任何產業都有其興衰的循環,
    台灣沒有天然資源,發展勞力密集的電子加工出口業是很適合的,
    當年政府大量培植電子業發展,那時候是賺了很多錢,
    只是歷經了幾十年之後也同時的集體老化了,由政府來主導產業的結果就是如此.
    類似之前的蛋塔風潮,在短時間內大量的開出店面,
    當產業榮景不再,就是會在同時間內大量的倒閉關門說掰掰,
    現在要在電子業找工作還不算困難,只是待遇不高就是了,
    還在學校的電子相關科系學生畢業後可能就比較難找工作了,
    而正在電子產業工作的也要有即將失業的準備,
    倒是不用擔心失業率會向歐洲一樣嚴重,因為台灣的人口是下降的,
    而且中高齡失業大多直接就退休了,還年輕的也有能力轉業,
    不過高中生要多想想大學是否要走入電子相關領域了.
    台灣還能發展什麼產業呢?我認為台灣已經不可能再去發展任何產業了,
    因為已經發展到一個極限了,要再有石化工業不可能,
    所謂綠能產業只是名子聽起來環保,其實也跟面板晶圓代工高科技一樣都是高污染高耗能耗水,
    要再開發工業園區也不可能,因為都會破壞環境而且也沒有廠商要進住了,
    台灣的經濟股市地產也會逐漸走下坡,6年級以前的老人享受慣了低油電價與低稅賦,
    政府為了選票只能繼續舉債來滿足這些人,這些苦果都將由6年級之後的年輕一輩來承擔,
    以後看到自己的兒女找不到工作吃家裡的,也怨不得別人啦 :))

    回覆刪除
    回覆
    1. 嗯...您分析與見解不錯! =D> ... =D> ... =D> ...
      或許大家可以朝著您所提的見解來思考,我常常也跟園區的朋友說:
      現在您說要做什麼產品?!說真的,這些都是可以攤在陽光底下公開
      討論,還沒做之前,都可以推盤推演得出來的...譬如:您要開一棵
      手機晶片...您要準備多少錢?!您有沒有準備專利費用?!好了,
      您預計的市場定位與規模?!以及台面上即將面臨的對手將會是誰?
      ....等等。這些都是顯而易見所要面對的問題。因為現在有太多人懂
      的,只是有許多公司把事情想得太簡單或甚至寧願當個鴕鳥...反正,
      別人在做,我們也跟別人做吧。然後才發現原來現在環境真的不一樣了。
      ----或許就您所說的:過去真的享受慣了一些福利政策,真的沒有真正
      的為後代子孫留一點機會吧....很簡單,別的不說,我常講:您自己
      在園區搞得這麼累,連小孩子都沒多少時間陪,您還會覺得您的小孩
      還要跟您一樣的模式的進入這個行業嗎?! 那如果沒有:您要怎麼
      給他們一副釣竿養活自己?!---畢竟我們都不是『葉老爺』,可以讓
      讓「葉少爺」隨意揮霍的啦! :)) ... :)) ... :)) ...

      刪除
  3. 我退伍後,專程去過遊艇廠、工具機廠、機車廠、紡織機廠探查敵情,結果發現這些傳統產業的待遇不及電子業的一半,工作環境又可稱為3k產業。找不到人也只是剛好而已。餓肚皮怎麼能撐起興趣?

    回覆刪除
    回覆
    1. 如果政府把高科技或園區的免稅優惠拿掉...您看看那個行業比較好?!
      上週我有遇到一位傳產業的...他們也是對員工福利很好,而且在傳產業
      業裡有一項我所看到的好處就是真的比較腳踏實地的學功夫...
      尤其現在還能在台灣存活的傳產業,在某方面還是有他們一套生存之道,
      傳產真的是沒有像高科技那麼光鮮亮麗,但放慢腳步的經營也的確
      沒有高科技產業那麼急驚風的大起大落...或許,有一天您也可以慢慢
      的體會到它們之間的優缺點吧。

      刪除
  4. 並不是所有的電子業都有免稅優惠,版主大概以為電子業只有園區那些樣板才叫做電子業,南部這裡很多電子小公司都開在住宅區,也沒受到政府任何關照,我曾在一間知名的工具機廠做電控,國立理工學歷,兩萬六,除了基礎工時,每個六日幾乎是強迫加班,每天灰頭土臉,汗流浹背,歪腰跌腿,,一個月下來加班費多不到一萬元,多的錢不夠治感冒,還有金庫機車,面試官都是機械出身,大概認為電控就是把插頭插上電池那麼簡單,開個三萬就搖頭,園區裡那些電子業慷納稅人與股東之慨固然是不對,不過傳產老闆那種是我 "養" 你們這些員工的心態,錢不拿出來的比比皆是,哪個人出來工作不是為了賺錢? 又不是做功德佛心來著,即使政府取消電子免稅優惠,以傳產那種工作環境依然是完敗,我後來去一間不到十人的運動器材電子公司寫8051,三萬五,坐辦公室,就算領同樣的錢,我幹嘛這麼辛苦揮汗如雨? 人人都是趨利而避害,你那個學長如果覺得他們公司的工作那麼美好,老闆孩子怎麼不自己來接?  難道也是尊重他們的興趣?

    回覆刪除
    回覆
    1. 當我看到您所說的那個南部電子小公司時,我就不禁莞爾了。
      其實有很多中南部的小電子公司,常常看到了園區在玩電子業的
      那一種玩法時,才猶如大夢初醒般...所以呢?!說實在的...不是他們
      為何這麼做,而是他們真的不知道搞電子的時代變遷...
      您怎麼可以怪罪他們呢?這個嚴格講還算是情節病症輕微的,
      還有許多對於搞電子簡直是:吃米不知米價的!以為搞電子寫程式
      就像搞機械加工似的,只要按圖施工,好像東西就如同像變魔術一般,
      可以隨時拿出來似的。----- 但或許您可以用另一個角度來思考這問題,
      人家搞的東西的確有其市場性,否則也不會要您加班趕工,但您可
      曾想過:那是否有其改變生態作法嗎?!能創造不同生意模式的才是
      除了技術以外的贏家。否則呢?!您選擇離開後,人家會有損失嗎?!
      人家還不是繼續存活...而您呢?!只不過又選擇了另一個環境。
      做的事有任何改變嗎?!園區的就業市場更為競爭,您也是一樣無法
      改變什麼。--- 記得我要說的一句話:要真正能有機會的是:除了技術

      以外,還是一項很重要的是,完全技術以外要思考的問題--- 去創造
      一個真正屬於您的價值,您所能改變一個簡單的遊戲規則的存活模式。
      就像賈伯斯及其伙伴一樣,技術再加上一個簡單的生意業務手法,
      除了讓他們賺到第一桶金,也看到真正屬於他們真正的未來。
      -----------------------
      就像我那個學長,他懂得從技術上去改變傳統日本人做沙灘車的想法,
      去創造一個屬於台灣做的沙灘車世界,相信他現在搞那個前兩輪,
      後一輪的機車...我想不用一陣子,應該也會有其他機車廠起而效尤的。
      最後我聲明一下:他們公司的老闆就是他老爸叫他出來接這家公司的!
      哈~哈~...傳產業就是如此。...要不然您以為另一家南部某機車廠
      一個研發副總如何能上電視幫他們公司機車代言?!您可以去查一下
      那公司的董監事名單內大部分都姓什麼?!很特別,容易查的啦!

      刪除
  5. 總而言之:
    電機電子群(含控制) 及 資訊通訊類群(含純軟體)
    20幾年以前,台灣經濟起飛,百廢待,遍地機會......此等科系,人數少==>可以[ 吃香喝辢 ]
    20幾年以後,今日世界扁平化,技術透明,我會你也會........此等科系,人數過多==>只剩[ 吃渣啃骨 ]
     
    苦工人主 小P
     
    ~~~~~~  以 上 ~~~~~~
     
     

    回覆刪除
    回覆
    1. 這代表您得除了技術以外,還需要更需要專注技術以外的東西。
      當然啊,您還是得要掌握一定的核心技術啊,這是基本功。
      最好能夠提升到系統整合能力更好。譬如:像學USB,您就不能
      只搞得懂USB 韌體程式而已,您最好還是懂一點PC 端的東西,
      當然啊...您還能掌握一定的硬體設計的話,那就代表您在技術上
      可以隨時應變市場需求,而以最快速,準確的達到市場需求。
      對技術來說:這沒辦法,因為這個行業人太多了,這已經是基本
      馬步功。您可別說:搞個東西,動不動一下子要找個寫韌體的~
      明天還要一個軟體...接下來還外包PCB Layout 的等等...
      -----
      但我覺得更需要更深入的去探討一個真正的應用市場的產品定位
      以及相關的營運操作模式。因為畢竟上述會寫程式、韌體或搞PCB
      硬體的...只要您有心,大概都不難找不到。所以,我也常常說:
      用十根手指頭寫程式的沒有什麼好講的...您會懂多少基本的產品
      所應用市場裡,他背後的理論基礎嗎?!譬如說:用A/D讀Sensor,
      大家都會...用十根手指頭:去極值,取均值。大家也都會。
      您會真正懂得Sensor 在真正物理或產品應用上的特性或
      代表的意義嗎?
      ---
      接下來就是玩產品的市場定位...您必須瞭解到:明明有些東西又
      不是太難,但卻為什麼人家可以做那個生意,為什麼我們不行?!
      我想這是許多搞技術工程師們常常會提出的觀點或疑問。
      有些還傻傻的看到別人做的東西,還會笑人家怎麼這麼笨?!
      如果我來做,肯定可以做到又便宜又好...結果就傻傻的一窩蜂跟
      別人搶著做。搞到最後,才知道原來人家生意不是這麼做的...
      那怎麼辦?!就只好拿出來亂賣...賣到最後也不是在賣什麼?!
      譬如:每一家都想搞Touch IC ,都以為只要做出來就可以切大廠,
      搞了老半天...也做不進去大廠,只是陪公子練功。最後就只好拿到
      大陸山寨市場亂賣,這還不是最慘的。最慘的是:業務給您亂賣之外,
      還到處聽客人唬爛,還回來叫您改設計...東改西改的。做到最後根本
      就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有了這一單,還不知道有沒有下一單?!
      下回不知業務又要給您出什麼鳥案子?!---- 看太多了啦。
      所以,除了技術以外的東西 ,工程師還是多學一點技術以外的東西吧。
      因為畢竟您說的:您會我會的東西...搞到最後就只是在吃渣啃骨而已吧了。

      刪除
  6. 即使他老爸叫他出來接這家公司的,大部份也是掛名來爽的。這也是版主提到傳產請不到人的很大的原因,一堆皇親國戚吃香喝辣,員工只有擔屎的份。電子業雖然也搞近親繁殖的小圈圈,但比起傳產那種家族色彩堅牢不破,爭功諉過,員工做牛做馬一輩子,永遠是既得利益圈外的下等人的情況,相對上更能吸引人才。

    回覆刪除
    回覆
    1. :)) .... :)) .... :)) .... :)) .... :)) ....
      按讚...按讚...按讚...按讚...按讚...
      您在科技電子界一定會成功的! =D> ... =D> ... =D> ... =D> ... =D> ...

      刪除
  7. 宏佳騰的老闆很拚,星期六日還常常找幹部到公司開會,

    算是很成功的第二代,至於光陽的柯家我就不知道了,

    含金湯匙出生的富二代有些人能夠繼承家業,

    有些就像葉少爺開超跑。

    傳產就是這樣,傳子不傳賢,富二代的起點是大部分員工一輩子努力的終點。

    回覆刪除
    回覆
    1. 喔?!看來您對鍾總還蠻清楚的嘛!失敬~失敬! =D>

      所以最後的結論講得很好:不管哪一種行業,(我覺得不一定就是只會在
      傳產業裡而已啊!) 只要企業本身傳子不傳賢---應該明確一點說:
      當企業領導團隊只想搞利益小圈圈時,或是所託非人時,我想這些企業
      都會被大部分員工所唾棄:是大部分員工一輩子努力的終點。
      "傳子不傳賢,富二代的起點是大部分員工一輩子努力的終點。 "
      ------ 真的說得很好!也印證老人家常講的:富不過三代。 =D> ...

      刪除